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党史纵览》2011,(3):56
1973年8月,在中共十大上,王洪文被选为中共中央副主席,张春桥被选为政治局常委,江青、姚文元被选为政治局委员。十大以后,江青、张春桥、王洪文、姚文元  相似文献   

2.
林木 《党史博览》2006,(9):28-29
“文革”中的王洪文。被押上法庭的王洪文。“文革”中的张春桥。被押上审判台的张春桥。“文革”中的江青。被押上法庭的江青。“文革”中的姚文元。被押上审判台的姚文元。南京市群众举行集会和游行庆,祝粉碎四『人帮的』胜利。1976年9月,毛泽东主席逝世后,王洪文、张春桥、江青、姚文元加紧了夺取党和国家最高权力的阴谋活动。10月6日,华国锋、叶剑英、李先念等中央领导人,执行人民的意志,毅然粉碎了江青反革命集团,结束了“文化大革命”。1980年11月20日至1981年1月25日,最高人民法院特别法庭开庭公审林彪、江青两个反革命集团数十名主…  相似文献   

3.
《北京支部生活》2013,(10):23-36
第32集 拨开迷雾 1976年10月6日20时左右,王洪文、张春桥、江青、姚文元四人被抓捕,史称“粉碎‘四人帮’反党集团”。  相似文献   

4.
焕然 《党史纵横》2004,(10):22-26
历史往往在瞬间改写文革 初期的王洪文仅仅是上海一个不知名的工人 然而他却时刻窥视着突变的 ,政治风云 一手策划了安亭事件 并与张春桥达成了政 治上的默契 迅速 脱颖而出从此 他作为 工人领 袖 与江青 张春桥 姚文元结成了 四人帮 从而 顺利进入到中央政治的最高层 。  相似文献   

5.
(接上文)当天晚上,江青在钓鱼台17号楼私下召集王洪文、张春桥、姚文元密谋,派人于第二天飞到长沙向毛泽东告状。江青说,邓小平所以这样吵架,就是对“文化大革命”不满意,反对“文化大革命”。张春桥也说,邓小平所以跳出来,可能是与四届人大人事安排及对总参谋长的提名有关,这是一次总爆发。王洪文说,邓小平对“文化大革命”不满意,有气,不支持新生事物。姚文元则在日记中写道:  相似文献   

6.
1976年10月6旧,中共中央政治 局采取断然措施,对江青、张春桥、姚 文元、王洪文实行隔离审查。为粉碎 "四人帮"的帮派体系,稳定上海的局 势,中央作了周密的部署,一方面,把 马天水、徐景贤、王秀珍先后召到北 京,另一方面,派遣苏振华、倪志福、 彭冲及其他一些干部到上海。10月27 日,中共中央正式作出决定,撤消张 春桥、姚文元、王洪文在上海的一切 职务,任命中共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 苏振华兼任中共上海市委第一书记、 上海市革命委员会主任,同为政治局  相似文献   

7.
王勇 《党史文苑》2006,(9):46-49
"文化大革命"中,"四人帮"的三个主要人物张春桥、姚文元和王洪文都是在上海起家的."文革"中的上海市委与革委会的主要成员,也有不少是和"四人帮"沆瀣一气的同党,马天水就是其中一个.不过,与其他人有所不同的是,这位被尊为"马老"的马天水,并非靠造反起家的政治暴发户,而是颇有一番革命历史的老干部.  相似文献   

8.
正粉碎"四人帮"后平反冤假错案,首先是从重新处理纯属反对"四人帮"案件开始的。1976年12月5日,中央下发了23号文件《中共中央关于重新处理纯属反对"四人帮"案件的通知》。苏振华、倪志福、彭冲认为,在上海重新处理这些案件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因为上海直接反对张春桥、王洪文、江青、姚文元的人很多,重新处理反对"四人帮"案件工作做好了,可进一步发动群众,深入揭批"四人帮"及其余党。  相似文献   

9.
毛泽东批评“四人帮” 1974年7月中旬,身患多种疾病的毛泽东准备赴南方休养。17日,毛泽东召集在京的中央政治局成员在中南海游泳池他的住地开会。才做过手术的周恩来也从医院赶来参加会议。 会上,毛泽东用严肃的口吻批评江青以及王洪文、张春桥、姚文元。他说:“江青同志,你要注意呢!别人对你有意见,又不好当面对你讲,你也不知道。不要设两个工厂,一个叫钢铁工厂,一个叫帽子工厂,动不动就给人戴大帽子,不好呢,要注意呢。”他还指着江青向在场的政治局成员表示:“她算上海帮呢!你们(指江青、王洪文、张春桥、姚文元四人。——引者注)要注意呢,不要  相似文献   

10.
正聂元梓:我和王大宾、蒯大富商量成立一个"北京公社"1967年1月,夺权风暴从上海开始,以王洪文为首的造反派组织在张春桥、姚文元等人的支持下,先是成立了"上海人民公社",后又根据毛泽东的意见,改称"上海市革命委员会"。之后,在山西、黑龙江、贵州、山东等省,造反派和部分支持他们的"革命"干部联合起来,进行了夺权行动。在北京,聂元梓、蒯大富、韩爱晶、谭厚兰、王大宾等造反派"领袖"当然也不甘落  相似文献   

11.
1976年10月6日,王洪文、张春桥、江青、姚文元在北京被拘捕。这四人中,王、张、姚三人均直接来自上海,江青也同上海有着历史和现实的千丝万缕的关系。因此,粉碎“四人帮”后的诸端大事之中,接管上海和解决上海的问题,自然处于极端重要而紧迫的位置上。  相似文献   

12.
霞飞 《党史博览》2005,(12):51-54
1976年,姚文元收到了两封奇怪的信,既不交给华国锋,也不交给江青、张春桥、王洪文1976年1月,周恩来逝世。4月,在天安门广场上爆发了以悼念周恩来、拥护邓小平、反对“四人帮”为主流的“四五”运动。4月12日,《人民日报》编辑部收到了一封匿名信,信封的下面写着:“《人民日报》  相似文献   

13.
王勇 《党史天地》2006,(3):32-35
“文化大革命”中,“四人帮”的3个主要人物张春桥、姚文元和王洪文都是在上海起家的,“文革”中的上海市委与革委会的主要成员,也大多是和“四人帮”沆瀣一气的同党,马天水就是其中一个。不过,与其他人有所不同的是,这位被尊为“马老”的马天水,并非  相似文献   

14.
1976年春天,以北京天安门广场为中心的悼念周恩来,拥护邓小平,反对“四人帮”的大规模群众运动,使“四人帮”惊恐万状,胆颤心惊。自“文化大革命”以来的十年间,总是他们在那里盗用“群众运动”的名义“运动”别人。如今觉醒了的人民群众用“群众运动”的方式起来反对他们了,这怎能不令他们惊慌失措呢? “四人帮”密谋策划,王洪文窜到天安门广场,布置镇压天安门广场的群众活动 从1976年3月30日至4月26日,王洪文、张春桥、江青、姚文元先后给当时的《人民日报》总编辑鲁瑛打了  相似文献   

15.
初闻“四人帮”被粉碎的消息,邓小平致信祝贺;人民群众热切盼望邓小平重新参加中央领导工作.很长一段时间以来,邓小平难得有这样的好心情.这是1976年10月10日.大前天,叶剑英元帅送来消息,说江青、张春桥、姚文元、王洪文“四人帮”已被隔离审查.邓小平,这位在中国政治舞台上几落几起,被其女儿称为具有“临危不惧、遇喜不亢”性格  相似文献   

16.
徐景贤在“文化大革命“前曾是上海市委重点培养的干部,但他在“文化大革命“中却反戈一击,起来造上海市委的反,从此受到“四人帮“信任。当张春桥、姚文元、王洪文到中央工作之后,把他们的老窝——上海,交给了徐景贤掌管。曾几何时,“四人帮“被粉碎,徐景贤也因参与“四人帮“的一些阴谋活动而被隔离审查,最终被判刑。徐景贤何以从受到信任和培养的干部而成为人民的罪人呢?  相似文献   

17.
198 9年 1月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李先念文选》 ,对第 31 1页关于粉碎“四人帮”问题进行了注释 ,即全书注释第 1 5 7条。这条是这样写的 :“‘四人帮’指江青、张春桥、姚文元、王洪文反革命集团。一九七六年十月六日 ,中共中央政治局执行党和人民的意志 ,毅然粉碎了这个反革命集团。在这一斗争中 ,华国锋、叶剑英、李先念等起了重要作用。是年九月 ,毛泽东逝世 ,江青反革命集团加紧夺取党和国家最高领导权的阴谋活动 ,许多老同志对此深感忧虑并酝酿解决办法。九月二十一日 ,华国锋到李先念住处 ,商讨解决‘四人帮’问题 ,认为同他们的斗争不…  相似文献   

18.
在"文化大革命"中,指导思想的失误和林彪、康生、陈伯达、江青、张春桥、姚文元、王洪文等野心家的有意利用,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走入迷途。同时,以老一辈革命家和先进群众为主的正义力量,坚持马克思主义,反对"文化大革命",进行了艰难的抗争,代表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正道。这一时期尽管出现1972年前后周恩来领导批判极左思潮的斗争和1975年邓小平主持全面整顿的两次历史机遇,但未能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走上正轨。通过"二月抗争"、粉碎林彪集团、"四五天安门事件"、粉碎江青集团等正面交锋,正义力量最终取得了胜利,从而开启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曙光。  相似文献   

19.
“批邓反右”的“老马”惯性前行,“两个凡是”隐现鞭影/不甘再被动的老同志紧勒绳缰,民心呼唤不会“调皮”的人/七十三岁再度出山,“‘零件’都还健全”粉碎“四人帮”反革命集团后,从1976年10月7日至1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北京分批召开了中央党、政、军机关,各省、市、自治区,各大军区负责人参加的“打招呼会议”,通报了王洪文、张春桥、江青、姚文元反党集团  相似文献   

20.
最近,笔者在清理历年笔记本中,发现存有一张由“中国人民解放军湖北军区抓革命促生产办公室”签发的“出入证”(如图),它见证了“文化大革命”中一段难以忘怀的历史。 1967年1月,“文化大革命”运动发展到所谓“夺权”阶段。首先在上海,张春桥、姚文元、王洪文导演了“夺权”闹剧。很快,所谓上海“一月风暴”迅速漫延到全国。在武汉, 追随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的朱鸿霞等反革命分子,随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