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寄希望于台湾人民”是大陆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促进两岸和平统一的一项重要方针,而由台湾急剧的社会变迁与台独势力的“国家”构建所带来的台湾民众在国家认同上的混乱,使大陆“寄希望于台湾人民”的和平统一之路更趋艰难。如何不断增加两岸同属一个中国的国家认同,务实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基础,为解决两岸政治难题创造条件已成为现实面临的重大课题。两岸经济交流由于其自身特点而被赋予重大使命。本文在分析了两岸经济交流的必要性及其所彰显出来的积极效果、负面影响的基础上,对全面认识两岸经济交流与台湾民众国家认同的关系进行了初步的梳理。  相似文献   

2.
新形势下争取台湾人心工作面临难得机遇和重大挑战。当前,影响争取台湾人心工作的主要因素,包括两岸政治互信的基础不足、社会政治制度存在巨大差异、"独派"政治力量及国际势力对于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仍有相当牵制作用等。新形势下争取台湾人心工作,要坚持以发展经济和改善民生为主导,从台湾同胞最关心、最直接的现实利益问题入手,使台湾同胞享受到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红利;深耕南部和基层,注重做好中下层群体和台湾南部民众的工作;构建两岸命运共同体,增强中华文化和"一个中国"认同;发现、培养台湾代表人士,壮大拥护祖国统一的政治力量,团结和争取广大台湾同胞积极维护和促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为实现祖国完全统一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奠定坚实的民众心理、民意基础、民心走向。  相似文献   

3.
和平发展是两岸关系发展的主题。两岸文化同文同种、同根同源,以中华文化为纽带,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中华文化蕴含的爱国、尚圆、求宗、拜祖、民本、责和等内涵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理论提供重要的思想资源。弘扬中华文化,加深两岸同胞的了解,共筑两岸共同的精神纽带,以文化认同促进政治认同,是实现两岸关系进一步和平发展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4.
随着两岸政党间交流的开启,两岸关系的和缓,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便成为中国共产党解决台湾问题的主题。胡锦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思想十分丰富,对于深入推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其思想内容主要体现在:1、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是必然选择;2、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是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政治基础;3、社会主义建设不断取得巨大进步是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可靠保障;4、两岸同胞是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动力;5、保护台湾同胞利益是推动开展对台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6、深化交流合作是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5.
2008年12月31日胡锦涛总书记《携手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同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讲话为两岸关系指明了和平发展方向。两年来,两岸公权力在“九二共识”基础上构建了和平发展愿景,逐渐制度化了两岸共同经济利益,从而推动了两岸和平发展进程。这种背景下,“反独”的新任务就在于化被动为主动,如何与民进党接触、交流,并达成共识。“促统”就在于站在民族高度如何实现两岸公权力之间的政治谈判。“反独促统”工作的关键在于两岸民间社会的互动。  相似文献   

6.
二十多年来,两岸民间社会力在两岸关系中扮演着催化,桥梁与纽带等重要角色。民间交流有助于维护两岸和平发展,减少两岸不同政治制度、意识形态、生活方式等所产生的对立与疏离,以增强相互认同;民间交流提供个人、社团、企业、与民间组织更为多元的对话管道,以谋求降低冲突的解决成本等功能。  相似文献   

7.
作为一种交流平台,"海峡论坛"提供了一种两岸基层民众直接面对面沟通的渠道,本文通过对"海峡论坛"分析发现,这种以群体和个体为代表的人际交流模式,极大地推动了两岸民众交流,它通过举办论坛、召开会议、参与庆典等形式,让两岸基层民众可以倾听对方言论、表达自身立场,实施沟通互动,最后,产生双方认可的共识性认知。在交流过程中,"海峡论坛"不仅可以提升两岸民众情感认同,还能实现基层民众表达诉求的机会,成为推动两岸政策创新与发展的管道。对此,可以考虑构建保障、动力、评估、反馈等交流机制,来引导两岸基层民众的可持续化交流。  相似文献   

8.
从2008年开始两岸在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的沟通和交流日益密切,签订了一系列互利互惠的协议和条款,开启了两岸和平发展的大好局面。然而在政治上的协商和交流相比显得滞后,这成了困扰两岸关系进一步发展的一道绕不过去的坎。在“两岸一甲子”学术研讨会上的刘国深教授提出“球体国家理论”,对两岸建立政治互信和协商做了新的理论阐释,具有较高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郑重呼吁:“在一个中国原则的基础上,协商正式结束两岸敌对状态,达成和平协议,构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框架,开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新局面”。这是在党的重要文件中首次提出了关于两岸“达成和平协议”的倡议。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强调坚持和平基调,把“和平发展”摆在对台工作的首位,“为两岸的‘过渡阶段’提出了指导性方针”,将会对缓解两岸紧张对峙关系提供新的契机。  相似文献   

10.
30年来,两岸经济交流合作从零起步走向快速发展,在两岸关系的和平发展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影响。两岸同胞要抓住机遇,大力开展经济大合作,积极实现经济关系正常化,并进一步建立经济合作机制,为两岸共创双赢奠定坚实的经济基础,不断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  相似文献   

11.
在两岸关系曲折发展过程中,作为非正式治理渠道“民间交流”看似“绵绵之事,无赫赫之功”,但是一直扮演重要的角色。它开启了两岸交往的大门,推动两岸关系走上正常轨道及两岸交流的密切化,促进两岸和平发展,填补了公权力真空,发挥了促进两岸经济发展和文化繁荣,化解两岸政治危机以及维护两岸和平局势,增进两岸人民相互认知和情感等作用。尽管民间交流并不能完全代表两岸关系的全部过程,更不能取代公权力间的合作,但只有两个公权力合作而没有民间交往,两岸的关系是不可能有扎实的基础的,在某种程度上,民间交流具有两岸公权力不可替代的功能。  相似文献   

12.
港澳台交流作为两岸交流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历史上曾有效地促进了三地的经济社会发展,为三地民众带来福祉,同时也对促进两岸关系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在两岸关系发展中发挥着重要基石作用的"九二共识",20年前在香港达成。澳门1995年建立的"一机到底、飞行两岸"的航班模式,在2008年两岸直接、双向"三通"实现之前,是两岸交流的最便捷渠道。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推动港澳台交流深入发展,应该聚焦关键的着力点:一是要相互尊重包容,共襄民族复兴盛举;二是要相互学习借鉴,造福三地民众;三是要相互关心呵护,铲除不合时宜的交流限制;四是不要把自己的价值观念强加于对方。  相似文献   

13.
解决台湾问题的核心是实现两岸和平统一,实现两岸和平统一的民意心理基础是台湾民众的中国国家认同,因此,台湾问题是台湾的民心取向问题,是台湾民众的中国国家认同问题。面对上世纪90年代以来台湾民众在中国国家认同上的错位乃至危机,推进两岸经济交流,加强两岸相互了解,塑造两岸共同记忆,厚植两岸共同利益,最大限度地增加有利于台湾民众中国国家认同的元素,才能真正推进“先经后政,先易后难“这一对台工作新思维,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为解决两岸政治难题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14.
共同弘扬中华文化 不断推进两岸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两岸交流越来越全面深入地今天,中华文化对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促进作用愈加凸显,在祖国统一大业中的巨大作用不容忽视。台湾深厚的中华文化底蕴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精神基础。两岸经贸关系日趋成熟化客观地要求加强两岸文化交流,增进两岸共识。中华文化永远是两岸人民共同的精神家园,它强大的凝聚力把海峡两岸紧紧地联系在一起,既是两岸和平发展的重要基础,更是两岸人民共同实现中华民族全面伟大复兴的内在驱动力。  相似文献   

15.
2008年7月18日,大陆居民赴台旅游正式实施,开启了两岸双向旅游互动的新纪元。旅游作为一种低阶政治活动,能够超越两岸关系结构性矛盾的边界,衍生出政治、经济、社会及文化等层面联动的大格局。两岸双方基于旅游发展所进行的合作与政治互动,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过程中具有机制建构、利益联结、文化整合及社会融合等功能。正确认识观光旅游在两岸互动中角色与功能,对于两岸关系的和平发展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七大从基本国策的战略高度,再次强调了解决两岸关系的基本原则和准则,坚定地提出两岸“和平发展”的前号,赢得了两岸关系发展酊主动权和机遇,同时也为未来两岸关系的发展指明了光明的方向。党的十七大有关两岸关系发展的重要论述,为两岸关系的和平稳定发展创造了新的契机。  相似文献   

17.
2008年末,胡锦涛总书记在纪念《告台湾同胞书》发表30周年座谈会上发表了重要讲话,提出了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六点意见”,即增进两岸政治互信;建立两岸特色经济机制;倡导中华文化;扩大人员交流;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结束敌对状态,达成和平协议等。“六点意见”是在深入总结历史经验,客观分析当前两岸发展形势的基础上确立的指导性纲领,为开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新局面以及推动祖国的和平统一伟大进程产生了巨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平潭实验区是探索两岸交流合作先试先行的示范区,也是海西经济区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创新平潭实验区内的出入境管理工作,不仅有利于促进实验区的经济发展与两岸的交流合作,也为指导新形势下海峡两岸人员往来的出入境管理工作提供借鉴,从而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19.
两岸在社区领域的广泛交流日渐成为推动两岸社会交流及两岸关系发展的重要切入点。社区领域交流与合作既包括两岸社区之间展开的交流互动,亦包括台胞所驻祖国大陆社区中的同胞交流,二者均已形成丰富多元的交流合作模式。要寻找到两岸同胞对接融合的方法途径,探寻民众意愿“最佳结合点”,提高两岸社区之间的粘合度和融合度,着力把交流成果转化为争取人心融合发展实效。  相似文献   

20.
青年是两岸未来关系的构建者,两岸青年的交流意义深远。两岸节事交流活动为两岸青年交流交往搭建了桥梁,但也存在资源配置错位、内涵挖掘有限、交往缺乏惯性等问题,不利于深化两岸青年交流。基于两岸青年参与视角,可从优化组织运作体系、推动民间社团交流、提高公众交往体验三个维度入手,提升对台节事活动的效果,为维护和推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服务祖国统一大业做出更大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