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法律援助制度的阶段报告-段正坤副部长答记者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0年6月14日,每周一次的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新闻记者招待会在北京国际饭店举行。 这天,国务院新闻办公室钱小芊司长向与会的新闻记者介绍说,为了让大家对中国的法律援助制度有一个全面和权威的了解,国务院新闻办特别邀请司法部副部长段正坤先生向中外记者介绍情况,并回答记者的提问。 会上,段正坤副部长首先简要地介绍了中国法律援助制度的建立和发展概况,然后就大家关心的问题回答了记者的提问。本刊记者应邀参加了此次新闻发布会,并获得了提问的机会。 以下为本次新闻发布会的具体答问情况。法制日报记者:访问司法行政系…  相似文献   

2.
《法律与监督》2007,(9):F0004-F0004
9月10日。重庆市人民检察院召开了“宽严相济在检察”新闻发布会,同时启动新闻采风活动。市院于天敏副检察长对宽严相济刑事司法政策进行了说明,通报了今年以来重庆市检察机关贯彻宽严相济刑事司法政策的有关情况,并就有关问题回答了记者的提问。12家中央、省市级新闻媒体的记者参加了新闻发布会。据悉,至10月中旬,  相似文献   

3.
侯耀华与侄女打官司的新闻随着案件进展,频频登上娱乐新闻头条。法制记者少有地赚了回娱记才有的眼球率。临开庭那几天、相关法院宣传处也是忙得热火朝天,早早就给各路记者打了招呼,定额、定员,法庭容量有限,装不下呀。  相似文献   

4.
桑永英 《政府法制》2009,(10):50-51
在新闻实践中,记者应不断强化自身的现场意识,这对于提高记者的业务素养、采写出感人至深的新闻报道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5.
新闻官司中的几个法律问题胡巨成毋庸讳言,大量新闻官司的出现使我国法律在这方面显得有些"捉襟见肘",从而''纵恿"了许多人状告记者的热情,也给法官提供了广泛的自由裁量空间,令被告席上的记者们常常难逃"败北"之厄运。"新闻法"没出台,记者的"护身符"在哪...  相似文献   

6.
新闻侵权问题的再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闻侵权问题的再思考杨立新新闻侵权,即报纸杂志故意或者过失地刊登诽谤他人的新闻,造成受害人名誉权等人格权损害的行为。新闻侵权构成侵权法律关系,因而,新闻侵权既包括新闻侵权行为,也包括新闻侵权责任。随着1987年以来的"告记者热"的降温,新闻侵权问题已...  相似文献   

7.
林蔚文 《中国司法》2001,(10):69-69
不真实报道的法律后果  真实性是新闻的生命,而现实中一些新闻记者对自己传播给受众的信息的可靠性缺乏责任意识,不重视新闻内容的客观性和准确性。在人们权利意识已经开始觉醒的今天,这种轻率和随意很容易产生纠纷并影响媒体的信誉。如某电视台记者随警察到酒店查禁卖淫女,把一个正在正当住宿的女青年也拍到镜头中,并以《公安局查禁卖淫女》为题播放,后来引发了一场名誉侵权官司。这样的失误报道是记者或编辑有一点法律责任意识就可以避免的。  当然,从另一个角度说,新闻价值自身对新和快的要求使得新闻报道难以杜绝失实现象,…  相似文献   

8.
网络改变了传统的信息传播方式,新闻事件一发生,网络上就有图像,有视频,有报道。公众对这些“网络传播”将信将疑,时常在转发之时要求“求证”。微博更多地充当着“爆料”者的角色,记者则不再是新闻的发现者,而是“查证人”,如何通过深入调查求证事实,便是记者的责任了,  相似文献   

9.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近年来连续发出了《关于保障新闻采编人员合法采访权利的通知》、《关于加强新闻采编活动保障工作的通知》等,不久前还明确表态:“我们一向支持记者合法行使舆论监督的权利,坚决不容忍打击报复记者行为的发生!”这些文件和表态,无不表达了国家对记者的知情权、采访权、发表权、批评权和评论权的保护与保障态度,  相似文献   

10.
编者按:我们编发的这篇文章,是湖北法制报副主编徐晓波同志从新闻记者和编辑的角度出发所写的有关新闻官司中的证据收集、使用、效力等问题的文章,我们认为律师一方面可以从中了解一些记者采编的过程,另一方面,既可以在代理新闻官司时沿着文中的思路去收集使用证据,又可以在给新闻单位当法律顾问时,指导记者怎样收集保存证据。认真阅读此文,对律师是有一定启发的。一新闻单位或新闻作者在新闻报道中,由于多种原因,常会被控侵权而涉及诉讼,这就是所谓的“新闻官司”。应该说,新闻单位和新闻作者在新闻报道中,特别是在开展舆论监…  相似文献   

11.
中共中央党校副校长陈宝生接受记者采访。来自国内外30余家新闻媒体的近70位记者来到北京中共中央党校进行集体采访。 继中央党校新闻发言人前日首次在公众面前亮相对党校“去神秘化”后,近70位中外媒体记者首次进入中央党校采访,其中境外记者人数多达42人。  相似文献   

12.
《政府法制》2014,(22):24-24
6月30日,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印发《新闻从业人员职务行为信息管理办法》。办法要求,新闻单位应加强对新闻从业人员职务行为信息的规范管理。办法明确,新闻单位的记者、编辑、播音员、主持人等新闻采编人员及提供技术支持等辅助活动的其他新闻从业人员,在从事采访、参加会议、听取传达、阅读文件等职务活动中,获取的各类信息、素材以及所采制的新闻作品。  相似文献   

13.
日前,云南省网上公布公告称,欢迎境内中央、地方媒体和境外媒体记者赴云南采访该省于1.月下旬开幕的2010年“两会”。据悉,外国记者可以自己约见代表采访,也可以向新闻中心提交申请。  相似文献   

14.
庄建伟 《检察风云》2010,(20):62-63
近期各地陆续曝光了一系列粗暴甚至以刑事手段“对付”记者的事件。种种迹象表明:舆论监督与公共权力摩擦日趋明显。日前,《新闻记者》杂志和华东政法大学司法研究中心联合举行了“公权力和采访权关系”新闻法制研讨会。专家学者呼呈:不要动辄使用刑事手段对付记者,媒体有权对新闻“线人”信息予以保密。  相似文献   

15.
《法庭内外》2006,(11):F0002-F0002
深圳:富士康状告记者收场,中纪委:立案检查陈良宇,江西:吴国昌受审,上海:讨债上岗证,法院设立新闻发言人。  相似文献   

16.
本刊讯(记者唐国强报道)1月17日下午4时,在山西省人大培训中心多功能会议厅,省十二届人大二次会议新闻发布会如期举行。本次人代会新闻发言人李高山介绍了本次人代会的会期和特点。  相似文献   

17.
数月前,河南省焦作市因拒收2元钱引起的官司,曾震动全国。数月后,由2元钱官司引出了新的官司──2元钱官司的新闻报道侵权案。1996年12月下旬法院开庭审理本案时,记者专程赴焦作采访。其间,人民法院对新闻侵权官司经过法庭调查,暂时休庭,重新取证。此案一波三折,颇具戏剧性。但在连续数日的紧张采访中,记者却强烈感受到了2元钱官司的社会效应。新闻热点2元钱官司开庭那天,中央电视台、《金融时报》、《法制日报》等20多家新闻单位的50多位记者都赶赴焦作,把这场官司作为新闻追逐的热点。新闻记者在案件当事人、焦作市民和法庭之…  相似文献   

18.
10月5日上午,长春市南关区西五法庭,公开审理吉林省白山市中级人民法院助理审判员肖文良诉吉林《协商新报》报社及其记者孙景琦名誉侵权案。法官告记者,引起多方人士的关注,多家新闻单位记者闻风而动,陆续来到法庭,30多个座位的小法庭座无虚席。原告肖文良认为...  相似文献   

19.
新闻的真实是新闻的本质属性,坚定不移地追求新闻真实就成为媒体和新闻从业者最根本、也是最重要的职业本能和职业品性之一。一个好的记者,必然具备很好的真实意识。这种意识决不容忍也不允许新闻报道中任何理由的“失实报道”或弄虚作假,不允许道听途说和想当然的主观臆断。其与虚假新闻之不相容犹如水火之不容;犹如正常人之于毒品,之于“爱滋”.  相似文献   

20.
民法通则颁布实施以来,新闻侵权诉讼频频发生,引起了社会的广泛注意。一些报刊杂志就舆论监督与新闻侵权问题进行了讨论,这对于划清正确的舆论监督与侵犯公民法人的名誉权的界限无疑是必要的,有积极意义的。但在讨论中也反映出一些新闻单位和记者对充当被告似乎怀有愤懑和涉讼必败的心态。 究应如何看待新闻侵权诉讼的发生?有人认为“告记者热”把新闻单位和记者推到被告席上,不仅有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