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党课》2008,(6):116-117
中共党史研究新资料表明,作为在国外学过法律专业又长期主管政法工作的党的领导人,董必武是“依法冶国”方略思想的最早奠基人和实践者。他在法学思想和法制建设方面形成的比较完整的理论体系和实践模式,  相似文献   

2.
孟红 《党的建设》2011,(4):63-63
董必武作为在国外学过法律专业的一位党的领导人,新中国成立后主管政法工作,其法治思想一直是研究的重点。近年来,我们党提出“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方略和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以后,董必武的法治思想和民主政治思想在研究中受到更多的重视。  相似文献   

3.
“三个代表”思想指导作用不仅体现在党建方面,也作用于法治建设之中。传统的规则中心主义法律理论只注重法治的形式正义,这已不能适应现代社会多元的利益需求,不符合“三个代表”的要求。“三个代表”思想使法治建设在构造“最终目的的伦理”的同时,更充满了“责任伦理”。要在实际中做到凡事都以最大多数人的利益要求为标准,就必须扩展法治思维,使法治目标更具开放性和普遍化,对社会各种利益冲突及其形成因素要有更加深刻地认识和更具现实意义的解决手段。法律文化以人为本。公民意识、法治观念和科学精神是法治社会公民所应具备的素质。法律文化建设应当围绕“三个代表”的总体要求进行。  相似文献   

4.
5.
《理论与当代》2003,(7):54-55
沈峰在2003年4月19日的《南方都市报》上撰文指出,组织召开“公开宣布逮捕大会”的动机是好的,意在营造强大社会舆论,以震慑犯罪,同时教育广大群众。但这种“公开逮捕”的做法存在许多不符合法律规定和法治理念的地方。首先,公开逮捕违反了刑法中无罪推定的规定和原则。公开逮捕,实际上就是  相似文献   

6.
尚玉为 《世纪桥》2012,(13):151-152
落实依法治国方略、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必须全面把握依法治国方略的丰富内涵,深刻理解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重要意义,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提供强大动力。  相似文献   

7.
文章从理论创新的重大成果、科学而丰富的内涵及其重大意义三个方面着重论述了发展社会主义民 主政治,最根本的是要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党的领导是根本保证,人民当家 作主是本质要求,依法治国是基本方略。三者是一个有机整体,它们相互依存、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缺一不可。  相似文献   

8.
米仑  李刚 《世纪桥》2002,(6):48-49
美国报人普利策曾经说过:“倘若一个国家是一条航行在大海上的船,新闻记者就是船头的瞭望者。他要在一望无际的海面上观察一切,审视海上的不测风云和浅滩暗礁,及时发出警告。”近些年,随着我国新闻事业的发展和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进程的不断推进,新闻监督行为在社会生活中发挥着越  相似文献   

9.
南英 《奋斗》2008,(1):27-29
党的十七大站在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战略高度,明确提出“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重大任务,作出了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加强宪法和法律实施、推进依法行政、深化司法体制改革、加强政法队伍建设、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尊重和保障人权、  相似文献   

10.
依法治国方略的历史考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十五大第一次明确提出:“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我们党在领导方式、执政方式和治国方略上的重大转变。回顾我国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民主法制建设的历程,总结其经验教训,对落实依法治国方略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一、毛泽东的人民民主专政理论以毛泽东为核心的中国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在新中国成立之后,积极建立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开创了新中国法制事业的新路,为中国社会主义法制奠定了基础。新中国建国前夕,毛泽东发表了著名的《论人民民主专政》一文,系统地提…  相似文献   

11.
《党课》2014,(24):18-18
宪法是一国法律的“母法”,是根本大法,是法之统帅,是整个法律体系获得权威与效力的最终源泉。在一个国家的法律大家庭中,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效力和法律权威。如果宪法权威缺失或遭受严重冲击、宪法规定无法兑现,必然会直接影响到整个法律体系的权威与推行,整个法治大厦将失去根基,法治国家将会沦为美好的空想。这就是所谓“皮之不存,毛将焉附”的道理。  相似文献   

12.
总体上说,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形成和发展,大致经历了以下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孕育阶段(1978年到1997年)1954年制定了共和国第一部宪法,初步奠定了社会主义法制的基础。十年动乱之后,在总结“文革”深刻教训的基础上,我们党开始探索治国理政的新方法。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前的中央工作会议上,邓小平同志强调: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须加强法制,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相似文献   

13.
王冬梅 《奋斗》2003,(11):7-7,38
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指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的是要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正确认识和处理党的领导与依法治国的关系,越来越成为全党关注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大问题。  相似文献   

14.
依法治国是我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在贯彻依法治国方略的过程中 ,必须认真处理好依法治国与党的领导、依法治国与发扬民主、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三大关系。惟有如此 ,我们才能创建出符合中国国情、具有中国特色的治国模式。  相似文献   

15.
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权力控制论,治国者受制于法和权利神圣是依法治国的法理基础;而要使依法治国的政治目标得以实现,完善党的领导,强化人大的监督机制,使立法日趋民主化以及依法行政是必要的保障.  相似文献   

16.
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权力控制论,治国者受制于法和权利神圣是依法治国的法理基础;而要使依法治国的政治目标得以实现,完善党的领导,强化人大的监督机制,使立法日趋民主化以及依法行政是必要的保障。  相似文献   

17.
一、依法治国是实现民族振兴的基本方略 依法治国体现了经济建设的本质要求。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发展中具有决定意义的选择,这一选择为我国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开辟了广阔前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是法制经济。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作为法制经济的市场经济,一是要求必须有调整各种市场行为的比较完备的法律体系,这些法律体系必须符合并表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的  相似文献   

18.
使党的领导法制化,是我国进入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新局面以来,尤其是明确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目标以来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同时也是中国共产党“依法治国”方略的重要内容之一。作为执政党的中国共产党所具有的无可争议的法律权威,只有通过在“体现了人民意志、党的意志和国家意志的法律”范围内的活动,才能得到确凿的体现。党的领导法制化,就是通过加强人大工作的途径来实现,使之置于各项工作的“龙头”地位,以此理顺国家权力体系中的各种关系。  相似文献   

19.
该文认为,依法治国首先需要对支撑传统治国方略的政治理论和观念给予重新认识,对传统的阶级划分标准作出新的解释,尤其要对为什么需要坚持阶级理论作出新的价值判断。二是应超越两类矛盾理论的若干不完善之处,把它推进到“把民主法律化制度化”的新阶段。三是应认识到国家公共权力具有侵犯性和腐蚀性的共有特征,坚持国家和社会的适当分立,并从各方面强化对国家政权的合理制衡和监控。文章最后认为,人民民主专政理论将有可能过渡到人民民主宪政的理论形态。  相似文献   

20.
《党建文汇》2014,(10):4-5
今年10月即将召开的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研究全面推进“依法治国”重大问题,把“依法治国”作为全会的主题,这在改革开放以来历次党的全会中还是第一次,这也意味着,“依法治国”是当下最为重要、最需迫切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