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党建》2003,(4)
淮安是敬爱的周恩来总理的故乡。虽然12岁时就离开了故乡,整整66年没有回故乡一次,但他深深地眷恋着故乡。每当有人向他问及故乡,他总是深情地说:“淮安是个好地方”。他在少年时代的作文中多次袒露对故乡的深深眷恋和浓浓的乡愁。在《射阳忆旧》一文中,周恩来赞故乡“自古名郡”。在他所写的小说《巾帼英雄》中,故乡的风土人情,轶闻趣事,如数家珍娓娓道来。周恩来在主办的学生报刊上经常介绍故乡学生的作品,曾大加赞赏家乡学生“忽地淮阴有伟人”一诗,流露了作为伟人韩信故乡人的自豪之情,却不知自己最后也成为更让故乡人骄…  相似文献   

2.
乡思无尽     
黄彬 《湘潮》2011,(1):1-1
我17岁参军入伍离开家乡,在部队里工作、生活了50年,党和国家把我由一个农家子弟培养成一名将军,由一名普通中学生培养成最高军事学府的教授、博士生导师。当我以感恩之心回首往事时,总会情不自禁地想起我的故乡——湖南,我怀念故乡的水、故乡的人,感谢故乡的抚育之恩。  相似文献   

3.
李辉 《新湘评论》2007,(8):47-48
在当代中国.有哪位艺术家能像黄永玉先生这样如此深情地拥抱故乡?当年那个在凤凰古城沱江边戏水玩耍的小顽童,已然走过80余年时光。然而,任他鬓发花白,岁月老去,他的步履却依旧漫溢着青春。跳跃,腾挪,一次次走进故乡。“我的心,只有我的心/亲爱的故乡/她是你的。”面对故乡,只有用这样的诗句,才能倾吐永恒的情感。  相似文献   

4.
人这一生,可能有多个恋人,但只有一个故乡。不管漂到哪里,故乡,永远是胸口抹不掉的“朱砂痣”。  相似文献   

5.
陶铸三次回祁阳雷驰风陶铸生前对家乡祁阳怀有深厚的感情。五六十年代,他曾三次回到祁阳探望亲人,考察工作。即使在"文革"被迫害之际,仍念念不忘故乡,写下了脸炙人口的诗篇:"东风吹暖碧潇湘,闻道浯溪水亦香。最忆故园秋色男,满山枫叶艳惊霜、""我愿卜宅漓湘,...  相似文献   

6.
涂显镜  吕莉 《世纪桥》2009,(13):43-43,48
乡土小说家沈从文无数次的在他的作品中提到自己的故乡——湘西,也谈到了自己的艺术灵感主要来自于故乡,故乡那鬼魅似的人物和文化礼俗常袭上他的心头。在其诗歌《还愿》里,就记录了故乡原始巫傩的盛行和热闹场景。本文即从沈从文的诗歌《还愿》着手探寻湘西傩戏的发展状况。  相似文献   

7.
含泪回乡     
我冒着严寒回到阔别二十余年的故乡,渐近故乡时我的心禁不住悲凉起来。这曾是鲁迅先生回乡时的心情和感受,其实,我们又何曾不是这样呢!当初告别母亲、告别故乡去遥远的异乡闯荡,故乡成为一帧剪影留在身后、留在记忆中时,我们以为同故土的联系已经像同母体相联的脐带...  相似文献   

8.
《党课》2006,(2):92-92
在汉语中,“桑梓”一词经常被人们用来代称“故乡”。那么,在我国众多的树种中,古人为何偏偏选中桑树、梓树采代指故乡呢?  相似文献   

9.
故乡的路     
我的故乡在湘中的一个穷山窝里,穷得我对她没有一点挂碍。一想到故乡那条崎岖曲折的山路,心里直发虚,两脚直打飘儿。真个的不想回故乡。记得十年前,我刚谈了个如花似玉的女朋友,想给故乡的父老乡亲们看看.也多少带点自我炫耀的意思。于是,给在乡政府工作的堂兄去了一封信,表达了这一意愿。堂兄立马给了我回信,说故乡变化很大,与我刚出来时绝对的不可同日而语,吃食也大为改观,再也不是饭是红薯菜也是红薯堂兄特别在信的结尾补充了一句,放路相通。这点使我大喜过望。与女朋友商量,打点行装,马上启程。乡政府还是通公共汽车的。…  相似文献   

10.
一踏上阔别6年之久的故乡的红土地,真的就应了古人那句“近乡情更怯”的话,故乡的影子既陌生又熟悉。忍不住,走到山脚下大树旁的小井边,掬一把山泉水。啊,故乡的水真甜。故乡四面环山。我在这里生活了整整17年,目睹的都是光秃秃的山和父辈们收获不尽的贫穷和落后。可眼前,荒凉的山头哪儿去了?分明是葱葱茏茏的绿意自眼角涨起,那一排排、一行行青松和杉树朝气蓬勃地随风摇曳,满眼皆是绿了。这就是故乡的山吗?我努力睁大眼睛搜寻着。好一片绿,似一道蜿蜒的长城,林间掀起了千重浪,万层波;有小鸟悠扬婉转的欢唱送入耳际。山上…  相似文献   

11.
江海 《广东党史》2008,(4):51-55
“孙中山故乡人民欢迎您”!一条热情洋溢的欢迎语,耸立在京珠高速中山城区入口处旁边高高的山坡上,在苍翠掩映下,红色的大字显得格外耀眼醒目,让过往的客人尤其是来到伟人故乡的客人倍感温暖、亲切。  相似文献   

12.
艾冰 《廉政瞭望》2012,(4):14-17
这一次,我们回到出发的地方:故乡。你总会梦到它,梦到每年春节回家的道路,汽笛声轰鸣;或是某个暗夜,你独自饮一杯茶水,它寂静无声的瞅你。梦里背影依旧,我们身子已经在离故乡很远的城市里走远。  相似文献   

13.
故乡的桥     
黄莉 《四川党史》2002,(4):62-63
故乡,并非遥远,却因终日忙于事务,多年没有回归过故里了。每到夜色阑珊时,凝视着柔柔的月光,心里总泛起阵阵酸酸的感觉,那该就是对故乡的魂牵梦萦吧,月光下的故乡,你可别来无恙?上周末,空闲终于带我踏上了归乡的路。20年了,黄家沟,我的故乡,你在我的心中始终一如既往:低矮的茅屋旁,有着两棵皂角树,高大而孤寂。外婆亲手揉搓出的两股细细的麻绳,拦腰围系在月下的树枝上,一只摇篮,一只秋千,在外婆哼唱的一支没曲没调的摇篮曲中,带着整个村庄在轻轻地摇动着。20年后,今天的黄家沟,春阳衔山,新黄铺地。我简直有些不…  相似文献   

14.
侯娜 《世纪桥》2009,(17):36-37
在《天赋》这部作品中,从时代的气息到主人公的心理,侨民作家纳博科夫无处不在揭示着流亡者异邦现实生活中的幻想愿望,揭示着人类寻找精神家园的永恒愿望,而这一家园又是同每个人的故乡紧紧地联系在一起。故乡为何如此重要?因为在故乡有漂泊在外的游子们曾经的家园。然而,对于纳博科夫来说,对于所有无法实现回归故土夙愿的全体俄罗斯侨民作家来说,现实与回忆,祖国与他乡,笼罩在无法化解的乡愁中。它们互相纠缠,令人愁肠百结。  相似文献   

15.
李双双 《党课》2008,(6):103-103
很早就想为故乡的橄榄树写一首长诗了,可惜我不是缪斯的宠儿,这种想法一直只在酝酿之中。昨夜,一包从故乡邮来的橄榄,如一只呢喃的紫燕轻轻叩开了我灵感的闸门,许久未有的欣喜如潮水般涌上我的心头……  相似文献   

16.
侯娜 《世纪桥》2009,(18):36-37
在《天赋》这部作品中,从时代的气息到主人公的心理,侨民作家纳博科夫无处不在揭示着流亡者异邦现实生活中的幻想愿望,揭示着人类寻找精神家园的永恒愿望,而这一家园又是同每个人的故乡紧紧地联系在一起。故乡为何如此重要?因为在故乡有漂泊在外的游子们曾经的家园。然而,对于纳博科夫来说,对于所有无法实现回归故土夙愿的全体俄罗斯侨民作家来说,现实与回忆,祖国与他乡,笼罩在无法化解的乡愁中。它们互相纠缠,令人愁肠百结。  相似文献   

17.
吴雪 《党史博览》2008,(10):12-13,19
周恩来自12岁那年离开淮安去东北求学,然后投身民族解放与民族振兴的伟大事业,直到78岁在北京去世,整整66个春秋一直没有回过故乡淮安。周恩来一生对故乡情深意笃、魂牵梦萦。1965年7月,他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石河子农场看望支边青年时,对来自江苏淮安的姑娘李正兰说:“热爱祖国的人是没有不爱家乡的。”那么,周恩来为何一次都没有回故乡呢?这里面确有其原因,而这些原因又集中体现了周恩来崇高的道德风范和人格精神。  相似文献   

18.
故乡行     
人老了,往往更恋家乡故土。晚年的储江同志,几乎年年回故乡无锡。那里有他熟悉的山山水水,有他熟悉的父老乡亲和喜爱的乌米饭、绿苎头糯米粉团子,更有他青年时的梦想。2005年5月19日,储老又一次回到了故乡。  相似文献   

19.
对故乡怀有敦厚朴素情感的人。无论他离开故乡多久,心中始终装着一个罗盘。这罗盘蕴藏着他命运的风水。始终是他今生终极情感的方向和源泉。  相似文献   

20.
凌辉 《湘潮》2012,(2):55-55
我是江西兴国人,1952年抗美援朝回国后,落户湖南,在部队工作生活了整整60年,湖南成为我的第二故乡。我热爱我的第二故乡,原因多多,其中之一是与《湘潮》30年的牵手与守候。30年来,《湘潮》一直是我的良师益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