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1991年 ,青海省互助县加定乡桥头、加塘、扎龙沟等村的羔羊发生疑似泰勒虫病 ,确诊后用中西药结合治疗 ,获得较好的疗效。临床症状 发病羊多为 2— 4月龄羔羊 ,病初症状不明显 ,以后表现精神不振 ,耳耷头低 ,食欲减退或废绝 ,喜卧阴凉处 ,行走时步态僵硬 ,跟不上群 ;结膜黄染 ,体表淋巴结特别是肩前淋巴结肿胀 ,触诊有疼痛反应 ;尿少而色黄 ;体温 3 9— 41℃ ,呈稽留热。病程一般 3— 7d。剖检变化 病死羊体表有多量青海血蜱 ,以耳部、颈部、胸前最多 ;淋巴结肿胀、充血 ;肝稍肿大 ,质脆 ;胆囊肿大、出血 ,部分羊胆囊内无胆汁 ,整个腹腔…  相似文献   

2.
沈阳市于洪区于洪乡卓某饲养小尾寒羊 12 0只 ,1999年 7月中旬部分羊发病 ,共死亡 3 9只 ,经病原检查 ,结合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 ,诊断为溶血性链球菌病。  发病情况及症状  1999年 7月中旬 ,该畜主对 2 5只公羔羊进行了阉割 ,当时正处于阴雨季节 ,圈舍潮湿 ,仅 1周时间就有 92只羊发病 ,发病率为 76 .7%。病羊体温 41℃以上 ,呈稽留热 ;精神沉郁 ,食欲减退或废绝 ;眼结膜潮红流泪 ,病重羊流脓性分泌物 ;喜卧 ,心跳加快 ,呼吸迫促。部分羊 (主要是羔羊 )昏睡、磨牙、空嚼、共济失调、尖叫 ,甚至出现角弓反张等神经症状 ,发病后 1— 3d死…  相似文献   

3.
阿拉善左旗某羊场的小尾寒羊羔羊发生了一种以呼吸道粘膜和内脏器官出血性炎症为特征的急性传染病。经综合诊断,确诊为绵羊巴氏杆菌病。1发病情况该场饲养成年小尾寒羊120只,后备羊80只,40日龄羔羊50只,以舍饲为主。1998年4月,先后有6只羔羊发病,病...  相似文献   

4.
羔羊大肠杆菌病是一种急性、败血性传染病 ,死亡率高 ,主要发生于数日龄至 6周龄的羔羊。 2 0 0 2年 4月 ,陕西省永寿县某布尔山羊场羔羊发生一种以口鼻流沫、呼吸困难和胸膜肺炎为主要特征的疾病。根据发病情况、临床症状、剖检变化和实验室检验 ,确诊为大肠杆菌病。1 发病情况及临床症状该场有羔羊 71只 ,发病羊多限于 1月龄左右的羔羊 ,死亡 30只 ,死亡率约 5 0 % ,病程短 ,约半小时到数小时。发病羔羊在病的初期体温升高达 4 142℃ ,精神委顿 ,食欲不振 ,腹部胀气 ,继之出现呼吸困难 ,呈典型的腹式呼吸 ,口流白沫 ,鼻流黏液 ,步态不稳 …  相似文献   

5.
山东省滨州地区某种羊场 13周龄波尔山羊羔羊发生以腹泻为主要症状的疾病 ,经临床观察、病理剖检及实验室诊断确诊为大肠杆菌病。通过选择敏感药物对发病羔羊进行治疗 ,并采取综合防制措施后 ,在最短的时间内控制了疫情 ,取得了满意效果。1 发病情况该种羊场是我国较早引入波尔山羊品种的羊场之一 ,具有一定的饲养管理经验。该场现有基础母羊 3 5只 ,所产 13周龄羔羊 65只 ,其中表现临床症状的有 2 2只 ,发病率为 3 3 .0 % ,死亡 3只 ,病死率为 13 .6%。发病后 ,该场技术人员曾用氯霉素、吡哌酸等药物治疗 ,但效果不理想。2 临床症状病羊…  相似文献   

6.
山羊痘是由山羊痘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接触性传染病,呈流行性发生。该病主要发生在冬、春季节,气候严寒,气温多变,雨雪、霜冻、枯草季节,饲养管理不善等因素都可促使发病和加重病情。本病的特征是在山羊的皮肤和黏膜上出现特异性的痘疹,羔羊较老龄羊敏感,死亡率亦高。前不久,笔者曾遇到一起波尔山羊痘,经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使疫情很快得到控制。1 发病情况河北省清河县赵庄乡王某饲养波尔山羊12 0只,其中成年羊4 0只,青年羊72只,羔羊8只。2 0 0 3年12月18日,该群山羊突然发病,成年羊发病2 6只,其中有2只妊娠母羊流产,并死亡1只;青…  相似文献   

7.
(一)病历简述 患羊生于1973年春,为该连育种核心群母羊。初生时鉴定为Ⅱ级、中花、列形。何时发病不详。牧工于1979年10月20日发现患羊放牧不跟群或呆立一旁不食。经该连兽医卫生员初诊检查,患羊精神沉郁,不饮不食,吞咽困难拉稀,有血便。呼吸困难,呼吸时发音响,肺部听诊呼吸音粗厉。体温41.2℃。未注意检查体表淋巴结是否肿大,初诊为感冒、肺炎,注射青、链霉素和磺胺制剂等,不仅无效,病情反而日渐严重。  相似文献   

8.
羊干酪性淋巴结炎(Caseous Lymphadenitis)为羊的一种慢性传染病,多侵害淋巴结,形成脓肿,脓为干酪样。病原为假结核棒状杆菌(Corynebacterium Pseudotuberculosis)。Nocard氏于1888年首先从牛皮疽病例分离到本菌。本病呈世界性分布,特别是澳大利亚、阿根廷、新西兰、南非和美国东部较为严重,欧洲、北美亦有报道。我国广东等地也有此病发生。主发于绵羊,小羔羊很少发病,随年龄增长而发病率提高。  相似文献   

9.
羔羊痢疾乃西北养羊业一大害,解放后西北军政委员会畜牧部极为重视,拨经费大力支持对该病的研究,后成立西北区羔羊痢疾研究组,于1958年终止工作,前后共计8年,总拨研究经费约6万元,参与的科技人员共20余人。工作概况为: (一)流行病学调查 发病动物主要为绵羊羔,山羊羔也发,但不如绵羊羔严重。羔羊发病的年龄,生后3日内为主。也有生后4~10日发病的。发病季节,春羔、冬羔均可发病,但产羔初期,羔羊多无病,随  相似文献   

10.
绵羊维生素B1缺乏症的诊治维生素B1缺乏症是由于饲料中硫胺素不足或饲料中含有干扰硫胺素的物质所引起的一种营养缺乏病。各种动物都有发生,但在羊自然病例少见。发病情况1996年4月定西县某养羊户饲养的11只杂交改良羊和6只2~4月龄的羔羊发病,2只于发病...  相似文献   

11.
羊传染性脓疱皮炎俗称羊口疮,是由羊传染性脓疱性皮炎病毒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传染病。病羊以口腔粘膜出现红斑、丘疹、水疱、脓疱,继之真皮结缔组织高度增生,形成疣状痂块为特征。该病毒可感染人,因此在公共卫生上有一定的重要性;随着家畜烈性传染病的消灭和控制,该病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1 发病情况1999年6月,庆阳县玄马乡某农户放牧的9只奶山羊(其中1公4母和所带的4只哺乳羔羊)在口角、上下唇、乳房、蹄部皮肤等处形成黄褐色硬痂,公羊病情表现严重,走路跛行。成年羊采食困难,母羊拒绝羔羊吮乳,病程约10d。2 临床症状9只发病的奶山羊…  相似文献   

12.
乌鲁木齐市食品公司牧管总场天山牧场一队有四群带羔阿尔泰大尾羊,每群400余只(不计羔羊),从今年5月5日至5月27日的23天内死羊131只。经诊断治疗,确诊为线虫性肺炎,肺丝虫对绵羊危害严重,但能引起绵羊大批死亡的病例尚未见有报道。 (一)基本情况 天山牧场一队的四群羊从5月10日开始大面积发病,每群约有100余只带羔母羊出现临床症状。症状为:精神沉郁,不愿走动,食欲减退,消瘦;病羊有甩头,喷鼻,咳嗽,呼吸困难,流透明鼻液。其中每群有重症羊20~30只。重症羊呈极度呼吸困  相似文献   

13.
康乐县畜牧局种羊场1988年从肃南县皇城羊场(非疫区)引进各种年龄细毛羊203只,1989年发生焦虫病104只,发病率51.2%,经治疗后仍死亡9只,致死率为8.6%。和政县达浪乡杨马族村1989年有羔羊94只,发生焦虫病66只,发病率70%,经治疗后死亡19只,致死率28.8%。1990年作者采用药物喷雾羊体灭蜱的方法,预防焦虫病,取得较好效果,发病率分别下降为0和0.6%,无一死亡。具体防治方法 法国罗素·优克福公司生产的倍特(Butox),(又名敌杀死,有效成分为溴氢菊酯)。用其对和政县达浪乡杨马族村当年产羔羊143只,康乐县畜牧局种羊场324只,设对照羊22只,  相似文献   

14.
羔羊败血性链球菌病的诊治张顺明(甘肃省积石山县畜牧兽医工作站731700)羊链球菌病是一种急性热性败血性传染病,主要发生于绵羊,但仅在羔羊中发病的较为少见。但1993年我县种畜繁殖场羔羊突然发病,死亡率较高,经微生物学等方面的诊断,确诊为羊败血性链球...  相似文献   

15.
深圳市某鹧鸪饲养场有成年鹧鸪1000多只。1987年8月大批鹧鸪排白色稀粪并死亡。 病理变化 心冠、肝脏有大量点状出血,其中肝脏一些部位出血点融合成斑块,脾脏呈黑紫色,但未见肿大。 细菌学检查 取病鹧鸪肝、脾、心涂片,革兰氏染色,见有两极深染的G-杆菌;将肝、脾、肾组织,接种于普通琼脂平皿,置37℃培养24小时,呈现灰白色湿润菌落,涂片染色镜检,见大量杆菌,形态同病料  相似文献   

16.
对青海省祁连县某村羊、牛、马发生的病因不明的“口腔黏膜溃烂病”进行了调查。自2 0 0 4年 1月至 4月末 ,该村绵羊发病 2 3730只 ,发病率为 5 2 .7% ,死亡 36 4只 ,病死率 1.5 3% ;牦牛发病 14 4 6头 ,发病率为 2 7.8% ,死亡 6 5头 ,病死率为 4 .5 % ;马发病 12 4匹 ,发病率为 2 8.9% ,死亡 3匹 ,病死率为 2 .4 %。当年羔羊的发病率低 ,成年家畜的发病率高。 5月份草地返青 ,家畜吃上青草后 ,发病明显减少并逐渐停止。从所采集的羊病料中没有分离到致病性微生物。认为该病的发生可能与草场草原毛虫大量繁殖有关。  相似文献   

17.
20 0 0年 6月 ,阿拉善左旗吉兰太镇部分嘎查羊群中发生了蚜虫中毒。发病情况  2 0 0 0年 6月 16 17日 ,锡勃图嘎查几户饲养的 3群羊因采食了附有大量蚜虫的牧草而中毒 ,3群共养羊 95 1只(包括山羊 5 5 3只 ) ,中毒 132只 ,发病率 13 .8% ,死亡 2 5只 ,致死率 18.9%。临床症状 中毒病例仅发生于白色毛的羊 ,黑色及杂色毛的羊不发病。病羊出现血尿、血奶 ,高热 ,不食 ,呼吸迫促 ,迅速消瘦 ,继而出现皮肤炎症 ;头、颈、鼻甲和背部皮肤充血、丘疹及浆液渗出 ,进而出现痂块 ;轻者炎症自然平息、渗出停止 ,痂块变干后自然脱落而愈合 ;重者痂块连…  相似文献   

18.
青藏高原东南部的石渠县,羔羊痢疾流行严重。1980~1982年对本病进行了调查,初生羔羊1807只,发病766只,发病率为42.4%,其中死亡403只,致死率为52.6%。从未治疗的死羔中,挑新鲜病尸37例作细菌学分离,其中35例获得致病性大肠杆菌,经鉴定为O_8、O_(14)、O_(15)、O_(26)、O_(28)、O_(117)、O_(157)等血清群。 (一)材料与方法 1.采取病料:从新荣、蒙宜和菊母三个乡的21个藏绵羊群中,选择死于羔痢的各类典型病例,于-30℃~35℃冷冻保存。然后逐只剖检,采取肝、脾、心血、肺、肾、淋巴结和前段小脑进行培养。 2.分离方法:病料接种于麦康凯琼脂平皿,经37℃培养24~36小时,选取红色圆形光滑而湿润的菌落,镜检为革兰氏阴性的中等杆菌,再经三糖铁琼脂斜面穿刺培养,符合大肠杆菌的246株,均经半固体琼  相似文献   

19.
20 0 3年 3月 19日 ,四川省凉山州西昌市某羊场饲喂的 97只成年绵羊 ,采食有锈病的蚕豆茎、叶后 ,有 16只相继发病 ,发病率为 16 .5 % ,死亡 1例 ,死亡率为 6 .3%。1 临床症状病羊初期表现采食谨慎 ,咀嚼缓慢 ,甚至咀嚼后又将食团吐出。口腔黏膜潮红、肿胀 ,口温增高 ,流涎。鼻黏膜潮红、肿胀 ,流浆液性或黏液性鼻液。有2只病羊可听到喉狭窄音。随后有 6只病羊下颌淋巴结肿胀 ,头部及颈部皮肤充血、肿胀 ,继而出现丘疹。丘疹呈扁平或半球形 ,豌豆大至核桃大 ,初为零星发生 ,以后迅速增多、变大并遍布全身。有的丘疹相互融合形成大面积肿胀…  相似文献   

20.
据1989年调查,赤峰地区流行的绵羊绦虫种类主要为裸头科的莫尼茨属、曲子宫属及无卵黄腺属的绦虫,当年羔羊及2岁羊的感染强度一般为1~6条,最高时达26条(1986)。羔羊感染率为50%~83%,平均为55%;2岁羊感染率为50%~78%,平均为66%;有的月份羔羊和2岁羊的感染率可达100%。为此,我们从1990年7月至1991年7月在巴林右旗考查了驱虫后羔羊发育至2岁阶段在增重、产毛量及死亡率等方面的效益,根据药物驱虫谱不同,测算了在寄生虫病防治中驱治绦虫、驱治胃肠道线虫及胃肠道线虫、绦虫同时驱治的各自效益,并同时考察了小区示范的效果,现将结果报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