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重庆是全国三线建设的重点地区。为军工配套的化工企业是三线建设的重要行业之一。三线建设中建成投产的化工企业对重庆化学工业的发展与布局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内迁的橡胶、塑料、油漆、制药等化工企业使重庆化学工业的门类进一步齐全,并增强了重庆化学工业的实力。遵循"靠山、分散、隐蔽"的国家宏观布局方针,三线建设中的重庆化工企业,整体上沿江分散分布与小区间内集中分布相结合,初步形成重庆化学工业的分布格局,即:市区沿江地带的多品种综合性化工区和长寿——洛碛化工区。三线建设中的这批化学工业不仅完善了重庆化学工业的布局,而且为此后重庆化学工业沿长江不断拓展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
<正>三线建设是党中央在国际局势动荡情况下,以国防建设为目标,吸取抗美援朝经验和苏联卫国战争仓促西退教训,抢先将生产力布局在后方进行的大调整工作,重点在西南、西北地区。就处于西南地区的重庆而言,优越的基础条件、党中央的高度重视和有力的组织保障措施成为其三线建设取得巨大成就的重要依靠。三线建设在重庆的投入,巩固了重庆西南经济中心的地位。  相似文献   

3.
正"建设强大的海军"——重庆船舶工业兴起重庆地处长江上游,具有发展船舶工业的产业基础和航道条件。重庆解放前,规模较大的船厂仅有现在的东风船厂,其前身是民生轮船公司独资经营的民生机器厂,主要从事船舶修造业务,生产各类型铁、木轮船及锅炉蒸汽主机和辅机,解放后收归国有。20世纪60年代中期,随着国际局势的日趋紧张,中共中央展开了以备战为目的的三线建设,重庆的三线建设是整个西南三线  相似文献   

4.
正米市街合记堆店(原米市街开埠时期米仓)位于重庆市南岸区南滨路中段、东水门长江大桥北侧,是民国时期米商们堆放大米的地方。合记堆店建于19世纪90年代,面积613平方米,属开埠建市风貌建筑。建筑平面呈长方形,为砖木结构,砌筑和装饰工艺精美。门口有两座石狮,是重庆开埠时期商业仓储建筑的重要实物之一。"合记堆店"匾额上的4个石刻大字,虽然已经风化,仍依稀可辨,诉说着曾经的繁荣。  相似文献   

5.
正重庆开埠,是世界列强以水路溯江而上侵入中国西部内陆腹地的重大事件,在重庆发展史上影响深远。下浩是重庆近现代工商业的摇篮,这里无处不见洋人从事经营活动和渝人学步的痕迹。它是中国内陆殖民时代的标本、工商文明开端的缩影和见证。重庆开埠列强蜂拥而入1890年3月31日,中英签订《烟台条约续增专条》,正式明确把重庆辟为对外开放的商埠。清廷担心危及地方官府安全及统  相似文献   

6.
正最早的电厂和电灯自古以来,重庆人夜间照明用的是植物油(菜油、桐油)灯,农村乡间甚至点燃松节棒照明。近代重庆开埠后,才开始用上煤油灯和煤气灯。1906年11月25日,是重庆总商会会长李耀廷的70岁生日。这天晚上,巴县(今重庆市巴南区)商人刘沛膏为表庆贺,启动了他安装在重庆城太平门一间房子里的100千瓦发电机,李府院内的50盏电灯顿时齐放光明,照得整个院子如同白昼,一时轰动全城。李耀廷因此成为重庆城第一个用上电灯的人。刘沛膏的这台发电机主要供  相似文献   

7.
重庆,因水而兴。古时的重庆有“九开八闭”17座城门,开放的城门中除了通远门通向陆路,其余8座都连接着江边码头。流淌了亿万年的长江,和重庆共生3000余年,深度塑造着这座城市。1890年重庆开埠以来,重庆的城市范围冲出老城门和老城墙的束缚。而从开埠时的商户繁忙、人流如织,到抗日战争时期重工业城市地位的确立,长江给予了这座城市非凡的发展机遇。  相似文献   

8.
翟红 《红岩春秋》2009,(3):69-71
乘改革东风,重庆商学院呼之欲出 重庆商学院是在重庆财贸学校的基础上筹建创办的。重庆财贸学校的前身是重庆市财贸干部学校、重庆市第一商业半工半读学校、重庆市第二商业半工半读学校、重庆市供销职业学校。  相似文献   

9.
资讯     
<正>《城门几丈高》首度用影像呈现重庆开埠史9月2日至6日,纪录片《城门几丈高》登录央视。该片共分为"朝天门""城门开""潮水来""舵把子""龙门阵"五集,展现了自1891年重庆开埠以来,历经清末到民国初年,直至抗战结束的历史画卷,首次完整地用影像呈现重庆开埠史。"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纪念章亮相据人民日报消息,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将颁发"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纪念章。纪念章使用铜胎  相似文献   

10.
自1891年重庆正式开埠以来,重庆重要的历史地位便日益显现,并逐渐发展成为西南地区政治、经济、军事中心。特别是自1937年抗战爆发至1949年这短短的12年中,国民党中央及国民政府曾两度迁都重庆,使重庆开始走出西南一隅,在中国历史舞台上扮演十分重要的角色。重庆在中国历史,特别是在近现代史上的重要地位,使得记载、反映这些历史的档案资料不仅数量众多,而且内容丰富,价值颇高。  相似文献   

11.
在全国第二届三线建设学术研讨会上,70多位专家、学者和三线建设亲历者展开热切讨论。与会学者从毛泽东三线建设思想的核心、三线人群的身份认同、三线企业的发展等角度丰富和扩展了三线建设研究,并以上海和江西小三线建设、东至小三线建设等案例入手,着重探讨了上海小三线建设的历史意义,指出三线建设对中国国防现代化建设、对上海和安徽两地的经济交往、对中国电子工业的调整等均产生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2.
正20世纪60年代中期,为了应对紧张而复杂的国际局势,防备大规模战争的爆发,中共中央作出了将我国生产力布局由东向西转移,进行三线建设的重大决策。三线建设历时3个五年计划,在以西南和西北为主的广袤三线地区,建立起了大规模的国防、科技、工业和交通基本设施,对国民经济结构和布局产生了深远影响。重庆作为当时规划  相似文献   

13.
《当代党员》2011,(7):24-24
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后,党中央领导全国人民开始转入全面的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独立自主地探索符合中国实际的社会主义道路重庆各级党组织领导全市人民以前所未有的建设热情和创造精神,艰苦奋斗,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各项事业取得很大成就,其中包括对重庆发展具有深远影响的“三线建设”。  相似文献   

14.
《当代党员》2011,(7):16-17
重庆是一座革命之城、英雄之城,也是一座创新之城、希望之城。90年来,中国共产党在重庆地区的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创造了辉煌业绩:从最早的共产主义组织到顺泸起义,从南方局的坚守到重庆谈判,从邓小平主政西南到“三线建设”,从计划单列到重庆直辖……在90年波澜壮阔的党史长河中,重庆留下了一笔笔珍贵的历史遗产和精神财富。  相似文献   

15.
正重庆是一座古老的城市,但在长达2000余年的封建社会里,重庆的地位并不重要,仅就四川而言,也远远逊色于成都。直到19世纪末重庆开埠之后,其经济、军事、政治的重要性才日益显现并为各方所重视。在日后四川地区的"辛亥革命""二次革命""护法战争""护国战争"中,重庆一直是这些运动的中心和活动的主要舞台。长时期的军阀混战中,重庆  相似文献   

16.
正重庆自古便是西南商业和军事重镇,清末开埠以来特别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重庆经济地位超过成都,逐渐成为长江上游经济中心。抗战期间,重庆作为战时首都,政治地位达到顶峰,成为全国政治中心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四大指挥中心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行政和计划体制的变动直接影响着  相似文献   

17.
《重庆社会科学》是重庆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会刊,是重庆市哲学社会科学综合性学术刊物,是在真理标准大讨论的背景下,为了满足扩大理论阵地、加强学术交流、促进科研发展的要求而创办的。长期以来,《重庆社会科学》始终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方针和“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立足重庆,  相似文献   

18.
调整高等教育结构 促进重庆经济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周希贤 《探索》2002,(6):125-127
要把重庆建设成为长江上游的经济中心,时代赋予重庆高等教育新的使命。重庆市高等教育的现状,不能满足重庆市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重庆市高等教育必须坚持教育创新,科学制定总体发展规划,进一步调整高校布局结构、办学层次结构、学科专业结构,构建新型人才素质结构,才能更好地促进重庆市经济社会发展。  相似文献   

19.
正白屋文学院旧址位于重庆市江津区白沙镇下坝村,建于1904年。该建筑原为当地邓氏家族祠堂,后捐为新本女子学堂,抗战时期曾为国立女子师范学校校址。1948年为纪念"白屋诗人"吴芳吉,在白沙镇邓氏家族的支持下,由国学大师吴宓等人发起,在此建立白屋文学院。白屋文学院旧址属于开埠建市风貌建筑,是西方建筑形式与重庆传统建筑形式相结合的典型代表。其建筑面积1248平方米,为砖木结构,主体设回字形连续  相似文献   

20.
《当代党员》2013,(10):1-1
市委四届三次全会研究部署的两项工作——重庆市功能区域划分和深化行政体制改革,都是当前推动重庆改革发展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是打造重庆经济升级版的重大战略和关键举措,关乎重庆改革发展全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