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民风是一个地区社会大众共同表现出来的一种道德风尚和精神气质。一个地方要发展、要和谐,党风是核心,政风是关键,民风是基础。党风正则政风清,政风清则民风纯,民风纯则环境好,环境好则发展快。为此,同心县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民风建设  相似文献   

2.
吉洁 《奋斗》2010,(2):59-60
人们常说,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正如梁启超在《少年中国说》中所讲“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我们党和国家高度重视青少年的教育问题,培养出了大批的栋梁之才。  相似文献   

3.
努力养成“照镜子”的习惯,对我们领导干部显得尤为重要。经常揽镜自照,是许多志士仁人严于律己的美德。唐太宗李世民所言“以钢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乃尽人皆知的美谈。汉末女诗人蔡文姬则讲得更为细腻:“揽镜拭面,则思心当洁净;傅脂,则思心当点检小粉,则思心当明白;洋发,则思必当柔顺;用稀,则思心有条理;立台,则思心当端正;摄鬓;则思;C当整肃。”古人的修身养性,往往是个人的洁身自好。我们党员领导干部讲修养则是饰面与修心、外在关与内在美。改造主观世界与改造客观世界…  相似文献   

4.
◆蒋廷黻认为,林则徐在鸦片战争前被罢黜,是林的终身大幸而中国国运的大不幸。"林不去,则必战,战则必败,败则他的声名或与叶名琛相等。但林败则中国会速和,速和则损失可减少,是中国的维新或可提早二十年。"  相似文献   

5.
西汉选官评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汉时代,人才旺盛,尤其是在汉武帝与汉宣帝时代。班固在《汉书·公孙弘卜式儿宽传》中说:“汉之得人,于兹为盛。儒雅则公孙弘、董仲舒、儿宽,笃行则石建、石庆,质直则汲黯、卜式,推贤则韩安国、郑当时,定令则赵禹、张汤,文章则司马迁、相如,滑稽则东方朔、枚皋,应对则严助、朱买臣,历数则唐都、洛下闳,协律则李延年,运筹则桑弘羊,奉使则张骞、苏武,将率则卫青、霍去病,受遗则霍光、金日,其余不可胜纪。是以兴造功业,制度遗文,后世莫及。”汉武帝所立的丰功伟业,与这些贤才的奉献和创造分不开。汉代为什么人才鼎盛?班…  相似文献   

6.
言以简为当     
于文岗 《前线》2013,(4):81-81
老子曰:“信言不美,美言不信。”用今天的话说,大意就是:诚信的实话未经加工所以不美妙动听,而辞藻华美的言辞往往不真实不靠谱,这也正是前人所说的“雅含虚伪,俗含真理”。“言以简为当”、“简洁是智慧的灵魂”,说的都是发言讲话写文章以简洁为好。何以致简?《论文偶记》说“凡文笔老则简,意真则简,辞切则简,理当则简,味淡则简,气蕴则简,品贵则简,神远而合藏不尽则简,故简为文章尽境。”清人刘大魁不仅给出了致简八路径,还力挺言简意赅为文章之最高境界。  相似文献   

7.
科学与意识形态大体上存在三个方面的区别:科学致力于探索未知世界,而意识形态则倾向于巩固已有的观念;科学的所有结论都应该是可以被反驳的,而意识形态的各种观念则是无法加以反驳的;科学的所有结论都是可以被批判的,而意识形态的各种观念则是不允许加以批判的。  相似文献   

8.
如果说“开放创新”是本质特征,“能快则快”是实践需要.“团结和谐”是目标状态,那么,“自强自信”则是基础和核心,是贵州精神的基本要求。  相似文献   

9.
连队是兵团特殊体制及屯垦戍边的最基层、最直接的载体.连队经济是团场经济的组成部分,连队活则团场强,团场强则兵团兴.为了更好地履行兵团屯垦戍边历史使命,我们就应坚持宜农则农、宜商则商、宜牧则牧、宜外出务工则外出务工的原则,鼓励连队职工发展多元化经济,切实提升经营连队的水平,不断壮大连队集体经济.  相似文献   

10.
任彦申 《廉政瞭望》2007,(10):38-38
宽容是一种社会文明,是一种政策环境,是对多元权利的尊重和容忍,是对手中权力的自我约束。宽则得众,苛则失和,没有宽容就没有人才。  相似文献   

11.
支部生活     
《实践》2020,(1):48-48
习近平用典人不率则不从身不先则不信背景:2016年10月27日,习近平在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提到,“人不率则不从,身不先则不信。”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加强党内监督,必须从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做起。  相似文献   

12.
网闻摘录     
人不率则不从身不先则不信"人不率则不从,身不先则不信"出自《宋史·宋祁传》,是北宋名臣宋祁对宋仁宗赵祯的谏言。"率"就是表率、楷模的意思,"先"可解释为身先士卒、以身作则。这句话完整的释义是,为官者如果自身不能作出表率,就无法让别人跟从;如果不能以身作则,就不会使别人信服。好的榜样,是最好的引导;好的楷模,是最好的说服。如今,随着全面从严治党的不断深入.  相似文献   

13.
有这样两份名单,一份是王云锦、刘福姚……另一份是顾炎武、蒲松龄……多数人对后者耳熟能详,而对前者则十分陌生。其实,前者都是清朝的科举状元,后者则是同时代的落第秀才。曾经显赫的却寂寂无闻,曾经落寞的则与日争光。历史表明,考试只能定一时之胜负,真正能留下英名、有所成就的,靠的是嘉言懿行和才具事功。  相似文献   

14.
这里有两则发生在战国时期的故事:一则是《史记·魏世家》中魏文侯与李克的一段对话:魏文侯谓李克曰:"先生尝教寡人曰:‘家贫则思良妻,国乱则思良相。’  相似文献   

15.
现代生死学与生命教育的发展脉络是相似的。由于各自理论侧重点存在以下诸多的不同,二者构成了相互诠释的逻辑关系:生命教育是各学科教育的基础,而现代生死学则是建立在科际整合基础上的高层次反思;生命教育是教育之始,而现代生死学则偏重于教育之成;生命教育偏重的是对生命之“生”的一面的理解,而现代生死学则偏重于从生命之“死”的一面来理解生命的意义;生命教育偏重于对教育对象的外在性规范,而现代生死学则偏重于教育对象的内在性体验。  相似文献   

16.
诚信,对个人而言,是最基本的做人原则;对企业而言,则是发展壮大的基础;对社会而言,则是健康发展的基石。我始终认为,诚信是做人做事的道德底线,是人与人之间最基本的道德规范。  相似文献   

17.
谨慎是一种对外界事物和自己言行密切注意的为人处世理念,也是一种接受新事物、解决新问题、求得新发展的科学态度。老子曰,慎终如始,则无败事。实践证明,力能胜贫,谨能胜祸,慎重则必成,轻发则多败,一次深思熟虑胜过百次草率行动。由此可见,谨慎是一种品格,是一种能力,也是一种作风。一个处事谨慎的人必然是一个头脑清醒的人。  相似文献   

18.
清代赵翼辨析历代腐败现象,得出结论:"是可知贿随权集,权在宦官,则贿亦在宦官,权在大臣,则贿亦在大臣,此权门贿赂之往鉴也。"意思是:贿赂围绕权力进行,权力在宦官手里,贿赂则在宦官那里;权力在大臣手里,贿赂则在大臣那里。这是以往权门贿赂的教训。自古至今,贿总是和权攀亲结缘,紧紧联系在一起的,而种种"官场现形记",究其根源,正好可以用"贿随权集"解释。  相似文献   

19.
<正>人不以规矩则废,党不以规矩则乱。对于一个党员,纪律是高压线;对于一个政党,纪律是生命线。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鲜明提出,纪律严明是全党统一意志、统一行动、步调一致前进的重要保障,是党内政治生活的重要内容,必须严明党的纪律,把纪律挺在前面,用铁的纪律从严治党。欲知平直,则必准绳;欲知方圆,则必规矩。作为马克思主义  相似文献   

20.
李国祥 《先锋队》2012,(12):22-23
领导干部的作风问题,归根到底是党性问题。党性是作风的内在依据,作风是党性的外在表现,它们共同标志着一个政党的形象。党性与作风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党性纯洁则作风端正,党性不纯则作风不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