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在今天的中国,互联网已经成为百姓生活的“日用品”,互联网的影响已经渗透到社会的各个角落。有超过九成的网民表示,需要信息时首先想到的就是去互联网上寻找;已有76.3%的网民承认,重大新闻一般都是首先从互联网上看到,以传播新闻、资讯为主的网络媒体在中国已经成为主流媒体。各种信息纷纷上网。人们不仅可以及时了解更多的信息,也能通过互联网发表个人见解,  相似文献   

2.
在今天的中国,互联网已经成为百姓生活的“日用品”,互联网的影响已经渗透到社会的各个角落。有超过九成的网民表示,需要信息时首先想到的就是去互联网上寻找;已有76.3%的网民承认,重大新闻一般都是首先从互联网上看到,以传播新闻、资讯为主的网络媒体在中国已经成为主流媒体。各种信息纷纷上网。人们不仅可以及时了解更多的信息,也能通过互联网发表个人见解,  相似文献   

3.
《理论建设》2012,(5):103-105
由于互联网的快速普及和深入发展,网络已经成为社会信息传播的主要方式之一,网民已经成为社会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二者进而形成网络舆情,深刻地改变了原有的社会舆论形态。面对如火如荼的网络舆情,如果地方党委及政府相关部门重视网络民意,正确及时引导网络舆情,互联网就能成为党委和政府了解民情,倾听民声,疏导民怨,采纳民智的好桥梁,成为党委政府科学决策参考、创新社会管理的好窗口。如何应对复杂多变的网络舆情,已成为地方党政部门执政能力的一个重要体现。需要以典型案例为实证,分析地方党政部门应对网络舆情的得与失,经验与教训,以总结出应对网络舆情的原则与策略。  相似文献   

4.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即时通讯、博客、微博、播客、社交网站、视频网站为代表的新兴网络社交平台日新月异,互联网日益成为网民利益表达、情感宣泄、思想碰撞的新渠道,成为各种社会观念和思想意识的显示器和晴雨表,网络舆论应运而生,网络舆论不仅深刻改变着地方政府的执政环境和舆论格局,而且显示着巨大的社会影响力,如何有效引导网络舆论,更好发挥网络舆论的建设性作用,最大限度消解其负面影响已经成为新时期地方政府必须面对的新课题。  相似文献   

5.
据有关部门预测和统计,目前我国网民以每年8000万的速度递增,预计到2011年底网民数量将有可能突破5.5亿,互联网普及率将达到31.8%。网络的发展和网民队伍的扩大,网络已经成为政府与公众之间的桥梁和纽带。  相似文献   

6.
陶文昭 《前线》2014,(1):53-55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和网民数量的迅速增长,网络意识形态问题已经成为一个社会焦点。江泽民同志在2001年7月中共中央法制讲座上就曾指出:“我们的党建工作、思想政治工作、组织工作、宣传工作、群众工作等,都应该适应信息网络化的特点。”胡锦涛同志在2003年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明确要求:“要高度重视和切实加强互联网新闻宣传工作,努力掌握网上舆论引导的主动权,  相似文献   

7.
互联网的开放性和隐蔽性,在给正常利益诉求提供顺畅渠道的同时,也为一些不正当手段提供了土壤。一旦这些空间为“网络推手”、“网络水军”所占据,成为他们牟取不当利益的手段,“民意病毒”便会无节制地滋生蔓延。所谓民意病毒指的是一些带有不可告人目的的人或组织利用网络身份,充当网络民意煽动不明真相的群众的负面情绪,引发事端。“民意病毒”利用和裹挟健康民意,不仅伤害广大网民的感情,也损害网络民意表达的健康肌体,不利于互联网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8.
作为一种新的传播介质和手段,互联网已经对经济、社会、政治、文化产生全面深刻的影响。在网络监督中,网民是网络舆论的主体,他们遍及社会的各个角落,时时处处对党和政府官员一举一动进行监督。使得网络监督越来越成为常态化,成为公民政治参与的一种新的形式。网络监督改变着我们的政治生态,一些地方的政府官员不愿面对网络监督,不会应对网络监督,导致一些小事酿成大事。有限责任变成无限责任,工作陷入被动,加大了社会管理的难度,使得党和政府形象受到损害。因此,对待网络监督,政府应当充分认识其对社会管理能力的重要性;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积极防范和处置好网络监督事件,主动引导网民,成为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  相似文献   

9.
王亚章 《党建》2009,(3):51-51
当前,整治互联网低俗之风专项行动正在轰轰烈烈地展开,已经有七批网站被陆续曝光。一段时间以来,大量格调低下甚至色情下流的信息将互联网搅得“恶浪滔天”,不但污染了网络环境,更使广大青少年网民深受其害。如果任由低俗之风泛滥,其恶果将是世风日下,乃至信念崩溃、危及社会。  相似文献   

10.
邓汉刚 《学习导报》2014,(12):20-20
从1994年中国实现与Internet全功能网络连接至今,短短20年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上个世纪互联网是专业人士的"阳春白雪",2000年后网络开始"飞入寻常百姓家",继而星火燎原成为世界最大的舆论场。无论是言必及互联网思维的经济发展,还是通过互联网表达聚焦的社会转型,抑或是百家争鸣"人人都有麦克风"的文化思想交流,都汇聚在这个世界上区域最广、人数最多、内容最复杂的网络中。互联网在中国的发展历程恰好与经济高速发展、社会急剧转型、民众思想解放同步,是以中国网络在电子商务和信息传播之外,更承担了许多“社会公器”的作用。在网络中,党委政府和网民群众的关系也历经了不同阶段,初始期的民意汹涌借助网络让党委政府“被网络撞了一下腰”,并进而导致一定时期内官方对于网络管制多于建设,防范多于利用,直到21世纪的第一个十年过去,中国网络呈现出全新气象,党委政府和网民群众破除时间、空间、地位的隔离,围坐在网络这张虚拟的桌前开始“同谋善治”新篇章。  相似文献   

11.
增强网络道德意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今,互联网迅猛发展,已经广泛深入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并且正在影响和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网络文明已经成为一种不可回避的社会文化现象。《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指出:“计算机互联网作为开放式信息传播和交流工具,是思想道德建设的新阵地。要加大网上正面宣传和管理工作的力度,鼓励发布进步、健康、有益的信息,防止反动、迷信、淫秽、庸俗等不良内容通过网络传播。要引导网络机构和广大网民增强网络道德意识,共同建设网络文明。”网络技术与文化内容的结合,才产生了为人们使用的互联网。因此,可以把互联网理解为物质文明…  相似文献   

12.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即时通讯、博客、微博、播客、社交网站、视频网站为代表的新兴网络社交平台日新月异,互联网日益成为网民利益表达、情感宣泄、思想碰撞的新渠道,成为各种社会观念和思想意识的显示器和晴雨表,网络舆论应运而生,网络舆论不仅深刻改变着地方政府的执政环境和舆论格局,而且显示着巨大的社会影响力,网络舆论引导日益受到地方政府的重视。然而,地方政府网络舆论引导的实际效果却不尽入意,普遍缺乏有效性。如何有效引导网络舆论,更好发挥网络舆论的建设性作用,最大限度消解其负面影响已经成为新时期地方政府必须面对的新课题。  相似文献   

13.
崔连晶 《新长征》2007,(5):62-63
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给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产生越来越重要的影响。在已经步人信息化社会的今天,“上网”已经成为了一种时尚,而在庞大的网民群体中,青少年占了很大的比例,并且还在逐步增多。但是,被称为第四媒体的互联网,在给人类带来灿烂未来的同时,也带来了许多负面影响。积极有效地教育和引导青少年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摈弃网络对青少年的负面影响就显得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4.
伍美华 《学习导报》2014,(12):12-14
娄底是热点、敏感舆情多发区,近年来,全市通过大力开展网络问政于民、问计于民、问需于民,在网民意见回复办理、推动网络问政、推进政务透明化等方面做了深入的探索,让互联网逐渐成为民众有序参与政治的重要平台,为娄底经济社会健康有序发展营造了良好网络舆论环境。优流程、强队伍,找准网络问政新路子我们充分发挥互联网与人民群众密切联系的纽带作用,使网络舆情成为党委政府发现问题的"显微镜"、体察民情的"晴雨表"、解除民忧的"手术刀"。建立"六点一线"工作模式。建立起"拟办、转办、承办、领办、反馈、回复”的“六点一线”一条龙工作模式,把网民意见回复办理工作作为网络宣传管理重要环节来抓。  相似文献   

15.
领导干部上网,已经不是什么希罕事;但是如何对待网络,却依然值得进一步思考。胡锦涛总书记的回答发人深省:“平时我上网,一是想看一看国内外新闻,二是想从网上了解网民朋友们关心些什么问题、有些什么看法,三是希望从网上了解网民朋友们对党和国家工作有些什么意见和建议。”通过互联网了解民情、汇聚民智,这是总书记上网的重要目的,是对互联网价值的一种认可,同时也应该成为每一个领导干部的必修课。  相似文献   

16.
《理论与当代》2008,(8):56-64
“张春贤”:红网论坛的一位注册用户 最近一两年来,湖南省委书记张春贤因为常活跃于互联网而获得网民“互联网上的明星书记”的雅称。早在2006年3月,湖南省委就按照省委书记张春贤的要求通过网络为湖南第九次党代会向全省征集建议,为湖南发展“献计献策”,引起舆论的广泛关注。2006年8月,湖南省委又启动了“全球寻策”计划,在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推动新型工业化、构建和谐湖南、实现富民强省这一主题下列出16个问答题,向全球网民征集对策和建议。3个月内共收到1.1万件信函,其中5500份来自互联网。而据《凤凰周刊》2007年第14期题为《湖南的网络政治》的文章透露,  相似文献   

17.
随着互联网近十几年的发展,学生群体已成为最大的网民群体,其规模和人数远超其他网民类型。研究生是高学历群体,对这一群体网络使用的基本特征和趋势进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党课》2013,(2):32-32
2011年政务微博“遍地开花”,被称作是政务微博元年。而2012年,互联网,特别是微博的主色调——“网络反腐”特色鲜明。在百度发布的2012年度搜索风云榜中,不乏“中国好声音”“屌丝”这样的社会文化热词和网民用语,而更引人注目的,  相似文献   

19.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与发展,网络已成为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重要阵地。目前制约网络反腐功能发挥的因素涉及网络、网民、治理腐败部门、党政部门、立法部门等多方面。必须积极肯定和引导加强网络反腐,完善网络舆论监控系统,加大政府网站的透明度,建立完善的信息公开机制,加强网络反腐立法以及对网络从业人员和网民的责任意识、自律意识和道德观教育。  相似文献   

20.
近些年来,网络已经成为了反映舆情社情的重要阵地,网民在网络上参与公共手务的热情空前高涨。越来越多的人习惯于在网络上表达自己的利益和诉求,关注和聚焦干群矛盾、贫富差距、伦理道德等社会问题的网络群体性事件屡见不鲜。这些频繁发生的网络群体性事件表明,互联网空间的群体性事件对社会稳定构成的威胁往往比现实社会中发生的群体性事件还要严重,因此,如何利用现代信息化手段应对网络群体性事件已经成为党和政府特别是公安机关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