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中国传统文化高度重视人生智慧问题,饱含哲学智慧,其智慧及其转识成智观念源远流长,内涵和意趣极其丰富。中国传统智慧观念是由德福一致、德包含智、智慧相通、福慧双修、转识成智等五个紧密相关的基本观念构成的有机整体,其中包含实现“转识成智”路径的思想,这就是重视个人的道德修养。“转识成智”的修养过程,并不是单一的智慧修养过程,而是“福慧双修”的过程。中国传统的智慧和转识成智观念具有鲜明的中国文化特色,是传统价值观中宝贵的历史遗产和观念资源,对于克服现代社会人们只追求欲望满足而无视人生境界提升导致的种种人生问题和社会问题具有重要借鉴和启示意义,值得深入挖掘、整理和弘扬。  相似文献   

2.
我国当前的法学教育仍以专业知识传授为主,而对法科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则主要依靠两课教学。由于两者缺少有机的结合,法学教育中出现明显的"德智分离"现象。从思想政治教育与法学教育的关系来看,马克思主义是两者共同的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政治观、价值观渗透于法律内容之中。只有将思想政治教育更加充分地渗透到法律课程之中,培养社会主义情感和理念,形成社会主义法律道德,提高职业法律人的思想政治素质,才能切实增强法律的意识形态功能,促进社会主义法律的有效运行。  相似文献   

3.
和谐警民关系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有相应的警察道德作为其基础和调节方式。警察道德评价是警察道德从应然转化为实然的杠杆,是形成警察良好职业道德品质和风尚的重要条件,对处理好警民关系具有行为诊断、约束、激励和导向功能。建构科学的警德评价机制应确立发展性的警察道德评价观,建立与和谐警民关系要求相一致的警察道德评价标准、评价方法、评价制度,从而积极有效地发挥警察道德评价的社会效应。  相似文献   

4.
领导干部的道德考核评价是中国共产党历代领导集体高度重视的重大课题。通过对宝鸡市领导干部"德"的问卷调查及数据分析发现,当前领导干部高度关注道德建设,对"德"的内涵认识明确;领导干部道德水平整体较高,认同道德考评体系和评价机制。但不容忽视的是仍存在道德价值观淡漠,理想信念、自我修养缺失,廉洁从政观念模糊等问题。为此,要以领导干部"德"考核评价中存在的问题为突破口,客观构建领导干部"德"的考核评价基本模式,夯实领导干部"德"考核评价的基础。  相似文献   

5.
论人的德性     
人的德性包括智德和伦理德性,人的智德在经济发展中是“增长引擎”,人的伦理德性能使人实现科技进步的同时实现道德进步,人的德性是必要的,而且在科技和经济发展与道德水平的提高严重相悖的今天,人的德性是重要的。但是,德性是一种选择,要使主体的选择指向社会福利,必须依赖主体的“觉解”与社会正式制度双管齐下对主体的选择加以约束。  相似文献   

6.
知识教学的价值在于转识成智,而转识成智则意味着将外在的知识转化为人认知、做事与为人的思维方式、言行准则与人格素养.从杜威实用知识观来看,知识的智慧化理解是转识成智的前提,那种仅仅将知识视为对客观事物镜式反映的知识观则阻碍着知识的智慧转化;而贯通个人知识与公共知识是转识成智的路径.在转识成智中,教师对所教知识与学生的全面理解与深刻洞察是贯通个人知识与公共知识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德"与"才"是辩证统一的。我党选拔任用干部标准观不断与时俱进,在发展中形成了"才德兼备"、"德才兼备"与"四化"相统一、"德才兼备"、"德才兼备和以德为先"的选拔任用干部标准观。"德才兼备、以德为先"选拔任用干部标准观是对历史衡量人才标准的科学继承,符合马克思主义理论要求,也是增强执政能力的需要和构建和谐社会的组织保证。  相似文献   

8.
体育与德育各有其特殊性,各自所要求的教育任务自不相同,但二者在某些方面,有很多的结合点.毛泽东早年在<体育之研究>一文中就曾指出:"体育一道,配德育与智育,而德智皆寄于体,无体是无德智也"."体者.载知识之车而寓道德之舍也."由此看来,体育与德育从来都是在教育活动中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的.从这个意义上说,体育和德育似乎又是一个整体,不可分割.  相似文献   

9.
孔子从德性修养和修为角度批评管仲德不足,又从国家统一、天下和平和华夏文明延续等角度盛赞管仲之仁功。这是孔子具体而灵活地评价历史人物的表现,表明他既看重一个人的德性修为,又看重一个人的实际历史贡献。同时也说明孔子的仁学包含德业和功业两个层面的内涵,"仁"的理想境界是同时具备道德和功业,道德和功业统一于"仁"。而在现实中,无论哪方面作出贡献者皆可称"仁",不因其功夸大其德,也不因其德不足否定其功业,体现出孔子在"功""德"关系上的辩证圆融态度。而多数后儒们重内在修养轻外在事功,仅从道德和心性修养层面评价管仲,抛弃了孔子看待"功""德"关系的辩证思路。  相似文献   

10.
日本近代启蒙思想与对外扩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明六社”成员为主的日本近代启蒙思想家对日本的“文明开化”及近代化起了不小的推动作用。但他们并没有完成近代启蒙的任务 ,以明治十四年福泽谕吉的《时事小言》出版为标志 ,他们的思想发生了根本转变。福泽谕吉鼓吹“内安外竞” ,加藤弘之宣扬“优胜劣败是天理” ,西村茂树提倡道德复古 ,他们的军国主义、侵略主义和道德主义思想结合在一起 ,为日本疯狂的对外扩张、侵略提供了社会意识和理论基础的准备。  相似文献   

11.
每一个公正的判例,都是一场浸润人心的普法宣传;每一次捍卫公平正义,都在为法治信仰的大厦增砖添瓦。在刑法课堂中渗透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浸润公平正义的法治思想,对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职业观,践行"育德、增智、尚法"的教育理念,提升法律与思政课程的协同育人效应,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转识成智"一词起源于佛教,是佛教的一个重要命题,自身带有唯心主义色彩。在教育过程中,知识和智慧作为教育的基本范畴之一,同样存在着如何"转识成智"的问题。大学德育要改变传统的知识灌输式的教学方式,要认识到德育知识的灌输只是教育的手段,德育智慧的培养才是教育的最终目的,实际上也就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实现"转识成智"要根植于现实生活的沃土,在现实的情境中领悟人生的智慧,体味人生的真谛。  相似文献   

13.
康德哲学的目的论指向以意志自由、灵魂不朽、上帝存在三大“悬设”为前提的“人是目的”和“道德神学”。牟宗三在深刻理解康德哲学的人学意义后,从道德形而上学的角度对“智的直觉”及其创造性作出了自己的理解和阐释:道德本体不仅是理论的设定,更是具体的实在;由本心仁体发出的直觉就是具有创造性的智的直觉,是“存有论的实现原则”;人类可以凭借“智的直觉”贯通现象界与物自体。  相似文献   

14.
"转识成智"是我们学习、工作及生活中都需要的一种智慧,认识和了解它的内涵,对于我们今天的学习和生活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实现"转识成智"有三个重要途径,即积累知识、自我修养和实践:积累知识是实现"转识成智"的基础,自我修养是实现"转识成智"的桥梁,实践是实现"转识成智"的关键。通过这些途径我们可以不断丰富自己的人生哲学。  相似文献   

15.
《唐律疏议》作为中国传统法典的集大成者,被纪昀、薛允升等人评价为"出入得古今之平",这是极为允当的。一方面,体现在刑罚制度和适用方面,它坚持了宽严适中的基本原则。另一方面,《唐律疏议》的规范体系反映、践行和落实了中国传统社会动态合理正义观和"王道平"秩序观的内在要求,在律目条文中处处彰显着"等者同等""不等者不等""等与不等的辩证统一"三原则。总体上看,《唐律疏议》体现了中国传统法的内在原理,即德生道成的道德文化原理和德主刑辅的法治精神。  相似文献   

16.
"孝"是中国传统伦理道德体系中最基本、最重要的德目,是中华传统伦理的核心;移"孝"于"忠"是家庭伦理向政治伦理的延伸;忠孝难两全是古今共有的道德难题;"孝""忠"文化是创建和谐社会的重要资源;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孝""忠"观,需要坚持四个原则。  相似文献   

17.
德与得     
<辞海>中"德"是指道德和品行.而"得",是指取得、获得,与失相对.古语说:"德者,得也"."德"和"得"相通,"德"和"得"合一,是中国伦理精神结构的起点;有德才有得,是中国道德精神的精髓.孔子说:"大德必得其位,必得其禄,必得其名,必得其寿."其中深藏人生哲理.  相似文献   

18.
“合其志功而观焉”是墨子提出来的。这一道德评价方法本意针对人的某一道德行为,然而,扩展到人出于一定目的而创造的事物也同样可以使用。在中国社会这个道德共同体,传统上长久共存的伦理学体系间就“合其志功而观焉”的评价方法是有共同点的,并且得出当且仅当“志功”都为善时,评价结果为善这一结论。作为中国社会这个道德共同体内的“共同点”,“合其志功而观焉”的方法论可以运用到人们道德生活的方方面面。  相似文献   

19.
"以德治警"方针是"以德治国"方略贯彻到公安队伍建设中的充分体现,是一种辩证的治警理念."德治"观和以德治警有着深刻的内涵,当务之急是探讨坚持以德治警的必要性,尤其是加强以德治警的主要对策.  相似文献   

20.
由于社会环境的变化和网络资源等新兴媒体的迅速普及,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出现许多新情况、新问题,迫切需要对这一领域进行深入研究。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出现问题的原因包括:学校教育功能上的德智失衡,家庭教育中的重心失衡,社会文化市场上的审美错位,网络、短信的监管乏力,部分成年人道德水准的低下等。对未成年人的道德教育是对受教育者心、智、情的启迪、开悟和感化,是心与心的交流和沟通过程,是对未成年人应有权力的尊重和保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