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中央文献研究室编辑的《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是收录建国后毛泽东的讲话、谈话、手稿等最多的文献集,其中,有关江青的批示、书信、电报或诗词很多。透过这些文稿,可以从一个侧面了解建国后毛泽东对江青态度的演变,也可以从一个特殊的角度折射出毛泽东本人的思想变化。  相似文献   

2.
江青是一个有着极强表现欲的人,自从她与毛泽东结婚后,她的这一个性更加突显。江青喜欢看戏、买唱片、摄影。在《毛泽东遗物事典》显示,日常杂费开支表中,江青在摄影方面花费较多。她经常到各处拍片,还利用其特殊的身份和地位一心想举办个人摄影展。毛泽东从大局出发表示坚决反对,并出面干预,江青的摄影展最终也没能办成。故事的源头还得从庐山会议说起。  相似文献   

3.
为安抚江青,毛泽东出面为她请摄影老师江青正式拜师学习摄影始于1962年,而对摄影产生兴趣却始于1959年。那时江青生了几年病,爱使性子、脾气暴躁、喜怒无常,情绪很不稳定。毛泽东非常理解江青的痛楚,希望能为她创造一个宽松的环境,因此,1959年和1961年中央在庐山召开的两次会议  相似文献   

4.
正革命战争年代,毛泽东一直把知识分子当作革命的同盟军。建国后,随着国内形势的变化,尤其是在三大改造完成后,毛泽东对知识分子的偏见有所发展,最终发展成了要求"知识分子劳动化"和接受"再教育"。关于知识分子的阶级属性,毛泽东有双重判断标准,一方面是从经济地位的角度出发,认为知识分子是脑力劳动者;另一方面又从政治思想状况上把知识分子划归于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的行列。这种划分上的双重标准导致了毛泽东对待知识分子态度的不稳定。  相似文献   

5.
从1971年“九一三”事件后,毛泽东的健康状况迅速恶化,1972年2月曾突然出现休克,经抢救方脱离险境。此后,毛主席身体状况一直堪忧。 1972年10月的一天,江青忽然来见毛泽东,毛主席对秘书张玉凤说“她要来就让她来吧!” 在江青走后,毛泽东气喘吁吁地对张玉凤说:“她看我身体不行了,为自己准备后路,要分我的遗产稿费了。” 过了两天,主席叫张玉凤到会计室取了三万元,送给江青。三万元,在那个年代,可谓天文数字,但江青看了以后,却说:“小张,3万元对你们来说,不算少了,对我来说是不够开销的。”随后列举了一大堆开销项目。1975年7月,江青给张玉凤写条子说:“请在主席暇  相似文献   

6.
霞飞 《党史博览》2006,(2):51-54
这里所说的“文革”初期毛泽东给江青写的信,是指1966年7月8日毛泽东在韶山滴水洞写给江青的一封信。因为毛泽东写好这封信后,先给周恩来、王任重二人看过之后,由周恩来转交给在上海的江青,江青看过之后又由周恩来带此信到大连,交给在那里的林彪看过。那么,毛泽东为什么在那个时候给江青写那样一封信?  相似文献   

7.
作为一个无产阶级革命家,毛泽东在他的一生中.不仅努力学习和实践马克思主义,而且酷爱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具有高深的中国文化素养.正如斯诺在《西行漫记》中评价他的那样.“是一个精通中国旧学的有成就的学者.在中国文化遗产中,毛泽东最熟悉的莫过干孔孟之书.无论是延安时期的著作,抑或是晚年的即兴讲话.引文以孔孟言论为多.然而,建国后,毛泽东对孔子的态度逐渐由批判地继承转变为否定,甚至在晚年发起一场名曰“批林批孔”的政治运动,去批判这位他青年时代曾为之崇拜的“圣人”.本文试就毛泽东这一态度的变化过程、原因作点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8.
《湘潮》2020,(5)
正从文本中读懂崇高,探索青年毛泽东思想转变的过程,感受青年毛泽东的成长经历。本书收集整理了目前存留下来的1912年至1920年期间毛泽东早期的文稿共152篇。阅读全书可以了解青年毛泽东求学时期的师生交往、同学交往,学习他的治学方法、对社会问题的解决方略、对教育的态度以及对生命价值的看法和做法。  相似文献   

9.
毛泽东帮江青改文章,在“文化大革命”时期最突出的有三次:一是1966年2月《林彪同志委托江青同志召开的部队文艺工作座谈会纪要》(以下简称《纪要》);二是1966年11月江青在首都文艺界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会议上的讲话(以下简称《文艺讲话》);三是1967年4月江青在军委扩大会议上的讲话(即《为人民立新功》)。江青这些讲话和作品,经过毛泽东的修改,提高了质量,规范了文字,扩大了影响,一句话,增强了江青的声誉。了解一下毛泽东帮江青改文章的情况,无疑对我们认识江青以及毛泽东和江青的关系是有益的。  相似文献   

10.
在毛泽东病重的日子里,江青显得格外活跃。1976年8月26日,江青去北京新华印刷厂、清华大学、北京大学转了一圈后,要报纸发表《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江青同志代表毛主席党中央看望首都人民》的消息。  相似文献   

11.
毛泽东批评“四人帮” 1974年7月中旬,身患多种疾病的毛泽东准备赴南方休养。17日,毛泽东召集在京的中央政治局成员在中南海游泳池他的住地开会。才做过手术的周恩来也从医院赶来参加会议。 会上,毛泽东用严肃的口吻批评江青以及王洪文、张春桥、姚文元。他说:“江青同志,你要注意呢!别人对你有意见,又不好当面对你讲,你也不知道。不要设两个工厂,一个叫钢铁工厂,一个叫帽子工厂,动不动就给人戴大帽子,不好呢,要注意呢。”他还指着江青向在场的政治局成员表示:“她算上海帮呢!你们(指江青、王洪文、张春桥、姚文元四人。——引者注)要注意呢,不要  相似文献   

12.
<正>江青竭力向人们证明,她不是靠毛泽东,而是靠自己。她只希望别人称她为"江青同志",她不希望、不愿意别人称她"毛泽东夫人"。江青的最后一任保健护士马晓先讲过毛泽东逝世后的一件事。她说:主席逝世的消息一公布,国内国外的信件不断地寄来。江青把这些信分作两摞:凡是写"政治局委员江青收"的放一摞,凡是写"毛泽东夫人江  相似文献   

13.
在谈到毛泽东和江青结婚的问题时,大量回忆录、传记文学都提到中央政治局有"约法三章",即对江青规定"只管毛泽东的私人生活与事务,20年内禁止在党内  相似文献   

14.
陈云对正确评价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的历史贡献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坚持以唯物史观整体的、全面的、动态的看待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要求,对《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的起草和毛泽东历史地位的确立作出了突出的贡献;二是坚定地站在党的立场上,从大局全局、从党和人民的最高利益、长远利益出发,对建国以后特别是50年代中后期到"文化大革命"期间的一批重大冤假错案的平反以及对林彪、江青两个反革命集团案的处理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毛泽东关于从新民主主义过渡到社会主义时限估计考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任何一个大的战略设想,时限估计都是它的一个重要内容。时限估计的长短,反映着决策者对完成战略任务难度的认识。中国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是一个具有历史阶段性的战略任务,对完成这一任务所需时间,建国前后毛泽东和中共其他领导人有过多次估计。从这些时间估计的变化中,大致可以看出毛泽东和党中央对新民主主义阶段的认识及领导中国向社会主义转变的方针、路线的变化过程。在领导中国革命的过程中,毛泽东一向是把新民主主义和社会主义作为中国共产党的两步奋斗目标,既互相区别又密切联系在一起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和“…  相似文献   

16.
毛泽东和他选择的接班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毛泽东一生中选择了多个接班人,无论在民主革命时期还是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过程中,毛泽东都非常重视接班人的选拔和培养,越到晚年愈加重视。从刘少奇、林彪、邓小平、王洪文到华国锋几易其人,而每变动一次接班人都会对全党、全国人民乃至国际政治舞台产生巨大影响。接班人问题是极其敏感的问题,它与我国建国后发生的一系列错误联系在一起,常常引发、加剧党内斗争,推动错误的发展。刘少奇刘少奇是毛泽东选定的第一个接班人,也是在接班人位子上时间最长的一个。刘少奇作为毛泽东的接班人带有一定的历史必然性,尤其是在建国前和建国初期,与其…  相似文献   

17.
毛泽东一生很少坐飞机。据毛泽东专机组柳昆尚同志回忆,建国后至1958年,毛泽东乘飞机42次,共计156小时8分钟。当时,党中央从安全的角度出发,严格控制毛泽东乘飞机出行,于是,火车就成为毛泽东到全国各地考察的主要交通工具。在毛泽东为数不多的飞机之行中,有3次格外值得关注,那就是他有生之年第一次坐飞机、建国后第一次专机之行和最后一次专机之行。第一次坐飞机  相似文献   

18.
《湘潮》2015,(1)
<正>毛远新,毛泽东的侄子,毛泽民烈士的儿子,1941年生。新中国成立后,他大概从小学开始一直在毛泽东身边长大。我1967年1月开始给江青作机要秘书,和毛远新结识。"文革"中,毛远新在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简称哈军工)参加运动。他从哈尔滨回京时,往往也住在钓鱼台江青所住的11号楼。我们一起交谈,一起到大食堂吃饭,相处很好,成了很亲密的朋友。2001年,他从上海某汽车研究所退休后,来北京时,曾到我家做客,晤谈甚洽。10多年来,我们不断地通信、通电话,现在我把他谈话  相似文献   

19.
毛泽东与习仲勋相识于20世纪30年代。那时,毛泽东把习仲勋从极左分子的屠刀下解救出来,并且在后来的工作中信任习仲勋,对他称赞有加,屡屡委派习仲勋担任重要领导职务。建国后,在习仲勋遭受康生等人陷害时,毛泽东也对习仲勋很关心,这使习仲勋在严酷的逆境中得以保全性命。毛泽东逝世后,习仲勋十分悲痛。《毛泽东选集》一直是习仲勋最爱读的著作。  相似文献   

20.
罗荣桓元帅一贯坚持以实事求是的态度对待毛泽东思想。建国后,他就如何学习毛泽东著作提出了一系列的正确主张,并与林彪在学习毛泽东著作方面的“左倾”错误,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斗争。罗荣桓提出的学习毛泽东著作的许多主张,至今仍有非常重要的理论价值与积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