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马德 《法制博览》2010,(18):78-78
去西方国家,最不适应的是吃西餐,不光是东西不好吃,连餐具一刀和叉也不好使。西餐厅不提供筷子,抱怨也没用。在国外受这份罪,倒也罢了,入乡随俗嘛。可恨的是,如今在我们中国的五星级酒店的中西结合的自助早餐桌上,几乎全是只放刀叉,不放筷子。国人如要用筷子,还非得到专门放置筷子的地方去取。  相似文献   

2.
现场一:一场小卖部里的聊天38岁的徐振(化名)是浙江台州人,离开台州农村已经十多年了。现在他的职业是杭州一家小卖部的老板。说是老板,其实伙计也就是他的姐姐再加上他妻子,他们3个人在杭州一个新建小区的会馆里租下了160平方米的一间房子,做着最传统的小卖部的生意。在这个冬天的夜晚,徐振与记者聊开了。“现在小卖部生意难做了,”徐振说,“好一点的生意都被他们抢走了。”他指了指东边的方向——就在该小区的隔壁,一年前开设了一个大型超市。“在很多方面我们都没办法和他们竞争,他们的生意大,进货的价钱就低,很多东西我们的进货价与他们…  相似文献   

3.
醉翁之意     
税务所某甲身穿制服,带了3个人到餐厅吃饭。服务员端上几样菜,倒上啤酒,某甲与同桌碰了杯,又拿起筷子挟了几口菜,他皱了一下眉,放下筷子,叫服务员请老板出来谈一谈。 餐厅老板毕恭毕敬地走来,点头哈腰,又上烟又上火。某甲身子往椅上一靠,吐了一个大大的烟圈,问:“你们的经营状况听说很不错?” 一句话问得餐厅老板额上直冒冷汗,心里一愣:“莫非偷税的事被揭穿了?”忙道:“哪里,哪里,本小利微,余  相似文献   

4.
在日本的一个小工场里,日本姑娘正熟练地拆开中国出口的中成药的包装,然后用特意从中国大陆或香港特制的同一商标的包装物再度装好。这些再度包装的药品将大受日本人的欢迎。“照原包装是没人买的,”老板这样对中国客人说,“比方说这种‘××感冒片’吧,中国原包装每小瓶只够吃一天。而经调查,这药只吃一天就治好病的绝无仅有;吃一天半而治好病的占30%;只要吃上两天,则多数人都能治好,因此,我们建议中国的厂  相似文献   

5.
正小时候,我很少生病,但不知怎么,身上和头上老是喜欢生恶疮,弄得我痛苦不堪。医生说,吃苦瓜能解身体毒素,多吃苦瓜,恶疮就会好。所以每到夏天,母亲总是种上好几架苦瓜,威逼利诱让我吃。可是我不喜欢苦瓜的味道,一放进嘴里马上吐掉,看都不想看那盘苦瓜一眼。母亲夹一筷子放进嘴里,"一点也不苦呀!你再试一下。"可我拒绝再试,把头扭一边。这时,母亲便会一个劲地唠叨:"苦瓜苦,苦瓜吃了能解毒。你吃了苦瓜,疮自然会少,没有疮了,人也自然变漂亮了呢。哪个丫头像你一样,满身都是疮呢?"听母亲唠叨多了,我也渐渐懂得苦瓜能治我身上的疮,知道再怎么  相似文献   

6.
走过     
晨声 《工会博览》2006,(2):37-37
大概是上午九点多钟的样子,突然听见陈老板在那边屋里对我爱人说:“覃姐,给您端几个饺子来。”我爱人说:“您自己吃吧。”陈老板说:“也不是个什么好东西,不晓得好不好吃?您儿子回来了,就叫他下去吃。”然后,我就听见爱人谢过陈老板,把陈老板送下了楼。这个陈老板,就是我们的  相似文献   

7.
吃饭教育     
杨雪 《法制博览》2011,(12):17-17
中国人重视吃饭,民以食为天,中国家长爱孩子,更在吃饭上下功夫。头一条,就是让孩子多吃,不分青红皂白,使劲塞,只要孩子多吃就好,自古如此,中国父母喂孩子吃饭,小时候在自己嘴里嚼软,再喂进婴儿口中。稍大之后,一勺一勺喂,然后一筷子一筷子喂。经常见祖母端个碗,满院子追赶孙儿,喊叫着喂一口。  相似文献   

8.
第二章川行日记两则成都走街话小吃 1988年7月29日晴中午。四川分社记者老贺作东,邀大家去成都盐市口有名的“龙抄手”小吃店吃小吃。谓之小吃店,实在名实不符:食店铺面甚大,装修豪华,分上下两层楼,隔雅、普两座。座位少说也有200个。老板女氏,四十出头,精明强干,据闻为食店的个体承包人。食店地处闹市,食品又经济实惠,故生意十分兴隆。除南来北往的食客外还有兴冲冲的外国游客。我们一行十人,占了两张大桌子。老板娘同老贺看来十分熟稔, 闻说我们为外地来的记者,遂网开一面,毕其所有,让服务员小姐依  相似文献   

9.
不妨闭嘴     
新泽西某一印刷业的老板最近心情不错,因为一间公司想购买他用过的旧印刷机。经过一番精打细算,他把底价定为250万美元,并把谈判措辞准备妥当。坐下来谈判时,购方把机器的性能挑剔了一番,老板一言不发。最后购方说:“我们给你350万美元,一分也不能再多。”不到一小时,生意做成了。日常与人打交道,“闭嘴”有时也自有妙处,起码它不会让你食言。就拿我的朋友班尼来说吧,像我们大多数人一样,班尼总是试图礼貌待  相似文献   

10.
食经     
正小时候,我一直不喜欢喝牛奶,那一股腥膻之气闻之欲吐,得屏住气息,像喝中药一样一口气灌下去。还有一样让我讨厌的食物是面疙瘩,我妈做的面疙瘩憨大肥厚,哪怕是跟山珍海味一锅烧,我也觉得难以下咽,每每勉强吃了,那大块的面疙瘩像土坷垃一样顶在胃里,久久不得消化。有一天做早饭时,我奶奶和了一小块稀软的面团,用筷子头一点点挑进奶锅里煮。说也奇了,这一锅小疙瘩浮沉的牛奶,奶腥味平和了很多,  相似文献   

11.
有资料显示,麦当劳店女服务生的服务态度,在全日本餐饮业中是首屈一指的。日本麦当劳社社长得意地说,秘密在于麦当劳店使用了“瞬间催眠术”。前去麦当劳店买汉堡包的顾客,最喜欢听女服务生轻声细语地说一声:“谢谢您!”通常顾客都有“我是上帝”的略带傲慢的心态,而当女服务生微笑道“谢谢您”时,即使再傲慢的顾客也会感觉飘飘然。这时间大约只有3秒钟左右,却能让顾客进入催眠状态。此时,女服务生趁机就问:“要不要可口可乐?”  相似文献   

12.
平常人家里吃饭,筷子是混用的。不是专用,就难免有传染疾病的可能。于是就想,厂家在生产筷子时,不如把筷子的一端做成不同颜色或是其它可供识别的标记,然后组合成一扎卖出。这样,好“色”的市民便能确定哪双筷子归谁专用,不会再混用了。  相似文献   

13.
老刘是河北省涿州人,干了三十几年建材生意,凭着经验和积蓄,办起了一个铸造加工厂。但做老板与给别人打工不一样,头几个月业务平平,老刘就急上了头。正犯难的时候,在北京做生意的同乡老黄帮了他一把,介绍他给北京市宣武区建业公司工地供应建筑用  相似文献   

14.
现在网络上不少上班族用“吃得比猪少,干得比牛多,睡得比狗晚,起得比鸡早”来自嘲,这是一种对现代职场疲劳工作的不满,但在竞争越来越激烈的今天,要企业员工不加班简直是可望而不可及的事. 就我自己而言,我还是推崇加班精神的,但我反对加班文化.加班精神是好的,是一个企业努力向上、不断超越的气质和个性,它要融入每一个员工的内心,但不能盲目地提倡所谓的“加班文化”,如果员工上班的时候碌碌无为,非要下班后才忙忙碌碌,这样的为加班而加班,为取悦老板而加班是非常不可取的;当然,有些老板以是否愿意加班作为考察员工敬业度的标准,也是不科学和缺乏人性化的.  相似文献   

15.
郑泽众 《工会博览》2005,(24):17-17
读者季先生来信询问:我在一家工厂当技术员,因为厂里技术员少,因此常常要加班。但老板从来不给我加班费。到发工资的时只发一两百元奖金。我要求老板算加班费,因为我几乎每天要加班4个小时,但老板说因每个月都给我发奖金,就不能再给加班费了。请问:奖金能代替加班费吗?  相似文献   

16.
读者信箱     
奖金能代替加班费吗? 读者季先生来信询问:我在一家工厂当技术员,因为厂里技术员少,因此常常要加班。但老板从来不给我加班费,到发工资的时只发一两百元奖金。我要求老板算加班费,因为我几乎每天要加班4个小时,但老板说因每个月都给我发奖金,就不能再给加班费了。请问:奖金能代替加班费吗?  相似文献   

17.
盛老板的生意经2005年冬天的长三角格外寒冷,不过江苏宜兴一家节能建材有限公司老板盛和平的心情却是不错,“我等了3年,现在终于让我等到了。”他说。盛等到的,确实是一个巨大的商机,他所从事的节能建材行业在长三角地区开始全面启动了。江苏、上海、浙江、江西等华东地区省份在2003年到2004  相似文献   

18.
无论是生活中的交际,还是生意场上谈生意,如果出现口腔异味,总会让人感到尴尬.通常口腔有异味,加上较厚的舌苔,说明你的胃肠功能不好,用中医的说法就是胃火盛.所以,早上起来一定要先刷牙再吃东西,避免把细菌带到肚子里,同时要注意多食用败火的东西,比如早起喝杯蜂蜜,白天喝点菊花茶之类的饮品.  相似文献   

19.
你可曾记得这一段笑话:一位过路人在客店留宿,吃了店老板的一只熟母鸡。由于他没有带足钱,欠下了这只鸡的帐。三年后,这个人又路过这个客店,向老板还钱,老扳拨弄了好一阵算盘,要他还五百只鸡的钱,客人与老板论理,老板说:如果三年前你不吃掉我那只母鸡,它就会生许多蛋,蛋可以孵小鸡,小鸡长大了又可以生蛋……那人没法子,最后找阿凡提帮忙才打赢了这场官司。煮熟的鸡自然不会下蛋,但如果借出的是活鸡呢?实际上,现代企业的很多“老板”都懂得向银行借“鸡”生蛋,以蛋还钱的诀窍。但这个“鸡”可不是  相似文献   

20.
甘愿受罚     
香港有家公司,每个柜台上都写着:“本公司经销的商品样样便宜于别的公司,若顾客发现价格高于人家,甘愿五倍受罚。”于是该公司生意很好。有人向该公司老板打听:“贵公公司有没有受罚过?”老板笑着回答:“我的公司采取薄利多销的原则,商品的确比较便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