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000年大选后,美国内政治和对外战略都有重要变化,这些变化对未来中美关系发展具有积极和消极双重影响积极的是,中美经济的相互利益关系可望得到进一步加深;消极的是,布什政府更强调中美关系中有分歧的一面,增加了中美两国在台湾、战区导弹防御系统、宗教等问题上发生摩擦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2.
2008年,马来西亚在经济和政治上都经历了一场海啸:在经济上,遭遇世界金融危机以及国际原产品价格的巨幅波动,经济发展面临巨大挑战,由于政府采取有效措施积极应对,马来西亚经济发展速度虽有所放缓,但并没有出现衰退,基本上保住了全年5%的经济增长率;在政治上,由于马来西亚国民阵线(下称"国阵")在大选中首次丧失了2/3多数地位以及5个州的执政权,引发了"政治海啸",政局出现波动,但随着各政党人事变动逐渐尘埃落定,政局发展逐渐明朗.外交上稳步发展,社会问题得到重视和一些相应的解决.  相似文献   

3.
1991年苏联解体,标志"后冷战时代"的到来,全球安全环境发生重大转变.安全观念也发生了变化,传统安全意识逐渐让位于新安全意识.东盟也形成自己的新安全观,这种新安全观在安全要素、安全重心和安全范围等方面相对于传统安全观都发生重大变化.  相似文献   

4.
台湾《国际经济情势周报》1996年2月刊载了分析美国国家出口战略及其实施两年来的情况的文章,现摘登如下: 1993年9月克林顿总统公布了由美国贸易促进协调委员会提出的国家出口战略。主要内容是:一、削减政府对出口的管制;二、政府提供直接的推动协助;三、提供有效的贸易融资协  相似文献   

5.
根据对2007年10-12月相关资讯材料的评估,中国与各主要大国之间双边关系的变化如下:中美关系变化为降平升,由1.3升至1.5,两国虽然围绕达赖问题发生纠纷,但是在台湾"入联公投"问题上有合作;  相似文献   

6.
近年美国留学生政策的若干变化及其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9·11”事件过去的一年多时间里,作为对恐怖主义的应对,美国留学生政策发生了若干变化,本文分析了这些变化及其影响。  相似文献   

7.
日本对台湾进行殖民统治期间,将台湾作为研究与调查东南亚资源和华侨问题的重要据点.<利用本岛人执行华侨工作之具体方案>就是台湾总督府为配合日本南侵的需要而提出的"研究成果".它既是台湾总督府在台湾长期统治的一项经验总结,也是大日本帝国在"南方圈"利用台湾"本岛人"协助推行华侨政策的蓝图与工作手册.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美国明显加快了台海政策调整力度,其突出表现是"双重清晰"趋向与"双向遏制"战略更加明显,注重以直接影响台湾民意的方式压缩"台独"操弄空间.这些调整既源于美国战略关注重点的转移及对华政策的变化,也受到两岸不同政策取向的影响,且反映出布什总统本人对陈水扁的反感.在两岸关系出现新局、美国总统选举即将全面展开的背景下,未来美国台海政策的走向虽然还存在着不确定性,但防止两岸关系"过热"、避免台湾向大陆"倾斜"有可能成为其新的关注重点.  相似文献   

9.
林梅 《东南亚》2001,(1):14-17
从 8 0年代中期起 ,印尼就是台湾对外投资的主要国家之一 ,台湾对印尼的投资呈逐渐增长势头 ,两者之间的贸易往来也随之增加。但是金融危机后 ,随着印尼投资环境的变化 ,台湾对印尼的投资也发生波动。本文试图探讨台湾对印尼投资的特点、动向及其成困。台湾对印度尼西亚的投资状况、特点及其成因台湾和印尼的投资关系 ,主要以台湾对印尼的单向投资为主 ,印尼对台湾的投资极少 ,对台湾经济几乎不构成影响。 1 993年印尼对台湾的直接投资为 1 2 7万美元 ,1 994年为 2 4 2万美元 ,1 995年为 1 5 4万美元 ,1 996年为 98 2万美元 ,1 997年为 45 8…  相似文献   

10.
自1972年尼克松访华以来,美国在台海奉行的"一个中国"政策归纳起来就是:对台湾主权"不采取立场",对台湾的安全作出承诺和对台军售;奉行所谓的"三不"政策,要求中国放弃对台用武和寻求和平解决台湾问题;反对任何一方单方面改变台海现状;支持台湾的民主化;支持台湾拓展国际空间。美国的"一个中国"政策看似模糊,但实质非常清晰,那就是不愿看到两岸朝着统一的方向发展。美国的这一政策将是长期的,我们今后在相当长时期内还要与这样的"一中"政策打交道。  相似文献   

11.
12.
2007年1月11日,“2006年拉美国家大选及其政治走向”课题结项暨拉美大选的影响与左派发展问题研讨会在拉美所召开。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李慎民与会并发表主旨演讲,深刻分析了当前的世界格局和政治走向,拉美左派的发展对该地区形势的影响。现全文发表如下。  相似文献   

13.
由美国引发的经济危机已经席卷全球,无论是西方发达国家和地区如日本、欧盟,还是发展中国家如印度、中国,都已笼罩在全球经济衰退的阴影中。本文探讨作为正在崛起的亚洲大国——印度和中国,应采取怎样的措施遏制全球经济危机对本国经济造成更严重的伤害,以及印中两国如何借鉴对方在应对经济危机过程中采取的有效政策以尽快重新走上经济发展的正轨。  相似文献   

14.
<古兰经>树立伊斯兰教与伊斯兰文化之根,塑立教义教法与教理学理之本,确立穆斯林伦理道德与行为纲常之据的文化价值和社会功能,因语言障碍没有得以全方位展现.于是,穆斯林学界基于<古兰经>和圣训的创制原理与基本精神,严格遵循<古兰经>注释学学理原则,展开了译注<古兰经>的长期学术工程.<古兰经>译注解读了伊斯兰教的基本知识,使<古兰经>真正成为人类共享的文化财富;丰富了伊斯兰文化,使之成为世界范围的一大文化系统;加速了伊斯兰教植根于许多国家和地区的步伐,使之顺应所在国的国情,并不同程度地实现本土化与学说化;增进了伊斯兰文明同其他文明之间的理解与包容,认同与交流,对于多元文化和谐相处具有非同寻常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中国正处于国内经济体制深化改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入调整、思想观念深度更新之中,党的作风建设和反腐倡廉工作的长期性、艰巨性、复杂性日益突显出来。在这样的背景下,来重新审视苏共亡党的原因对我国当前的党风廉政实践具有重要的价值。从苏共亡党教训可知,党风廉政建设是立党之本。  相似文献   

16.
苏联的干部委任制始于列宁时期 ,形成于斯大林时期。委任制作为俄国文化的积淀在苏联一定历史时期的存在 ,有其合理性。但是委任制毕竟要被现代社会所抛弃。斯大林非但未能及时进行改革 ,反使之登峰造极 ,最后给后代留下了遗患。  相似文献   

17.
1911年(农历辛亥年),在经过4月广州起义、10月武昌起义之后,爆发了全国规模的辛亥革命。两个月内即有鄂、湘、陕、赣、晋、滇、黔、苏、浙、桂、皖、粤、闽、川等省宣布独立,清政府迅速垮台。12月,孙中山先生出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成立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清帝被迫宣告退位。  相似文献   

18.
论苏联失败的经济根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联的崩溃无疑是一种社会性失败,社会性失败必须从经济基础找原因,根本的原因在于苏联的基本经济制度--计划经济制度.苏联计划经济制度的种种弊端实际是这一制度内在的不可克服的矛盾的反映,这一矛盾就是计划的指令性与个人消费的不可计划性之间的矛盾.把社会再生产的各个环节--生产、交换、分配、消费纳入统一计划,是苏联计划经济制度的存在前提.个人消费的选择性特征,决定了个人消费不可能由社会统一计划.由此便形成了否定苏联计划经济存在前提的计划与个人消费的对立.在苏联计划经济制度下,解决这一矛盾的惟一办法是压制个人消费,用供应短缺方式使原本不可能由社会统一计划的个人消费变成可以统一计划的,这实际上并没有消除这种对立.计划与个人消费的对立对社会再生产产生了致命的影响,使社会经济陷入危机循环,而危机积累到一定程度就会以猛烈的形式爆发出来,最终导致经济基础乃至整个苏联社会的崩溃.压制个人消费是苏联计划经济赖以存在的内部条件,与外部世界的制度性隔绝是其存在的外部条件,从长期看这些条件都是难以为继的.  相似文献   

19.
资源战略历来是全球地缘政治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石油安全也成为世界各国在考虑经济安全和国家安全最先关注的问题之一。 石油是“能源中的能源”、现代工业的“血液”和现代经济的命脉。在当前,石油不仅象征一种财富,更是一种战略物资,具有政治特性,能够产生种种政治效应,影响国家的稳定与安全。正是由于石油对现代社会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20.
来自印度的锡克教徒移民菲律宾已有百余年的历史。随着一批又一批移民的到来,菲律宾锡克教徒不断增多,锡克教徒群体在形成的同时,锡克教在菲律宾传播开来。他们在菲律宾主要经营商业,以求扎根于当地;还进行各种宗教活动,以传播和继承锡克教文化。但在与印度家乡宗教与文化都截然不同的天主教国家里,锡克教徒作出了一定的调适,以缩小与当地主体民族之间的文化鸿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