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国族认同关系到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和稳定。"中华国族"是我国的国族认同。受族群先赋性因素和后致性因素、民族分离主义思潮、发展差距等的影响和语言文化差异影响,新疆少数民族"中华国族"认同还有待提升。加强反分裂斗争再教育、缩小新疆与内地发展差距和密切族际成员交流交往,是提高新疆少数民族"中华国族"认同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2.
由于现代民族与现代国家这两个复杂的概念背后各自持有一套价值旨趣和伦理规范,导致现代民族国家内部始终存在着两种难以完全重合的认同——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而这两种认同的矛盾直接引发了诸多国家治理的难题。同时,在全球化的强力冲击下,“公民”概念也无法继续作为一种连接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的有效中介,必须探索一种团结多民族国家全体国民的新路径。而对以“文力”为代表的基于中国文化与历史基因的概念的深入研究,能够为世界提供一种不同于西方的“非我族类”思维惯性的国族整合之道。同时,对中国经验的总结和提炼,也有助于形成一种非“民族国家”模型的国家理论,这种新的国家理论指向的是天下大同、协和万邦的国际秩序。  相似文献   

3.
民族国家是一种国家形态,本质上是一套保障民族认同国家的制度安排。因此,获得并保持一定的国家认同,是民族国家存在的基础,构建国家认同也成为民族国家国家建设的根本任务。随着民族国家"多族化"现象的出现和发展,认同构建就成为民族国家必须优先解决的根本问题。在实践中,民族国家的认同构建有两种模式比较突出和典型,并具有普遍性和巨大的影响:一是"民族模式",一是"族群模式"。前者为苏联、中国采用,后者为欧美国家普遍采用。不过,从人类历史的长河来看,不同的国家认同构建模式不过是解决"族"与"国"关系中的矛盾和冲突的具体方式。从总体趋势和国际经验来看,一个国家内国民享有的共同文化、共同价值观越是广泛和深厚,越是容易建立起较为稳固的国家认同;反之,一个国家内国民分化或形成了各种刚性的社群组织,国家的认同就难免被这些刚性化的社群的认同所分割,从而具有更大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  相似文献   

4.
正满清王朝并不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少数民族建立的统一政权。为了维护统治阶层利益,清朝不得不同时刻意强调满族特权从而制造民族隔阂。鸦片战争之后,汉满间的民族矛盾在列强入侵的激化下日益凸显,边疆少数民族在领土被侵占之时也将重构关于"国族"的想象。传统的"天下观"已经无法应对这千古未有之大变局,现代意义上的国家认同亟待建立,  相似文献   

5.
本文主要探讨当代民族国家的构建。前两节从理论上讨论了民族国家和民族国家构建的一些基本概念。作者认为,尽管世界上并不存在“真正的、纯粹的”民族国家,然而,只要多数国民认同为一个民族,效忠自己所属的国家,同时政府能够有效地管理国家,这个国家就是一个正常的、稳定的民族国家了。文章提出的一个重要观点是,民族国家构建是一个长期且无终点的过程,其目标和方向是同质化、国族化;而国家就在这一过程中得到发展,实现政治稳定、经济繁荣、社会和谐和文化认同,这也是世界历史发展的潮流。文章还指出,“民族国家构建”还可以分为“构”和“建”两个部分。一个国家只要建立起来,“构”就基本完成了,而“建”则是一个持续不断的动态过程,目的是要努力使这个国家不断向理想的“民族国家”靠近。文章从民族国家构建的角度,分析和介绍了世界上一些国家在民族国家构建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其中包括土耳其、美国、印度、前苏联、前南斯拉夫、阿拉伯国家、南美国家,还讨论了跨境民族、国家移民与民族国家构建的关系。文章最后两节是关于中国民族国家构建的内容,包括中国民族国家形成的时间和方式,中国民族国家的特点,以及中华民族的发展历史,近百年来中国民族国家...  相似文献   

6.
中国的族际政治整合,是秉承公民化、同质化的公民国族主义取向,还是采用尊重差异、包容多样的多元文化主义取向?这个基本而重要的理论问题引发了学界的关于族际政治整合的价值取向的"主义之争"与"诸神之战"。事实上,我国的族际政治整合应当汲取两者之长,在国族认同建构和公民身份建构的基础上,求同存异,调整"族际主义"取向整合思路,实现族际政治整合"区域主义"与"位差主义"的统一。  相似文献   

7.
当前,我国民族文化认同教育思维向度呈现出"便利性""有限性""简缩性"等偏误,民族文化在一定程度上被异化为一种手段或商品,造成其远离了社会成员生命生活之果。为促使社会成员民族文化认同自觉之形成,民族文化认同教育需要确立以人为本在时间上统一"传统、未来、现实"和空间上兼顾"文化个性、时代精神、生活品质"的"三位一体"思维路向,并通过构建"化民成俗"的民族文化认同教育结构体系、培育"心灵反思"的民族文化认同教育依托载体、凸显"乡镇基层"的民族文化认同教育引导力量来加以贯彻落实。  相似文献   

8.
新加坡是个典型的移民国家,境内具有多元种族、多元宗教、多元道德价值观,为此新加坡政府注重统一国民思想,共同致力于发展。他们以各民族都能接受的方式向国民灌输“我是新加坡人”的国家意识,使人们产生归属感和责任感,在心理上认同“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一个新加坡”,  相似文献   

9.
巫洪才  陈远菊 《学理论》2013,(9):130-131
中华民族在漫长的历史发展长河中,各民族间相互交流与融合,共同发展,缔造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这是我们今天处理中国一切问题的前提和基础,特别是民族问题。据此,文章对多民族统一中国形成的历史脉络进行了较为详尽的考察,说明了在国民心中牢固树立中华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信念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四 有人形象地描绘了"全球化的颠峰状态":前英国王妃和她的埃及男友乘坐带荷兰引擎的德国汽车,因司机醉酒而亡于车祸;司机是位喝多了苏格兰威士忌的比利时人;骑着日本摩托的意大利狗仔队追踪他们到一条法国隧道里;车祸发生以后,抢救者是美国医生,用的药则来自巴西[27]!由于现实中"国族认同"(nationalism)这一"想象的共同体"还没有被另一个仍处于想象中的全球共同体认同所取代,许多人心目中的全球化还只限于经济领域,因而以各种方式强调"经济全球化"[28].  相似文献   

11.
"三个认同",即"国家认同""民族认同"和"文化认同",这是包括边疆民族地区在内当代中国大学生基本的思想政治素养要求。转型期中国社会"现代性"的发展成为边疆民族地区大学生"三个认同"问题出现的主要原因;加强边疆民族地区大学生"三个认同"教育,其根本目的在于解决边疆民族地区"现代性"发展问题。以"中国梦"为指导,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主渠道作用;改革现行民族教育,开展具有民族教育特色的校园文化建设,是加强边疆民族地区大学生"三个认同"教育的可行性路径。  相似文献   

12.
薛茗文 《学理论》2013,(21):26-27
马戎教授认为当今中国民族问题的症结所在是不恰当的民族教育所形成的民族意识,即强调56个民族,而非统一的"中华民族"。他提出将民族问题"去政治化",即"文化化",强调统一的"中华民族"的族群认同,而非各个民族政治认同。通过阅读马戎教授的《理解民族关系的新思路——少数族群问题的去政治化》,谈一下我的认识和看法。  相似文献   

13.
民族文化认同是凝聚民族力量的"粘合剂",是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体现。加强对民族文化认同的内涵及其软实力价值的研究,正确认识新形势下我国民族文化认同中存在的问题,积极探索增进民族文化认同的有效路径,这是增强我国文化软实力、实现文化强国战略目标的硬要求。  相似文献   

14.
中华王朝国家的族际政治整合推动了自在中华民族的凝聚。梁启超提出"中华民族"概念后,中华民族在抵抗西方列强的压力下走向自觉。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是中国完成民族国家构建历程的标志,为中华民族打造了坚固的政治屋顶,中华民族拥有了现代国家形式,成为一个国家民族。自此,作为国族实体的中华民族掌握了国家主权,成为各民族团结的历史与现实载体,成为正确理解和准确把握民族政策、落实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抓手。新时代中华民族的政治意义集中体现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强中华民族国族建设,具体包括坚持党的领导、坚持单一制国家结构形式、解决少数民族权益保障问题、实现祖国完全统一。  相似文献   

15.
"国族"构建是晚清政治变革中的一大核心问题。康有为"国族"构建说的出发点,源于他对"保全"中国的强烈冲动。依托"去种界同人类"的乌托邦设想及"天下主义"的理论框架,并辅以文化、政治、物质整合之具体对策,康有为坚信,作为"国族"的动态、开放、融合的"中华民族"之构建,是完全有可能实现的。康有为显然是文化族群主义谱系中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他揭示了一条新的"国族"构建之路--强调文化价值的整合,将"中华民族"视为超越族群关系的政治和文化象征,通过渐进的方式克服帝国内部多元族群及其政治体制所造成的分裂威胁,致力于实现超大型、多民族国家的近代转型,并为未来的大同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6.
孙中山民族认同思想历经华夏民族认同、"五族共和"认同和中华民族认同三次演变,三者之间具有内在的统一性,彰显出孙中山在民族认同思想上的思维逻辑进程。审视孙中山民族认同思想的演进历程与逻辑轨迹,有助于我们以更加务实的态度来提升中华民族认同。  相似文献   

17.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构成的国家,实现"民族认同"向"国家认同"的转化,对国家统一、民族团结与社会的长治久安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 如何实现从"民族认同"转向"国家认同"呢?就我们国家而言,必须把握基本国情、注重考虑如下几方面:  相似文献   

18.
阐述了中国传统武术"礼"文化的精神内涵与外在表现形式,并分析了二者的关系。指出武术"礼"文化带有浓厚封建等级差异的痕迹,它体现出了儒家尊敬师长的文化思想,体现出了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以及人与人的和谐相处等理念,包含了规范习武者的基本行为准则等内容。武术"礼"文化在国民的道德品质和文化修养的培养、增强民族自信和增加民族凝聚力、促进中国文化的国际认同以及促进武术的传承与发展方面有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通过对民主和民族一般关系的分析,指出了民主与多民族国家之间的张力和冲突。其中包括:民主制度的“多数原则”同少数民族权利之间的矛盾,民主的表达沟通机制同民族语言差异之间的冲突,一体的民主政治与多元的民族文化之间的张力。如果多民族的状况与民主制度安排之间不能实现适当的协调,要么就是民主难以实现,要么就是民族分裂。为此需要从进一步保障少数民族权利,同时加强民族融合,提高国族认同,以及创造新的民主机制等方面入手,来解决多民族国家的民主整合问题。  相似文献   

20.
《行政论坛》2016,(6):94-97
国民性作为一国国民所特有的气质,表现的是一种众数人格结构。它的形成受社会历史条件的影响以及政治制度形态的制约,与社会文化体系之间存在密切的联系,并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一国的政治文化水平。国民性是一个国家在自然风貌与人文气息形成过程中所透露的国民共有且独特、内在而深刻的精神风韵,集中体现国民的主体意识及民族素质。经历了五千多年历史的积淀,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打造了属于本国的民族性格。改革开放以来,经历了全球化和现代化的冲刷与洗涤,多元文化的交融带来了多元的价值观念,这便为主流政治文化认同带来了挑战。在政治文化变迁的背景下,国民性的重塑也衍生出新的契机。从民族性格和文化认同角度,遵循公民文化教育理念,从打造一名独立、理性的政治人出发,展开对国民性重塑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