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关于审判方式改革,要看出一个趋势、搞清两个关系、打消三个顾虑、认识四个好处、抓住五个环节。 一、看出一个趋势 就全国范围而言,审判方式改革是大势所趋,大家不能犹豫,改革符合大方向,不改革将来就落后了、被动了。实践证明,我们现在的审判已经远远不适应实际情况的要求了。过去一个法院每年办十几件经济纠纷案  相似文献   

2.
经济审判方式改革若干问题研究   总被引:59,自引:0,他引:59       下载免费PDF全文
经济审判方式改革若干问题研究景汉朝卢子娟导言八十年代末,我国法院系统主要是基层人民法院和部分中级人民法院陆续进行了“强调当事人举证责任”的讨论和实践。当初的主要动因,是法院案件多人员少,力量与任务的矛盾日益突出,想借此减轻法官及法院调查取证的负担。...  相似文献   

3.
李敏 《中国审判》2009,(7):F0002-F0002
2009年6月25日,最高人民法院主办的人民法院工作指导思想理论研讨会在北京召开。最高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王胜俊强调,要下更大的功夫深化研究、深化教育、深化实践“三个至上”指导思想,从而真正履行好审判职责,把人民司法事业推进到一个新阶段。研讨会由最高人民法院党组副书记、常务副院长沈德咏主持。最高人民法院审委会专职委员景汉朝出席研讨会。  相似文献   

4.
正确理解民事诉讼法关于退行裁判审判方式的规定,并在认真总结其适用情况的基础上,尽快建立和完善我国民事诉讼第二审审判制度,乃是民事诉讼第二审审判方式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由于我国各级人民法院及学术界在近年来的关于民事审判方式改革问题的探讨中,大都仅涉及第一审普通程序的内容,第二审程序的审判方式改革则成了一个偏僻的角落。因此,本文试图通过考察我国民事诉讼第二审适用“运行裁判”审判方式的理论与实践,对民事诉讼第二审审判方式改革进行粗浅探讨和思考,以期达到抛砖引玉之效果。一、运行裁判的涵义根据我国民事诉讼…  相似文献   

5.
景汉朝撰文要点: 一、有些司法机关和司法工作人员在思想上对传媒监督还有一种抵触情绪,认为传媒介入就是找茬儿、挑刺儿、帮倒忙,设置种种障碍限制记者的采访,这种认识和做法与现在国家强调的公开审判、司法公正和舆论监督不相协调。  相似文献   

6.
为了深入探讨和总结我国审判方式改革的理论与实践经验 ,进一步推进司法改革 ,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审判机制 ,国家法官学院、中国应用法学研究所于 1 999年 1 2月 2 0日— 2 3日在广西北海市召开了全国法院系统第二届审判方式改革理论研讨会。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国家法官学院院长曹建明同志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与会同志提出了许多具有较强操作性的改革建议 ,尽管有些观点还不成熟 ,但仍在理论上为人民法院改革开阔了思路 ,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现将研讨会内容综述如下。一、关于审判方式改革的价值取向与会同志对审判方式改…  相似文献   

7.
主持人:   刚才听了景院长的精彩演讲,我不得不承认"景铁嘴"确实名不虚传。现在,请各位评议人予以点评。 程燎原(西南政法大学教授):   汉朝同志在实际部门工作,却能挤出时间,而且有能力、有雅兴进行学术研究,让我倍感荣耀,特别自豪。刚才他在讲座中说了一句话,"地方保护主义是个筐,什么都往里面装",我说他把"文化当成了个筐,什么都想往里面装"。文化是个复杂的问题,我了解的不是很多,司法改革我了解的也不多,感性的认识不多。因此,对于司法改革与中国文化,让我把他们像夫妻一样结合在一起,我也不能充当证婚人的角…  相似文献   

8.
本文背景:中国自九十年代初以来,随着审判方式改革研究与实践深入,如何通过加强、完善人民陪审制度促进司法公正的问题.已引起各方面的广泛关注。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李鹏在1998年9月16日全国人大召开的一次会议讲话中指出“要实行人民陪审员制度,这是促进司法公正的重要制度”,“要完善陪审员的产生过程”。最高人民法院在《五年改革纲要》中将“完善人民陪审员制度”作为审判方式改革重要内容,2000年9月15日最高人民法院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提交《关于完善人民陪审员制度的决定(草案)》。2000年10月23日最高人民法院肖扬院长在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八次会议作《关于完善人民陪审员制度的决定(草案)》讲话中明确指出:“人民陪审员是参与审判案件,可以充分体现我国的社会主义司法民主,是人民群众参与国家管理的一个重要方面”,“通过人民陪审员在法院外的活动,有助于宣传审判工作,扩大社会主义法治的影响”。记者特邀华东政法学院律师事务研究所所长王俊民作了访谈。  相似文献   

9.
“马锡五审判方式”在司法改革中的当代意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锡五审判方式"的出现无疑已经成为了今天一个亟需分析和理解的司法事件。应该将重提"马锡五审判方式"置于司法改革语境下来分析;应将"马锡五审判方式"与"司法便民"理念相联系;应从司法的基本规律来审视"马锡五审判方式"在具体司法行为中的运用。把握这三个方面,有助于理解"马锡五审判方式"的当代意蕴。  相似文献   

10.
审判改革不仅涉及诉讼法、实体法中的诸多问题,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了法制建设的策略,是我国民主与法制建设的一个极其重要的过程。目前,审判改革正进入一个最为关键的阶段。在审判改革的格局中,一个首要的问题,也是一个关键的问题,就是审判改革后要建立怎样的审判新模式。我们认为,审判改革的最终目标就是使审判规律在新审判机制中得以充分反映,所以,审判改革必须建立在审判规律理论基础之上。为此,我们先来探讨一下什么是审判规律。一、关于审判规律(一)对审判规律的探索在市场经济规律作用下,社会活动的各个环节的调节都…  相似文献   

11.
略论新兴科学对审判改革工作的影响袁志亮人民法院的审判改革工作是应用法学研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无疑也应面向新兴科学,研究、学习、运用新兴科学,尽快将其运用到审判改革工作中去,这是审判改革工作深化的科学契机和不可逆转的趋势。一、确定审判改革的目标和方向...  相似文献   

12.
李岩 《法制与社会》2012,(34):121-122
现任最高人民法院院长王胜俊在给《苍天》电视剧的贺词中曾经指出:"马锡五同志当年作为陕甘宁边区陇东分庭的庭长,他怀着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并且将党的群众路线贯彻到人民司法上作中,创造了许多历久弥新、直到今天仍然具有强大生命力的司法经验。马锡五同志在办案中坚持简便利民、注重巡回审判、加强调解工作等做法,已经成为人民司法事业最可宝贵的优良传统和精神财富。"王院长的上面的话精确的概括了马锡五审判方式的影响和作用以及我党对马锡五同志审判方式的肯定和赞扬。究其原因最主要的还是马锡五审判方式对中国现代的司法制度仍然产生着重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我国目前有12万多个人民法庭,人民法庭审理的案件数量占基层人民法院审理的案件数量的一半以上,人民法庭的审判方式改革能否深化,对能否实现《人民法院五年改革纲要》确定的任务和目标无疑会产生重大影响。多年来,审判方式改革,总的来说是在各地人民法院的民事庭、经济庭和刑事庭等院内审判业务部门中展开的,人民法庭的审判方式改革问题并没有得到重视,因此,在基层人民法院普遍存在着院内(审判庭)和院外(人民法庭)审判理念、审判方式不同步的现象,客观上影响和制约了人民法院工作总体水平的提高。在审判方式改革方面,人民法…  相似文献   

14.
[本刊讯]在新中国成立60周年和人民法院建院60周年前夕,最高人民法院于2009年9月24—25日在长春市召开纪念人民法院建院60周年理论研讨会暨中国法学会审判理论研究会2009年年会。最高人民法院院长王胜俊给会议发来贺信。最高人民法院常务副院长沈德咏,副院长张军、景汉朝出席会议。中  相似文献   

15.
人民法院机构设置及审判方式改革问题研究(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人民法院机构设置及审判方式改革问题研究(下)王利明姚辉三、关于审判方式的改革所谓审判方式,简单地说就是指因法官和当事人在诉讼活动中所处的地位和发挥的作用不同而形成的审理案件的方法和形式。①为了适应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人民法院的审判工作必须...  相似文献   

16.
1996年全国诉讼法学年会学术观点综述(民事诉讼部分)一、关于民事诉讼基本模式及审判方式改革在今年年会上,许多同志认为,民事诉讼基本模式(以下简称“模式”)的问题是当前民诉理论界应当研究的基本问题。关于模式的涵义,在大的方面具有共识,但在比较细的方面...  相似文献   

17.
明确指导思想进一步搞好审判方式改革本刊评论员一个时期以来,审判方式的改革已成为人民法院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各地人民法院通过采取试点的方去,不断总结经验,逐步完善改革措施,取得了不少好经验,收效显著。总结各地法院审判方式改革的作法,主要有以下共同点:一...  相似文献   

18.
近几年来,民事、经济审判方式改革取得了重大进展。1998年7月6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了《关于民事经济审判方式改革问题的若干规定》,有力地推动了审判方式改革的进行,进一步规范了庭审程序,其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是显著的。但是,在进行改革过程中,仍有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探讨。改革审判方式的基本原则一、维护法制的原则宪法、人民法院组织法和民事诉讼法都是我国的基本法,其中,民事诉讼法是人民法院审理民事、经济纠纷案件最基本的操作规程,是人民法院完成审判工作任务的基本法律保障。改革审判方式,是要改掉与客观形…  相似文献   

19.
关于民事审判方式改革,酝酿了很久,现在全国各地法院都在行动。就最高法院来讲,早在1989年第十四次全国法院工作会议上任建新院长就提出要抓公开审判,以后第十五、十六次会议都把公开审判上升为审判方式的改革问题。最高法院有关部门,如民庭,在历次民事审判工作会议上都提出审判方式的改革问题。民事审判方式改革改到哪里去,我看,就是要解决一个庭审功能的问题。过去一些好的传统要肯定、要发扬,如强调对人民负责、强调便利群众、强调实事求是、强调民事审判要做思想工作、强调调解,这些是我们的优良传统,不是改革的方面。但是,…  相似文献   

20.
5月28日,亚太司法改革论坛圆桌会议在马来西亚吉隆坡举行。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专职委员景汉朝率团出席会议。景汉朝在会上作了"中国司法程序改革的新进展"的演讲,从推进司法民主、坚持司法为民,完善诉讼调解制度、构建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改革执行程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