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1986年12月2日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八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试行)》(以下简称《破产法》)今年11月1日开始试行,从而第一次以法律的形式确立了我国的破产制度结束了我国长期以来没有破产法的局面,为逐步建立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新秩序,提供了法律保障.  相似文献   

2.
浅析组织乞讨罪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勇  刘洋 《中国检察官》2006,(10):19-21
今年6月29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二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六),让我们再次把目光投向了城市中的乞讨一族。该修正案(六)第17条规定:“在刑法第262条后增加一条,作为第262条之一:‘以暴力、胁迫手段组织残疾人或者不满十四周岁的未成年人乞讨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一、立法背景我国现行刑法第262条规定的是拐骗儿童罪,从条文上看,《修正案(六)》第17条似乎是对拐骗儿童罪的补充性规定。其立法背景在于:(一)为了更好的和《治安…  相似文献   

3.
粮食定购合同,是我国农村第二步改革中出现的一种法律形式。由于它出现的时间短,在实践中尚需进一步完善。一、确定粮食定购合同的法律性质,健全粮食定购合同条款,是完善粮食定购合同的基础。确定粮食定购合同的法律性质,首先应该找出确定的标准,马克思指出:“具有契约形式的(不管这种契约是不是用法律固定下来的)法权关系,是一种反映着经济关系的意志关系。这种法权关系或意志关系的内容是由这种经济关系本身决定的。”(《资本论》第1卷,第102页)由此我们可以看出,确定粮食定购合同法律性质的标准,应是粮食定购合同这种法律形式所反映的那种经济关系。粮食定购合同所反映的经济关系,是以国家(粮食部门)为一方,农户为另一方之间产生的关系。引  相似文献   

4.
一、企业兼并的特征和性质国家体改委、国家计委、财政部、国家国有资产管理局于1989年2月9日颂布《关于企业兼并的暂行办法》(以下简称《暂行办法》)第1条规定:“企业兼并,是指一个企业购买其他企业的产权、使其他企业失去法人资格或改变法人实体的一种行为.”这里,明确了企业兼并带来两种法律后果;前者被兼并企业丧失法人资格,其财产被购买成为兼并企业所有的财产;后者被兼并企业法人资格仍然存在,但其经济实体所有人(股东)改变了.那么,企业兼并与其它相似的法律行为比较,有什么特征呢?  相似文献   

5.
吴少鹰 《中国司法》2007,(11):40-43
考察我国企业法律职业制度的现状,主要有三种形式:一为企业(总)法律顾问制度,二为公司律师制度,三为社会律师兼职企业法律顾问。实践中,实行三种形式或其中两种形式相结合的企业也不在少数。不言而喻,我国各种所有制形式的企业在逐步迈向科学、合理、规范的现代企业制度进程中,企业法律职业作为企业制度化结构诸要素中不可或缺的要素,已日益成为企业防范和抵御法律风险的重要利器。从这个角度,我国现存的任何一种企业法律职业制度,无疑都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和适应性。考虑到现行企业法律职业制度与我国政府行政管理体制难以割舍的纠结关系,短…  相似文献   

6.
《中国律师》2006,(10):88-88
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三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以下简称企业破产法),将于2007年6月1日正式施行;审议通过了修改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合伙企业法》(以下简称合伙企业法)。企业破产法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体系中的一部重要法律。它与公司法、合伙企业法、个人独资企业法等法律共同构成我国市场主体的法律体系,规范着我国企  相似文献   

7.
企业之间借款合同是指国营、集体企业之间,通过书面或口头形式达成协议,一方企业将自己合法占有的资金转借给另一方企业使用的一种法律行为。从其形式来看,大致有如下四种类型:(1)企业之间相互支援性的无偿借款。(2)企业之间的有偿借款。即借款双方通过书面或口头形式达成的借款协议中,明确规定在借款限内,借款方按银行存款利息或贷款利息或双方约定的利息标准连同本金返还出借方。(3)  相似文献   

8.
罗马法为了保护弱势群体和社会公益,以实现公平正义,开排除债权平等原则之先河,创制出了法定担保制度。近代西方各国在继受罗马法这一制度时,因对待物权特定原则的态度不同,形成了以法国法和日本法为代表的、以法定担保为手段的一元模式和以德国法和英美法为代表的、以法定担保加破产法规定为手段的二元模式。我国是一个继受了德国法传统的大陆法国家,在排除债权平等原则的问题上,遵行的是德国法的二元模式;这种模式与法国法模式属于两种截然不同的范式。故,那种试图将法国法上的一元模式引入我国法律体系中的努力注定是徒劳的。  相似文献   

9.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深化劳动就业服务企业改革,进一步发挥劳动就业服务企业(以下简称劳服企业)促进就业、平抑失业率和保障社会稳定的作用,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股份合作制劳服企业,是借鉴股份制的做法,实行劳动合作与资本合作的一种企业组织形式。 第三条 股份合作制劳服企业,应遵循下  相似文献   

10.
股份合作制是我国现代企业制度创建中的一种新型的发展模式。它是适应我国经济转轨时期需要的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一种企业形式。作为特定时期的产物.它既带来我国传统企业形式的某些法律特征.又融进了市场经济主体要求具备的法律要素,从企业形式上讲它是一种结纠本。由于我国尚无统一立法对其进行调整.笔者试就股份合作制的法律地位、法律特征及法律适用问题论述如下。一、股份合作制的法律地位股份合作制是一种企业组织形式,其中的“股份”与股份制的“股份”重义是相同的;其中的“合作”讲的是劳动合作与资本合作相结合。因此,给股…  相似文献   

11.
<正> 菲利普·塞尔兹尼克(Philip Selznick,1919年—)。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教授、社会学家,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法律社会学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主要论著是《法律社会学》(载默顿等人编:《社会学》一书,1957年);《社会学和自然法》(载《自然法论坛》1961年第6期);《法德、社会和工业正义》(1969年)。一、法律社会学的发展塞尔兹尼克在《法律社会学》一文中首先提出法律社会学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他所讲的"法律社会学"包括了"社会学法学"。  相似文献   

12.
当今国际投资仍以发达国家的具有世界性规模的跨国公司为主力军,这些跨国公司的投资行为对世界政治、经济、法律,社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在跨国公司诸多的投资方式中,以对海外投资目标企业控股多寡的形式调整对该企业的控制权,即所谓的企业产权经营—一收购与兼并,作为国际投资的一种传统模式,在国际资本流动中体现了一些新的特点。一、往井产权的投资方式1.购并的特点企业收购是国际投资者依照法律程序获得外国企业的经营权或所有权的投资行为,在西方发达国家,是比较普遍采用的投资方式,典型的作法是通过购买达到对标的企业的兼…  相似文献   

13.
郭义贵 《中外法学》1999,(3):124-127
<正> 哈罗德·J·伯尔曼(Harold J.Berman 1918——)是美国比较法和国际法、法律史、商法以及法哲学诸领域公认的权威,世界著名的苏俄法专家之一。 《法律与革命——西方法律传统的形式》(以下简称《法律与革命》)是作者长期潜心研究的结晶,其创意始于1938年,至1983年问世,时间跨度竟达45年之久。全书洋洋洒洒不下70万字(据中译本),生动、细腻地描述了作为西方法律传统背景的民俗法,探讨了伴随着教皇革命而来的西方法律传统在欧洲大学中的起源、西方法律传统的神学渊源等问题,堪称西方法律史的一部力作。  相似文献   

14.
<正> 有限责任公司是我国在1993年12月29日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以下简称《公司法》)中予以规定的两种公司形式之一。对于中外合资经营企业(以下简称合营企业)的公司形式,早在1979年7月8日公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以下简称《合营企业法》)第4条和1983年9月20日公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实施条例》(以下简称《实施条例》)第19条中都分别作了明确规定:“合营企业的形式为有限责任公司”,“合营各方对合营企业的责任以各自认缴的出资额为限”。由此可见,中外合资经营企业实际上是中外合资有限责任公司,有关中外合资经营企业的法律法规实际上是中外合资有限责任公司法。  相似文献   

15.
一、优先权制度在我国的立法现状优先权是指债权人的特定债权基于法律的直接规定而享有的就债务人的全部财产或特定财产优先受偿的权利。由于优先权是对特定债权的一种担保,就法律性质而言属于担保物权。优先权渊源于罗马法,大陆法系国家如法国、日本以及继承法国法系的国家民法典均有专章规定。我国《民法通则》没有对优先权作出规定,立法上仅在《民事诉讼法》和《企业破产法(试行)》中将其作为特殊债权的清偿顺序,并在特别法、司法解释中予以规定。从我国现行立法规定来看,优先权主要包括如下几种类型。  相似文献   

16.
沈重 《中外法学》1983,(3):73-79
<正> 施行 1947年4月1日(参照附则)修改 1948年第133号法律、第170号法律;1949年第148号法律、第179号法律、第270号法律;1950年第103号法律;1953年第167号法律、第213号法律;1954年第19号法律、第159号法律,1957年第149号法律;1958年第56号法律;1960年第16号法律;1961  相似文献   

17.
第14届世界法律大会将于1990年4月22—27日在北京举行。这是由第14届世界法律大会中国组织委员会副秘书长黄嘉华在年前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正式宣布的。 为使第14届世界法律大会圆满成功,大会的主办者“通过法律维护世界和平中心”主席查理斯·赖恩与最高人民法院院长、“中心”执委兼亚洲主席、中国组织委员会主席任建新在1989年7月间,经过认真研究,共同商定,将大会的会期(原定1989年8月20—25日举行)适当推迟,并经与世界各国法律界知名人士协商后,达成一致意见。 这是自1983年“通过法律维护世界和平中心”创办以来首次在中国举行的一次届会,它将是一次大规  相似文献   

18.
三、企业法律风险管理亮点业务类型与相关建议(一)企业法律风险管理亮点业务类型1、企业法律风险管理体系建设服务有人总结可口可乐由一瓶饮料缔造出两个世界500强企业,其所依靠的几个要素:第一是卓越的产品和营销体系,第二是一流的法律风险管理体系,第三是资本和金融的杠杆作用。我们可以为企业提供企业法律风险管理体系建设服务。即依照《指南》,将法律风险管理作为全面风险管理的  相似文献   

19.
季洁 《河北法学》2023,(4):83-102
商事习惯类型化是对习惯类型化的一种承接,综合商事习惯的契约性、自治性、商事属性,商事习惯的类型表现为(单主体)行为型商事习惯、(多主体)行为型商事习惯;惯例型商事习惯;(成文法吸收的)法律型商事习惯以及(成文法未吸收的)法律型商事习惯。在类型化商事习惯到归纳与界定商事习惯的过程中,术语学视角是法学解释方法论的一种延伸,通过“双成分词”的“种—属范畴比较法”可知,现行立法和司法中对“商事习惯”相关表述的混用实为一种混淆。商事习惯应为商事领域内,以商事活动为行为内容标志,以反复实践及团体约定为形成途径的习惯性作法和规则。认识商事习惯将最终落脚于商事习惯的法律适用,在适法性判断中各类型商事习惯“社会评价程度”与“背离公序良俗可能性”呈反向趋势,适法的商事习惯适用顺序可进一步细化为:行为型商事习惯—商事法律(含成文法已吸收的法律型商事习惯)—惯例型商事习惯—法律型商事习惯(成文法未吸收)—民事法律。  相似文献   

20.
一、票据法法系欧洲各国的票据制度,于17世纪始进入成文法时期,19世纪末,主要形成三大法系,即法国法系、德国法系和英国法系。(一)法国是近代票据制度发展中最早推行成文法化的国家.1673年法国路易十四编制的《商事条例》,其第五、第六两章就是法国票据法的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