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初始提名是干部选任的初始程序和首要环节,是选人用人的基础工作,也是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的关键所在。近年来,敦煌市不断改革创新初始提名方法,规范初始提名程序,提高了干部选任工作的公信度。落实"四权"在拓展提名主体上体现公信度在干部选任工作中,敦煌市逐步建立起了组织推荐提名、个人推荐提名和公选推荐提名"三种模式"及党组  相似文献   

2.
<正>在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中,规范干部初始提名是有效规范干部提拔使用的首要关口,是切实落实群众"四权"的重要举措,也是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选人用人不正之风的关键性问题,事关整个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成败。当前迫切需要对干部初始提名工作进行有效规范,重点解决"四个问题"。  相似文献   

3.
干部任用初始提名是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初始程序,也是决定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质量的重要环节。党的十七大提出要“规范干部任用提名制度”。近年来,浙江省以推行党委全委会成员推荐提名重要干部制度为突破口,积极探索规范干部任用初始提名工作,在扩大干部工作民主,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上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在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中,规范干部初始提名是有效规范干部提拔使用的首要关口,是切实落实群众“四权”的重要举措,也是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选人用人不正之风的关键性问题,事关整个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成败。当前迫切需要对干部初始提名工作进行有效规范,重点解决“四个问题”。  相似文献   

5.
<正>干部动议提名是选人用人的第一关,历来为人们所重视关注。"规范动议提名",正是致力于防止选人用人"暗箱操作",通过公正的制度程序将优秀干部选用到最合适的岗位在选人用人过程中,初始提名历来让人纠结,"谁来提名"、"提谁的名"、"怎样提名",往往给外界神秘感和不着边际的想象。为解决提名制度主体不明确、程序不规范等问题,防止选人用人"暗箱操作"、"画圈提名"等,2014年11月,德阳  相似文献   

6.
初始提名是干部选拔任用的首要环节,在整个干部选拔任用程序中发挥着关键性和导向性作用,也是干部选拔任用中问题相对集中、争议较多的环节.2009年福州市鼓楼区开展了"科学规范和有效监督用人行为"调研试点工作,对规范初始提名权方面进行了许多积极的探索.  相似文献   

7.
《共产党人》2013,(13):15
正海原县委组织部通过开展创机制、树形象、求满意活动,切实提高了组织工作满意度。抓改革创机制。一是探索和规范干部提名制度,扩大提名民主范围。通过采取党委集体提名、组织人事部门建议提名、领导干部个人推荐提名等方式,多渠道了解干部的公认度,初步规范了干部选拔初始提名。二是  相似文献   

8.
干部选拔任用初始提名是干部选任的关键,是整个干部选任工作的基础和前提.虽然《干部任用工作条例》中没有将其作为一项工作进行单独地规范和明确,但它却是影响选人用人质量的根本,是干部工作民主化进程中必须要深入思考和探索的一个深层次问题,也是有效解决"少数人选人"、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用人上不正之风的关键.因此,规范初始提名权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  相似文献   

9.
侯俊生 《先锋队》2011,(1):34-35
近年来,保德县不断探索干部选拔任用的新途径和新方法,创造性地实施了"四个三"选任干部新机制,进一步端正了选人用人导向,优化了选人用人机制,净化了选人用人环境,形成了按严格的程序办事、靠科学的机制选人的良好局面,为县域经济科学发展、跨越发展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障。主要做法一、初始提名"三步走"针对目前干部任用提名缺乏规范的制度措施、缺  相似文献   

10.
<正>用人之源始于提名。干部选拔任用初始提名是整个干部选任工作的基础环节和"第一道关口",很大程度上直接决定着选人用人的实施方向和最终结果。近年来,沈阳市和平区委围绕规范  相似文献   

11.
鲁立波 《先锋队》2011,(9):25-26
初始提名是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基础环节和"第一道关口",很大程度上决定着选人用人的导向和公信度。然而,由于以往提名方式单一,党委对干部的任用难以形成一致意见,或形成的意见与群众的实际反映不完全一致,影响了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满意度。因此,洪洞县积极创新干部初始提名方式,拓宽初始提名渠道,在乡镇党政正职领导干部调整配备方面,创新和探索实践了"八要素"干部提名方式,并取得了一定成效。  相似文献   

12.
马文娟 《共产党人》2008,(16):24-25
一、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核心在于扩大干部工作中的民主 公信度就是公众认同、群众信任的程度,要求我们在干部选拔中切实贯彻群众公认原则,不断扩大干部工作中的民主。一是扩大干部提名环节的民主。探索制定干部选拔任用初始提名办法,对干部选拔任用初始提名的基本原则以及提名的条件、范围、方式、程序、责任等作出规范,防止暗箱操作和“程序空转”,确保提名人选得到群众公认。要积极尝试全委会成员个人署名推荐和全委会集体民主推荐提名制度,做到重要干部由党委全委会全体成员进行推荐提名,  相似文献   

13.
孟凡庭 《新长征》2009,(2):40-40
公主岭市委组织部在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注重提高干部工作的民主质量,不断增强干部工作的科学性和真实性:一是有效规范初始提名的民主程序。完善干部的初始提名程序,实行空岗预告制。在领导职位出现空缺时,对拟选任的空缺职位、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仪陇县严把“初始提名”这一干部选任工作的起步环节,针对不同岗位类型探索推行了分类提名方式,有效规范了干部初始提名权,提高了选人用人公信度。  相似文献   

15.
王亚兰 《共产党人》2012,(13):38-39
正事业兴衰,核心在党,关键在人。本刊记者在对石嘴山市大武口区干部选拔任用监督机制进行调研后,深感健全完善的体制机制及其科学规范的运行在选拔和使用干部的实践中至关重要。"四推"科学规范了初始提名权"四推五评一票决"是近年来大武口区干部选任机制的一个创新之举。其中,第一环节"四推"规范了初始提名权。干部选拔任用前的初始提名,既是选人用人的起始环节,也是发扬民  相似文献   

16.
干部初始提名是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基础环节和“首道关口”,很大程度上直接决定着选人用人的实施方向和最终结果.要造就高素质的干部队伍首先必须把好干部选拔任用初始提名权这道关,必须直面干部选拔任用初始提名所存在的问题,努力提高干部选拔任用初始提名权的科学化水平.  相似文献   

17.
干部任用的初始提名,是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关键环节,是保证选人用人质量的第一关口.大竹县在坚持"看德才选人、凭实绩用人"的选人用人导向上,大力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去年8月以来,全县共充实乡科级领导班子缺额成员96名,无论从初始提名还是到最后任用,始终坚持走"群众"路线,把干部选拔初始提名权交给群众,大大提高了选人用人的公信度.  相似文献   

18.
魏建中 《学习月刊》2010,(20):110-110
干部选拔任用初始提名是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重要基础环节.也是把好选人用人质量关的第一道关口,直接影响到选人用人的公信度。武汉市武昌区委为了进一步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扩大干部工作民主,规范干部选任提名制度,增强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公信力和透明度.采取“三推一考”(领导推荐、群众推荐、党组织推荐和组织考察)的方式选拔了一批区管干部,在完善干部选任提名机制方面作了一些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19.
"规范干部任用提名制度"是党的十七大针对干部工作存在的突出问题,开出的一剂良方。目前,在此项工作中,有不少同志因认知上的缺失,还不同程度地存有一些心理上的障碍。其表现主要有三:一是"怕"。怕将选任干部初始提名权交给群众,会影响干部队伍的稳定;怕失去用人权会造成权责不对等,不利于工作的开展;怕选任干部程序繁琐,时间精力跟不上,工作效  相似文献   

20.
干部选任初始提名是干部工作民主化进程中必须认真思考和深入探索的问题,是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选人用人上不正之风的关键。改革干部选任初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