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林则徐是清朝后期的政治家、思想家和诗人,是中华民族抵御外辱过程中伟大的民族英雄。他在为官40年的时间里,"经世自励",廉洁奉公,历史上留下了许多佳话。1838年11月,林则徐以钦差大臣的身份前往广东禁烟。当时,别说是钦差大臣,就是一般京官出京,也是前呼后拥,派头十足。而途经的地方官员更是极尽阿谀奉承之能事,精心伺候,唯恐不周。  相似文献   

2.
观点     
《廉政瞭望》2012,(11):10-10
外放“京官”当臆“水土” 近日,首批中央国家机关交流到省区市任职千部座谈会在中央组织部举行,中组部部长李源潮表示,央地交流是党对整个干部队伍的培养,而且是个战略培养。有评论指出,如何把握外任的机遇、利用外任的平台,在交流任职的实践中充实自我、提高素能、服务群众,是外任“京官”必须答好的试卷。而离乡背井、远离亲人在外地任职是外任“京官”必须克服的一座大山。  相似文献   

3.
《天津支部生活》2009,(4):45-45
清代在中央任职的官员称为“朝官”,在首都北京任职的称为“京官”,他们的生活来源主要依靠俸禄。在各省、府、县任职的是地方官,他们的生活来源比较多,除了俸禄以外还有其他丰厚收入如养康银,等等。因此,许多地方官的经济生活比朝官、京官更阔绰。  相似文献   

4.
1838年的冬天,钦差大臣林则徐即将奔赴广东,拉开中国近代史的幕布。龚自珍给林则徐写了一封热情洋溢的信(《送钦差大臣侯官林公序》),献计献策。  相似文献   

5.
补缺一千年     
刘诚龙 《廉政瞭望》2012,(13):75-75
清朝的官帽有点定制的意思,更有点像愿买愿卖的市场经济。比方说吧.你愿买知县这顶帽子,那你就先报名,说我买知县;你愿买京官,那你就填个报京官的表格;  相似文献   

6.
丁一鹤 《廉政瞭望》2014,(12):48-49
“钦差大臣”的职责是奉旨查办案件,而李学智却把这一头街当成“尚方宝剑”,在地方巡查时.大肆索贿。  相似文献   

7.
正在我们的想象中,古代官员都很富有。然而清代京官,生活大部分都很"穷"。我们翻开史料,随处可见京官生活贫困的记载。比如晚清著名文人李慈铭在做京官时,有时候甚至吃不起饭,日记中有"近日窘绝,殆不能举火"的记载。他还记载他见到的另一个京官,刑部主事,因为经常饥饿,甚至面有菜色:"贫瘁不堪,门庭萧索,屋宇欹漏,使令不供,人有菜色。"这并不是个别现象,  相似文献   

8.
<正>清朝学者俞樾所作的《一笑》中有这样一个故事:有位京官将赴外地任职,临行前去跟恩师辞别。恩师说:"外地不比京城,在那儿做官很不容易,你应该谨慎行事。"京官说:"没关系。现在的人都喜欢听好话,我呀,准备了一百顶高帽子,见人就送他一顶,当不至于有什么麻烦。"恩师一听这话很生气,以教训的口吻对京官说:"我反复告诉过你,做人要正直,对人也该如此,你怎么能这样?"京官说:"恩师息怒,我这也是没  相似文献   

9.
林则徐的一生,大部分时间从政,他在宦 海生涯中浮沉长达40年,从编修、御 史、监司、督抚至钦差大臣,宦迹遍历东南沿海、中原腹地和西南边陲。在那时间如此之长、地区如此之广的为宦期间,在那“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宦以贿成,刑以钱免”、贪赃枉法之风盛行的封建社会里,难能可贵的是林则徐却能始终保持身处污泥而不染,做到以身作则。从不利用职权中饱私囊,而且坚持反对赋税繁苛,同时,还想方设法阻止其他官吏的敲榨勒索。 在当时,河务是贪污营私的渊薮,江河每泛滥一次,贪官们就大发横财一次。1831年10月,林则徐…  相似文献   

10.
林乾 《党员文摘》2007,(5):11-12
衙门自有一套运行规则。但背后真正起作用的是“关系链”。下属没有上司的保护不行.封疆大吏必须有更硬的京官做后台才能坐得稳,所谓“朝中有人好做官”,说白了就是做官必须有靠山,因此上下交结、官官相护成为清代衙门风气的要义。  相似文献   

11.
他以一人之力反抗当时满朝贪污腐化,便注定了悲剧命运。官场上,他以刚烈著称,不仅敢抓顶头上司的儿子,而且拒绝给巡访京官提供食宿,甚至把皇帝骂得狗血喷头;在民间,他深得百姓爱戴,百姓亲切地称他为“海青天”,在他去世时披麻戴孝,沿途百里相送。海瑞,数百年来一直受到人们的关注和景仰。  相似文献   

12.
一八五八年,李鸿章赶赴江西曾国藩幕府。曾国藩认为,李鸿章虽然有才气,但由于年纪轻,阅历浅,再加上多年当京官养成的一些惰性,不经过相当的历练是难以担当大任的,于是,十分注意用日常小事点拨他。李鸿章在当京官的时候,生活比较散漫,有贪睡的习惯。曾国藩则恰恰相反,每天起得很早,不到六点就吃早饭,而且要与幕僚同坐进餐。曾国藩这样做有两个目的:一  相似文献   

13.
看过《西游记》的人都知道,唐僧有三个徒弟,而且都是官。猪八戒当过天篷元帅;沙僧做过卷帘大将;孙悟空自封的齐天大圣不算数,但未入流的弼马瘟大小也算个官吧!唐僧是个出家人,虽不是几品大员,但受命于君,最低也该是个钦差大臣,可见他们都是官。  相似文献   

14.
朝天门     
正朝天门位于长江、嘉陵江交汇处,历史上因有码头而逐步形成街区。明洪武年间,重庆府指挥使戴鼎在宋代旧城基础上修筑石城,形成"九开八闭"十七门的格局,朝天门成为当时规模最大、气势最雄伟的城门。古时,朝天门为地方官员恭迎圣旨和钦差大臣之地,故民间有"朝天门,大码头,迎官接圣"的谚语,朝天门因此得名。  相似文献   

15.
《党课》2010,(22):24-24
日前中组部出台交流新政,66名正局级“京官”将任职地方。组织中央和国家机关与省区市中青年干部双向交流任职,是加强和改进年轻干部培养工作的一个重要举措,表明中央关于干部“要到基层去”的导向正在提速推进。此次双向交流任职主要是选派中央和国家机关缺乏基层工作经历和基层领导工作经历的中青年干部,全部采取正式任职的方式,  相似文献   

16.
补缺一千年     
清朝的官帽有点定制的意思,更有点像愿买愿卖的市场经济。比方说吧,你愿买知县这顶帽子,那你就先报名,说我买知县;你愿买京官,那你就填个报京官的表格;当然,这都得先预交一笔钱,放个定金先,官儿肯定是有的。因为人都会自然亡!还有,反一次腐败总要倒几个人,位置也能够空出来。但是呢,一切都只是是个未知数,谁也说不准,这就产生了清朝干部使用制度的一个特有现  相似文献   

17.
香港史料     
香港史料鸦片战争鸦片战争是1840年至1842年英帝国主义对中国发动的侵略战争。从18世纪末期起,英国把大量鸦片走私输入中国,毒害中国人民并使中国白银大量外流。1838年底清政府派林则徐为钦差大臣去广州查禁鸦片烟。1839年6月,林则徐下令当众销毁从...  相似文献   

18.
回请     
毕淑敏 《党建文汇》2011,(11):55-55
林则徐作为钦差大臣到广州禁烟,西方多国领事特备了西餐宴请林则徐.  相似文献   

19.
1931年1月,中共扩大的六届四中全会在上海召开,共产国际“钦差大臣”米夫参加了会议。米夫多次使用不正常组织手段控制会议的进行。27岁的王明在米夫的支持下,平步青云。从一名非中共中央委员一举跃升为中央政治局委员。  相似文献   

20.
<正>干部交流既是培养锻炼干部、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的一种重要手段,也是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干部交流思想古已有之,东汉时期就有关于任官回避的"三互法",即"婚姻之家的两州人不得交互为官,并于第三州有亲属关系亦不能交互为官",这也是官员异地交流任职的最早成文法规。到了唐代,对官员交流的规定更为明确,"选京官有才识者除都督、刺史,都督、刺史有政迹者除京官,使出入常均,永为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