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语丁 《奋斗》2008,(9):60-61
做官一阵子,做人一辈子,做人宜方不宜圆。然而,在工作中,经常会遇到很多“老好人”,他们把“多栽花,少栽刺”、“上天言好事,下地报吉祥”作为当好人的唯一准则,“是非面前不开口,遇到矛盾绕道走”,面对别人的缺点、错误,不是诚心诚意地提出来,而是很圆滑地搞“你好、我好、大家好”,能捂则捂,能盖则盖,谁也不得罪。这样做看起来似乎把大家的关系搞亲密了、搞和谐了,但仔细回味却发现把人际关系搞庸俗了,把风气搞坏了。  相似文献   

2.
《党课》2012,(2):51-51
有些干部,功夫不在事业上,精力不在发展上,心思也不在人民群众身上,相反,却整天盯着“上面”,“秀”给媒体,不仅敏于揣摩“风向”,勤于迎合“喜好”,且善于装点“门面”,喜欢把气力下在易出“亮点”、易被看到的地方。对于社会上监督、质疑和批评的声音,起初惯用躲、捂甚至打压的方式来对待,及至激起众议、躲不得、捂不住、压不下了,才不得不去做那些早就该做、早该做好的事情。这些“怪”现象,说怪也不怪,反映出了某些干部的“媚”和“畏”。  相似文献   

3.
陈继谷 《支部生活》2008,(11):44-44
2006年以来,宾川县以培养锻炼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不出事的干部队伍为目标,探索推行了“以事论官”重点工作承诺制,在干部的选拔任用和管理监督方面作了一些有益的尝试。  相似文献   

4.
蹇庐氏 《廉政瞭望》2004,(11):33-33
这年头,“出人意料”的事还真多。前不久,江苏省交通厅原厅长大人章俊元“突然”被纪检监察机关“两规”了,这使交通厅的一些干部感到“非常震惊”:“想不到他也会出事?”  相似文献   

5.
《廉政瞭望》2012,(10):44-45
在一些老百姓眼中,记者比监管部门还“厉害”:似乎每一次的食品安全事件,都是先由媒体曝光。每一次出事,监管部门都会说,“亡羊补牢”为时未晚。但事实是,屡屡“亡羊”,谁来“补牢”?  相似文献   

6.
, 《理论导报》2013,(3):64-64
健康纠结:刚人春回暖,很多爱美的女性便迫不及待地换上清凉春装赏花约会,黑丝短裙美腿,让人怦怦然心动。然而,仅一天的春装SHOW,终因风湿复发戛然而止。自此引以为戒,开始“春捂”,每日大袄加身,持之以恒,因古人日‘春捂秋冻,百病难碰’。尔后,气温回升,大汗淋漓,又风邪入侵,最终感冒,怨道:“何故如此?”捂之?不捂之?如何是好?“春捂”之说缘何?  相似文献   

7.
领导干部既要干成事,又要不出事,做到这样几点很重要: 增强责任意识。清朝顺治帝钦定的《御制人臣做心录》中讲:“大臣不廉,无以率下,则小臣必污;小臣不廉,无以治民,则风俗必坏。层累而下,诛求勿己,害必加于百姓,而患仍中于邦家。欲冀太平之理,不可得矣。”  相似文献   

8.
常听一些教师发牢骚:“现在的学生越来越难教了,你对他好吧,他认为你软弱可欺,根本不听你的;你对他凶吧,他要死要活,来一个离家出走,弄得你身败名裂。以致教师处于‘两难’境地,放不开手脚,达不到理想的教育效果。”其实这是没有掌握好“好”和“凶”的对象,没有注重因材施教;没有把握好“好”和“凶”的度,过“昵”或过“严”。在温柔慈爱的大原则下,对一些特别“调皮”的问题学生,适时“棒喝”,更能“刺激”其幡然醒悟,奋然前行。  相似文献   

9.
肖国才 《新长征》2000,(1):39-39
沸沸扬扬的克林顿总统绯闻案总算平息下来了,但此案留给人们思索多多。如果克林顿在丑闻暴露之初敢于正视过错,不采用作伪证和妨碍司法公正等“捂”的策略,事情是绝然不会闹到险遭弹劾境地的。这就告诉世人一个真理,出了问题靠“捂”是捂不住的。 从克林顿总统的“捂”,我想起了1972年因卷入“水门事件”而引咎辞职的美国总统尼克松。本来,白宫几个小喽罗非法进入民主党总部的水门大楼进行窃听的行为尼克松一概不知,即使揭露出来也对他无多大妨害,充其量多说几句表示歉意的话就完了。然而,由于尼克松缺少这样的勇气,担心内幕…  相似文献   

10.
敬畏闲书     
池莉 《党建文汇》2006,(4):54-54
古代医家都强调“春捂”的说法:“春不忙减衣…‘二月休把棉衣撇,三月还是梨花雪”等等。近年来,医疗气象学家对“春捂”有了更科学、更具体的研究。  相似文献   

11.
只要我们稍加留心就能发现,在领导周围总有那么一些好事之徒,他们对待上级和领导不是出于真正的关心爱护,而极尽讨好之能事,阿谀奉承,肉麻吹捧。有的对领导的只言片语妄加猜测,借题发挥,任意曲解;有的对领导随便说的一两句话也要细细咀嚼,慢慢“品尝”,希望能发现领导的“独到高明”之处;有的则“睁着眼睛说瞎话”,不但对领导出现的一些明显错误不去纠正,个别的甚至牵强附会,寻章摘句,旁征博引,总要将其上升到一定的理论高度去认识,竭力加以渲染。这种不正常的现象既不利于社会风气净化,使得假话套话充斥于社会生活的方方…  相似文献   

12.
《廉政瞭望》2011,(5):10-10
虽然反腐倡廉机制、民主监督机制不断健全,权力寻租的空间越来越狭小,但一些地方的一把手依然频频“出事”。专家认为,对一把手限权,既是反腐的需要,也是对领导干部的爱护。不能等到一把手出了问题时才“撸下”了事,更应在机制的设计和落实层面上多下功夫,让他们没有机会腐败。  相似文献   

13.
王巧捧 《廉政瞭望》2013,(24):20-22
大多贪官落马前,负评缠身,被调查的传闻也在私下流传,如本刊今年第22期封面报道《贪官“出事”前》所总结,这些贪官出事前会有一些兆头。但从郭有明事件的调查采访中,我们了解到,坊间不少人对郭有明落马感到“意外”。  相似文献   

14.
《理论与当代》2012,(9):60-60
7月10日的《新京报》刊登社论说,近日有两则关于“改革阻力”和“改革成本”的报道,值得评说:一则是,温州车改因“大刀阔斧”备受关注,但高额“车补”是否涉嫌“变相福利”也引发一些质疑。温州市经信委某负责人坦言,对大多数干部来说,毕竞公车象征一种待遇,用差异化的补偿,能“减少改革的阻力”;第二则是,湖北武穴市教育局人员超编一倍左右,该教育局局长在接受采访时,也为这种现象找到了理由——50岁的人退二线,  相似文献   

15.
在农村一些地方,农民对干部简单粗暴的工作作风有看法,气忿地说干部“不像话”;而干部则对农民不服从管理,拖欠税费不满,委屈地说农民“不听话”。“不像话”与“不听话”形象地反映了当前农村一些地区干部与群众之间的矛盾状况。  相似文献   

16.
《求贤》2012,(4):28-28
前些日子,一则“军车进京,北京出事”的离奇谣言忽起于网络社交媒体,继而在短时间内迅速传布到整个互联网络。现在,事情的真相大白干天下,这则网络谣言的制造者也得到了相应处理。  相似文献   

17.
《新长征》2010,(8):32-32
对干部从严管理,既是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保持党的先进性的需要,也是促进干部健康成长,保证干部“能干事、干成事、不出事”的需要,其本质是对各级干部最大的关心和爱护,决不是对各级干部不信任、不放心。  相似文献   

18.
“本职工作有一手”,就是要有一双“能干的手”。干一行,就应该成为所从事那一行的行家里手。做到敢干事、能干事、干成事又不出事,不当庸官、不当太平官,执政一地,造福一方。  相似文献   

19.
“小事糊涂”辨析□司马牛生活中,确实有人大事糊涂,小事精明;也有人在微观上辎铢必较,而在宏观上缺少谋略,尽干一些拣芝麻丢西瓜的事。不过,能不能据此便得出结论说,“大事不可糊涂,小事不可不糊涂;若小事不糊涂,则大事必糊涂”。不错,每个人的精力时间总是有...  相似文献   

20.
《军队党的生活》2010,(3):86-86
近年来,湖南永州军分区坚持把“建设一支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不出事的干部队伍”作为创建学习型党组织的重要任务,着力构建长效机制,创新活动载体,提升了干部的能力素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