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刘诚龙 《党课》2011,(6):73-73
狄仁杰是唐朝名相,他心胸阔达,方正廉明,被武则天看中,提拔为宰相。他初任这一职务,也碰到过有人向他告密的事,告密者不是别人,而是武则天。  相似文献   

2.
狄仁杰是唐朝名相,他心胸阔达,方正廉明,被武则天看中,提拔任宰相,他初任这一职务,也碰到过有人向他告密的事,告密者不是别人,而是武则天。那天,群臣退朝,武则天独将狄仁杰留下,先是拉了一会家常,提及狄仁杰在汝南的政绩,连连夸奖,  相似文献   

3.
狄仁杰是唐朝名相,他心胸阔达,方正廉明,被武则天看中,提拔任宰相,他初任这一职务,也碰到过有人向他告密的事,告密者不是别人,而是武则天。那天,群臣退朝,武则天独将狄仁杰留下,先是拉了一会家常,提及狄仁杰在汝南的政绩,连连夸奖,  相似文献   

4.
狄仁杰虽然身为相国,但他的家世却一点也不显赫。加上明经(近于今天的自考文凭)出身,似乎注定了他很难出人头地,但他却是一个有真功夫的人。  相似文献   

5.
俗话说:“人生不如意事常八九。”工作生活中,遇到不顺心的人和事时,确实需要有一点雅量和风度。  相似文献   

6.
师德在河陇①,前后四十余年,恭勤不怠,民夷安之②。性沉厚宽恕,狄仁杰之入相也③,师德实荐之;而仁杰不知,意颇轻师德,数挤之于外。太后觉之④,尝问仁杰曰:师德贤乎?对曰:为将能谨守边陲,贤则臣  相似文献   

7.
狄仁杰为官,正如老子所言,"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为了拯救无辜,他不畏权势,有时甚至拂逆君主之意,始终保持体恤百姓的本色,始终能够居庙堂之上,以民为忧。后人称之为"唐室砥柱"。千古名臣为何当彭泽县令众所周知,狄仁杰是唐武周时期杰出的政治家,武则天洛阳称帝后,就任命狄仁杰为宰相。位高权重的他,为何来到彭泽成为芝麻官呢?专家研究认为,狄仁杰官居宰相,参  相似文献   

8.
在我国宋元时代的戏曲和话本小说中,经常可以看到“店小二”这个称谓,指古时客店、饭馆、酒店雇佣的伙计。为什么要称伙计为“店小二”,恐怕只能这样去理解:一家客店或酒店,店主是产权的所有者(现称法定代表人),地位最高,当然算老大,而伙计的能力再强,  相似文献   

9.
郭炜 《党课》2010,(20):108-111
这是几则耳熟能详的故事,但经作者一串联,便话生生地展现出了一幅蔚为壮观的封建官场的伪装术。那么,这些装的本事在今天的官场是否还有用武之地呢?  相似文献   

10.
《羊城晚报》日前发表了一篇题为《招聘嫌弃三十五岁“老人”》的文章,乍一看纳闷:三十五岁何以称“老人”?仔细一看,方知是说近年来各地的公开招聘和选拔都设置三十五岁这道坎,超过三十五岁就被认为年龄大而被嫌弃。文章指出这种做法很可能会埋没一部分人才。  相似文献   

11.
宋燕 《廉政瞭望》2012,(24):65-65
古往今来,站队表态已经被开创出很多种方法,创造出很多种形式。首选的一种方法就是划清界限——我跟他势不两立,那必然跟你是一拨的;我对他越狠,就表明对你越亲。  相似文献   

12.
《党课》2012,(9):73-73
明代清官梁材(1470—1540年)刚正不阿,勤廉从政,史称“三掌国计砥节守公如一日”。为纪念他而建的廉轩,坐落于江苏省南京市十里秦淮武定桥畔.  相似文献   

13.
张军 《学习月刊》2012,(15):51-53
北宋传九帝,仁宗居第四。仁宗13岁继大统,54岁驾崩,在位42年。除前13年刘太后垂帘听政外,实际执政30年。在这42年历史中,北宋边疆内,国家安定,社会繁荣,文化和科学技术得到了长足发展,尤其是人才之兴盛,在宋代,乃至在中国历史的其他朝代都不多见。  相似文献   

14.
心林 《党建文汇》2000,(3):29-29
近一二年来,屡屡有一些地方领导人公开怒斥官场腐败现象,有的怒斥弄权勒索、吃拿卡要,有的怒斥虚报浮夸、欺上瞒下,有的怒斥迎来送往、摆谱显威,有的怒斥大吃大喝、铺张浪费,有的怒斥拉帮结伙、结党营私,有的怒斥跑官要官、买官卖官,如此等等,不一而足。  相似文献   

15.
《廉政瞭望》2012,(15):10-11
尽管从中央到地方,三令五申禁止公务员经商、办企业以及兼职,然而.现实中“红顶商人”或“官商”现象仍没有得到有效遏制。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会长应松年认为:领导干部违规经商屡禁不绝的根本原因是缺乏发现和曝光领导干部经商行为的机制。  相似文献   

16.
生产力发展的历史逻辑与技术逻辑决定了中国不可能实现大工业的传统现代化,只能通过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实现新型现代化。其途径就是在全球化浪潮与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浪潮中,充分发挥后发优势,最终实现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17.
《党课》2014,(17):75-76
对官员每三年考核一次,是清朝官场的例行公事,一般不会有什么新闻。1724年又是考核年,上任不到两年的新君雍正,对一个县官的处理不同以往,让各级官吏吃了一惊。  相似文献   

18.
洪振快 《廉政瞭望》2011,(11):66-67
在中国历史上,有不腐败的官员,却没有不腐败的衙门。如果说有官方机构不腐败的话,那大概只有一个——晚清的中国海关。  相似文献   

19.
《枯树赋》是南北朝时期文学家庾信的作品。唐代诗人杜甫曾评价庾信:“庾信平生最萧瑟,暮年诗赋动江关。”《枯树赋》正是庾信暮年之作。庾信一生虽然高官厚禄,但从严格意义上说,他并非一位政治家,而是一位情感丰富的文人。作为羁留北朝之后的代表作品,《枯树赋》深得毛泽东的喜爱。这篇赋不仅受到毛泽东的高度评价,还伴随着毛泽东走到生命的最后。  相似文献   

20.
牧川 《共产党人》2005,(8):51-52
海瑞,字汝贤,自号“刚峰”。“海青天”、“海龙五”、“笔架博士”、“海强项”都是他的绰号,前两个来自民间,后两个来自封建官场。正史对其评价是:清廉为官、刚正不阿、不畏权贵、全心为民。他也可以说是我国历史上妇孺皆知的清官,也是我国历史上众多回族名人中的一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