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0 毫秒
1.
经常听到各地设立热线电话的消息,如政务公开热线、市长热线、消费者投诉热线、农技热线、法律咨询热线等各种各样的“热线”。可这些“热线”往往都热闹一阵子,就声息不大了。“热线”是为便于马上联系而经常准备着的可直接连通的电话或电报线路。政府机关或有关部门面向广大群众开设各类热线,为群众提供急需的各类服务,是实践“三个代表”,转变工作作风的具体体现。设立“热线”,一方面能及时向群众提供有关的信息和政策法规,另一方面可了解群众的所想、所需、所盼、所愁,从而更好地为群众排忧解难,兴办实事。设“热线”的初衷是…  相似文献   

2.
张永弗湖北省谷城县人事局为了密切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的联系,体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塑造部门的良好形象,一些“窗口”服务部门或行业都陆续设置了“公开电话”,这些热线电话作为联系人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确实为广大人民群众排忧解难带来了便利,深受人民群众的欢迎。然而,时下有些部门的热线电话却不尽人意。有警不接,接警不到者有之;打进服务热线却不提供服务者有之;更有甚者,拨通求救的期盼电话,对方的铃声响个不停却无人应答。如此热线电话,有悖于开通时的初衷。设立服务热线或公开电话,“热线”不热,甚至发凉,…  相似文献   

3.
正当下,部分地方政府开通了12345服务热线,以方便市民记忆、提高服务效能,在帮助群众解决合理诉求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不过,一些乡镇工作人员反映,当下简单以群众满意率高低来评价工作好坏,让他们频频陷入两难。在12345政府服务热线中,一些诉求人将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职能理解为"私人服务"。当有关部门拒绝为其服务时,诉求人就表示不理解、不接受、不满意。  相似文献   

4.
各地开通的“市长热线”、“阳光热线”、“行风热线”、“维权热线”,条条热线备受欢迎。热线一开,事关群众利益的一些难事得到解决,一些久拖不决的事有人去管去办。一些谁也不愿意管的事,也变得有着落了。难怪群众称这热线是为民排忧解难的“直达快车”。  相似文献   

5.
杨超 《党课》2013,(6):72-72
当前,一些地方的群众利益诉求渠道不畅通,导致一些过激行为的发生,扰乱了社会秩序,也损害了政府形象。针对群众的“病情”,一些地方政府只是在家坐等“急诊”,这样虽然也能“开方治病”,但却错过“治疗”的最佳时机。对于群众可能出现的问题,主动“出诊”打“预防针”才是上策。  相似文献   

6.
过去,政府一些部门"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和"吃、拿、卡、要、报"等问题均是行风建设的顽症,群众对这些部门既怕又恨."行风热线"的开通为群众撑了腰、壮了胆,群众有了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有力武器,经济发展环境得到进一步优化.  相似文献   

7.
健康的招商引资能给一个地方带来新的经济增长点,为当地群众带来实惠,“病态”的招商引资则会拖垮一方经济、祸害一方群众,严重损害党和政府的形象。“病态”的招商引资多种多样:一是有的干部见别的地方招商引资卓有成效,便心生羡慕,急于“见贤思齐”,但这种“思齐”不是建立在对客观实际和本地状况的具体分析之上,而是脱离实际,简单类比,盲目照搬,乱铺摊子,结果形成不少毫无效益的“烂尾项目”、“半截子工程”。二是有的地方政府头脑发热,用地方文件取代国家法律法规,强令有关部门违法违规审批土地,核发营业执照。三是有的地方政府为了招…  相似文献   

8.
信访工作是党的一项重要工作,各级党委和政府历来十分重视。群众上访,从某种意义上讲,是对政府和有关部门在具体工作中的失误或不负责任做法的善意批评和监督。大量事实表明,哪个地区的上访人数和次数多,说明哪个地区的各项工作在具体的执行当中肯定没有按政策去认真负责地执行好。一些越级上访,也主要是因为相关部门缺乏主动性和“认真”二字,没有去调查了解和认真地核查,甚至将上访者阻止门外,使上访者多次上访问题总是得不到解决。上访者只得越级上访,去寻找自己心目中的“包青天”。此地不管,总有讲理的地方。是老百姓对上一级政府和部…  相似文献   

9.
徐培华 《党课》2009,(10):123-123
日前,笔者在一些政府机关的网站上查询相关政策时发现,有的网站长期处于“冬眠”状态,页面陈旧,信息失灵。众所周知,建立政府网站的初衷在于提高行政效率.打造阳光政府。而一些地方政府网站“沉睡不醒”的原因,主要是相关部门把网站作为装点门面、应付上头、糊弄下头的“应景”之作。这种打着“电子政务”旗号的“花架子”工程,充分折射出一些政府部门的不作为或懒作为,是官僚主义作风的集中表现,  相似文献   

10.
市场经济的发展,促进了中介业的繁荣。与沟通信息、互通有无的市场中介不同的是,时下,在某些地方出现了一种特殊的中介机构———专门收费为企业和群众到政府管理部门报批、跑证。企业和群众到政府办事不方便或办不成的,只要舍得花钱,这种中介机构负责为你把事办成。所交的钱,一部分付中介机构的服务费,一部分则用于到政府部门打通关节。这种专门收费为企业和群众到政府管理部门报批、跑证的中介机构,实际上是一种腐败“中介”,它无形中为政府与企业、群众之间设置了一堵墙,不但增加了企业和群众的额外负担,而且腐蚀了机关干部,…  相似文献   

11.
时下,一些地方党政领导干部为了获取个人“政绩”,纷纷抢着上马“政绩工程”“形象工程”,不顾当地是否真正需要或是否迫切需要这些项目,也不顾政府口袋里是否有钱,有的地方竟预支、花光未来若干年的政府财政收入,特别是在新农村建设中,一些地方,出  相似文献   

12.
从新世纪第一天起,《济南日报》加大改革和创新力度,在办好《读者之声》专版的同时,推出一个新的舆论监督阵地——“党报热线”。热线开通以来,每天都接到三四十条群众来电,对群众关心、政府关注的有价值的线索及时安排记者采访报道,刊发了一大批有影响的稿件,提高了党报的新闻性、时效性、可读性和群众性,使党报更加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在社会各界引起强烈反响,被誉为加强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联系的“民心线”。通过十个月的实践,我们认识到,设立“党报热线”,是党报深化新闻改革的一项重大突破,是党报坚持党性原则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  相似文献   

13.
现在,不少地方实行干部任前“公示”制度,使干部的选拔任用接受群众裁判,坚持群众公认,体现了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增强了透明度,密切了干群关系,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但在“公示”中也出现了一些“公式”化现象,应引起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一是“公示”内容过分简单。目前,“公示”内容大多“履历化”,即只公布“公示”对象的姓名、年龄、籍贯、学历、现任职务、拟任职务等等,对其经历、政绩、工作能力作风、优缺点没有介绍或表述不够,公众对“公示”对象不认识、不了解,评价也就无从下手。因此,应对“公示”对象作…  相似文献   

14.
自“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开展以来,明水县委县政府进一步改进“县长热线”运行机制,整合各类涉民服务电话,集中受理群众咨询、求助、建议、投诉等事项,切实为百姓排忧解难,承接、转办、督办、落实的效率显著提高,切实解决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实行制度、流程、办法“三位一体”管理机制,做到事事有回音,件件有着落。“县长热线”以群众的呼声为第一信号、以群众的利益为第一追求、以群众的满意为第一标准,用真心服务人民群众,用方便、快捷、通畅的沟通渠道更好地传达群众呼声。同时,“县长热线”为县领导及时掌握民生动态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公开”一词的使用频率相当高。从干部的公开招考、选拔到政府办公用品公开采购、官员财产公开申报,“公开”之领域不断扩展。应该说,绝大多数地方和部门在推行“公开”中都做到了名副其实、不打折扣。但毋庸讳言,任何改革都不可能一蹴而就,当前仍有不少的“公开”在具体操作时未到位或变了味,难以达到预期效果。一是避重就轻、半遮半掩的半公开。无关痛痒、无关紧要的和盘托出,而群众迫切需要了解的、真正关心的重要内容,却三缄其口,秘而不宣,或者仅透露一鳞半爪。犹抱瑟琶半遮面,群众雾里看花。二是敷衍应付、昙花一现…  相似文献   

16.
时下,农村许多地方把实行村级财务公开作为管理农村财务的主要措施,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称道。实行村级财务公开,其意义不仅仅是有利于确定合理的负担,有效地“减负”,严肃财经法纪,更重要的是能够进一步融洽农村党群、干群关系。给群众一个“明白”,往往也就给了干部一个“清白”。过去,一些地方干群关系紧张,矛盾尖锐,“顶牛”现象屡见不鲜,原因虽然很多,但财务混乱,吃喝贪占不断,透明度不高,不能不说是重要原因。有的地方对村级财务、农民负担等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热点问题,不能公之于众,或即便搞了“公开”,也不能一“开”到底,遮遮掩掩,…  相似文献   

17.
“查”与“处”□戴雪莲这里所说的“查”与“处”,是指对腐败行为的调查与处理。在全国开展的反腐败斗争中,“查处”这把利剑已经把一批腐败分子砍下马来,送上了审判台。因此,腐败分子对“查处”闻风丧胆,而人民群众则对“查处”拍手称快。近年来,有的地方或部门把...  相似文献   

18.
曹诚平 《党建文汇》2011,(10):35-35
国办去年1月29日发文明确:县级驻京办及地方政府职能部门驻京办一律撤销,严禁在京设立新的办事机构。然而,撤销令发布一年之后,地方政府驻京办或“改名换姓”,或穿上招商引资和酒店“马甲”,依旧在京“潜伏行动”。  相似文献   

19.
赖红艳 《廉政瞭望》2010,(18):60-60
合江县从2009年3月在县电视台开通“荔城阳光政务热线”节目以来,坚持以“倾听百姓民声、解决百姓难题”为宗旨,在演播厅值守热线的同时,大胆探索开展阳光政务进农村、进企业、进学校、进社区(简称“四进”)活动,架起一座千部群众的“连心桥”。  相似文献   

20.
一些地方以召开干部群众对话会的形式征求群众意见,解答群众的问题,但是有的对话会却存在着“对话”不“对等”的现象,引起群众的怨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