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支德刚 《党课》2014,(5):69-69
安徽省滁州市出台了加强乡镇党政正职队伍建设意见,努力打造高素质干部队伍。一是实施重点配备。他们规定乡镇党政正职优先从有任职经历的人员中选拔,正职中原则上有1人担任过乡镇领导职务。二是实施重点培养。每年选派乡镇党政正职到发达地区挂职锻炼;选派市直机关有乡镇工作经历的优秀年轻干部到乡镇担任乡镇长,开展乡镇党政正职跨县(市、区)交流;  相似文献   

2.
党建信息     
《江淮》2005,(6)
近日,宿州市委正式下发了《中共宿州市委关于民主推荐提名正县级党政正职人选暂行办法》,规定凡是正县级党政正职尤其是重要综合部门和县区党政正职提任人选必须经过民主推荐提名。主要包括四大类:一是市委向省委推荐的县(区)党政正职领导干部的建议提任人选;二是市委、市政府工作部门、群团组织、直属事业单位(参照公务员管理)正县级党政正职领导干部提任人选;三是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秘书长及市人大、市政协办公室主任的提任人选;四是部分因特殊岗位需要或工作需要平级交流的党政正职人选。民主推荐提名工作分两步进行。第一步在市四大班子领导干部中进行,第二步在市委全委会成员中进行。民主推荐提名结果的有效期为一年。市委组织部  相似文献   

3.
地方动态     
浙江省湖州市探索实行党委全委会成员推荐提名重要干部铷度。明确推荐提名职务范围。市委明确规定:市委向省委推荐的县(区)党政正职领导干部建议人选,市直部门正职领导干部的提任人选,由市委全委会成员推荐提名。  相似文献   

4.
鲁立波 《先锋队》2011,(9):25-26
初始提名是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基础环节和"第一道关口",很大程度上决定着选人用人的导向和公信度。然而,由于以往提名方式单一,党委对干部的任用难以形成一致意见,或形成的意见与群众的实际反映不完全一致,影响了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满意度。因此,洪洞县积极创新干部初始提名方式,拓宽初始提名渠道,在乡镇党政正职领导干部调整配备方面,创新和探索实践了"八要素"干部提名方式,并取得了一定成效。  相似文献   

5.
地方动态     
辽宁:重视县(市、区)党政正职队伍建设。一是严格党政正职选拔任用程序。在县级领导班子换届考察工作中,对党政正职考察人选近5年内工作过的单位均进行了走访了解和民主测评,凡在民主测评中优秀率低于60%,不称职率高于10%的,一般不予任用;对考察中反映的重要问题认真核实,不留疑点。同时,在全省普遍采取市委全委会无记名投票表决的方式,确定县(市、区)党政正职拟任人选和推荐人选。二是保持党政正职队伍的相对稳定。  相似文献   

6.
泸县把选好配强党政正职作为乡镇换碣工作的重中之重,优先选用主干线干部。围绕加快推进镇域经济发展选用干部,坚搏‘三个注重三个面向’:把最优秀的干部选拔到乡镇党政正职岗位上。注重实绩,面向经济发展主战场选拔实绩突出、能够担当重任的优秀干部;注重基层,  相似文献   

7.
党建动态     
东营各县区任用乡镇、街道党政正职实行“票决制”为进一步促进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民主化、规范化、根据《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有关规定,东营市各县区实行任用乡镇、街道党政正职,实行县区党委全委会无记名投票表决的办法。截至目前,五个县区党委全委会已表决产生了27名乡镇、街道党政正职。 (董祝砚)潍坊加强社区干部队伍建设采取从机关派、企事业单位聘、大中专学生中选、面向社会公开招考等办法,选拔了一大批政治素质好、熟悉城市管理、热心群  相似文献   

8.
陈云 《党课》2009,(11):55-57
近年来,江苏省南通市以建设一支素质高、能力强、作风硬的乡镇党政正职队伍为目标,坚持“关心基层、关注基层、充实基层”的思路,大力推进乡镇党政正职队伍建设。为巩固党在农村的执政地位、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了坚强组织保证。  相似文献   

9.
叶志明 《江淮》2012,(7):35
近年来,特别是区划调整以来,庐江县坚持民主公开、竞争择优,创新干部选任机制,深化干部制度改革,着力提升干部选任工作公信度和群众满意度。把握干部选任"大方向"在初始提名上,扩大推荐面,变少数人提名为多数人提议。对党政正职,探索"三推一审"方式提名。2011年换届时,采取公开推荐的形式,先后对空缺的镇和县直单位12名正职进行"缺位公推",对得票未超过30%的2名镇党委书记和3名镇长人选,还在县委全委会上"差额推荐",对得票相对集中的人选到其所  相似文献   

10.
申爱军 《党建文汇》2002,(11):15-15
在4月4日开幕的中共广东省委八届九次全体会议上,出席会议的省委委员对由省委常委会提名的清远、茂名、湛江3市的市委书记的拟任人选,进行了审议和无记名投票表决,结果3名拟任和推荐人选所得赞成票全部过半,获得通过。这一在我国党政干部任命中的全新程序,依据的是在本次全会上通过的《新任地级市党政正职人选表决决定试行办法》。该办法规定,广东省地级市的党政正职的推荐人选,  相似文献   

11.
在近日召开的2010年昆明市组织工作会议上,昆明市委明确提出,将进一步加大竞争性选拔干部力度,重点探索差额选拔干部办法。为此,昆明将进一步规范干部选拔任用提名制度,改进和完善干部初始提名办法,区分不同情况.合理界定提名主体,规范提名程序,明确提名责任,鼓励多种渠道提名推荐干部。为加大竞争性选拔干部力度,昆明市的组织部门将完善公开选拔、竞争上岗、公推公选、公推直选等竞争性选拔干部制度,不断提高竞争性选拔干部在提拔干部总数中的比例。在这一工作中,将重点探索差额选拔干部办法.选择3至5个县(市)区党政正职和市级部门正职人选,重点试行差额推荐、差额考察、差额酝酿、差额票决。  相似文献   

12.
速览·中国     
工资待遇向乡镇干部倾斜
  近日,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乡镇干部队伍建设的若干意见》强调,乡镇公务员考录工作,一般应纳入省市县乡“四级联考”。《意见》提出,要保持乡镇干部队伍相对稳定,乡镇党政正职一般应任满一届,乡镇领导班子成员任期内一般不得调动或调整。新录用乡镇公务员在乡镇机关最低服务年限为5年。要适当提高乡镇干部待遇,统筹研究完善工资待遇政策向乡镇倾斜的具体办法,重点向长期在乡镇工作的干部倾斜。  相似文献   

13.
赵武 《支部生活》2010,(9):29-29
近期,昆明市20名有乡镇党政正职任职经历的干部,被提拔为副处级领导干部,异地交流安排在县级党政机关任职。昆明市委在选拔这一批干部中,积极探索推进了多项干部人事制度改革。  相似文献   

14.
去年年初,平昌县在驷马、坦溪、粉壁等3个乡镇试点推行乡镇党政正职“一肩挑”,并创造性地在该片区成立了片区纪工委、监察分局。如今事隔一年多,这3个乡镇的试点情况究竟如何?“心里除了责任,还是责任。这项工作至少带来了三大变化……”不少干部群众都表达了同样的看法。  相似文献   

15.
2008年5月至6月,中共山东省委组织部在广饶县进行了规范任用提名、差额选拔任用干部改革试点工作,采取"两公开四差额"方式选拔了6名乡镇党政正职和县直单位正职。此后,省委组织部作了总结推广,将试点扩大到全省50个县(市、区),运用此办法选任干部140多名。在2009年1月召开的全省组织部长会议上,明确提出2009年将在选任县(市、区)党政领导干部正职中试行"两公开四差额"的办法并逐步推开。试点工作结束后,广饶县在认真总结的基础上,又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和实践,进一步深化拓展了试点工作成果。  相似文献   

16.
白云 《先锋队》2010,(3):56-56
近日,芜湖市下发了《芜湖市关于加强对县处级党政正职管理监督暂行办法》。这一办法规定,县处级党政正职不直接分管干部人事工作制度,不直接分管本县区财经和工程项目,单位正职不直接分管本单位财务。县级处级党政正职在土地出让、国有资产处置和招标采购等重大经济活动中,不得以招商引资会、现场办公会等形式决定应当由集体研究决定的重大事项。据芜湖市纪委有关负责人介绍,“一把手”不直接分管,不是不管而是监管。  相似文献   

17.
博览之窗     
《先锋队》2011,(22)
民主集中制执行得不好不能担任市地州盟党政正职《关于加强市(地、州、盟)党政正职管理的若干规定》(以下简称《规定》)的印发和实施,是中央加强对重要岗位干部重点管理的又一重大举措,受到各方面关注。《规定》重点对完善提名、加强考察、推进交流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新要求。针对市地州盟党委书记多由  相似文献   

18.
《党课》2013,(6):45-45
河南省沁阳市按照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干部考核标准,创新干部年度考核机制,建立党政正职“实绩公示公议”考核机制,着力考准考细考实党政正职。在年度干部考核过程中,要求各单位党政正职填写《工作实绩公示表》,写明自己的主管工作,列出本年度内3—5项主要工作业绩和不少于一条主要工作不足,并提前三天在本单位进行张贴公示。  相似文献   

19.
洪鹏 《党课》2011,(13):68-68
针对乡镇换届后党政班子工作无头绪、无规划等“届后综合症”,江西省南城县开出了“引、促、紧、控”四剂“妙方”。思想上“引”,南城县委针对新提拔干部、职位变动干部、退职干部、落选干部四类人员开展了“四重谈心谈话”活动,即:召开会议对乡镇党政正职集中谈,县委常委与乡镇党政班子成员专题谈,  相似文献   

20.
加强党政正职领导干部监督,是当前各级党组织高度重视和干部群众普遍关注的热点,也是干部监督工作亟待解决的难题。本文在分析当前党政正职领导干部监督存在的突出问题及其成因的基础上,从加强自我监督、优化权力配置、盯住监督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健全监督体制机制、创新监督制度、营造监督环境等方面,提出了破解当前党政正职领导干部监督难题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