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村民自治不断推进的背景下,党支部和村委会的关系很不协调,二者经常产生矛盾与冲突。这严重制约了村民自治的健康发展和党的领导权的有效行使。为了协调党支部与村委会的关系,建议明确划分党支部和村委会的职责权限范围;提高村干部的素质;增强党支部的群众基础;提高党的领导能力。  相似文献   

2.
我国在农村发展基层民主的重要性、艰巨性和复杂性,使它相对于其他民主内容更加需要党的坚强领导与科学指导。随着村民自治向纵深推进,农民民主意识的增强和自治能力的提高,乡村治理主体的多元和治理机制的完善,都在客观上对传统意义上的党的领导产生了一定影响。新形势要求我们既要清醒地坚持党的领导,更要明智地改善党的领导,通过加强党的自身建设重新赢得在村民自治中的主导权,通过转变党的领导方式积极融入到村民自治的制度框架中,实现党的领导与自治民主的共生共强。  相似文献   

3.
要充分发挥党支部在村民自治中的领导作用 ,应处理好四个关系 :依法支持村民自治与加强党支部领导的关系 ;严格按“海选”程序进行与科学地制定选举标准的关系 ;不能指定、委派与使优秀党员依法进入村委会的关系 ;不可包揽一切与对重大问题决策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海选"村长已不是什么稀罕事,但直接选举党支部书记却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如此会不会推选出一些能力不强、素质不高的人,影响农村的发展和稳定?这对加强党的领导与村民依法自治会产生怎样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推进村民自治必须加强党的领导 ,而党的核心领导作用很大程度上要靠党员的先进性来体现。党员素质的提高是保障农村村民自治不断进步的根本保障。必须提高党员的政治水平 ,增强党的意识 ;必须保证党员符合时代要求 ,能为党和政治路线服务 ;要按照“三个代表”要求 ,做好农村党员教育、发展工作 ;要按照“四化”方针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农村党支部书记队伍。  相似文献   

6.
在村民自治背景下,村党组织势必要发生角色和职能的转换,即村党支部由传统体制下直接领导行政管理、决定村庄事务,转变为领导、组织村民行使民主选举、民主监督、民主管理、民主决策等各项权利。但是,从实行村民自治政策以来,国家立法层一直采取的是党支部领导村委会的领导方式,这不仅造成了村党组织对村民委员会权力的取代,也使村民在行使民主权利时领导者和组织者缺位,从而引发了权力结构矛盾和村民自治权力运转机制的失灵。鉴于此,应科学界定党组织在村民自治中的角色和地位,转换党组织的领导对象,由领导村民委员会转为领导村民会议和村民代表会议,以落实村民民主选举、民主监督、民主管理、民主决策等各项权利。  相似文献   

7.
1999年3月29日,中共中央组织部颁布了《中国共产党农村基层组织工作条例》。《条例》第九条第三款明确指出,村党支部要“领导和推进村级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支持和保障村民依法开展自治活动。领导村民委员会、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共青团、妇代会、民兵等群众组织,支持和保证这些组织依照国家法律法规及各自章程充分行使职权。”坚持党对村民自治的领导,这个原则绝不能动摇。然而,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基层民主的推进,农村党组织的领导权威正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如何在村民自治中实现并加强党的领导,已成为我们党…  相似文献   

8.
村民自治,是中国农民的一项伟大创造,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一大历史性进步。村民自治制度在广大农村的普遍推行,对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产生哪些影响?如何加强农村党支部建设,使之在实行村民自治中充分发挥作用?这些问题引起了广大基层干部和群众的普遍关注。带着这些疑问,笔者在安徽省淮北市一些乡镇进行了调查研究。  相似文献   

9.
正由于利益多元化、青壮劳力外出务工以及宗族势力干预等因素,有人认为,村民自治在当前已经发挥不了作用了,而且还人为制造了村委会与党支部以及乡镇政府的矛盾,不利于社会和谐与稳定。同时,在惠农政策力度不断加大的情况下,村民自治也失去了自身的动力,因而,村民自治已经失去了自身的价值与意义。在现实的农村公共生活中,确实存在着这些  相似文献   

10.
村委会实行直选后,如何健全民主政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扩大村民有序的政治参与?如何发挥村级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理顺党支部与村委会的关系?如何完善村党支部领导的充满活力的村民自治机制?这些问题在有序推进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方面,仍然是需要认真研究并解决的主要问题。实践证明,在完善党支部领导下的村民自治运行机制的前提下,把党支部工作、村民自治、民主监督有机地融于一个制度体系,是一种新型的有效的村级民主管理新机制,是推进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1.
《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规定,我国在村一级实行村民群众性自治。而这一制度运行的有效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村党组织和村民自治组织的关系。一 自80年代中国村民自治制度出现以来,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但是,在一些地方村民自治的运作很不规范,村民自治组织和村党支部的关系存在很多问题,严重影响了村民自治的有效性。 第一,组织权限模糊。村党组织对本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拥有决定权。村民自治组织有权依法开展自治活动,亦有权讨论和决定村中事务。这样,村中就存在两个对村中事务拥有决定权的组织。虽…  相似文献   

12.
村民自治结构是指各治理主体在各自权力、职责范围基础上的行为模式以及相互之间的关系,主要有内部结构和外部结构两种表现形态。内部结构是指由现有制度体系规定的村庄内部各治理主体的法律地位、相互之间关系以及各自的行为模式。但在基层国家权力的作用影响下,村民自治表现出了比制度规定的理想状态更为复杂多变的关系,各治理主体之间产生了许多冲突和矛盾(如两委关系失调和乡村关系紧张),形成了村民自治的外部结构。在村民自治的实际过程中,外部结构与内部结构交叉重合,形成了村民自治的现实结构:一方面,乡镇党委通过对村党支部的领导关系以及村党支部对村委会的领导地位取得了对村委会的领导权;另一方面,乡镇党委又通遍对乡镇政府的领导关系以及乡镇政府与村委会之间的指导关系实现了对村委会的实际管理。这表明,村民自治并未使得国家权力从乡村社会退出,而是继续保持对乡村社会的有效治理,承认这一现实是提高村民自治绩效的基本前提。本文旨在从政治学的角度对村民自治结构作一梳理分析,这对于我们清楚认识村民自治的现实,明确并理顺村民自治各个治理主体之间的关系,建立党组织领导下的充满活力的村民自治新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村民自治的健康发展取决于三对基本关系的理顺。要通过因地制宜的民主程序理顺党支部与村委会的关系;通过限定行政职能、健全自治功能的有效举措理顺乡镇政府与村委会的关系;通过遏制强权行为、提升自治实力的双向努力理顺乡村干部与村民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刘伟  陈畅 《瞭望》2000,(25)
探索村党支部如何发挥农村民自治中的领导核心作用,是新时期基层党组织建设遇到的新课题。一些选上来的村干部认为,既然村委会是村民自治组织,就是自己管理自己,不再需要基层党组织的领导了。那么,党支部和村委会应该是一种什么关系呢?兰州市安宁区委组织部部长石镜如最近就此问题和四位村支书进行了对谈,他们认为,农村党支部在新形势下要改变工作方法,在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中要充分发挥核心领导作用。 石镜如: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必须由党来领导,这是必须坚持的原则。村民自治实施以来,有些地方的农村党支部和村委会关系不…  相似文献   

15.
彭澎 《理论参考》2009,(4):29-31
村民自治是有中国特色的政治制度,村民自治是一种宪法权利,村民通过行使宪法赋予其的选举权和自治权,与乡镇政府的国家权力和村党支部的执政党权力进行抗争与博弈,从而维护和保障自己的各项权利,这其中就蕴涵着一种宪政精神和价值理念。  相似文献   

16.
当前,村民自治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异化倾向,使村民自治变成少数人的自治,使村民委员会的自治职能变为其他职能.这种非制度倾向,偏离了村民自治的目标和精神实质,当务之急是防止和杜绝这种倾向,使村民自治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7.
吴忠权 《行政论坛》2011,18(1):16-19
由于我国现行法律规范对乡村关系的规制语义过于模糊和原则,常常使乡镇政府与村委会、村党支部与村委会发生角色错位,容易形成一种非正常的、异化的乡村关系。这种制度供给上的不足不但致使乡村关系行政化、村民自治制度运行虚化日益凸现,而且对乡村民主建设产生了许多不良影响,直接危及到乡村民主的健康持续发展。当前,推进乡村民主建设的对策在于:完善相关法律制度,规范乡村组织的行为;改革压力型体制,调处乡村关系;深化乡镇行政体制改革,切实转变政府职能;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改进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  相似文献   

18.
论我国村民自治的特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农村的村民自治活动 ,是 2 0世纪 80年代初期在党的领导下亿万农民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伟大创造。村民自治组织作为农民群众实行直接民主的一种基本形式 ,在农村基层社会组织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 ,它有着农村其他基层社会组织所不具有的特点。  相似文献   

19.
文章从权力分配的角度,比较分析了村民自治条件下广东省S村和Y村的村庄治理问题,阐述了村委会、村党支部和农村集体经济合作组织三方的权力矛盾,以及村民自治与乡镇行政管理的冲突,探讨权力协调之策,探索乡村基层民主的更好实现。  相似文献   

20.
论乡村三重关系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乡镇与村庄之间具有三重关系:一是乡镇党委与村党支部的领导与被领导关系;二是乡镇政府与村委会在村民自治事务范围内的指导与被指导关系;三是乡镇政府与农民在政府依法行政事务上的管理和被管理关系.第一重关系体现党的领导原则,第二重关系体现村民自治原则,第三重关系体现依法行政原则.乡村三重关系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以其中任何一个关系、一个原则来否定其他两个关系、两个原则,都会造成乡村关系的失调.从我国乡村治理的现实需要出发,为建设良性互动的乡村关系,关键在于融三重关系为一体,有机配合,互相促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