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国人民的共同愿望.中华文化繁荣兴盛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基础.本文的目的,兢在于阐述中国共产党人在文化战略发展上的认识,并对文化的繁荣兴盛与民族复兴的关系作简要论述.  相似文献   

2.
《当代贵州》2011,(29):1-1
没有社会主义文化的繁荣发展,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然伴随中华文化的繁荣兴盛。  相似文献   

3.
《党的建设》2011,(11):1-1
没有社会主义文化的繁荣发展,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然伴随中华文化的繁荣兴盛。  相似文献   

4.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离不开文化自信,更离不开文化繁荣兴盛。在新的历史时期,需通过民族文化创新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相似文献   

5.
"一个民族的觉醒首先是文化的觉醒,一个国家的强盛离不开文化的支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然伴随着中华文化的繁荣兴盛。"  相似文献   

6.
《新长征》2021,(1)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就“十四五”时期“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作出系统阐述,提出要在2035年建成文化强国。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 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相似文献   

7.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2013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位于山东曲阜的孔府和孔子研究院参观考察。他强调,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  相似文献   

8.
<正>文化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精神力量。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指出,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之日起,就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作为自己的初心使命。一百年来,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走上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9.
《党课》2013,(24):32-33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对历史文化特别是先人传承下来的道德规范,要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有鉴别地加以对待,  相似文献   

10.
正党的十九大就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作出全面部署,明确提出五项任务,即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要求,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必然要求,是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必然要求,是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1.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然伴随着文化的繁荣兴盛。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要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进一步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这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鲜明主题。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实施几年来,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促进了社会主义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文化走出去的前景是光明而令人振奋的。  相似文献   

12.
<正>胡锦涛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然伴随着中华文化繁荣兴盛。要充分发挥人民在文化建设中的主体作用,调动广大文化工作者的积极性,更加自觉、更加主动地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进行文化创造,让人民共享文化发展成果。"这段话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人的"文化自觉"意识。  相似文献   

13.
曲子钰 《党史文汇》2023,(11):62-63
<正>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团结、带领人民铸就新的历史辉煌,离不开党百年奋斗历程中所创造的党史文化。党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在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实践中,充分吸收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外来先进文化,逐步形成和发展的一种文化体系。  相似文献   

14.
《共产党人》2011,(20):8
<正>没有社会主义文化的繁荣发展,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然伴随中华文化的繁荣兴盛。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胜利闭幕了。这次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关键时期召开的重要会议,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高度,部署了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强调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努  相似文献   

15.
在推进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总目标过程中,树立文化自信具有重大意义。需要结合新疆实际,积极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大力开展以人民为中心的文化建设,不断夯实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的群众基石,树牢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文化自信。  相似文献   

16.
落实科学发展观 加快推进文化建设进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用较长的篇幅突出强调了加强文化建设、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极端重要性,对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作出全面部署。他指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然伴随着中华文化的繁荣兴盛。”这个论断既是对文化地位作用的充分肯定,又是对宣传文化工作者的期盼和要求。  相似文献   

17.
<正>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离不开文化文艺的繁荣兴盛,离不开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发展。2019年第8期《求是》杂志发表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文章《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能没有灵魂》,指出文化文艺、哲学社会科学是精神事业,"一是不能没有,一是不能混乱"。现  相似文献   

18.
正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对人的全面发展、社会的全面进步起到重要推动作用。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进一步指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  相似文献   

19.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坚定文化自信""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文化自信的提出着眼于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背景,体现了我们党高度的文化自觉,彰显了我们党鲜明的文化立场。坚定文化自信,就是对自身文化的充分肯定,是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对推动社会发展具有基础性、持久性、广泛性的关键作用。草原文化为内蒙古经济  相似文献   

20.
孙大光 《党建》2023,(6):13-16
<正>文化自信自强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精神力量。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之际,在首届中国—中亚峰会举行前夕,习近平总书记专门听取陕西省委和省政府工作汇报并发表重要讲话,讲话深刻阐明了陕西在新征程上一系列根本性、全局性、战略性问题,给全省上下以极强的思想指引、精神鼓舞、奋斗感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