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社会主义历史经验的基本总结邓小平同志指出:“问题是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我们的经验教训有许多条,最重要的一条,就是要搞清楚这个问题”(《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116页)。这是邓小平同志总结十月革命以来社会主义历史经验而得出的一个重要结论,也是邓小平理论的一条主线,其他问题都是由此而派生和展开的。他还指出:“什么叫社会主义,什么叫马克思主义?我们过去对这个问题的认识不是完全清醒的。”(同上,第63页)这句话说得  相似文献   

2.
冯治 《唯实》1994,(12)
中国改革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多次讲过:“改革首先从农村开始,农村见了成效,我们才有勇气进行城市的改革”(《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130页),“虽然城市改革比农村复杂,但有了农村改革的成功经验,我们对城市改革很有信心”(《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82页),“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113页)。因此,农村改革的源头也就是中国全面改革的源头。  相似文献   

3.
刘枫 《求是》1995,(11)
一 邓小平同志指出:“社会主义有两个非常重要的方面,一是以公有制为主体,二是不搞两极分化。”(《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138页)“一个公有制占主体,一个共同富裕,这是我们所必须坚持的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我们就是要坚决执行和实现这些社会主义的原则”(同上书,第111页)。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我们的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五大提出,要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积极推进机构改革。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又作出了国务院机构改革的重大决定。邓小平同志曾经指出:“精简机构是一场革命。”(《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396页)这场革命不仅事关我国全面改革和现代化事业的成败,也是对各级党政机关广大党员和干部的一次严峻考验。我们必须站在历史的高度、时代的前沿,顺乎潮流,顺应民心,以科学的思维、理智的态度对待改革,  相似文献   

5.
邓小平同志《在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在一定的范围内也发生了某种程度的革命性变革。”(《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142页)小平同志的这一论断,科学地揭示了我国改革的社会主义性质,深刻理解和把握小平同志这一论断的基本内涵,对于指导我们把改革坚定不移地进行到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邓小平同志指出:“社会主义的特点不是穷,而是富”,“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265、373页)。改革开放之初,邓小平同志就提出了先富带后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的战略,他说:“我们的政策是让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以带动和帮助落后的地区,……根本目标是实现共同富裕,然而平均发展是不可能的。”(同上第3卷第155页)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在经济建设特别是在开放市场、搞活贸易、发展个体经济及乡镇企业等的过程中,受惠于党的好政策及市场经济初垦期的丰…  相似文献   

7.
毛泽东的真正用意之二但是,毛泽东评曹操的用意,并非仅此而止。他还有更深一层的用意。对此,也必须结合当时中国共产党面临的重大问题来分析。斯大林生前支持过中国革命,“对中国革命有过功劳”,(周恩来1956年7月8日接见南斯拉夫驻华大使的谈话,见《周恩来外交活动大事记》第153页)也为发展中苏两党两国的友好关系作出过贡献。但斯大林对中国革命“也有过损害”。(同上)“斯大林很不相信”中国人,(《毛泽东外交文选》第23页)“中国人被看作是第二个铁托,是个落后的民族。”(同上)斯大林与中国共产党之间有一些旧账,主要是:“斯大林支持王明…  相似文献   

8.
在民主革命时期,统一战线作为我党克敌制胜的法宝起到了巨大的作用。解放后,我们党将其应用于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同样取得了伟大的成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根据新时期的特点,把过去使用的“革命统一战线”改称为“爱国统一战线”,使得统一战线的范围空前扩大,极大地发展了毛泽东的统战思想。新时期的统一战线,邓小平将其归纳为“工人阶级领导的、工农联盟为基础的社会主义劳动者和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的广泛联盟”。(《邓小平文选》第二卷,第187页) 邓小平新时期统一战线空前广泛的范围,是建立在科学的阶级分析的基础之上的。关于新时期统一战线的主体力量,邓小平说:“我国工人阶级的地位已经大大加强,我国农民已经是有二十多年历史的集体农民。工农联盟将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的基础上更加巩固和发展。我国广  相似文献   

9.
1987年3月和7月,邓小平同志在与外国客人谈话时,曾两次披肝沥胆地说到:“我是实事求是派”。(《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209、249页,以下该书只注卷次和页码)1978年至1992年,邓小平同志在讲到我们党领导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成功经验时多次指出:“过去我们搞革命所取得的一切胜利,是靠实事求是;现在我们要实现四个现代化,同样要靠实事求是。”(第2卷第  相似文献   

10.
毛泽东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和发展的过程,实际上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毛泽东思想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产物,是中国化了的马克思主义。邓小平曾明确指出:“毛泽东思想过去是中国革命的旗帜,今后将永远是中国社会主义事业和反霸权主义事业的旗帜,我们将永远高举毛泽东思想的旗帜前进。”(《邓小平文选(1975—1982年)》第158—159页)邓小平如此鲜明地强调毛泽东思想在中国革命和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其重要依据就是毛泽东思想引导中国革命和建设取得了辉煌的胜利。毛泽东思想之所以具有  相似文献   

11.
在1992年初的南巡谈话中,邓小平同志明确地概括了社会主义的本质:“社会主义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373页,以下引用该书只注页码)。 从总体上说,社会主义本质当然是指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它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等其他社会加以区别的质的规定性。 在总体上把握社会主义本质以后,笔者认为还可以从社会主义的运动本质、制度本质和目标本质三个方面作进一步的分析。 一、社会主义运动的本质 社会主义运动,包括社会主义革命(含社会主义改造)、社会主义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革(邓小平同志称之为“中国的第二次革命。见第113页等),也就是邓小平同志说的“搞”社会主义。他说:“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们探索  相似文献   

12.
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是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中心任务。邓小平同志明确指出:要“抓住时机,发展自己,关键是发展经济。”“发展才是硬道理。”(《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375、377页)同时又明确指出:“当然,不是鼓励不切实际的高速度,还是要扎扎实实,讲求效益,稳步协调地发展。”“一定要首先抓好管理和质量,讲求经济效益和总的社会效益,这样的速度才过得硬。”(同上书第375、143页)如何全面地领会邓小平同志关于发展问题的科学思想,既要牢记发展是硬道理,又要使发展速度过得硬,切实做到速度与效益的统一,数量增长与素质提高的统一,这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发展战略中必须解决好的一个重大问题,也是贯彻党的十四大和八届人大二次会议提出的经济建设任务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邓小平同志的开放观是构成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主要特点是:一、开放的范围是全方位的,即主张开放包括对国外开放和对国内开放两大方面。他指出:“开放是两个内容,一个对内开放,一个对外开放”(《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224页),“一个对外经济开放,一个对内经济搞活。”(同上第98页)二、开放的格局是多层次的。即从我国幅员辽阔,东部与西部、南方和北方、沿海与内  相似文献   

14.
社会主义改革论,是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一个主要内容。江泽民在中共十四大报告中指出:"在社会主义的动力问题上,强调改革也是一场革命,也是解放生产力,是中国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僵化停滞是没有出路的。"(《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第13页)这既说明改革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主要内容之一,又说明改革是社会主义发展的直接动力。  相似文献   

15.
《唯实》1987,(3)
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增订本的开卷篇中,邓小平同志指出:“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增订本,第3页。以下凡引自该书只注页码)这个基本结论,是对我国革命和建设长期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是我们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指导思想。围绕这一指导思想,邓  相似文献   

16.
宗寒 《求是》1994,(10)
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份共同发展,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个根本原则。 邓小平同志多次强调指出:“社会主义有两个非常重要的方面,一是以公有制为主体,二是不搞两极分化。”(《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138页)“一个公有制占主体,一个共同富裕,这是我们所必须坚持的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同上书,第111页)“我们吸收外资,允许个体经济发展,不会影响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这一基本点。相反地,吸收外资也好,允许个体经济的存在和发展也好,归根到底,是要更有力地发展生产力,加强公有制经济。”(同上书,第149页)  相似文献   

17.
稳定问题,是关系我们党、国家和民族前途命运的重大问题,是影响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的关键问题。作为我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在领导我们党开辟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过程中,始终强调要保持和维护社会政治稳定。他明确指出:“稳定压倒一切”,“只有稳定,才能有发展。”(《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331、357页)在邓小平同志的这一思想指导下,我国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稳步发展,为经济发  相似文献   

18.
邓小平同志十分重视坚持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他多次强调,“在改革中,我们始终坚持两条根本原则,一是以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为主体,一是共同富裕.”(《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142页)“我们允许个体经济发展,还允许中外合资经营和外资独营的企业发展,但是始终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总之,一个公有制占主体,一个共同富裕,这是我们所必须坚持的社会主义根本原则.我们就是要坚决执行和实现这些社会主义的原则.”(《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110、111页)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闭幕时的讲话中也强调指出:“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是社会主义的一条根本原则,也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标志.在整个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过程中,我们都要坚持这条原则.”  相似文献   

19.
邓小平开放思想集中地体现在《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中,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认真学习和全面掌握邓小平开放思想,对加快我国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邓小平开放思想具有丰富的理论内涵。 其一,是“两个”开放的辩证统一。邓小平同志说:“开放是两个内容,一个对内开放,一个对外开放”(《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224页,以下只注页码),“对内开放就是改革”(第117页)。从邓小平关于开放的大量论述中,我们还可以看到,他把改革看成是整个开放理论的一个组成部分,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缺一不可的两个条件。所以,他谈到开放时不离改革,谈到改革时不离开放。他把开放和改革看成是互为条件,互相促进,不可分割的辩证统一关系。就是说,如果没有内部的开放和搞活,就不可能提出对外开放政策,就是搞对外开放未经改革建立起来的适应对外开放的经济体制,就  相似文献   

20.
邓小平同志指出:“农业是根本,不要忘掉”。(《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23页)“农业搞不好,工业就没有希望,吃、穿、用的问题也解决不了”。(《邓小平文选》第一卷,第322页)还指出“工业越发展,越要把农业放在第一位”。(《邓小平文选》第二卷,第29页)这是站在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