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邓小平人格魅力的基本特征体现为不屈不挠的坚定信念、无私无畏的革命胆略、光明磊落的做人准则、不计恩怨的博大胸怀和高风亮节的领袖风范。  相似文献   

2.
周武兵 《党史文苑》2006,3(1):31-32
邓小平人格魅力的基本特征体现为不屈不挠的坚定信念、无私无畏的革命胆略、光明磊落的做人准则、不计恩怨的博大胸怀和高风亮节的领袖风范.  相似文献   

3.
在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着力推进改革,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历史进程中,全党全国人民学习邓小平同志的人格魅力、政治风范、理论勇气和创新精神,继承他的遗志,沿着他所开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奋勇前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努力,就是对邓小平同志最好的纪念.  相似文献   

4.
邓小平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他是中共第一代领导集体的成员,又是第二代领导集体的核心,指挥着中国这艘航船绕开暗礁险滩,克服重重险阻,驶向胜利的彼岸、与其他历史伟人一样,他具有卓越的领导艺术才能和非凡的人格魅力,他的思想和行为影响了20世纪中国历史的发展进程和世界格局的深刻变化。他的杰出才能和历史功绩不但得到了包括毛泽东、周恩来等国内领袖的高度评价,而且得到世界政要的称赞。今年8月22日是邓小平诞辰110周年,本刊整理了部分中外领导人对邓小平的积极评价,以此作为纪念。  相似文献   

5.
正邓小平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他是中共第一代领导集体的成员,又是第二代领导集体的核心,指挥着中国这艘航船绕开暗礁险滩,克服重重险阻,驶向胜利的彼岸。与其他历史伟人一样,他具有卓越的领导艺术才能和非凡的人格魅力,他的思想和行为影响了20世纪中国历史的发展进程和世界格局的深刻变化。他的杰出才能和历史功绩不但得到了包括毛泽东、周恩来等国内领袖的高度评价,而且得到世界政要的称赞。今年8月22日是邓小平诞辰110周年,笔者收集整理了部分中外领导人对邓小平的积极评价,以此作为纪念,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6.
2014年9月23日,中国中共文献研究会邓小平思想生平研究分会在北京召开了"《邓小平文集(1949—1974)》暨《邓小平传(1904—1974)》座谈会"。会上,有关专家学者就这两部重要编研成果谈了自己读后的心得和感受。他们认为,《邓小平文集(1949—1974)》反映了这一时期邓小平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深入思考和艰辛探索,是《邓小平文选》的重要补充,对于深入学习邓小平理论,了解邓小平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和理论渊源,具有重要意义;《邓小平传(1904—1974)》全面反映了邓小平在为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不懈奋斗和探索的过程中建立的不朽功勋和作出的卓越贡献,深刻展现了一代伟人崇高的精神世界和思想风范,对于深入研究和宣传邓小平的思想、业绩、品德和作风,研究和宣传中国革命、建设以至改革的历史,具有重要意义。本刊记者书面采访了与会专家李君如、李洪峰、唐洲雁、谢荫明、秦宣、陈雪薇、张国祚,特整理成文,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7.
毛泽东与邓小平在领导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中,都展示了卓越领袖的人格魅力。他们的人格是高尚而伟大的,魅力是无穷的。他们不仅影响和改造着周围世界,而且还成为人们不断进取和完善自我的直接精神动力。毛泽东、邓小平两位伟人具有很多共同的人格魅力,他们都正视成功、正视失败、正视敌人、正视自己、正视赞扬、正视诋  相似文献   

8.
今年是我们敬爱的邓小平同志诞辰110周年。深切缅怀这位世纪伟人的历史功勋,追思其不懈奋斗的崇高风范,有助于继承和发扬老一辈的光荣革命传统,凝聚举国上下致力民族振兴、共筑"中国梦"的共同意志,其正能量意义不言而喻。  相似文献   

9.
德高才高功绩高,德才璧合人格高。这两句赞颂邓小平的诗句表明,邓小平之所以能赢得中国及世界人民的衷心爱戴和钦佩,是因为邓小平不仅建立了彪炳史册的不朽功绩,而且在邓小平身上,情操高尚的道德和智慧超群的才华,实现了珠联璧合,由此升华成邓小平价值永驻的崇高人格魅力。邓小平曾披肝沥胆地说到:“我是实事求是派”;“我是个马克思主义者。我一直遵循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①邓小平襟怀坦白的自我评价,精辟揭示出邓小平人格魅力的主要亮点。实事求是的唯物主义人格魅力邓小平以辩证…  相似文献   

10.
邓小平在探索我国现代化道路过程中始终坚持世界历史与民族历史相统一,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与特殊规律相统一的方法论原则.他在研究中国现代化问题时,十分注意在世界历史体系中来考察中国社会发展的特殊性质,又在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进程中分析世界历史体系的制约作用,从世界历史和民族历史相互作用的视角对中国的现代化进程进行具体研究,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理论.邓小平有关落后国家的现代化理论不仅是振兴中华,指导我国现代化建设的灯塔,是中国走向21世纪的指导思想,而且对于推进整个世界历史进程,促进落后国家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也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1.
纵观习近平历次重要讲话发现,他曾数次引用古典诗句、谚语阐述思想,展现了他独特的语言风格和人格魅力。"逢山开道,遇水搭桥。"讲话情景:2012年2月14日习近平出席美国副总统拜登及国务卿克林顿举行的欢迎午宴讲话原文:中美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最大的发达国家,建设新型合作伙伴关系是一项具有重要和深远意义的开创性工作,既没有先例可循,也没有经验可鉴。双方只能如邓小平先生所言:  相似文献   

12.
邓小平,这位与二十世纪同存的伟人,以其实事求是的风格、坚韧刚毅的品格、光明磊落的人格,在中华民族一个世纪的历史中开创了前所未有的光辉业绩,赢得了全中国人民的敬仰和爱戴。当今,在深入开展“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的党性党风教育中,应当把三讲教育同深入学习邓小平的人格风范结合起来,把邓小平同志作为“三讲“教育的楷模,使领导干部学有榜样、干有仿效。通过“三讲”,提高自己的理论素养、政治素养和人格素养,做一个人民信赖的好公仆。像邓小平那样:讲学习──刻苦研读,抓住实质,理论联系实际讲学习是讲政治讲正气的…  相似文献   

13.
林炳玉 《世纪桥》2015,(12):11-12
古田会议彰显了老一辈革命家的坚强党性和随时修正错误的风范;展现了共产党人实事求是,敢于担当的精神;体现了共产党人为人民用权的正确权力观。是共产党人严与实的一座历史丰碑。  相似文献   

14.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作为中国共产党第二代集体领导的核心和中国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以百折不挠的人格魅力、高瞻远瞩的战略魄力和求真务实的政治风范,成为20世纪全球最具影响力的政治家之一。俄罗斯  相似文献   

15.
邓小平创新思想是客观历史条件下主观个人条件的充分拓展,其形成的客观条件包括时代主题的变化、世界社会主义实践的现状及我国社会主义实践的要求;主观条件是指他丰富的革命阅历、崇高的党性人格和独特的思维素养。  相似文献   

16.
毛泽东与邓小平在领导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中,都展示了卓越领袖的人格魅力.他们的人格是高尚而伟大的,魅力是无穷的.他们不仅影响和改造着周围世界,而且还成为人们不断进取和完善自我的直接精神动力.毛泽东、邓小平两位伟人具有很多共同的人格魅力,他们都正视成功、正视失败、正视敌人、正视自己、正视赞扬、正视诋毁、正视有利因素、正视不利因素,这种一致性表现在他们的人格上的一致性.同时,他们又具有不同的个人精神魅力.  相似文献   

17.
吕斌 《党史文苑》2005,(7):59-60
邓小平创新思想是客观历史条件下主观个人条件的充分拓展,其形成的客观条件包括时代主题的变化、世界社会主义实践的现状及我国社会主义实践的要求;主观条件是指他丰富的革命阅历、崇高的党性人格和独特的思维素养.  相似文献   

18.
<正>参加南昌起义的萧克老将军对三河坝战役曾这样评述:"没有三河坝战役,便没有井冈山会师。"坦白说,三河坝战役之因,并不一定结出井冈山会师之果。不过,纵观这两者之间的历史过程,我们发现,由于朱德对革命道路的自觉坚守和大胆探索,主导了这一历史过程,其结局却正是从起点果然走向了终点。换言之,萧克的这个评述,须有朱德这个要件才能成立;如果没有他的党性和人格魅力,没有他的  相似文献   

19.
同志们:今天。我们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在这里召开座谈会,隆重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110周年,深切缅怀邓小平同志的丰功伟绩,大力弘扬邓小平同志崇高鲜明又独具魅力的革命风范,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的正确指引下,更好地激励全省各族人民为进一步加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谱写中国梦甘肃美好新篇章而努力奋斗..今天上午,中共中央举行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110周年座谈会,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高度评价了邓小平同志和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和历史功绩,深刻阐述了邓小平同志的崇高精神风范,讲话饱含着全党全国人民对邓小平同志的深厚感情,饱含着继往开来推进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责任担当,具有很强的理论性、战略性和指导性,我们要认真学习领会,切实抓好贯彻落实.  相似文献   

20.
邓小平与中国文化精神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渊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孕育出了一代又一代充分展示着民族智慧与文化活力,堪称民族脊梁的优秀儿女.正如中国传统文化的钟灵毓秀造就了开天辟地的一代天骄毛泽东,离开传统文化就根本无法理解毛泽东现象一样;正是一脉相承的民族文化优良传统同时代环境的风云际会,造就了揭开历史新纪元的邓小平,离开中国传统文化我们同样也很难深入地理解邓小平思想性格与人格魅力深厚的文化精神底蕴.尽管由于人生历程和思想性格的差异,邓小平似乎并不像毛泽东那样热衷于谈今论古,习惯于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