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张璐 《世纪桥》2014,(6):89-91
在中国的社会文化背景下,费孝通先生通过对文化和学术的深入思考而提出了"文化自觉"思想。他用"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十六字箴言来诠释"文化自觉"的历程,并提醒我们不仅需要在文化上保持自主性,也需要在学术上保持一种自觉性。因此,我们要不断思考和交流本民族优秀的文化与学术成果,在追求"文化自觉"的同时培育"学术自觉"意识,不断推进中国社会学的本土化,挖掘学术思考的新视角。  相似文献   

2.
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文化自觉意识,是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任务。文章通过对厦门市高校大学生文化自觉意识情况进行调查,总结出大学生在文化认识、文化认同、文化比较、文化反思和文化创新方面的现状,提出应加强传统文化知识教育,强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底蕴,积极开展文化领域的社会实践,加强文化自觉的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等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3.
在西方文化的强烈冲击下,如何认识中国社会?重读《乡土中国》有助于我们从方法上解构中西文化争论的中国社会之困。费孝通在《乡土中国》中建构了基于文化自觉思想的社会学方法论,这不仅是费老学术思想上的一次大飞跃,且是当前人类社会和谐发展提出的共同要求。本文主要从三个方面深化对《乡土中国》的认识。发现社会:费孝通破解中西文化冲突之争,文化自觉的社会根基;深入农村:费孝通解读中国社会大历史,《乡土中国》的主题就是"研究中国文化模式怎样从中国农业和农村生活中产生出来";超越乡土:费孝通成就社会学想像力,实现了三个超越——超越新儒家;超越文化;超越方法。费孝通的文化自觉方法论构筑了他用生命、思想和乡土共同凝结的传奇人生。  相似文献   

4.
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进一步增强全社会的文化自觉。要进一步增强地方各级领导干部的文化自觉,把文化发展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进一步增强企业家的文化自觉,把文化传承灌注在对文化投入与企业文化培育中;进一步增强人民群众的文化自觉,把文化创新贯穿在人民大众广泛参与的文化活动中;进一步增强社会组织的文化自觉,把文化服务延伸到全社会所有神经末梢,从而激发起全民族的文化创造热情,从文化自信迈向文化自强。  相似文献   

5.
大学生是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生文化自觉将对整个社会产生重大的影响.本文探究了文化自觉理论的渊源与发展,指出大学生文化自觉的现状,探析影响大学生文化自觉的制约因素,提出文化自觉是大学生担当时代责任的必然要求,探讨了培育大学生文化自觉的具体路径与注意问题,并提出大学生党员应在文化强国的建设中发挥文化自觉的示范与榜样作用.  相似文献   

6.
新时期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环境下高校文化自觉的有关问题,是当前高校发展探讨的热点问题,也是必须着力推进的重大实践命题。文章从高校立场出发,着眼高校与文化的关系这一基本问题,对高校文化建设的历史脉络进行总体梳理,提出高校处于全社会文化建设前列的结论判断;从政策演进的角度,文章还分析了大学功能拓展和文化强国目标确立,对于高校树立高度文化自觉的巨大影响。在此基础上,文章提出进一步培养高校文化自觉需要把握并正确处理的若干重要关系,从而为开创新的局面打下正确思想认识基础。  相似文献   

7.
代艳丽  赵红  俞光华 《探索》2013,(1):171-174,179
文化自觉是一定主体在一定社会环境下的自觉自为的实践活动.“主体性”是文化自觉产生和存在的前提,“实践”是文化自觉产生和发展的动力,“社会性”是文化自觉的本质属性.  相似文献   

8.
在当前中国社会的剧烈转型中,要从根本上维护国家的长治久安,实现中国的和平崛起离不开中华文化的复兴。文化复兴对解决当代中国的精神困境,对保持社会的长期稳定,对化解中国威胁论,对引领世界主流文化都有重要意义。文化复兴需要国人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需要构建弘扬社会主流文化,也需要中国共产党人的努力和文化建党的推进。  相似文献   

9.
魏琪 《实事求是》2013,(1):101-103
新疆各民族文化是在农牧业自然经济基础上产生的传统文化,在很多方面还不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胡锦涛在十八大报告中有关"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提法值得深思。结合新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实际情况,"文化自觉"应该成为全新疆人民的普遍观念,我们要正确处理新疆民族文化的扬弃和创新的关系,理性对待民族传统文化,进而以更加自觉与自信的态度扎实推进新疆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10.
文化自觉是个大题目:从横向看,它覆盖世界任何民族国家;从纵向看,它与人类共始终。基于此,邓小平提出的"三个面向",这一具有广阔的文化视野和深邃价值蕴含的思想命题,与文化自觉内在勾连起来。本文主要是把"三个面向"作为探讨文化自觉的三个维度,从"三个面向"的视角看文化自觉何以可能和如何实现,也是从文化自觉的视域(语境)中发掘"三个面向"的观念文化价值;"三个面向"蕴含着的三对关系——"传统与现代"、"民族与世界"、"现实与理想",对我们关于"文化自觉"的理解和践行,都有方法论意义。  相似文献   

11.
党的三代领导核心与我国现代化模式的演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党的三代领导核心联系当时的实际,确立了不同的现代化发展道路,形成了不同的现代化模式:第一代领导核心形成了国家工业化模式;第二代领导核心形成了全面发展模式;第三代领导核心继承、丰富和发展了全面发展模式,、现代化模式的不断演进,极大地推动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不断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12.
刑事古典学派有两种类型,即旧派相对主义和旧派绝对主义.前者可以贝卡利亚为代表,其功利主义的意志自由理论是建立在经验论基础之上的,在刑罚本质问题上达到了功利主义与报应刑主义的统一;后者可以黑格尔为代表,其意志自由理论则以唯理论为基础,将具有自我意识的成人的意志自由作为犯罪与责任能力的基础,没有割裂刑罚报应中的道德评价与法律评价.  相似文献   

13.
人类的产生使处于原始自在统一状态的物质世界出现了真正意义的分化,使这种分化得以实现的真正动力是实践;也正是在人类改造世界的实践中,分化的物质世界不断呈现出具体的历史的统一。物质世界的分化与统一是在实践中实现的,同时也是随着人类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发展的。  相似文献   

14.
领导干部选拔任用的合法性是社会广泛关注的热点问题,事关人民群众对党的信任和党的事业的发展。由于市场经济中一些不良风气的影响,致使当前我国领导干部选拔任用的合法性存在不足。要从完善领导干部选拔任用标准、加强领导干部选拔任用的法律法规建设,以及落实领导干部选拔任用过程中人民群众的知情权、选择权、参与权和监督权等几个方面来提高领导干部选拔任用的合法性。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把人的发展、人的现代化和社会主义联系起来,提出并形成了社会主义人的现代化思想。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人的学说为社会主义人的现代化思想提供了牢固的思想基础;列宁则关注和重视人自身的发展和完善问题,并形成了一个庞大的思想体系;毛泽东把人的作用和发展置于相对独立的位置上,更重视其在革命和建设中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行政信息公开法制化是对行政自由裁量权的适当限制,是构建诚信及服务型政府的需要,同时,行政信息公开法制化是构筑确保民主、保障人权、协调多元利益、反腐倡廉的和谐社会法律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7.
电子信息产业是福州的支柱产业,抓住新机遇,促进物联网产业的跨越发展,是实现"十二五"发展目标、推进福州跨越发展的关键。福州的物联网产业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福州应瞄准未来市场需求和技术发展趋势,把物联网产业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以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18.
构建生态型政府是缓解生态环境危机的现实抉择,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映射与彰显,是自主创新、谋求发展的理性选择。生态型政府是政府行政管理行为创新的高级形态,旨在实现政府对社会公共事务管理的生态化,对内部事务管理的生态化,以及公务行为的生态化。构建生态型政府的路径包括:树立和谐共生、生态优先的政府执政理念;构建社会服务职能与生态服务职能并举的政府职能体系;构建生态功能与行政功能协同治理的政府体制;构建基于利益相关的多元生态治理模式;健全政府生态制度,椅筑生态法律政策体系;倡导绿色GDP的政绩考核体系等。  相似文献   

19.
文化保守主义儒化派是当今活跃于中国思想领域中的一种重要社会思潮。其核心观点是“儒化中国”、“儒化共产党”。这些观点充分表明文化保守主义儒化派的观念体系和政治主张具有鲜明的意识形态性。我们必须划清弘扬优秀民族文化与“复兴儒学(儒教)”的界限,高度警惕文化保守主义儒化派对我们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具有向度性。“向”是旗帜和形象,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纵的拓伸,关系到我们在思想上、精神上举什么旗帜;“度”是社会主义制度条件下精神文明横的延展,关系到能否始终坚持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目前我国的精神文明建设在确保社会主义方向以及在此前提下精神文明建设的进程和状态上都面临严峻挑战。要立足于中国国情,在发展中实现“向”与“度”的协调统一,切实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