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996年中国农村青年状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6年中国农村青年状况■王大晶据中国官方1996年的统计,中国总人口12.2亿。其中农村人口9.2亿,占75.7%;农村劳动力4.5亿,农业劳动力3.23亿,占乡村劳动力71.8%;非农劳动力1.27亿,占28.2%。中国农村青年以14—28岁年...  相似文献   

2.
谢新德 《湖湘论坛》2004,17(3):49-50
据统计,我国现有农村劳动力近4 8亿人。按照不同的计算口径和计算方法,我国农村仍有1 1亿到近2亿处于隐蔽性失业或不充分就业状况的剩余劳动力。预计到2 0 10年全国农村将新增劳动力6 35 0万左右,农村劳动力将处于新的供给高峰。庞大的富余劳动力队伍能否转移安置,已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要害所在,成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因此,拓展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空间,促进富余劳动力的转移,扩大就业,增加农民收入,是我国当前一个重大的课题。  一、大力调整农业结构,优化资源配置,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在农业内部的转移  农村剩…  相似文献   

3.
一、农村劳动力剩余的现状目前我国农村劳动力4.4亿多人,其中剩余劳动力1.2亿人,占劳动力总数的1/4以上。从产业分布的状况来看:从事第一产业(农、林、牧、渔等)劳动力3.3亿,占75%;从事第二产业(工业、建筑业等)5456万人,占12.4%;从事第三产业(交通运输业、商业、服务饮食业等)5544万人,占12.6%,从以上数字可见,农村剩余劳动力主要分布在第一产业。从地区分布来看:10个农村工业发达的省市(区),农村劳动力1.4亿人,占劳动力总数的32%,其中剩余劳动力约3000万人,占农  相似文献   

4.
调查与关注:中国农村富余劳动力大转移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党的十六大提出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难点在农村、农业、农民。如何解决“三农”问题 ,既是党和政府非常关心的问题 ,也是广大干部群众所关注和思考的问题。而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便是其中的一个重点和关键。一、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就业是我国的根本发展战略目前我国有 1 2 .6亿人口 ,其中 8.7亿在农村 ,占人口总数 62 %。我国有 7.3亿劳动力 ,其中 4.8亿在农村 ,占66%。按照我国现有的耕地与经济水平来算 ,农村富余劳动力数量大约有 2 .7亿。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通过发展乡镇企业…  相似文献   

5.
据人口专家预测,在2000年前,中国农村将陆续有1.3亿多个劳动力从务农转向其他行业,同时,还有7000万青少年在陆续成长为适龄壮劳力,总共将有2亿个新增农村劳动力投入市场。可见,农村劳动力的就业问题显得十分突出。为此,我们必须积极引导和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和流动,以发展农村社会生产力,加快发展农村经济,努力增  相似文献   

6.
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也是一个农业大国,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农村劳动力已从单纯的农民身份发展为拥有农民和城市工人的双重身份(本文所指农村劳动力特指进城务工农村剩余劳动力),至今农村劳动力在城市中已经形成1.3亿人的规模,他们为国  相似文献   

7.
一、我国农村劳务输出问题的产生 当前,我国作为一个处于工业化进程中的农业大国,农村劳 动力转移是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必然结果。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 已有2亿多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到了非农产业。农业剩余劳动力 小批量外出始于农村实行家庭承包责任制和放松对劳动力流动 计划控制的初期。此后,随着经济体制改革、对外开放进程的加快 和劳动力具有的商品属性在理论上的认可,农村劳动力开始借助 市场力量,穿越城乡之间的障碍,形成了势不可挡的转移大军。以 四川省为例,2002年上半年,农村劳动力已有1300多万人实现 转移。其中,跨省输出的劳动力超过600万人,海外劳务输出的人 员约有1.5万人,预计全年实现劳务收入约400亿元,农民人均 劳务收入已占四川省农民人均纯收入的30%左右。尽管如此,截 止2003年,全国仍有一半以上的劳动力从事农业生产,农业部课 题组运用劳动力合理负担耕地法来计算种植业所需劳动力数量, 其结论是现阶段农业部门剩余劳动力数量约为1.52亿人。如果 再考虑技术进步和信息传递速度加快使农业生产效率提高等因 素,农业剩余劳动将有1.8亿人左右。农村剩余劳动力继续向农 业以外转移的潜力巨大。  相似文献   

8.
张奇 《重庆行政》2008,(3):41-42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有8亿多农业人口,4.9亿农村劳动力。这既是丰富的人力资源,也是沉重的人口负担。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富余劳动力不断增多,不少农民开始离乡进城,务工经商,在各级政府的助推下,农民进城务工被作为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举措,劳务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一时间,农村约50%的劳动力涌向城市,在全国掀起了一股巨大的"民工潮",成为中国有史以来最  相似文献   

9.
打造城市化中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至今仍然是个农业大国,将近13亿人口中约70%在农村;农村劳动力有五六亿,农业剩余劳动力近2亿。近20年来,农村耕地每年以500万亩左右的速度递减,而农村劳动力每年以1000万上下的速度递增。解决“三农”问题方案很多,但谁能给农村剩余劳动力找到立足生存之地…… 1949年全国设市城市136个,城镇人口5765万,城市化水平为10.6%。1978年全国设市城市为192个、城镇人口为1.72亿  相似文献   

10.
信息窗     
博州:劳动力转移实现劳务创收1.1亿元2007年,博州把劳务创收作为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积极拓宽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和创收的途径和领域,当年全州完成农牧民科技和劳务技能培训9万余人次,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4.54万人,实现劳务创收1.1亿元,人均增收172元,占当年农民增收比重的30%.(博州党委组织部)  相似文献   

11.
农民问题是中国现代化的核心问题,减轻农民负担是解决农民问题的基本前提。 具体来说,中国有9亿农民,5亿农村劳动力,如此之多的农村人口,相对于不足20亿亩耕地来  相似文献   

12.
我国农村的发展,应在实现工业化的同时,加快推进城镇化的进程。这是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在我国,城镇化既是一个关系经济和社会全面发展的战略问题,又是一项实践性、政策性很强的艰巨工程。发展乡镇企业是工业化的重要途径乡镇企业是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成长发展起来的。到1999年底,全国乡镇企业达2071万个,职工1.27亿人,占农村劳动力的27%,全年实现增加值24883亿元、出口交货值7744亿元、利润总额5985亿元、上缴国家税金1790亿元、支付职工工资6597亿元。目前全国国内生产总值的30%、工业增加值的49%、出口交货值的38%、农村社会增加值的64%和农民收入的34%来自乡镇企业。尤其是乡镇企业的发展吸纳了大量的农村富余劳动力,对推动我国农村工业化、城镇化、现代化起了  相似文献   

13.
一、问题的提出快小城镇建设,是针对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和农村发展实践而提出的。我国经济面临的一个最大难题是,农村剩余劳动力有一亿之巨。这个剩余量相当于1982年非洲52个国家务农劳动力总和问E训务农劳动力为1.l亿)。欧洲28个国家务农劳动力的两倍(欧洲务农劳动力为0.sl亿)。农村积存如此巨量的剩余劳动力,不仅造成了劳动力资源的极大浪费,也严重影响了我国农村经济乃至国民经济的发展。伴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由农村到城市不断向纵深发展,亿万农民不再是被紧紧禁烟在土地上的单纯的农业生产者,而成为商品生产者。计划…  相似文献   

14.
改革开放以来,浙江省农村经济、社会发生了巨大变化。据统计,全省1988年农村社会总产值已由1978年的98.7亿元增至938.4亿元,平均每年递增20.7%;其中,工业、建筑业、商业饮食服务业等非农产值已占到69.9%,比1978年提高了36.5个百分点,农业产值的比重相应地下降到30.1%;全省农村从事二、三产业的劳动力达到726.9万人,比1978年猛增562.6万人,占整个农村劳动力的36.6%,比1978年提高了25.4个百分点,目前大约三个农村劳动力中就有一个从事非农产业。这种变化不仅开创了农村经济发展的新格  相似文献   

15.
自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农村富余劳动力逐渐从乡村向城市转移。有统计数字表明,到目前为止,已有近1亿的农村劳动力进入城镇就业。农民进城务工不仅提高了农村家庭的生活水平,更成为逐步缩小东西部地区之间、城乡之间经济发展差距的新兴力量。  相似文献   

16.
说,现在我国人口近13亿,未来20年内将达到15亿左右,目前全国的劳动力资源总量约9亿人,到2020年左右,我国劳动力资源总量将超过10亿人。我国的有效就业资源究竟有多大?去年我国实际就业人员为7.4亿人,扣除其中的2亿农村剩余劳动力和2000多万城镇职工冗员,真正有效的就业岗位也只  相似文献   

17.
周金法 《今日浙江》2004,(12):36-38
现状东阳市横店镇区划面积97平方公里,常住人口8.2万,属中等城镇。2003年,全镇GDP130亿元,财政总收入2.6亿元,税收占到整个东阳市的1/4,人均收入9200元。全镇流动人口3万人,当地派出所登记在册的外来人口有1.6万人。近年来横店镇在农村劳动力转移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绩,归纳起来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转移率高。据统计,2003年横店镇共有农村劳动力49631人,其中从事工业的25881人,建筑业3938人,第三产业10826人,转移率81.89%,高居东阳市各镇乡之首。二是转移有效性好。不同文化层次的农村劳动力有不同的就业途径。45岁以下的农村劳动力大都在企…  相似文献   

18.
一、我国劳动力资源总量大,供过于求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也是劳动力资源最丰富的国家。十二亿多人口,九亿在农村。仅农村剩余劳动力就近15亿。庞大的人口和劳动力资源使我国的就业面临巨大的难题。劳动力资源供过于求是我国经济发展现阶段存在的一个最突出...  相似文献   

19.
张维炜 《中国人大》2010,(10):15-17
据国家统计局推算,2009年全国外出就业和本地非农从业6个月以上的农村劳动力总数达到22978万人,预计今后一个时期,我国还将有1.2亿以上的农村劳动力逐渐走进城镇。中国,正在迅速地向城镇化社会转型。  相似文献   

20.
“九五”期间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出路探讨陈永昌,张新杰一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出路问题,是我国"九五"期间及今后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所面临的一个极富现实性的问题。目前我国农业劳动力占社会劳动力的60%以上,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数量在1.5亿人左右,而且,今后农村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