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王林霞 《党史博采》2005,(6):110-114
美国的对华总战略是“接触战略“.在这一战略的统领下,美国制定了各种具体战略,其中人权战略是最重要的次战略.美国的人权战略严重地影响着中国的政治安全.如果美国的人权战略得逞,中国现行的社会政治制度将会解体,政治、社会将陷入严重动乱,国家结构也将因此走向解体.因此,要充分认识美国人权战略对中国的危害性,制定相应的对策,粉碎美国对中国实行和平演变的企图.  相似文献   

2.
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战略模糊政策是美国发展与台湾关系的一项重要政策。它经历了中美敌对、中美关系正常化、冷战结束以来三个时期。每个时期,模糊政策的内容都有变化,侧重点也不尽相同,但总的趋势美国利用台湾不统不独的现状,最大限度地谋求美国利益。由于对台战略模糊政策的基础正在受到动摇,布什执政以来美国对台政策在走向战略清晰。但只要美国不停止干涉中国内政,无论美国对台政策是战略模糊还是战略清晰,都将最终归于失政。  相似文献   

3.
2022年3月,美国国防部向国会递交了《2022年国防战略报告》。美国新版国防战略以中国为主要对手,提出所谓“一体化威慑”概念,以此作为国防战略指导思想。“一体化威慑”战略强调整合常规领域与核领域的作战能力,依托外交、经济、司法等国家战略力量,并借助其合作伙伴和盟国实力,强化所有战争领域威慑能力,进而形成相对于竞争对手的“真正的不对称优势”。在美国不断加大对华战略竞争背景下,美国“一体化威慑”战略将成为美国实施大国竞争、强化对华打压、维护全球霸权的行动指南。  相似文献   

4.
当前,美国全球战略不断调整,政治经济外交重心全方位向亚太地区转移,矛头直指中国。本文根据现实主义的基本理论尤其是权力转移视角,对美国战略调整,世界权势的转移做出自己的解读,并做出预测。认为战略东移的原因在于世界权力的中心的东移,进程受到世界权势东移进程的影响,目的在于维护美国的权势霸权地位。亚太地区的崛起是其经济发展一种必然,中国作为其中心,不可避免地成为当前国际政治格局的挑战国,中国必须承受住当前美国的最坏战略判读。不过中美之间不会发生大战,双方的权势转移更大可能通过局部摩擦或者区域冲突来实现。  相似文献   

5.
翁淮南  刘文韬 《党建》2012,(1):63-64
○美国全球战略重心东移已经到位,正在全面展开和完善。这给冷战结束以来当代国际战略格局带来重大冲击。○美国全球战略重心东移后,重塑了国际战略格局,中国战略安全环境面临新的情况。○从国际和国内大局上看,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仍然存在。○目前应对国际复杂局面、确保中国有个安全环境的战略基点仍然在内部,而不是在外部。我们要练好内功。  相似文献   

6.
叶俊 《学习月刊》2009,(1):44-45
美国是战后西方的盟主、世界上经济最发达的国家.也是目前全球唯一的超级大国.而且很可能在今后的数十年内仍将保持这一地位。同时,美国又是一个太平洋国家.在东亚有着巨大的利益。因此,对东亚的战略是美国对外战略的一个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其中经济战略又是美国对东亚战略的重中之重.它对政治战略、军事战略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战后美国对东亚的经济战略大致经历了以下三个阶段。  相似文献   

7.
在纷繁复杂的"冷战"历史中,就中苏关系而言,美国无疑是作用力和影响力最大的外部因素.新中国成立前后,中苏关系走向友好并结盟,而美国在这一时期出台了以分裂中苏关系为目的的"楔子战略".美国的"楔子战略"没能阻止中苏结盟,其根本原因在于当时美国外交政策的主流是反苏反共,它并未冷静客观地分析当时的新中国及中苏关系,且这一战略本身也是自相矛盾、充满悖论的.  相似文献   

8.
吕宁青 《唯实》2013,(7):88-90
奥巴马入主白宫后,既加大了推动战略重心东移的力度,也加快了推进战略重心东移的速度。前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的《美国的太平洋世纪》,是对美战略重点东移和未来十年亚太战略的重要阐述和全面宣示。无论从政策原则还是实际运作看,美国战略重心东移的意图已基本清晰,即"主导亚太、应对中国、重振美国、维持霸权"。如何正确看待美国战略东移对中国造成的影响,对发挥中国优势、树立中国自信,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韦民 《学习月刊》2011,(17):41-42
南海争端已然延宕了30多年,正逐步演化为东亚的外交角逐场与中美关系新的碰触点。它不是中国与当事方之间的小问题,而是一个涉及中国外交战略的大问题。美国因素是这个问题日趋复杂化、危险化之根源所在,也是中国解决南海争端中不得不面对的重大变数。一、干预南海争端是美国制衡中国的战略筹码  相似文献   

10.
金灿荣  戴维来 《党建》2012,(6):60-63
“重返亚洲”是美国近年外交姿态最高调、宣称次数最频繁的战略主张,也是对中国影响最直接的政策。面对国际格局深刻调整和国内经济严峻的挑战,美国加快了对外战略调整的步伐,把“重返亚洲”作为外交政策调整的“头等大戏”,反复强调属于美国的“太平洋世纪”。总统奥巴马上任伊始就开始着手战略重心的调整,强调要“将我们在亚太区的存在和使命列为重中之重。”美国把强化亚太战略作为国内经济复苏的关键和外交事务的重心,目的就是要全面恢复并增强在亚太地区的主导性地位,发挥美国在这个地区的领导作用,保持在这一地区无可匹敌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11.
新千年来临之际,美国大选落下帏幕,可谓是尘埃落定。随着共和党人布什上台执政,新总统可能推行的对华战略不仅关系到亚太的和平和安全,而且也关系到中国的周边安全环境,以及中美建设性战略伙伴关系的前景。本文旨在通过冷战后美国对华战略的回顾,以及中美国之间存在的结构性矛盾,对美国在新世纪可能推行的对华战略作一些前瞻性分析。  相似文献   

12.
长期以来,美国文化战略就是其全球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今,在全球化和信息化加速发展的时代,美国文化这一极具辐射性和渗透性的软实力,正和政治、经济、军事等要素一样,成为美国对外扩张的重要方式之一。在美国成为文化超级大国的过程中,其独特、高效的运行机制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就美国文化战略的运行机制如法律制度设计、商业化运作及其开放战略和文化外交战略等方面进行了探讨和分析。  相似文献   

13.
“9·11”事件后,随着美国在全球范围大张旗鼓地强力反恐,反恐成了其内政、外交中的头等大事。分析美国近年来的一系列“举措”,我们发现,反恐既是美国的目的,也已经成为其推行全球战略的有力手段;美国既希望建立一个多边合作的反恐机制,也常常以反恐为契机推行单边主张;美国称反恐是自卫,但同时强调反恐必须先发制人。美国能最终取得反恐战争的胜利吗?反恐将成为美国更加强盛的起点、还是走向衰落的开端?在“9·11”事件近两周年之际,分析美国的反恐战略及其行为,的确有很多地方值得我们思考。一、目的还是手段近些年,美国受到了日益严重的…  相似文献   

14.
冷战结束后,美国对其国际战略进行了三次大的调整,分别制定和实施了“超越遏制”战略、“参与和扩展”战略以及“单边主义”战略这三大国际战略。这三大国际战略的提出是美国国内外诸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对冷战后的大国关系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同时,美国的这三大国际战略也对中国产生了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15.
仇朝兵 《党建》2014,(7):62-64
正精彩导读○奥巴马西点军校的演讲,是在为美国能继续"领导世界"的设想打气,其中流露出了无奈和不甘的情绪。○美国的式微是由资本主义发展到一定阶段结构性问题引起的。○中国战略机遇期不能寄希望于美国犯下战略性错误,中国社会的稳定与发展只能自己创造。2014年5月28日,美国总统奥巴马在西点军校2014级毕业典礼上发表演讲,就美国的反恐战略及如何维护美国的"世界领袖"地位进行了阐述,并借此机会强调美国对外战略的延续性及美国外交政策的  相似文献   

16.
郑永年 《学习月刊》2014,(15):41-42
一、重返亚洲 美国宣布“重返亚洲”,意在避免亚洲落人中国的势力范围,这是美国的长期战略意图。实现这一战略的方法和策略很重要。如果方法和策略失误,就会走向反面。在国际关系上,美国是地道的现实主义者,但在这背后是浓厚的道德主义情绪。  相似文献   

17.
李丽娜 《新视野》2007,(1):94-96
冷战后,美国通过经济、政治甚至军事手段在全球范围内推行其民主战略。从理论上,民主战略让世界各国产生了对经济富裕、政治稳定、世界和平的期待;然而在现实中,民主战略却加大了发展中国家的贫富差距、政治混乱和世界的动荡。因此,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我们有必要对民主战略做出谨慎的回应。  相似文献   

18.
谢萍 《发展论坛》2000,(7):62-63
冷战结束后 ,多极化趋势进一步发展 ,国际形势总体上趋向缓和。但同时 ,美国逆世界和平与发展的潮流而动 ,积极推行“参与和扩展”战略 ,力图确立“美国霸权下的和平” ,建立美国主导的“世界新秩序”。美国的单极战略引起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与思考。美国单极战略的背景1 “战略机遇期”观点的提出。90年代初 ,苏联解体 ,两极格局崩溃 ,美国成为唯一的超级大国。美国国内盛行的观点认为 :从现在起到2015年 ,美国正处于一个“战略机遇期”。在此期间 ,世界其他政治力量中心难以向美国挑战。美应利用这一时机加紧建立以美国为主导的全…  相似文献   

19.
本文认为冷战后美国对外战略的双重标准是美国霸权主义与强权政治的必然表现、冷战后美国对外战略目标太高与实力不足之间矛盾的必然反映、冷战后美国对外战略指导思想自相矛盾的必然产物.认识冷战后美国对外战略的双重标准可以帮助我们认识冷战后美国对外战略的实质,认识美国不能也不可能成为世界领导.  相似文献   

20.
在东亚,中国安全形势面临着重大威胁,出现了非常严重的"东亚困境"。美国因素的存在可以说是中国面临东亚困境的重要根源。近年来,美国推行亚太再平衡战略,这对中国经济、外交和军事领域都形成了严峻挑战,并使周边国家敢于挑衅中国或者鼓励了周边国家对中国的挑衅,导致中国在处理与之相关联的周边事态方面面临更多的羁绊。在美国"再平衡"中国的时期,中国必须寻求新观念和新战略,"平衡"和化解美国全球战略调整所带来的威胁,以便破解当前中国面临的东亚困境,并维护东亚地区的和平与稳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