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台湾当局坚持推进"入联公投",直接导致其在国际社会的孤立处境日益严重台湾当局坚持推进"入联公投",遭到国际社会的明确反对。越来越多的国家意识到,台湾当局推进"入联公投",就是企图改变台海现状,是"法理台独"的严重步骤,是变相的"统独公投",严重损害了台海的和平稳定。坚持"入联公投",再一次显示了台湾当局就是麻烦制造者,因此必将在国际社会更加孤立。  相似文献   

2.
台湾蓝绿2008"大选"组合已经出炉。国民党"唯马是瞻",矢志要夺回"沦陷"8年的"执政权",民进党则出动双强组合,台湾史上最  相似文献   

3.
秦华 《瞭望》1999,(24)
多年来,对所谓台湾前途或两岸统一等问题要不要进行“公民投票”决定、“公民投票”要不要“入宪”或“立法”,一直是台湾各界争论不休的问题。但自去年底台三项选举以来,各种民调结果显示,维持台湾现状已成为台湾社会主流民意。民进党为部署“总统”选举,面临着进一步转型的压力,在“台独”党纲及“公投”问题上开始出现策略上的调整。台湾岛内极少数激进“台独”分子不甘“台独”声势消沉,再度以绝食的激烈行动进行抗争,加紧开展“公投”活动。但是,台湾岛内民众反应冷淡,国民党内一些重要人士接连发表反对“公投入宪”或“公投…  相似文献   

4.
自1949年败退台湾以来,国民党一直未放弃反攻大陆的梦想,以"中央政府"自居。随着时间的推移。国民党的"光复"梦渐渐破灭。困于一隅的国民党开始悄然变化……特别是近期,为因应即将来临的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国民党、马英九不仅将"以台湾为主、对台湾有利"的主张纳入党章这一系列积极向本土化路线靠拢的动作将对国民党未来路线的走向以及两岸关系的发展带来一定的冲击。  相似文献   

5.
相平 《党政论坛》2012,(14):20-20
马英九的大陆政策主张基本框架在2008年台湾“大选”前即已成型。随着马当选台湾地区领导人并兼任国民党主席,其主张逐步成为国民党当局的大陆政策,并付诸实施。主要内容大致如下:承认“九二共识”。但将其解读为“一中各表”。  相似文献   

6.
正"荣民"全称"荣誉国民",笼统来说就是退伍老兵。但"荣民"究竟是怎样的一个群体?不仅大陆人感到陌生,即使是台湾年轻的一代,也越来越难以理解这个词背后的特殊含义。他们的由来,还要从20世纪40年代末,国民党失去大陆时说起。大江大海19491949年,国民党在内战中彻底失败,蒋介石黯然退守台湾。但对于蒋氏而言,这并不意味着结束,他始终没有放弃"反攻大  相似文献   

7.
安华 《瞭望》2002,(39)
“台湾前途公投”是与国际法的民族自决权相背离的“台湾前途公投”实质是“住民自决”,是国际法不承认的“民族分离”行为台湾地位在二战后并非未定,《波茨坦公告》明定日本在二战结束后必须将台湾归还中国海峡两岸虽未统一,但台湾从来就没有成为过“主权独立国家”  相似文献   

8.
两岸关系状态与两岸执政当局、台湾内部社会和中美在"一个中国"问题上形成的共识情况密切相关。历史经验显示,当"一中"能够被相关方接受并成为执行政策之遵从时,两岸关系就发展;反之则倒退。蔡英文执政后,两岸在"一中"问题上存在严重的"共识赤字",台湾民意结构和美国政局变化增加了形势的复杂性。大陆维护两岸关系稳定的压力上升,应针对症结问题精准施策。  相似文献   

9.
两岸关系状态与两岸执政当局、台湾内部社会和中美在"一个中国"问题上形成的共识情况密切相关。历史经验显示,当"一中"能够被相关方接受并成为执行政策之遵从时,两岸关系就发展;反之则倒退。蔡英文执政后,两岸在"一中"问题上存在严重的"共识赤字",台湾民意结构和美国政局变化增加了形势的复杂性。大陆维护两岸关系稳定的压力上升,应针对症结问题精准施策。  相似文献   

10.
王建民 《党政论坛》2009,(16):17-17
“法理台独”仍有死灰复燃的可能 所谓“法理台独”,就是谋求台湾法理上的“独立”,即通过法律程序(包括公投)建立“台湾共和国”或“台湾国”,也就是陈水扁大力推动的“公投制宪”行动,实际上是一种更为激进的“台独”活动。不过,民进党内部也有人主张在维持台湾法律现状的条件下逐步谋求台湾的“独立”,即承认“中华民国”就是“台湾国”的“国名”,认定台湾(“中华民国”)是一个“主权独立的国家”。  相似文献   

11.
十问与一问     
正前段时间民进党召开首场"公民经济会议",党主席蔡英文在致辞中对当前经济发展向台当局提出"十问",包括为何经济闷到不行?为何工作难找、薪资倒退、年轻人起薪只有22K(意指月薪22000元新台币)?为何民生物价涨、房价飙?为何岛内所得分配恶化?未来台湾经济发展何去何从等问题。国民党发言人则以《华尔街日报》社论反问:"台湾为何自甘落后?"这"十问"与  相似文献   

12.
正凤凰网2016年1月16日发表邹振东的评论指出,台湾大选结果揭晓,国民党的大败早就毫无悬念。唯一的悬念是,国民党到底输在什么地方?国民党第一输在"马上"。"马上"这个马,当然是马英九的"马"。仍记得2008年大选,响遍台湾的"马上就好!"给了台湾人民多少想象。2012年大选,马英九余韵犹存,好多国民党"立委"候选人还为马英九能不能为自己站台争风  相似文献   

13.
黄海  杨柳 《瞭望》2003,(48)
11月27日深夜,台湾“立法院”三读通过“公民投票法”。本刊记者就此采访了军事科学院战略研究部彭光谦少将、第二研究室主任罗援大校。两位军事专家表示,祖国大陆将对台湾“公投立法”后的事态保持高度警觉,决不容忍任何势力打着推进民主化的旗号搞分裂活动,借“公投”搞“台独”是死路一条。  相似文献   

14.
正2016年6月24日下午,英国公布了"脱欧"公投的最终结果,"脱欧派"以51.9%:48.1%的微弱优势战胜"留欧派",决定了英国脱离欧盟的命运。消息公布后不久,英国首相卡梅伦就公投结果发表讲话并宣布辞职。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时代背景下,英国人的这一决定不仅影响着本国的社会与经济,也牵动着欧盟各国、亚太地区乃至世界各地的资  相似文献   

15.
5月6日的民进党"总统"初选,再次将几经沉浮、素有岛内政坛"九命怪猫"之称的谢长廷,推到了台湾政坛的最前沿。他与陈水扁复杂的关系,他在民进党内相当另类地主张过"宪法一中",都成了媒体议论纷纷的话题且又猜不透的谜。民进党的"传奇元老"1946年,谢长廷出生于台北市一个中医师家庭。20岁时,谢长廷  相似文献   

16.
王升 《瞭望》2001,(20)
去年5月20日,台湾首次实现"政党轮替",民进党以不到40%的得票率取代国民党上台执政,陈水扁就任台湾当局的新领导人。一年来,由于陈水扁的权力基础薄弱和执政能力不足,导致台湾在"变天"之后一片混乱,民众"痛苦指数"不断攀升,既看不到愿景,也看不清未来。而且,陈水扁基于"台独"立场,拒不接受"一个中国"原则,致使两岸关系一直处于紧张状态,台湾民众更加忧心忡忡。岛内舆论普遍以"乏善可陈"和"不及格"来评价民进党的执政,更有民进党内部人士承认,陈水扁上台一年"让人民度过了惊爆的365天"。陈水扁陷入四大困局综观一年来台湾政经…  相似文献   

17.
辛旗 《瞭望》2000,(14)
在3月 18日台湾地区变更领导人的活动中,国民党遭到惨败。 台湾岛内的舆论认为,国民党的惨败,是李登辉一手造成的。正因如此,自 18日变更领导人的活动一结束,台湾岛内要求李登辉下台的呼声就一浪高过一浪,国民党内也出现了要求李登辉立即下台的强烈呼声。但是,李登辉并不想马上放弃他的权力,国民党高层于3月 19日宣布,李登辉将于今年9月召开的国民党临时代表大会上辞职。此消息一传出,台湾岛内的抗议活动更加升级,要求李登辉立即下台的呼声,从台北的国民党中央党部迅速蔓延到台湾全岛及海外。在台北国民党中央党部大楼…  相似文献   

18.
20世纪80年代的台湾,受各种政治因素的影响,国民党当局的统治受到严重冲击,被迫进行"本土化"、"民主化"的政治革新,台湾少数民族政治运动由此兴起.在党外反对势力支持下,台湾少数民族政治运动围绕"正名"、"还我土地"、"自治"三大诉求,向国民党当局抗争维权,这一运动到20世纪90年代末逐渐走向消沉,其原因值得深思.台湾少数民族政治运动虽然历时短暂,却在台湾政治运动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9.
岛内"文化台独"的历史演变"文化台独"是伴随"台独"势力而出现的。上世纪70年代中期,台湾"外交"败局和经济萎缩困挠国民党当局,蒋介石去世使国民党权力核心出  相似文献   

20.
《党政论坛》2010,(12):25-25
大陆台湾问题专家2日在此间聚会研讨台湾政局,谈国民党改革,也谈民进党面临转型抉择,虽然观点不尽相同,但部指出“五都”选举将是政局发展的关键指标。部分学者认为,今年马英九当局面临的当政形势将逐渐好转,大陆各项对台优惠政策措施的作用正逐步显现,台湾经济活力也将有所增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