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哲学作为人类知识最高层次的理论体系,是一定时代人类文化的结晶,是由该时代的政治、科学、道德、宗教、文学艺术等因素组成的文化共同体的产物。在当代,哲学工作者应立足于全球性问题,探讨人与自然和谐统一发展的理论;立足于全球性问题,寻找全球化文化和本土文化的切合点;立足于人类的持续生存和发展,研究人类的共性。  相似文献   

2.
普遍伦理的三重障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随着全球性问题和全球化趋势的凸显,有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意识到人类世界需要全球化的管理。全球化趋势与现代高科技发展,特别是信息技术的发展密切相关。在现代高科技的武装之下,人类在经济领域的全球化合作正日益加强。遗憾的是在政治、道德方面人类似乎丝毫也没有因高科技的发展而进步。现代高科技的发展和全球化的经济合作诚然大大增强了人类的力量,但人类既无意也无法用现有的强大力量去解决种种全球性问题。而以环境危机和人口爆炸为根本特征的全球性问题若不能得到妥善解决,人类便面临灭绝的危险。面对这样的生存境遇,越来越多…  相似文献   

3.
全球化的文化内涵及对我国文化建构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球化的文化内涵指全球化过程中文化的同质化和多样性之间的矛盾及由此产生的诸多文化效应和文化现象。我国的文化建构离不开自己的文化母体,也离不开全球化的大背景、大趋势,全球化必将对我国的主流文化产生深远的影响,并呈现出多样性、兼容性等特点。可以预测,随着中华文化的振兴,中华文化在新世纪将成为一种全球性的文化,并为人类文化的进步提供一个新的参照系和新的推动力。  相似文献   

4.
全球化背景下如何实现"文化他信"向"文化自信"的转变是学界关注的热点问题。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对构建文化自信有重要作用,二者存在一定辩证互动关系。一方面,人类命运共同体不仅是化解地方性和全球性矛盾的尝试,而且还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全球层面的应用和发挥,是文化自信精髓要义的扩展和深化。另一方面,文化自信着力于改变文化单极主义认知,冲破西方文明冲突理念和强权思维,摆脱以往霸权道义,实现文化多样性和自主性,突出中国文化的优越性,建立互相尊重和平等交流的文化发展新常态,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本土化实践经验的同时彰显人类共同价值归宿。因此,应以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为参考确立文化自信,即在辨识全球性与地方性二元矛盾前提下,澄明文化的民族性和全球性;在抵御文化帝国主义和文化霸权论的同时,推崇文化平等主义;在去蔽文化自卑和文化自负心理的同时,彰显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相似文献   

5.
熊光清 《人民论坛》2020,(11):18-21
当前,曾经推动全球化的力量正在转变为阻碍全球化的力量,全球性问题正呈现新的特征,全球治理体系发生深刻变化。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揭示了新全球化时代全人类命运紧密相联、休戚与共的现实,指明了人类未来发展的方向。随着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肆虐,新全球化背景下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深刻性愈益凸显。  相似文献   

6.
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坚持邓小平的时代理论 ,确认“和平与发展仍然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并分别从政治、经济、文化方面阐明了当今世界的时代特征 :世界正在走向多极化 ,这是当今国际政治的一个突出特点 ;经济全球化是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技术发展的客观要求和必然结果 ,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的一个基本经济特征 ;世界的多样性既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 ,世界存在的本质特征 ,也是我们所处时代必须坚持的文化特征。从而形成了从主题到特征两个层面 ,再到政治、经济、文化三大特征的时代理论体系 ,这是对邓小平时代理论的重大发展。  相似文献   

7.
国际化视野下的高等教育本土化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今世界全球化趋势带来了世界多元文化的相互交融,民族性与互补性是全球化时代文化所具有的两大特征,这两大特征在高等教育领域表现为高等教育的本土化与国际化关系。在全球化背景下,我国高等教育既要具有国际化视野,开放、引进和吸收国外高等教育的先进成果;又要坚持高等教育的中国特色,发展、保护和坚持本土民族文化。  相似文献   

8.
伴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前进,全球化浪潮席卷全球。冷战结束后,全球化更多地表现为市场化、信息化.可以被更准确地称为经济全球化。“在全球化趋势下,超国界的、全球性的力量在行动,全球性的问题在蔓延”。(袁明《世界知识》1999年第2期第28页)经济全球化不可避免地对“本土文化”造成冲击。它虽然不是一种政策,但它将探刻地影响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包括思维、制度、信仰、  相似文献   

9.
资本逻辑的裂变,直接造成了人类社会在国内政治与国际政治两个层面的巨大裂变,导致全球化进程的被中断和被撕裂,催生了逆全球化浪潮和国家主义思潮的兴起。与此同时,人类社会也迎来了一个500年来从未经历过的大变革、大转型、大突围,一个重建未来的伟大时代。  相似文献   

10.
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一个关系问题的方法论断想曹富雄本文把问题的着眼点放在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的关系上,落脚点在于探寻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推动现代文明的发展进程。111这里首先涉及的是文化与文明的关系问题。在社会学家看来,文化是指人类所创造的一切物...  相似文献   

11.
曾辉 《中国周刊》2016,(4):28-29
传统手工文化是中国"工匠精神"的核心体现。倡导"工匠精神",就是要让传统手工文化活在现代生活中,与现代文明下的生产方式结合,这符合国家"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手工业与农业是维持数千年来人类的生存之本,"男耕女织"般的农业与手工业共生方式是人类可持续生存的重要依靠,是人类诞生以来文明发展的两大支柱产业。尽管大工业对人类文明的贡献是巨大的,但其产生的问题同时也是最大的,大工业快速增长的后果是对资源和能源的大量消耗,对于未来是难以为继的。本届米兰世博会上,国际  相似文献   

12.
全球性意识是人类对当代全球性问题的基本认识和行动原则.它主要包括和平观、发展观、环境意识等基本内容,具有普遍性、整体性等特征.尽管目前全球性意识在形成中存在众多分歧和障碍,经过人类共同而积极的努力,它最终会成为实质统一的人类新意识形式,成为人类解决全球性问题的指南.  相似文献   

13.
朱扬宝  朱亚宾 《传承》2013,(8):132-133
经济全球化是世界发展的客观趋势,对于人类社会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影响。它包含"善恶"两个层面的经济伦理意蕴。经济全球化的伦理意蕴概括为三个层面:即个人生存发展方式、国家利益实现以及人类整体利益实现。  相似文献   

14.
姜义飞 《前沿》2008,(9):19-21
关于哲学对话的讨论已有久远的历史,但究其实效性来说,却未尽人意。在哲学思想的对话交流中,对形而上问题的思索和争辩是一个层面,但并不是其全部。哲学只有立足于其所处时代,针对社会焦点问题而进行批判性反思.解决社会发展实践所面临的难题和困境,才能为人类指出一条合时、合理的前进道路,以实现哲学自身以及哲学对话的本真价值。在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哲学对话应当以全球性社会问题作为共同视阈,引导人类走出发展的误区。  相似文献   

15.
陈食霖 《理论月刊》2002,(10):74-75
全球化在价值观念上给我们的问题在于:文化价值的多元与一元是否能够成立?本文认为,虽然具有全球性的共同价值的文化生成是一个充满曲折的过程,但应该说它是全球化发展的必然产物。而要达到全球价值一元,必须反对文化霸权主义和文化保守主义。  相似文献   

16.
在全球化进程中,经济、科技、世界格局等因素从正面促进了全球关联和共同利益的形成,而全球性问题则从反面促成了全球性的相互依存。人与人、人与自然以及人与自我这三重关系的内在矛盾表明,可持续发展问题在实质上与全球性问题具有内在一致性。强调人类相互依存与共同利益的后现代价值观,在一定程度上为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了价值导向。  相似文献   

17.
过去我们是地域性地思考问题,现在思考文化问题应该带有人类意识和全球观念。所以中国文化模式应该有全球性的战略眼光  相似文献   

18.
马小茹 《传承》2009,(8):30-31
全球化趋势势不可挡,全球性问题日趋严重,人的生存、发展问题不断凸显。建构共生理念是解决全球性问题的根本出路之一,全球化是建构共生理念的基本依据。共生理念是全球化通向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思想桥梁。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全球化与共生理念的共同价值尺度。  相似文献   

19.
全球自然灾害概述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郑远长 《中国减灾》2000,10(1):14-19
1 引言  当今世界前进的两大主流是和平与发展。从发展的角度来说,人类共同的家园——地球正变得日益脆弱。在经历了人口剧增、环境污染、资源匮乏和自然灾害等全球性问题的危害之后,人们终于认识到,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是人类世代发展的唯一选择。自然灾害作为危害人类...  相似文献   

20.
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中国顺应当今时代、引领世界潮流提出的新思想新理念新主张,在全球化深入发展、科技与社会变革并驱、全球性问题突出的大背景下,其具有重大时代意义和深刻思想内涵。中国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了很多努力,不仅倡导建设全球伙伴关系网络和推动"一带一路"建设,还与亚洲、非洲、拉美多国探索利益共享责任共担合作共赢的新模式。在新时期,一要完善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论体系,以考察国际社会现实为前提,以中国文化精髓充实内核;二要加快全球伙伴关系网络建设,积极倡导践行新义利观,夯实新型合作基础;三要坚定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立场信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