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关于马克思晚年的人类学笔记的研究方法,除前人和时贤述及的唯物辩证的方法、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实证的方法、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的方法、进化论的思想和方法外,还有"猴体解剖"与"人体解剖"相结合的方法、个别事实与一般规律相统一的方法、个体与群体的互观与互见的方法、以人为本和群众史观的基本方法。这些研究方法在人类学笔记中的运用,表明晚年马克思所进行的人类学和历史学等方面的研究,并不像一些西方学者所说的那样出现了"根本性的中断""转移""退缩"和"改道",而是在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上进一步完善、丰富和发展了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这一马克思主义的思想主题。  相似文献   

2.
张莉 《理论学刊》2020,(5):32-39
两性平等和妇女解放是马克思关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正确处理两性关系、实现妇女解放,首要的是实现妇女的经济解放,因为经济解放是一切解放的前提和基础。在此基础上还要实现妇女的政治解放和精神解放,政治解放和精神解放是实现妇女解放的重要保障和基本路径。正是基于这一理路,马克思在晚年的人类学笔记中对两性关系和妇女解放问题展开了历史考察和思想探索。马克思晚年的这些可贵探索和思想成果,对于实现两性平等和妇女解放,进而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和实现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3.
社会形态理论是唯物史观的核心和基石。马克思运用当时人类学、实证科学的最新成果,通过对人类史前社会和东方社会的全面系统研究,在未来社会、原始社会以及东方社会等重大问题上取得了突破性的理论进展,进一步完善和发展了社会形态理论中先前比较薄弱的环节。  相似文献   

4.
文章就晚年马克思的理论指向和理论贡献做出论析。认为晚年马克思转向人类学的研究,既应对了来自革命实践方面的挑战;又完善和发展了唯物史观。从这个意义上说,应当高度评价晚年马克思的科学探索和理论贡献。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哲学:从人类学视野对“人类世界”的哲学把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马克思那里,"人类学"一词,既是指"人类学"这门具体学科,是一个学科概念,又是一个哲学范畴,是与人的"自然性"和人的"自然史"既相联系统一,又相区别对立的哲学社会学范畴。从人类学视野来把握马克思对"人类世界"的哲学思考,可以拓展当代人类学时空和社会价值意义。  相似文献   

6.
王东  林锋 《新视野》2006,3(1):43-46
对于马克思的重要手稿——《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国内外学界曾流行两种观点。一是以前苏联学者为代表,他们主张将《批判》归入所谓“不成熟著作”之列;二是以一些西方马克思主义者为代表,他们认为,《批判》是马克思哲学的开山之作,奠基之作。这两种观点,要么是过分贬低了《批判》的历史地位,要么是不恰当地拔高了其历史地位。我们认为,应以手稿本身为依据,联系手稿前后马克思思想的具体发展,并参照马克思本人对手稿的相关说明,实事求是地确定其历史地位。文章提出,《批判》是马克思世界观转变历程的第一座里程碑,是他迈向唯物史观、实现哲学创新的重要铺垫。  相似文献   

7.
朱宝信 《唯实》2004,3(1):4-7
马克思的历史观仅唯物史观一种形态 ,它产生于马克思实践唯物主义哲学观形成之后 ;在此之前 ,马克思尚未接触历史观问题。马克思运用异化概念研究的只是当时的异化劳动现实 ,所以 ,异化并不是马克思的历史观范畴 ,而是他的哲学观概念。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的哲学革命与革命哲学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赵兴良 《求实》2004,1(5):24-27
马克思的哲学革命首先是“哲学观”上的革命 ,而不首先是“本体论”上的革命。马克思的哲学也不是“主客统一的生存论哲学” ,而是实践的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是“改变世界”的革命哲学。正确理解马克思的哲学革命和革命哲学 ,必须以“马克思首先是一个革命家”为坐标 ,把它看成是马克思“改变世界”的一种方式 ,任何把马克思哲学纳入现代西方哲学的理路或概念系统的尝试 ,都可能离开了马克思 ,而不是“回到”或“走近”了马克思。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的思想发展是从哲学开始的,哲学的立场成为他1845年前研究问题的最基本立场。所谓"哲学的立场",是指在这个时期马克思对"哲学"持肯定态度,把"哲学"理解为提供解释世界的总原则、总公式,从原则出发去解释世界被看作是哲学的任务。马克思在哲学时期分别从理想主义哲学立场、理念论哲学立场和人本主义哲学立场分析和研究具体问题。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哲学的创立是哲学史上的伟大革命。这一革命的实现是通过这样一个过程的两个方面展开的,即在击穿传统理智形而上学得以顽强支撑的"理性实体"的同时,马克思把"感性活动"的原则导入到自己的哲学中,将其根植于稳固的生活世界,并从存在论的根基处开启了全新的哲学事业,并实现了哲学上的伟大革命。  相似文献   

11.
试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学科性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个学科存在的意义就在于它有相对独立的研究对象。从学科建设的角度来讲,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有着自己特殊的性质。同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相比,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研究以前者为基础,但是侧重的是理论教育;同一般教育研究相比,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研究以前者为必要条件,但是,又有着前者不能完全涵盖的特殊性;同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相比,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研究大体属于前者的范畴,却有着相对独立的重要地位。政治学与教育学的特殊交叉,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特殊结合,正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学科的特殊性质。  相似文献   

12.
《历史学笔记》并非只是晚年马克思的一部纯粹的史学摘录.晚年马克思摘录的大量的历史资料背后,对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及其向资本主义社会演变的具体历史考察背后,是在更高层次上对历史如何走向世界历史的探究.具体内容包括:交往,尤其是战争在世界历史形成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历史作用;资本是世界历史形成的直接动力;科学和教育在世界历史形成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作为现实的人在世界历史形成过程中不断发展.  相似文献   

13.
习近平共享发展理念是中国共产党新时代理论创新的重要表现,是乘胜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社会主义本质的必然要求,反映了马克思政治哲学与中国实践相结合的最新理论成果。作为五大发展理念的核心与归宿,深入理解共享发展理念的政治哲学内涵,阐释共享发展理念的价值主体、共享的内容及其基本原则,将有助于推动探索建立一条内含公平正义的社会治理道路,发挥马克思政治哲学在当代中国社会制度框架中的指导作用,对实现中华民族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具有深远的理论与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14.
历史之谜的文化求解--晚年马克思思想论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分析晚年马克思转向人类学的研究,既有出于完善和发展唯物史观的深层需要;又有来自现实革命实践方面的直接需求.若从更宽广的意义上来说,则是试图从文化的视角来统一东西方社会的发展理论,揭示人类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与各民族发展的特殊道路的辩证统一,破解历史之谜.  相似文献   

15.
王清涛 《探索》2012,(5):169-173
马克思在本体论意义上实现了哲学革命,主体是马克思哲学的本体,主体本体论的构筑经历了原子主体本体论———类主体本体论——实践主体本体论——关系主体本体论四个阶段。主体本体论确立了本体由主体所建构的原则,也最终确立了主体在本体论中的地位。主体本体论使本体总在不断生成中,使世界成为活的世界。主体本体论面向生活世界,使马克思学说对人的现存的生存状态的扬弃和对人的解放的追求成为必然结论。  相似文献   

16.
高宁 《世纪桥》2011,(17):45-46
马克思在对社会发展规律客观认识的基础之上提出了共产主义思想,它是关于人的解放和发展学说、共产主义的现实运动和未来社会制度三者的有机统一体。马克思的共产主义理论,在指导人们推进自身解放的进程中得到不断发展和完善。  相似文献   

17.
《人类学笔记》是马克思阅读摩尔根等学者的史前史著作的读书笔记合集,由5篇长短不一、主旨各异、研究对象比较分散的文本构成。本文从《人类学笔记》的形成背景、文本群的主要特点等出发,论述《人类学笔记》研究及其当代价值,指出《人类学笔记》印证了马克思主义者的初心传承,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论作了早期理论思考,发展并完善了马克思主义理论,有力驳斥了“两个马克思”的错误观点。  相似文献   

18.
关于马克思博士论文时期的哲学立场及其与鲍威尔自我意识哲学的关系,是马克思早期思想研究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问题,也是争议较大的一个问题。我们认为,在博士论文时期,马克思哲学立场直接地属于鲍威尔自我意识哲学的基本立场,其间潜在的差异是通过对伊壁鸠鲁哲学的批评间接地流露出来的。  相似文献   

19.
姜涌 《理论学刊》2013,(3):72-77
政治哲学在今天已经成为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中的一大热门课题,规范性的政治哲学成了评价现实内外政治、批判地思考社会体制构建、设计未来政治走向的一面思想旗帜。马克思主义哲学自然也引进了政治哲学的方法论研究,马克思政治哲学是讨论人的劳动的权利、劳动的自由、劳动的平等、劳动的分配正义等问题的形而上学基础。马克思是站在劳动者的立场上批判资本的,马克思的共产主义社会是"人的自由联合体",它是建构在劳动自觉的基础之上的。  相似文献   

20.
余佳 《兵团党校学报》2015,(3):65-68,76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是马克思早期思想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文本,同时也是历来受争议最多的文本之一。本文重点选取"对黑格尔的辩证法和整个哲学的批判"这一部分来看其中马克思的哲学。重点考察马克思与黑格尔及费尔巴哈的关系,指出马克思哲学形成的路径依赖,即为在政治经济学的批判中,对资本主义现实的分析中,逐渐走出马克思哲学自己的道路,同时也在这之中来理解黑格尔的辩证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