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为切实做好救灾工作,国务院决定成立全国救灾工作领导小组。现将领导小组组成人员通知如下:  相似文献   

2.
桂政发[2008]16号各市、县人民政府,自治区农垦局,自治区人民政府各组成部门、各直属机构:现将《自治区本级2008年雨雪冰冻救灾资金管理办法》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相似文献   

3.
青海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青海省重大自然灾害救灾应急预案的通知青政[2005]23号西宁市、各自治州人民政府,海东行署,省政府各委、办、厅、局:《青海省重大自然灾害救灾应急预案》已经省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相似文献   

4.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救灾捐赠活动,加强救灾捐赠款物的管理,保护捐赠人、救灾捐赠受赠人和灾区受益人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益事业捐赠法人制定本办法。第二条在发生自然灾害时,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向救灾捐赠受赠人捐赠财产,用于支援灾区、帮助灾民的,适用本办法。第三条本办法所称救灾捐赠受赠人包括:(-)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民政部门;(二)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民政部门认定具有救灾宗旨的公益性社会团体。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的除外。第四条救灾捐赠应当是自愿和无偿的,禁止强行摊派或者变相摊派,不得…  相似文献   

5.
《中国民政》2003,(11):31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进一步规范基层单位救灾款物的分配、发放等管理工作.保障灾民基本生活权益.维护灾区社会稳定,依照《民政部、财政部关于进一步加强救灾款管理工作的通知》(民救发[1999]7号)及《自治区人民政府批转自治区民政厅财政厅关于救灾款使用管理的规定的通知》(宁政发[2001]38号)精神.制定本规定。  相似文献   

6.
安徽省宣城市民政局局长肖峻峰认为,做好救灾工作的关键是要抓好以下几点:一要强化组织领导,完善应急管理机制。在市、县(市区)人民政府领导下,建立自然灾害救助指挥机构,市、县(市区)人民政府负责同志统一指挥协调,民政部门成立以局长负总责,分管领导直接负责,生产救灾办公  相似文献   

7.
云政办发〔2007〕196号各州、市人民政府,省直各委、办、厅、局:《云南省救灾资金管理办法》已经省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云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二○○七年八月二十一日云南省救灾资金管理办法第一条为了加强救灾资金的管理,确保救灾资金及时拨付和资金安全,充  相似文献   

8.
钟鸣 《中国减灾》2004,(10):4-4
9月11日至13日,正在西藏考察工作的民政部部长李学举将一批救灾专用车辆移交给了自治区人民政府。据悉,民政部、财政部安排了1533万元,西藏自治区地方配套267万元,给自治区所有74个县级民政部门配备了救灾专用车辆。西藏自治区主席向巴平措代表西藏人民感谢党中央、国务院对西藏的亲切关怀,感谢民政部和兄弟省份为西藏办的好事。在与西藏自治区党委政府和民政厅的座谈会上,李学举部长高度评价西藏民政工作,他指出,民政工作“上为中央分忧,下为百姓解愁”,民政工作的根本要求是“以民为本,为民解困”,就是要维护民利、解决民生、落实民权,这…  相似文献   

9.
2004年,我国虽然没有发生流域性的大范围洪涝灾害,但局部洪涝、台风、山体滑坡和泥石流等灾害发生频繁,灾害点多面广,局部地区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严重。各地民政救灾部门群策群力,推出一系列创新举措,妥善安排受灾群众的生活,救灾工作取得了较大发展。展望2005年,各地民政救灾部门面临着更大的挑战和机遇。他们准备好了吗?近日,本刊编辑部特邀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民政厅(局)救灾(救济)处处长,对2005年的救灾工作进行了全面展望。处长们按照民政部救灾救济司和当地民政厅的安排,从各地的实际情况出发,在灾害救助、灾害信息管理、备灾、减灾、社会捐助等方面描绘了2005年的工作蓝图。听,救灾处长们的心声;看,2005年谁领风骚!  相似文献   

10.
俞远汉 《中国减灾》2012,(15):31-32
近几年来,随着《自然灾害救助条例》的制定出台和《国家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的修订完善,以及部门配套制度的完善,中国目前新的救灾应急体制机制框架和制度体系趋于成熟。新的救灾应急体制机制以建立救灾工作分级负责、救灾资金分级负担为核心,以自然灾害应急响应为标志,逐步建立与各级人民政府责任相一致的自然灾害救助体制。  相似文献   

11.
近几年来,随着《自然灾害救助条例》的制定出台和《国家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的修订完善,以及部门配套制度的完善,中国目前新的救灾应急体制机制框架和制度体系趋于成熟。新的救灾应急体制机制以建立救灾工作分级负责、救灾资金分级负担为核心,以自然灾害应急响应为标志,逐步建立与各级人民政府责任相一致的自然灾害救助体制。  相似文献   

12.
自治区主席陆兵在6月30日召开的全区防汛救灾紧急电视电话会议上强调,要总结抗洪救灾工作经验,动员全区广大干部群众,振奋精神,强化责任,切实抓好当前防汛救灾工作,确保大灾之年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13.
<正>汕府办[2015]28号市政府有关部门、有关直属机构:现将《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强化救灾工作责任的通知》(粤府办[2015]20号)转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2015年4月24日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强化救灾工作责任的通知粤府办[2015]20号各地级以上市人民政府,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为扎实做好我省救灾工作,提高救灾工作的时效性和针对性,最大限度减少灾害损失,快速高效恢复灾区正常生产生活秩序,更好地保障受灾群众基本生活,经省人民政府同意,现就进一步强化救灾工作责任通知如下:  相似文献   

14.
2012年3月31日,广西壮族自治区减灾救灾工作会议在玉林市博白县召开,全区14市民政局分管救灾工作的领导、救灾科长及部分县民政局领导共100余人参加了会议。民政厅副巡视员冼定同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博白县人民政府县长李俊出席会议并致辞。  相似文献   

15.
刚刚过去的2006年是我国1998年以来的第二个重灾年份。南方各省遭受严重的台风、暴雨的袭击,在西部、北部地区则出现了罕见旱灾。面对灾情,各地民政救灾部门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领导下,按照民政部的安排,在应急救灾、灾害救助、灾情管理、备灾等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展望2007年,各地民政救灾部门面临着更大的机遇和挑战。2006年是“十一五”的开局之年,全国第十二次民政工作会议也刚刚胜利召开。本刊特邀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民政厅(局)副厅长(副局长)等领导,对2006年民政救灾工作做了精练总结,对2007年民政救灾工作进行了全面展望。新的一年,民政人将继续谱写减灾救灾事业新的辉煌篇章!  相似文献   

16.
徐娜 《中国减灾》2013,(11):26-29
河南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也是一个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的省份。同时,由于河南是一个农业大省、人口大省,自然灾害给河南的社会、经济和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带来很大影响,减灾救灾工作任务艰巨和繁重。近年来,在民政部的关心支持下,在中共河南省委、省人民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省各级民政部门坚持减灾救灾工作方针,认真履行职责,不断提高自然灾害应急救助能力,成功应对  相似文献   

17.
各区县(自治县、市)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有关单位:《重庆市2005年救灾工作要点》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相似文献   

18.
各区县(自治县、市)人民政府,市政府有关部门,有关单位:《重庆市2006年救灾工作要点》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相似文献   

19.
各市、县人民政府,自治区农垦局,区直各委、办、厅、局:根据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清理和规范领导小组的要求,《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领导小组清理结果的通报》(桂政办发[2006]46号)公布撤销自治区救灾工作领导小组,保留自治区抗灾救灾工作领导小组。为充分发挥自治区抗灾救灾工作领导小组的组织协调作用,自治区人民政府决定调整、充实自治区抗灾救灾工  相似文献   

20.
《中国统一战线》2010,(6):35-35
近日,广西统一战线举行大型向旱灾地区捐款活动,广西自治区党委统战部收到了中共中央统战部下拨的救灾款项1250万元。同时,农工党中央机关,广西自治区统战系统、各民主党派广西区委会、区工商联等13个单位的机关干部职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