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7 毫秒
1.
正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深化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座谈会上强调,"放管服"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特别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是转变政府职能的重要抓手,是促进双创的重要举措,也是推进经济体制改革、处理好政府和市场关系的关键所在。针对目前改革中仍存在的不到位、不配套、不衔接等问题,必须进一步转变理念,持之以恒进行政府自我革命,以壮士断腕精神把"放管服"改革向纵深推进,用政府自身一时的痛换来人民长远的利。  相似文献   

2.
<正>推行地方政府权力清单制度,是党中央、国务院部署的重要改革任务,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举措。2014年以来,东营市按照"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协同推进的总要求,加快建设"四张清单、一个平台"为主要框架的行政权力运行体系,积极推进权力清单制度,以行政权力瘦身、政府责任加码,推进政府依法全面履行职能。  相似文献   

3.
"互联网+政务服务"是政府顺应当前时代特征,对治理做出的有益探索,对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有着重要意义。与此同时,"互联网+政务服务"的发展又受制于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等方面存在的不足,简政放权含金量不大、事中事后监管不够、精准服务质量不高等问题使得"互联网+政务服务"这一新鲜事物的成长处于较为严峻的环境之中。要为"互联网+政务服务"这粒种子提供必要的土壤、阳光和水分,就需要从问题入手,深入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工作。  相似文献   

4.
正贯彻落实全国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电视电话会议精神,进一步部署推进全省"放管服"工作,更好地释放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我强调五点意见。认清深化"放管服"改革的形势和任务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对深化行政体制改革提出了明确要求。今年5月,国务院召开全国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电视  相似文献   

5.
"放管服"改革是当前我国政府改革的先手棋和重头戏,体现了政府的法治责任、管理责任和"治理主导"责任的相互统一。明确改革中的政府责任并形成完善的责任机制是推进"放管服"改革的应有之义和必要保障。实践中还存在一些阻碍政府责任落实的不利因素,影响"放管服"改革的成效。"放管服"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要达到甚至超过预期效果,必须建立健全政府的依法决策机制,提升政府的效率机制,强化政府的"治理主导"机制,不断推进政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相似文献   

6.
合肥市紧紧围绕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和转变政府职能,全力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取得了明显进展和成效。当前随着改革不断进入,行政审批"放管服"所触及的问题和隐患越来越尖锐、越来越多。基层政府、社会组织承接能力较弱;权力事项的办事流程有待优化,办事效率有待提升;商事制度改革存在隐患,行政相对人失信问题屡现迭出;信息化水平滞后,部门之间信息资源共享程度低。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主要包括:强化基层政府承接能力建设;强化对社会中介服务机构的监督管理;建立对行政相对人的诚信奖励和失信惩戒机制;强化信息互联互通、共享共治;建立建全相关法律法规体系。  相似文献   

7.
易顶强 《求实》2012,(1):55-58
"省直管县"体制改革已经成为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改革的中心内容就是由省、地级市两级地方政府向县级政府放权,并逐步撤销地级市这一行政层级。"省直管县"体制改革必将导致县级政府行政权力不断扩大。如果缺乏相应的监督机制对县级政府的权力进行控制,将导致部分县级政府基于政绩冲动等原因而滥用权力。"省直管县"体制改革后可通过如下途径来加强对县级政府行政权力的监督:以自治为导向推进县级政权的民主化改革;借鉴"大部制"改革经验,强化县级政权的监督职能;加强省级政府对县级政府行政权力的监督。  相似文献   

8.
正近年来,我省始终致力于加强软环境建设,通过营造优良的投资营商环境,焕发经济社会发展活力。特别是2013年以来,省政府按照国务院的部署要求,不断加大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简称"放管服")改革力度,使全省创新创业活力加快迸发,为新一轮全面振兴提供了良好的环境保障。"放管服"改革措施良多、成效显著为加强组织领导,省政府于2013年成立了转变政府  相似文献   

9.
"加大简政放权、放管结合改革力度"的新要求,是克服"有权任性"的根本方法,能有效避免"放收怪圈"的重现。当前简政放权工作还需要破解一些新难题,如权力"虚放"、放权"轻率化"、"红顶中介"蚕食简政放权改革红利等现象,这就要求我们在"加大简政放权、放管结合改革力度"的实际工作中,要提高所放权力的"质量"、合理确定权力下放的"位置"、加强对所下放权力的"监管"。  相似文献   

10.
推行"互联网+政务服务",正是把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推向纵深的关键环节。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改革,将倒逼政府职能加快转变,推动政府全面履行职能,纵深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更好地建设服务型政府。同时,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改革,也是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迫切需要。当前,合肥市在积极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工作的过程中,仍存在以下主要问题:传统服务观念落后,缺乏互联网服务思维;数据孤岛普遍存在,信息共享业务协同难;基础设施发展不均衡,层次差距上下联动难;相关法律法规不完善,大数据管理无章可循。今后,要进一步做到:着力优化再造政府服务;着力加快政务平台建设;着力推进数据资源共享;着力加大基础保障力度;着力健全法规支撑体系。  相似文献   

11.
正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全国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电视电话会议上明确表示,转变政府职能、提高工作效能还有很大空间。李克强表示,"放管服"这一改革既为企业松了绑,为群众解了绊,为市场腾了位,也为廉政强了身,极大激发了市场活力。而目前政府仍然管了很多不该管的事情,存在放权不到位、监管缺失疏漏等问题,公共服务还有不少薄弱环节。烦苛管  相似文献   

12.
乔云 《先锋队》2013,(1):31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指出,面对人民的信任和重托,面对新的历史条件和考验,全党必须增强忧患意识、创新意识、宗旨意识、使命意识,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组织部门作为"干部之家"、"党员之家"、"人才之家",组工干部作为管干部的干部、管党员的党员、管人才的人才,践行"四种意识"首当其冲、责无旁贷,要争做增强"四种意识"的"排头兵"。  相似文献   

13.
梁维东 《党建》2014,(5):39-39
正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近年来贯彻落实全面深化改革精神,积极进行治理改革的实践探索,沿着"大部制、小政府、大社会、好市场"的路径,多管齐下推进地方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进一步增创了发展新优势。以行政体制改革为龙头,转变政府职能,打造"小政府、强政府"。顺德区切实推进大部制改革,将41个党政部门合并为16个大部门,实行扁平化管理,并对党政权力运行机制进行重塑,推进决策权、执行权、监  相似文献   

14.
“有限政府”的概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庆钧 《学习论坛》2007,23(12):41-43
"有限政府"概念有其形成的具体语境。在政治学语境中,有限政府论是权力有限论,其理论根据是权利的优先性,权利制约权力;在经济学语境中,有限政府论是职能有限论,其理论根据是市场的有效性,市场优于政府;在哲学语境中,有限政府论是理性有限论,其理论根据是有限理性,理性并非万能。不同语境中的概念分析有助于我们更加辩证地解读有限政府论在当今中国改革中的作用和影响。  相似文献   

15.
斯亚平  吴美萍 《探索》2011,(1):84-86
三十年来,政府管理能力的发展,主要表现在政府的转型方面。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建设"善治"政府,是三十年来以及今后中国政府改革的目标,是以人为本,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要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16.
我国政治体制改革最终决定政府转型目标的实现,政府权力法定,政府权力与责任相辅相成。本文从法理、管理、哲理等方面与我国近年行政学界流行的“权力政府”向“责任政府”转变论进行商榷,认为应加大改革我国过分集权的领导体制,促使政府的政治化权力转为法治化权力,才能从根本上增强政府的责任心。  相似文献   

17.
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简称"放管服")是国务院推进行政体制改革,重塑政府、市场和社会新型治理架构的重大举措。放管服改革除了科学厘定政府和市场边界,深度激发市场活力外,也为社会治理和社会组织的发展提供了优质的环境和资源支持。行业协会作为社会组织的典型代表,是政府和市场关系良性互动的重要连接带,在构建新型政社关系中发挥着风向标之作用。充分依托政府放管服的改革整体要求和推进路径,依法明确行业协会的治理角色和职能内容,打造政会之间的权责清晰、合作共赢的治理关系,全面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相似文献   

18.
正政府改革,核心任务之一就是简政放权。今天谈简政放权,就是要"打通最后一公里的任务"。什么是"最后一公里"?就是权力应减必减,能保留的权力事项必须要有总的"清单"。"权力清单"已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其好处、方法都有了各方论述,但仍有必要提出一个问题:又该由谁来制定"权力清单"?  相似文献   

19.
"专委会"制度是浙江省富阳市于2007年开始在其政府机构展开的一项新改革,实施两年多来被实践证明是富有成效的,其改革理念及实践中部分具体做法与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来在西方国家掀起的"协同政府"改革有相似之处。因此,根据"协同政府"的相关理论对"专委会"制度予以补充和完善,努力使其上升为全国新一轮县级政府机构改革中可供借鉴的模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正深化"放管服"改革是转变政府职能、优化经济社会发展环境、增强市场主体及广大群众获得感的迫切需要和重要抓手。当前,各地方政府积极探索推行"放管服"改革新途径,致力于推动政府提升效能,改善服务,诸如"一次办好""最多跑一次""一次不用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