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尊重知识,尊重人才,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需要,是推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重大战略措施。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社会氛围,对贯彻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深化科教改革,迎接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都有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是最重要的资源,而知识的背后是人才。当前,在全国各地进一步改革开放的大好形势下,各地都树起了尊重人才、尊重知识、广揽天下英雄的大旗。西部地区也不甘落后,尤其西部大开发以来。然而这其中不乏装饰门面之流。能够真正做到尊重人才、尊重知识的地方其实并不很多。西部一些偏远落后地区更是如此,本地区压抑了多少贤才,却视而不见,造成人才不断外流,“孔雀东南飞”,还依然高喊尊重人才、人才匮乏,并摆出架势  相似文献   

3.
张来顺  赵松岭 《奋斗》2003,(8):40-40,50
人才开发是人力资源开发的重点,其核心是激发人的潜能,提高人的智力、能力和创造力。江泽民同志曾指出:科技和经济的大发展,人才是最关键、最根本的因素;实现现代化,必须靠知识、靠人才。要在全社会形成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浓厚风气,建立有利于人才成长和脱颖而出的机制。  相似文献   

4.
现代企业管理是以人为中心的管理方式,人力资源是当代企业最宝贵的资源。企业要生存、要搞活、要发展,就必须重视人力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自2000年以来,西部矿业公司为顺应现代企业的要求.建立和完善了科学的管理机制,特别是在实施“人才聚集”工程方面迈出了重要的一步。引进人才、留住人才、用好人才是“十五”规划中最根本、最具有决定意义的战略任务。公司坚持“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原则,大力引进和大胆起用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德才兼备的人才。同时,通过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引入竞争上岗机制,为人才施展才能创造广阔舞台,营造好的氛围,切实解决人尽其才问题。  相似文献   

5.
马丽 《支部生活》2006,(2):22-23
大姚县在创新人才工作中积极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新风尚,营造尊重个性特点,发挥专业特长,激励创新创业的社会氛围,营造能够吸引、聚集各类高素质人才的政策环境,形成一个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用人机制。一是用产业集聚人才。重点引进和培育了一批符合大姚特色产业和教育改革需要的专业技术人才和  相似文献   

6.
江泽民总书记在五中全会上强调:“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努力营造用好人才、吸引人才的良好环境,形成尊重知识、尊重人才、鼓励创业的社会氛围。加快建立有利于各类优秀人才脱颖而出、人尽其才的机制。”然而现在多数企业仍存在种种弊端:“干部”是终身制,老干部不退岗,年轻人上不去;干部只能上不能下,只能升不能降;提拔干部论资排辈,优秀的年轻干部长期做“填补运动”,很难破格重用等。  相似文献   

7.
科技人才开发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稳定现有人才队伍,调动广大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创造性,不仅需要树立正确的人才观念,在全社会形成“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氛围,而且要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从政策、体制、市场、管理等方面为人才成长和作用发挥创造环境与条件,提供事业与舞台,更需要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为西部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不竭的人才资源。一、转变人才观念,强化人才意识。要转变人才管理工作中的陈旧观念,把所有参与西部开发的人员都当作人才来看待,不局限于有专业技术职称的人员才是人才。要站在人才资源整体开发的高度使用人才…  相似文献   

8.
人才当自重     
<正>人才问题,是事关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大问题。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人才工作,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由于落实了党的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政策,全社会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已蔚然成风。可以说在人才问题上,无论是舆论环境,还是实际待遇,或是用人机制,目前都堪称是历史上的最  相似文献   

9.
李静 《党课》2006,(9):17-18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个崭新的课题,对各级领导干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必须着力提高“六个本领”。 激发社会创造活力的本领。各级领导干部必须全面贯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方针,发挥各方面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不断增强全社会的创造活力。要形成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相适应的思想观念和创业机制,营造鼓励人们干事业、支持人们干成事业的社会氛围;要在全党全社会大力弘扬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精神,支持人们进行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和其他各方面的创新,使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始终充满蓬勃的创造活力。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要求,对组织部门做好新世纪、新阶段的人才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把十七大的这一要求转变为可操作的措施,组织部门必须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加强调研、结合实际、狠抓落实,营造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社会氛围,为全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人才支持。  相似文献   

11.
赵良 《支部生活》2004,(7):31-31
多年来,禄丰县重视人才工作,在全县大力营造“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人才工作氛围,努力促使各类人才“人尽其才、才尽其用”,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相似文献   

12.
巍组 《支部生活》2007,(6):35-35
巍山县努力营造“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氛围,大力推进人才工作,发展壮大党政干部、企业管理、专业技术、农村乡土人才等几支队伍,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了坚强的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  相似文献   

13.
“十五”以来,兴海县委、县政府紧紧围绕全县改革发展大局,大力实施“科教兴县”战略,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大力推进人才资源整体开发的基础上,以建设一支门类比较齐全的专业技术人才队伍为重点,一手抓智力引进,一手抓人才培养,积极营造“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良好社会氛围,引人、选人、用人体制不断完善。  相似文献   

14.
西部大开发科技是先导,关键在人才。朱镕基总理最近在听取国家人事部工作汇报时强调:“现在我们开发西部最根本的是人才,不解决西部地区的人才资源问题,开发西部地区是有很大障碍的。”可见,人才开发是地区经济开发的基础,没有充足的人才资源,就不会有发达的经济。今天,面对新科技革命的滚滚浪潮,面对数字化、网络化、信息化、智能化的经济走向,我们不仅要抓住西部大开发的良好机遇,更应牢牢抓住人才资源开发这个关键,加快培养建设一支高素质的、社会化的人才队伍,为西部大开发提供人才保障。一、正确处理人才培养与人才使用的…  相似文献   

15.
社会环境:科技创新的催化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科技创新与社会环境的关系,是对创新的根本性研究之一。社会环境是创新的催化剂。只有良好的社会环境,才能促成创新的可持续发展。江泽民同志在《论科学技术》里反复强调:科技的本质是创新,创新的关键在人才,人才的成长靠教育,要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技术素质,完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在全社会树立和发扬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崇尚创新的良好风尚,形成有利于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的社会环境。  相似文献   

16.
为首都构建和谐社会营造良好的人才发展环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全面贯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方针,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不断增强全社会的创造活力。人事部门要履行好自己的职责,为构建和谐社会的大局服务,就必须为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为各类人才提供全面发展、创业干事的空间和舞台。从北京的实际来说,大力优化人才发展环境,是构建首都人才资源开发与管理体制的重要内容,是促进首都人才资源整体性开发、建设高素质人才队伍的重要条件,是构建首都和谐社会、加快首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构建良好的人才发展环境,是应对国…  相似文献   

17.
西部大开发,关键在人才.西部地区人才队伍建设是实施西部大开发、加快民族地区发展最具基础性、根本性、战略性的工作.为此,必须紧紧抓住培养、吸引、用好人才三个环节,重点加强"三支队伍"人才建设;确立人才资本优先积累战略;创新人才工作机制,构建良好的用才、引才环境;建立以知识为基础的"生产要素参与分配"制度和"一流人才、一流业绩、一流报酬"的激励机制.  相似文献   

18.
一、创新思维,营造有利于人才工作的社会环境。全社会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要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高度重视人才工作,大力营造识才有眼、用才有胆、爱才如命、惜才如金的良好氛围。  相似文献   

19.
太原市人才队伍总体素质不够高,高层次的人才比较匮乏,人才结构不尽合理,用人机制和管理方式滞后,形成这些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加强太原人才队伍建设,要立足本市,加强培养和管理,建立人才数据库;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建立有利于人才脱颖而出和人尽其才的机制;借鉴“百人计划”改革经验,大力引进高素质人才;坚持以人为本,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氛围。  相似文献   

20.
赵珍 《党建》1998,(12)
邓小平人才理论,是邓小平理论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尊重知识,尊重人才”是小平同志制定的党的知识分子基本政策。他一再强调:“全党和全社会都要真正尊重知识,真正发挥知识分子的作用。这样,我们就一定会逐步实现现代化。”这一基本政策的确立,纠正了党在知识分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