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面”,《说文》的解释是“颜前也”,也就是说自额以下,通谓之面也,也就是我们俗称的“脸”。“面”的含义颇多,而“面子”正是其引申义中的一个重要方面,也即“脸面”。中国人最注重“面子”,封建社会的三纲五常、礼义廉耻,都是对人们“面子”的质的规定。时至现代,“面子”更  相似文献   

2.
11月16日《西部商报》曝光了甘肃省甘谷县交通局副局长程友谦暴打一名初中生致其住院的野蛮行径。程友谦因怀疑甘谷二中初二学生刘永杰打了他的儿子,便开着一辆警车来到学校,当着几个老师的面殴打刘永杰,而后将其带回家中继续殴打。面对记者“学校为何轻易同意别人带走学生”的提问,有当时在场的老师回答说是“考虑到领导干部的面子问题”。领导干部的脸虽与一般人差不多大,面子却要大出许多。但领导干部的面子再大,能大得过一个学生的健康与尊严吗?在这几位老师心理的天平上,领导干部薄薄的一层面子远比一个学生的健康与尊严有…  相似文献   

3.
小议面子观     
小议面子观雷登荣对于“面子”,尽管见解不尽相同,却人人都爱“面子”。有的领导干部乃是一个地区或一个单位的头面人物,“人大面大”,自然更应该要些“面子”。然而,往往有些“很要面子”的同志,却常常“很丢面子”。一是见“面”必争。凡事都争自己说了算,“老子...  相似文献   

4.
说“面子”     
面子,也叫脸面。中国人对面子是看得很重的。“人活脸面树活皮”这句俗话,更把脸面看作生死攸关的大事。一个人,如果没了面子,便觉羞于见人,在人前抬不起头来,甚至还有因失了面子而自杀的。历史上,西楚霸王项羽,在被刘邦击败之后,据说就是因无颜见江东父老而抽剑自刎于乌江,可见面子的重要。本来,爱面子,是中国人的一个好传统。对个人来说,这是一种自束力,有利于自省、自重、自爱、自尊,  相似文献   

5.
说"面子"     
我们中国人行事,有时候总让人感觉到在事情本身的目的之外还隐藏着一个似乎更为根本的目的.这个目的,细究起来就是"面子".对于"面子"的看重和过分追求,几乎成了中国人典型的文化性格.鲁迅说,面子是中国人的精神纲领,只要抓住这个,就像拔住了辫子一样,全身都跟着走动了."面子"到底是什么呢?是角色期待,特别是自我的角色期待的满足.能够以某种方式满足自我的角色期待,就是有"面子".  相似文献   

6.
一位在基层工作的朋友告诉我,他们那里有一种自创的理论由洗碗而起,名为“碗论”。说白了就是洗碗的次数越多,摔破碗的可能性就越大;要想不摔破碗,最好的办法就是少洗碗或不洗碗。“碗论”本身并不深奥,创立这一理论的初衷,也不是针对洗碗,无非是借洗碗以喻工作。一个人生存的目的当然不是为了吃饭,但既要生存总得要吃饭。就多数情况而言,现时用于吃饭的饭碗大多为陶瓷质量,真正的铁质饭碗并不常见。餐后洗碗以备再用,则是生活的常识和卫生的要求。洗碗难免会失手摔破碗,洗得越多,摔破碗的概率越大。经常洗碗而确保绝对不摔破…  相似文献   

7.
不给面子     
青杏 《前线》2014,(12):123-123
<正>中国人是最讲究面子的,中国有一句古话:"佛争一炷香,人争一口气。"人争的这一口气就是"面子"。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经常听到"给个面子"这句话。对于大多数人而言,面子问题大于天,下属在自己面前毕恭毕敬,是有面子;人在乡邻之中说话有分量,是有面子。面子这么重要,对于那些不给面子的人,很多人都是怀恨在心的,恨不得将对方置于死地。有人需要面子,也有人脾气超级倔,就是不给别人面子。比如三国时期蜀国的东曹掾杨戏,这个人  相似文献   

8.
言论集萃     
《先锋队》2004,(13)
撕一撕“面子”又何妨“给点面子嘛。”这是我们常听到的一句话。有的人劝人干杯说这句话,求人办事说这句话,甚至为违纪违法者说情时抛出的也是这句话。而不少人确实较看重“面子”,有的领导干部就是在“给点面子”的乞讨声中,做了面子的俘虏,喝了不该喝的酒,吃了不该吃的饭,做了不该做的事。既然“乞讨面子”不是一种好作派,所以对付“面子乞丐”,有时撕撕面子又何妨。(杨润)诚实永远是政府的上策日前,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为广州市政府及有关部门的官员上课,他在谈及政府应如何应对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时指出:“诚实永远是上策。”道出了现…  相似文献   

9.
叶茂 《廉政瞭望》2012,(13):20-22
中国人有没有信仰的基因?追问信仰这个话题,也使得我们得以一个中国人的名义,一边记录今天,也一边同头看看这个国家的过去。其实,若从“中国”二字来看,本来就是一个含有信仰意味的词汇。中者,天地四方之交汇也;国者,天地四方之苑囿也。  相似文献   

10.
"面",《说文》的解释是"颜前也",也就是说自额以下,通谓之面也,也就是我们俗称的"脸"."面"的含义颇多,而"面子"正是其引申义中的一个重要方面,也即"脸面".  相似文献   

11.
对“面子”,尽管各人见解不同,却为人人所知,且天天与人相随。人们接触的面越大,就越避不开“面子”。领导干部乃是一个单位、一个部门、一个地区的头面人物,自然就更应该要些“面子”。  相似文献   

12.
胡阿祥 《唯实》2013,(8):82-85
2012年12月19日,笔者在央视10套《百家讲坛》栏目的《国号》第一集《国号的奥秘》中,曾经简单提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号的成立过程、语词结构与专名含义。以语词结构言,“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号中的“中华”,是专名,相当于姓名中的名,这是我们国家独有的;“国”是通名,相当于姓名中的姓,这是世界上各个国家共有的;而“人民共和”是“国”的修饰成分,说明了我们国家的性质,它不是王国,不是联邦共和国,也不是合众国,它是人民共和国。再言专名含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号中的“中华”,指的是中华民族、中国人民,这是毋庸置疑的;但是如果追根溯源,则“中华”来自“中国”+“华夏”。“中国”这个称呼,至少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最初,“中”字是指旗帜,首领要发布命令了,就在高处竖起一面大旗,人们从四面八方赶过来,围绕在旗帜的周围,接受命令;然后“中”就演变出相对于四方的中央、相对于左右的中间的意思。“国”(國)最初的写法是“或”,是指一个人扛着戈这种武器,保卫城池。最早的“中国”指今天的洛阳一带,“中国”就是中间的城池的意思。但在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并以“中国”作为正式简称之前,中国古代并没有“中国”这个国号,那时的国号叫夏、商、周,叫隋、唐、宋,叫大元、大明、大清,而一直也在使用着的“中国”的称呼,或者是多变的地理概念,或者是模糊的文化概念,又或者是复杂的民族概念。再说“华夏”。“华夏”就是像花一样美丽的、文化繁荣灿烂的“夏”,华就是花;而“夏”是4000多年前出现的、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世袭制国家的国号,这个国号来源于一种昆虫,即蝉,就是我们习称的知了,那个夏天里不停地叫着的知了。  相似文献   

13.
吴若增 《党课》2012,(2):121-122
生活中,有些事人们习以为常,不觉得有什么不对,但你要是认真地想一想,就会发现它们其实很荒谬。比方说在酒席宴上,常常会有人站起来端着一杯酒强迫我喝下去,说要是喝了就是给他面子,要是不喝就是不给他面子。提出这个要求的人,自以为没什么不要,因而理直气壮。而我,就常常会在心里边暗暗觉得好笑。  相似文献   

14.
脸蛋和脸面     
寇研 《廉政瞭望》2013,(17):75-75
脸蛋和脸面,同属中国“脸文化”,表面看,说的都是有鼻子有眼五官齐全的正常人脸,但涵义大不同。脸蛋,很可能是一张年轻女性的脸,皮肤好,有弹性,有几分姿色,或略施薄粉,或浓妆艳抹。发一下“脸蛋”的读音,就会发现,这个原本与“但”同音的“蛋”,因为“脸”的缘故,携带了儿化音,没有说“鸡蛋”、“鸭蛋”时那种就事论事的正经,这个“脸蛋”显得风情、娇嗔,还有几分套近乎似的轻薄,比如“哟,看你这小脸蛋红的”。  相似文献   

15.
全新明 《党课》2012,(15):106-107
“俗”者,粗俗、庸俗、卑俗也。俗气,指的是世俗间i一切恶浊之气息。古人有“十大俗气”之论,分别是:一、腰有十文钱必振衣作响;二、每与人言必谈及贵戚;三、遇美人企足观望;四、见到问路之人必作傲睨之态;五、与朋友相聚便喋喋高吟其酸腐诗文;六、头已花白却喜唱艳曲;七、施人一小惠便广布于众;八、与人交谈便借刁言以逞才;九、借人之债时其脸如丐而被人索偿时则其态如王;十、见人常多蜜语而背地必揭人短处。  相似文献   

16.
舒炜 《廉政瞭望》2014,(24):20-23
中国人迷信“势”。 当一个王朝或一个政权形成了开始走下坡路的“势”的时候,是非常难以挽救的,要把这个“势”扭转过来,绝非常人能够傲到。蒋经国,字建丰;蒋纬国,字建镐。文王建丰,武王建镐。丰即丰邑,镐为镐京,也就是西周两都。  相似文献   

17.
一、创立“殿试”。武则天创立“殿试”,用意有三:一是武则天由多年来的经验,深切地感受到过去采用的“科举”考试制度,没有办法真正测量出一个人的才能;二是借“殿试”的机会寻求贤良之士,以便在旧有官场注入新鲜的血液,促进官场上的新陈代谢;三是亲自担任决定性...  相似文献   

18.
众生皆有“面子”。每个人都希望维护自己的“面子”,甚至是从社会关系中增强自己的“面子”。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来看,“面子”是个人在某一特定的情境中的自我认同或他人认同。个人在社会环境下的自我认同,主要来自于社会关系网中的角色定位。社会角色不同,决定了其在社会关系中所具有的“面子”的差异。  相似文献   

19.
借景     
中国以独特、优秀的园林艺术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指导园林建造的理论之一就是借景。《园冶》提出:“巧于因借,精在体宜”,即因借之巧在于因地制宜。这样一种理念与中国传统文化可谓一脉相传。在中国文学中,对表现手法强调“比兴”,对艺术境界强调“物我交融”;在中国绘画中,对创作主体强调“外师造化,内得心源”,对艺术境界强调“贵在似与不似之间”。古人正是在借鉴这些美学思想的基础上,形成了“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园林理念。借景则是将这种理念转化为具象景物的设计手法。古代社会有帝王祭天祈地活动,三山五岳之五岳就是封禅之地。东…  相似文献   

20.
爱面子的中国人美学者斯科特·迪·赛里格曼最近在《亚洲华尔街日报》发表文章“爱面子的中国人”,就他的所见所闻,形象地批评了某些中国人过份看重“面子”的心理。斯科特在文中指出:“面子”是影响中国人行为的三个因素之一,而另外两个因素金钱和权力有时也是为了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