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薪养廉”要多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薪养廉是一个历史悠久的老话题,但历久弥新,这两年喊得越发响了。官员喊,利益所系,无可非议,毕竟连马克思他老人家都说过,一旦离开物质利益我们就会“出丑”;学者喊,尤见风节,自己分明一点好处都得不到,还费那么大劲儿四下鼓噪。显见是古道热肠。 我既非官员,又非学者,如果反对高薪养廉,在官员看来,是吃不着葡萄就说酸;在学者眼里,又是观念保守僵化。不过,我还是想向高薪养廉的倡议者请教一二。 一、能不能养得起?养得起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一是要有雄厚的经济基础,政府拿得起钱;二是被养的官员相对要少,这就需要政…  相似文献   

2.
“高薪养廉”非良策上海市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副教授胡训珉自“高薪养廉”说提出后,引起我国社会的强烈反响,不少人往往把“高薪养廉”视为整肃政风的前提。其实,这是一个误导。“高薪养廉”说为腐败分子开了方便之门不可否认人们当年提出的“高薪养廉”说,对于激起社会...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针对腐败现象,有人开出一剂药方,叫做“高薪养廉”。对此,笔者不敢苟同。 高薪不适合中国国情。 我们党的性质和宗旨不允许官员高薪。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密切联系群众、与群众同甘共苦是党的优良传统。如果实行“高薪”,领取高于普通群众几倍、十几倍的薪金,就会在干部与群众之间产生一堵无形的墙,使干部脱离群众。 社会主义制度不允许官员高薪。社会主义国家政权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政府官员只能是人民的公仆。在对全体劳动人民创造的财富的分配中,如果政府官员取得过多,劳动人民能同意吗?  相似文献   

4.
“高薪养廉说”不应一概否定──兼与胡训珉先生商榷复旦大学闵明在《探索与争鸣》第8期,读到胡训报先生的《高薪养廉非良策》一文,但笔者认为“高薪养廉”有其合理之处。在整饬政风、廉政建设的过程中,“高薪养廉说”不是一个新思路。大约10年前就有人在全国政协会...  相似文献   

5.
古代官员待遇之优,以宋朝为最。然而“文官依然爱钱,武将照旧怕死”……一段时期以来,“高薪养廉”理论颇为流行,论者以为给予公务人员高薪,解除其后顾之忧,可令官员“不必贪”。其实“高薪养廉”既非舶来品,也非现代人独创,中国古人早已实践这一理论千年,却以失败告终。其中官员待遇之优渥,尤以宋朝为最。  相似文献   

6.
腐败现象严重地危害着我国社会的改革、发展和稳定,关系着党和国家的生死存亡。为解决腐望败问题社会各界提出了种种对策,“高薪养廉”既是对策之一。对此笔者持有异议。新加坡是当今世界上最为清廉的国家之一,其推行的“高薪养廉”政策更为很多国家所青睐。从70年代后期开始,新加坡经济高速增长,政府为了遏制优秀人才从政府机关中流出,大幅度提高政府官员的待遇,有效地缓解了政府人才危机。后来,为了保证政府的高效廉洁,经过新的领导人对“高工资待遇”的发展完善,形成了“高薪养廉”政策。这项政策主要包括四个层次的涵  相似文献   

7.
高薪养廉已不是一个陌生的词了,随着反腐力度的加大,人们不禁开始思索:我国公务员当前是否可以实行高薪养廉了呢?笔者认为,我国实行高薪养廉,应该慎重行事。一、实行高薪养廉的对象应局限于权力部门的公务员实行高薪养廉,旨在防止权力被腐蚀,针对的应是权力部门,否则只能是弱化高薪养廉的功用,增加财政的负担。根据《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的规定,我国的公务员是指政府机关行使行政权力、执行国家公务的人员。实际上,与政府机关公务员同类的,还有两大块人员:一是参照公务员制度管理的机关工作人员,如党委、人大、政协、法院、…  相似文献   

8.
顺应分配制度改革内在要求适时推进高薪养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丁宪浩 《前沿》2004,(5):51-54
高薪养廉可以作为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的突破口 ,这是由于高薪养廉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按劳分配基本原则的具体体现 ,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激励机制的重要环节 ,也是确保公务员队伍优秀素质的必要措施 ,因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运行机制天然地要求高薪养廉。高薪养廉的实施需要合适的社会条件 ,主要包括精干高效的公务员队伍 ,较为雄厚的国家财力 ,社会公众的理解、认可等方面。虽然上述条件目前我国尚未完全充分具备 ,但我们必须从现在开始就启动高薪养廉的改革进程。文章就此提出了明确高薪养廉的改革目标、设计科学可行的高薪养廉推进实施方案、积极创造完善高薪养廉的实施条件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官员财产公示从来都不是一个孤立的问题。应当说,官员财产公示本身并不复杂,复杂的是如何执行这项制度,以及如何把握执行这项制度之后的连锁反应。一旦引入官员财产公示制度,公务员生活和升迁的态势和逻辑体系必然发生一次质的改变。如果要继续维持这种逻辑的合理性,需要真正意义上的顶层设计,综观各国经验,无不将其与。“高薪养廉”相对应。  相似文献   

10.
乔新生 《同舟共进》2012,(11):25-25
高薪能否养廉,这实际上是一个典型的大专辩论问题。高薪养廉之所以成为一个长期讨论的问题,是因为其中包含着许多非常复杂的深层次意义。所谓高薪只能是相对而言,在不同的历史阶段、不同的国家,高薪养廉具有不同的内涵。可以设想,在中国这样一个行政主导的国家,公务员的数量如此庞大,如果实行  相似文献   

11.
听说在一次人民代表大会上,联想总裁柳传志与北京市检察院的检察官方工就高薪养廉的话题有一番激烈的争论,我就急忙打开因特网细看究竟。不过,没想到的,倒是柳总力主高薪养廉。柳总的论据是:企业上市以后,投资人发现企业老总工资过低,肯定就不敢投资了。老总承担这么大的责任,拿这么点儿的薪水,可能很轻易就离任了。因此,薪资水平必须和责任相当。我以为,柳总的一番话虽然有些引喻失义,但也说出了一个道理,那就是薪资水平必须和责任相当。不过,真要是从这个角度上讲的话,公务员的长工资、加高薪倒真的是该缓一缓。我这样说也许会有人来质问…  相似文献   

12.
党政机关干部的工资收入在工薪阶层中属于较低的水平,这就使得掌握某种权力者容易产生权钱交易的欲望冲动,较低的薪俸还容易导致党政机关干部进行“创租”和“寻租”,追逐灰色收入。从理论上说,国家公务员特别是政府高级官员的工资水平应更高一些。因为这些官员肩负着更重大的责任,社会需要他们具有更多的技能、更高的教育水平和更丰富的经验。采用高薪制,一方面,符合人力资本投资收益理论,可以吸引社会精英不断进入政府官员队伍,提高公务员素质;另一方面,政府官员享有较丰裕的、稳定的工资收入和较体面的生活水平,在很大程度上…  相似文献   

13.
高薪养廉在我国不宜实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薪养廉在我国不宜实行屠莲芳面对腐败现象蔓延滋长的严竣形势,人们在探索多种途径,试图运用政治、经济、法律、行政、舆论、社会、教育等各种手段,有效地惩治和防范腐败。在遏制国家公职人员贪污腐化方面,许多有识之士推崇新加坡高薪养廉的制度。可以这样说,从80...  相似文献   

14.
杨树培 《今日海南》2006,(10):45-45
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在地方官上任之前总要找他们谈一次话,讲讲如何正确对待薪水的问题。朱元璋对他们说,薪俸虽不丰厚,但像井底之水,可以天天汲取,希望大家老老实实地守着自己的薪俸过日子,不要图谋非分之财。朱元璋所说的“井底之水”使笔者想起近几年流行的高薪养廉之说,即大幅度地增加公务员的工资收入,使之有优越的物质生活条件,从而不再存非分之想,达到有效养廉。这主意不错,但问题是这一理论是否符合我国的国情?众所周知,我国国土面积大,人口众多,吃“皇粮”的人自然也很多,如果采用高薪供养如此数量之众的公务员队伍,对我们这样的…  相似文献   

15.
论高薪养廉     
高薪与腐败犯罪之间并无必然联系 ,它既非腐败犯罪的成因 ,也不是解决腐败问题的关键。腐败犯罪是人性贪婪的弱点所致 ,由于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而泛滥 ,高薪的给付在此难以发挥功效。我国已有的历史经验和目前的现实状况都表明 :高薪不能遏止腐败犯罪 ,高薪养廉政策在我国行不通。  相似文献   

16.
在北京市十二届人大四次会议海淀团团会上,有代表建议到以色列考察节水滴灌技术,北京市市长王岐山笑说“没必要”,还举了个例子:以前听说南斯拉夫的奶牛养得好,中国人就经常去学习参观,当地官员讲:“中国人就是爱学习,连我们的奶牛都认识中国人了!”  相似文献   

17.
三言两语     
《当代广西》2012,(14):60
一方面,民众不允许官员"说错话";另一方面,官员怕"说错话"会为此付出代价。这就导致了官员在质疑面前推三阻四,吞吞吐吐。——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史安斌教授说,政府遭受质疑是一种"常态",要变被动回应为主动回应。同时,不要说空话、套话、废话,这填补不了"信息空白"  相似文献   

18.
7月12日出版的《瞭望》周刊报道,已开始进入制度化操作层面的“官员问责”,正在冲击太平“官念”。报道说,“官员问责”制给中国4000多万名各级干部的仕途平添了风险,使为官变成了一种高风险职业。这也就要求各级政府官员必须从以往的“我当多大官就有多大权”转到“我当多大官就有多大责  相似文献   

19.
《当代广西》2004,(9):45-45
俄罗斯总统普京最近表示,高薪才能养廉,如果提高公务员的工资,他们就会少收贿赂。为此,普京已将自己和政府部长的工资提高了近5倍。普京现在的年薪是6.1833万美元。一般的政府公务员的工资也相应地提高了3到12倍。除工资之外,政府工作人员还将按月领取奖金。分析人士称,普京的这一个新政策具有突破性意义。与应和者相比,反对者的声音似乎更大。“全景”主席普里比洛斯  相似文献   

20.
“高薪养廉”论者.经常举的例子是新加坡。实际上,这是一种误解。几年前.新加坡总理李显龙宣布成立由独立人士组成的检讨委员会.重新制定合理的部长薪金制。这宣示了新加坡高级公务员的高薪制需要“检讨”,因其并不“合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