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取保候审,是由公安机关、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对未被逮捕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为防止其逃避侦查、起诉和审判,责令其提供保证人或者交纳保证金,并保证随传随到的一种强制措施。本文通过对取保候审的适用对象、保证金、保证人的义务和保证期限等问题的论述和探讨分析,提出了完善我国取保候审立法及司法解释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在何种条件下才能采取取保候审这一强制措施?在采取这一措施后又应注意哪些问题,本文进行了较详尽的分析。  相似文献   

3.
诚信原则作为私法领域的"帝王条款",近年来不断向公法领域特别是刑事诉讼领域渗透。主要研究取保候审中的诚信问题:通过契约性质将取保候审与诚信原则联系起来,对取保候审中诚信原则的价值及诚信缺失的现状进行分析,对取保候审中的诚信保障提出构想。  相似文献   

4.
取保候审是我国刑事诉讼法中一项重要的强制措施,适用范围广、适用频率高,为节约司法成本、打击犯罪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在司法实践中,取保候审在适用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弊端,亟待完善。  相似文献   

5.
实行取保候审保证金制度有利于刑事诉讼的正常进行,发挥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规劝、保证作用,有效地防止错拘、错捕的现象发生和减轻监管工作的负担。确定保证金的数额标准,应考虑犯罪性质和情节轻重、人身危险性的大小、被取保候审人的经济状况如何、涉嫌犯罪数额多少等因素。执行这一制度时,要坚持罚收分离原则,没收保证金应当严格依法进行,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不得以任何方式侵吞保证金,取保候审保证金应统一由公安机关执行。这既符合立法本意和诉讼经济原则,也有利于强化检察执法监督职能。  相似文献   

6.
取保候审的价值在于保障刑事诉讼秩序,保障当事人的人权,提高刑事诉讼效益。当前公安机关适用取保候审强制措施存在的问题有:相关法律规定不够详明,保而不侦现象较为普遍,取保候审不及时解除,保证金管理不合规范。完善公安机关适用取保候审强制措施应明确适用取保候审的范围,规范取保候审的办理,加强取保候审的审核,并加强与有关部门的配合协调,杜绝取保候审中的漏洞。  相似文献   

7.
赖团辉 《公安研究》2014,(11):60-62
全国公安机关取保候审突出问题专项督察是新形势下公安机关推进新《刑事诉讼法》贯彻实施、全面深化执法规范化建设的重要法治行动,也是公安机关深入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回应人民群众新期待的民生行动,成效显著,意义重大。深入分析研究这次专项督察的价值内涵与外延,对公安机关以具体问题为突破口,带动执法规范化整体建设,进而推进平安建设、法治建设和过硬队伍建设,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8.
论取保候审的适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论述了当前取保候审适用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认为取保候审不能财保、人保并用;公安机关对保证金的收取、保管、返还等应实施“一条龙” 的管理,以免影响工作效率;保证金的没收也应视情况而定,或部分没收或全部没收;对没收保证金不服的,可以申请复议,但不能提起诉讼;对即将到期的取保候审对象,如有案情复杂,需要补充侦查的,公安机关要求复议复核的情况,可变更强制措施,实施监视居住。文章还论述了要保证公安机关正确行使取保候审权力,需加强队伍建设,健全制度建设,强化内部监督制约机制,防止取保候审错用、滥用。  相似文献   

9.
论我国缓刑实务操作之完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缓刑是一种重要的刑罚裁量制度,其在我国的发展历经一个逐步完善的过程。从总体上讲,我国现行的缓刑制度是较为合理的,但在司法实践中出现了适用上的保守性和随意性。为克服实务操作中的这一矛盾,我们可以从三个方面入手:(一)合理确定缓刑的适用范围;(二)设立缓刑的听证程序;(三)完善缓刑的考察机构。  相似文献   

10.
关于取保候审和监视居住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文章对司法实践中,适用刑事诉讼法中的取保候审和监视居住存在的疑难问题进行了论证和解答,并提出了立法建议。第一,采取取保候审或者监视居住,应当依法贯彻决定权与执行权分离的原则。其中,保释金的收取、退还、没收以及罚款,亦应统一由公安机关执行。第二,这两项强制措施的期限应当理解为公、检、法三机关各自分别适用的期限,但是审查起诉、一审、二审中继续适用取保候审或监视居住的,其期限应当与本阶段办案期限一致。每一机关在各自办案程序中不得重复计算有关期限。第三,对被监视居住人的活动范围,应掌握两项基本要求:一是保证有效控制;二是保障基本生活条件。  相似文献   

11.
借鉴保释制度谈我国取保候审制度的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保释是被羁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享有的一项诉讼权利,取保候审则是国家权力的体现,二者之间有本质差异。为解决取保候审制度在立法中存在的问题,我国应合理借鉴国外的保释制度,以进一步完善取保候审制度。  相似文献   

12.
我国的取保候审制度作为一种刑事诉讼强制措施,在刑事诉讼中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是其应用并不广泛.本文将其与美国的保释制度予以对比,进而提出完善我国取保候审制度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3.
从我国的《刑事诉讼法》以及相关法律解释的规定可以看出,取保候审适用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保障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自由权以及刑事诉讼活动的顺利进行,而在实际运作过程中,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侦查阶段的取保候审被人为的异化,最终导致其适用偏离了设立初衷,在保障人身自由以及保障诉讼等方面均没有产生应有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目前,在取保候审的司法实践中,司法机关对于本地人取保的偏好和对外地人取保的歧视.实质上造成了刑事司法的不公。在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下,扩大外地人取保候审,对于人权保障以及和谐社会的构建具有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自由权是一项基本人权。保障人权是国际刑事司法准则的最高价值目标.其中规定的对审前羁押的限制措施即为了使该项权利能得实现的保障之一。致力于该目标的实现,各国在其刑事诉讼中妁作出了与之相符的合理设置。针对目前我国存在于刑事司法领域的超期羁押及刑讯逼供等顽症、设计出合理可行的羁押替代性措施。将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保释制度,作为一项完备的制度对于限制审前羁押有着极大的吸引力和优越性.认真研究好这一项制度并因地制宜地借鉴适用,将有助于我国在国际刑事司法准则的背景下解决好以上难题。  相似文献   

16.
未决羁押与对已决罪犯的行刑性质完全不同。在我国的司法实践中,羁押措施的适用具有普遍性。为贯彻落实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应当尽量减少羁押,扩大保释的适用,实行"不捕直诉",并增加规定其它具有特殊预防作用的处遇措施。借鉴外国的立法经验,改革我国的未决羁押制度,是新时期刑事司法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  相似文献   

17.
取保候审是我国刑事诉讼法规定的刑事强制措施之一,目前有关立法忽视了其作为侦查活动手段的特征,存在对取保候审法定条件申请主体、期限等方面规定不明确的缺陷。我国应在立法上进一步明确取保候审法定条件,科学设计其保证形式,解决取保候审的监督问题。  相似文献   

18.
传统民事审判方式的弊端表现在:法官包揽调查,当事人基本上不负举证责任;开庭审判走过场,基本上是先定后审;庭审采取纠问式,当事人被动应答,较少主动行为,合议庭合而不议,审而不判,作用不显;当事人的处分权受到较大限制。在改革中,应强调当事人举证责任,完善举证制度;强调公开审判,充分发挥庭审功能;强化合议庭和独任审判页的职责,实现“审”与“判”的统一;加强法院自身的改革。  相似文献   

19.
我国现行的取保候审制度无论在理念上还是制度设计本身在刑事司法实践中都暴露出了一些不尽如人意之处.在这种情况下,英美国家普遍存在的保释制度开始引起理论界普遍关注.然而英美的保释制度在其价值、源流和本体上有其特殊的背景,在制度变迁的过程中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通过比较与思考,我们既要看到保释制度具有的合理性,又要审视其中存在的问题,结合我国刑事诉讼本土特征寻找出完善现行取保候审制度的可行方案.  相似文献   

20.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试用买卖越来越多地进入消费者的日常生活,同时成为商家推介新产品的重要方式之一.我国合同法对试用买卖的规定过于简单,在关于试用买卖的性质、试用期间的费用和风险承担等方面缺乏明确的规定,不利于该领域内纠纷的解决.本文通过试用买卖与一般买卖的比较,认为试用买卖是一种附条件的买卖,属于特殊的买卖合同,在合同的生效、风险承担等方面具有独特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