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时事资料手册》2009,(3):76-76
双方一致认为,目前两岸关系面临难得的历史机遇.为促进两岸双向直接投资创造了良好的环境.尤其是面对国际金融危机对两岸经济的影响和冲击,双方应秉持优势互补、互利双赢的原则。积极鼓励并推动大陆企业赴台考察、投资.以利于加强和深化两岸产业合作,实现两岸经贸关系正常化和制度化。  相似文献   

2.
从经济学的比较优势看。大陆与台湾在农业自然条件、生产成本、加工、营销、金融、农业发展阶段等很多方面都有很强的互补性,但是宏观层面的全面不合作策略极大阻碍了微观层面两岸的农业合作,从而限制了双方的经济利益,有必要积极构建两岸产业间、行业间以及产官学的合作机制,进行产业融合,提升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促进两岸农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两岸关系》2006,(11):F0002-F0002
2006年10月17日,两岸农业合作论坛在海南博鳌隆重召开。此次论坛由中共中央台湾工作办公室海研中心与中国国民党国政研究基金会共同主办。两岸农业合作论坛的举办,是中国共产党与中国国民党继续开展政党交流与对话的一次重要活动。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贾庆林与中国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出席论坛开幕式并发表演讲。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吴仪,中国国民党、亲民党、新党人士、两岸农业企业界人士、专家学者和农民团体代表400余人出席会议。本届论坛主题是“加强两岸农业合作,实现两岸农业互利双赢”。与会人士就“加入WTO后两岸农业合作面临之…  相似文献   

4.
建立两岸(福建)农村建设合作示范区探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基于大陆“三农”建设与两岸关系发展新形势以及进一步深化闽台农业合作,福建有必要,也有条件在包含农村、农业、农民在内的农村建设这一更大的领域,进行合作模式的创新尝试—建立两岸农村建设合作示范区,通过施行更加开放的政策和措施,在两岸的农民组织交流合作、两岸农业经营管理模式以及乡村治理等方面先行先试,将两岸农村建设合作示范区建设成融合两岸农业、农村和农民的连接点和大陆农村建没的新的经济增长点,实现双方经济和社会的进一步融合。  相似文献   

5.
《两岸关系》2010,(3):27-27
积极开辟农业合作渠道实现两岸共同发展 新华社记者提问:“春节前夕胡锦涛总书记到福建漳浦的台湾农民创业园考察,他表示说,两岸农业合作有很多优势,完全可以发展得更好,我们应该尽最大努力去做。请问在新的一年当中,在两岸农业合作方面有哪些新的考虑和规划?”  相似文献   

6.
《时事报告》2006,(6):4-4
4月14日~15日,由中共中央台湾工作办公室海研中心和中国国民党国政研究基金会共同主办的两岸经贸论坛在北京举行。论坛的主题是两岸经贸交流对双方经济的影响、两岸直航对产业发展策略、企业全球布局的影响、两岸农业交流与合作、两岸观光交流对双方经济发展的影响以及两岸金融交流与两岸经贸发展。论坛期间,胡锦涛总书记与连战荣誉主席再次会面。会见时,胡锦涛总书记对两岸关系提出了四点建议。  相似文献   

7.
李立 《台声》2007,(10):33-35
多年来,祖国大陆采取了很多措施,鼓励和支持两岸农业界进行交流,两岸农业同行之间的交流和往来日益频繁,两岸农业交流与合作取得了丰硕成果。特别是从去年开始,大陆实施了一系列促进两岸农业交流与合作,有助于台湾农业发展、惠及台湾农民的重大决策和重要举措,获得了两岸各界乃至国际社会的广泛好评,特别是台湾农民从中直接获益。那么,两岸农业交流与合作有着怎样的有利条件?目前两岸农业交流与合作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是怎样的?如何进一步促进两岸农业交流与合作,实现互惠互利、互补双赢的局面?本文试就这些问题作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8.
曲阳 《两岸关系》2013,(12):6-7
近期,两岸经贸交流好戏连台,两岸各界对推进双方经济合作尤其是产业合作的共识进一步增多,方向愈趋明确。在当前国际经济形势复杂多变、两岸经济均面临更大转型升级压力的背景下,这不仅将会给两岸关系尤其是经济关系发展注入新的动能,而且会有力促进两岸经济社会共同发展,进而造福两岸民众、壮大中华民族整体实力。  相似文献   

9.
孙立极 《两岸关系》2006,(12):26-28
“两岸合作”、“共创双赢”—2006年10月17日,海南博鳌,两岸农业合作论坛主会场挂着这样两个红色条幅,道出了两岸农业合作的目标和愿景。两党沟通平台为两岸农业合作提供助力这次农业论坛主要围绕“加入WTO后两岸农业合作面临之机遇与挑  相似文献   

10.
海峡两岸农业竞争与互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业是两岸经贸关系中倍受关注的领域.两岸农业究竟是竞争的还是互补的,这一问题关系重大.一般认为,如果两岸的农业是互补的,则应加强双方相互间的交流,扩大合作范围,提高合作层次,以期共蒙其利;如果是竞争的,则对两岸农业交流应予以限制.  相似文献   

11.
前言     
《政协天地》2010,(11):7-7
特殊的区位优势、地位优势和作用优势,造就了福建省在启动两岸农业合作、建立海峡两岸农业合作试验区、开展两岸农业技术合作、建立台湾农民创业园(简称台创园)的工作中走在了全国之先。  相似文献   

12.
寇延耀 《台声》2002,(9):13-14
近20年来,两岸经贸关系的发展出现了可喜的局面,对两岸经济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积极作用。两岸相继加入WTO后,两岸经贸及产业的合作发展又出现了新的契机,两岸应抓住机遇,共同发展,再创中华经济的辉煌。最近,长期关注两岸经贸关系的美国加州大学国际关系研究院的贝利·诺顿教授概括了2001年两岸经贸关系的最大特点。他说:“2001年两岸经济关系最重大的变化是,台湾电子工业中几乎所有的部门都认定他们现在可以在中国大陆生产高新技术的产品。这个变化很大,在此之前,台湾在大陆的产业主要是劳动密集型、低技术产业。现…  相似文献   

13.
王尧 《两岸关系》2011,(10):56-57
台湾农民创业园,始于福建、推向全国,是两岸农业合作领域先行先试的成果之一。  相似文献   

14.
厦华电子与台湾华映战略携手两年多来,除了资本的结合,更首例实现了两岸业界在企业管理创新、企业文化融合、技术研发合作等方面的零距离结合。厘华电子与台湾华映双方“联姻”的深入扩大,正创造着“1+1〉2”的效果、为两岸的产业合作树立了典范。同时,也是两岸光电信息产业的亮点。  相似文献   

15.
李英明 《台声》2011,(5):30-30
农业合作一直是两岸交流的核心议题,目前呈现出几个现象:双边农产品贸易总额均有所成长;台商对大陆农业投资规模逐渐增加,但是大陆来台湾进行农业投资项目很少,投资金额仅1.5亿美元;大陆已经成为台湾农产品最大的销售市场。  相似文献   

16.
熊俊莉 《两岸关系》2009,(12):15-16
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新形势下,拓展农渔水利等领域的交流合作也提上日程,成为全面、统筹地推进两岸经济交流合作的重要环节。11月5日至8日,两岸农渔水利合作交流会在浙江、上海举行,会议就两岸农业技术和产业合作、两岸渔业合作发展趋势、两岸水利合作愿景和两岸自然灾害预防及灾后重建合作等4项议题达成12条“共同倡议”。  相似文献   

17.
《台声》2016,(7)
正走进台创园,绿意盎然。绿色蔬菜、绿色果品……是生态的绿、健康的绿,更是创新的绿。台湾农民创业园是党中央、国务院为进一步促进两岸农业交流与合作、吸引台湾同胞直接到祖国大陆投资农业,在已有的两岸农业合作政策措施的基础上,为台湾农民提供更优惠的  相似文献   

18.
扩大和深化两岸农业交流合作的建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程国强 《两岸关系》2009,(12):36-37
进一步扩大和深化两岸农业交流合作,是今后一个时期确保两岸农业农村稳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的迫切需要,更是目前两岸业界同仁必须携手承担、共同努力的历史任务。  相似文献   

19.
正3月26日,由农业农村部主办的大陆"十佳农民"与台湾"杰出农民"交流座谈会在北京举行。两岸20多位优秀农民代表齐聚一堂,分享专业技术和经验,切磋心得体会,增进感情交融,探讨两岸农业未来发展理念和合作前景。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副主任宁启文出席座谈会并致辞,他表示,两岸血脉相连、文化相通,农业各有所长、优势互补,两岸农业交流合作具有得天独厚的基础和无可比拟的条件。下一步将强化政策创设、平台创立和机制创新,给予台湾农民和农业企业更  相似文献   

20.
《就业与保障》2010,(6):56-56
海峡两岸农业交流协会名誉会长危朝安日前在高雄回答记者提问时透露,农业部、国台办最近已批准南通江海等5家台湾农民创业园。这5家新批创业园分别位于江苏、浙江、广东、安徽4省(其中江苏2家)。至此,大陆已有25个台湾农民创业园。农民创业园加上两岸农业合作试验区的总面积,已是台湾的8.6倍还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