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艾丽斯老师快60岁了,美国人,在北京某著名大学教英文。报酬虽少,但她教得很认真。今天不说她教英文的事,只讲讲她的一个爱好。这个爱好是艾老师来北京之后才有的——过马路。和不少欧美同乡一样,刚到北京那会儿,过马路对艾老师来说也是一件难事。她经常在路口踌躇不已,看着身边的人往来穿梭,却找不到行动的时  相似文献   

2.
<正>"李老师,我接到新疆大学的录取通知单了。"9月25日一大早,农二师三十四团中学教师李红接到了她曾经教过的学生李春蕾打来的报喜电话。今年41岁的李红老师原是农二师三十四团电视台的播音员。1997年8月她毅然辞去了令人羡慕的播音员工作,来到团中学当了一名普通的人民教师。李红刚到团中学没多久,教育制度就由传统教学向素质教育转变。对  相似文献   

3.
李然 《廉政瞭望》2012,(9):53-53
艾丽斯老师快60岁了。美国人,在北京某著名大学教英文。报酬虽少,但她教得很认真。今天不说她教英文的事,只讲讲她的一个爱好。  相似文献   

4.
赵久凤是青铜峡市政协委员、也是舒雅美发美容院的美容师兼经理。十年前,面对茫茫商海,她用自己的勤劳勇敢、聪明才智和拼搏精神,为自己找到了施展才能的“市场“,为她——这只“凤凰“找到了展翅飞翔的起点。榜上无名,踩出新路做强者赵久凤生长在青铜峡市一个偏离市镇的普通农家。在上中学时,久凤是个成绩很好的学生,许多教过她的老师都认为她是上大学的料。但连续三年参加高考,她都名落孙山。家中极为困难的经济状况和冷酷无情的现实,使她无法继续求学了。上大学的梦破灭了,她感觉自己的人生一片灰暗。为了生存,赵久凤拜师学理发,于1988年初租房开了一爿小小的理发店。刚开始,她怎么也打不起精神来,每天似乎都在重复着单调乏味的  相似文献   

5.
《先锋队》2012,(1):4-7
她是我国唯一从第一届连任到第十一届的全国人大代表,她曾先后13次见到过毛主席、周总理,周总理在北京中南海西花厅专门宴请过她,邓小平称赞过她,江泽民称她"凤毛麟角",胡锦涛总书记叫她"申大姐",李鹏、朱基、薄一波、习近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亲自到西沟看望过她。作为新中国妇女的代表,她到丹麦哥本哈根参加过世界妇女代表大会;美国著名记者斯特朗采访过她;前苏联青年英雄卓娅的母亲给她写过信。她——就是申纪兰。她说:"不是西沟离不开我,是我离不开西沟。"  相似文献   

6.
2008年,魏皓以天津市特聘教授的身份来到天津科技大学海洋科学与工程学院工作。没多久,她便以特有的气质和卓越的工作能力赢得了同事们的认可。大家一方面折服于她突出的工作业绩,另一方面也被她勤勉踏实的工作作风所感动。从家到泰达校区需要往返上百公里的路程,除极特殊情况外,她始终坚持每天早上8点半按时到岗。尽管每天早出晚归,在承担繁重的教学和研究工作的同时还要照顾年迈多病的母亲,但从没听年近五旬的魏皓喊过一次累,叫过一声苦。  相似文献   

7.
我教了一辈子书。抗日战争沦陷期间我在天津教过几年中学。1949年走出大学的校门又开始进大学教书。1991年,在进入古人所谓“从心所欲不逾矩”之年退休。直到1999年春天,我还以“业余爱好者”身份回到课堂讲了一学期课。做为一名老教书匠,不敢说我讲课、写...  相似文献   

8.
彭伊娜是彭湃烈士(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农委书记)的孙女,广东省政协委员。上大学之前,她曾做过车工、图书管理员。改革开放恢复高考后,她于1979年考进暨南大学新闻系,毕业后在《南方日报》社从事新闻工作。1988年至2000年,在新华社澳门分社工作,担任过新闻处、文化处处长,参与组建澳门特区第一届政府以及澳门回归一系列重大...  相似文献   

9.
正她的家乡在哈密,那里的瓜果香甜,生活安逸;她上大学在石河子,那里环境优美、气候适宜。怀揣着理想和信念,她最终选择了去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条件相对艰苦的二师三十三团工作。从技术员干起,在机关帮过工,负责过科技工作,现在已经是三十三团人口计生办主任、妇联副主席的她,用16年时间,实现了三次人生的自我超越。她把自己的青春奉献给了团场,同时也实现了自我价值的升华。她叫高艳荣,一朵美丽的瀚海"女人花"。1996年,刚刚走出校门的高艳  相似文献   

10.
快乐地工作     
《当代党员》2011,(1):1-1
她18岁开始经商,挣下了两间门面,丈夫是镇领导,儿子上大学,日子过得很滋润。 接到党组织邀请她回社区竞选总支书记的召唤,她立即辞去月薪4000多元的工作。当上社区总支书记后,她每天工作到深夜,把社区6000多居民团煞成一家人,什么事儿都打理得井井有条。  相似文献   

11.
一身橄榄绿,—张黝黑的脸庞,一双粗糙的手,一种与实际年龄不相府的成熟。她们与众多美丽的女孩一样有着朝气蓬勃、意气风发,她们爱玩、爱美、更爱浪漫。但她们却选择了不—样的人生,她们就是驻扎在农九师一六一团十二连的孙龙珍民兵班的姑娘们。为了妹妹能上高中她选择了不上大学有着男孩性格的21岁的罗琦,是来自一六七团的女青年。从小就向往军营生活的她,2003年高考中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湖北省鄂州大学的电信大专班。当时妹妹也因为学习成绩好,考入了兵团二中。由于当时家里经济周转不开,自己上大学还要一笔不小数目的钱。于是她放弃了上大学的机会,让妹妹去读了高中。每年的七八月份,她看着手里拿着大学录取通知书去上大学的学生,她心里有说不出的难受,总会暗自流泪。2005年初,罗琦报名并毅然地走进了民兵班。她相信这就是自己实现梦想的一所大学。她说:“民兵班就是一所大学——社会大学。在这里,让我学会在家里乃至在真正的大学都学不到的农业知识和科学技术,让我学会了如何在大集体里生活、与人交流。虽然民兵班的生活有些枯燥、有点累,但我的每一天都是快乐充实的。”  相似文献   

12.
刘霄 《廉政瞭望》2014,(18):10-10
一个很有名的“80后”作家,曾感叹过“知识改变命运”这一说,她说:“上了大学,才发现知识只能延迟命运,而一点也改变不了命运。考不上大学,18岁就失业;上了大学,22岁就失业。”她观察到周围许多同学在认识到这一悲凉现实时。都哄然叹气道:“还是读研吧。”  相似文献   

13.
餐桌情     
1994年从新民一中教师岗位退休后,霍雅坤觉得这世界喧嚣的声音一下子清静了。可没过多久,当年她教过的几个学生请她给照顾一下刚上学的孩子,她欣然同意。每天中午11:20到新师附小接回,去学校之前把带来的饭盒给热上,孩子到屋休息后,洗手吃上热乎乎的饭。孩子们都称蔡奶奶(爱人姓蔡)对我们可好了。这事一传出,相继前来送孩子吃午饭的就多了,最多时40人。这么多  相似文献   

14.
正2007年10月,大学生村官李学芳来到邢台县会宁镇永富村。十年如一日,她将一个走路难、吃水难、取暖难、如厕难的僻壤穷村变成了一个处处都是水泥路、家家都有自来水、户户都有天然气的美丽乡村。群众乐了,她的信心更足了。她就是永富村党支部书记兼村主任李学芳。她是俺们的村干部2006年,李学芳从河北师范大学毕业,到了邢台市一所小学教体育。2007年,邢台县进行大学生村官招录,她考取了大学生村官。这年秋天,她被分到了会宁  相似文献   

15.
正申纪兰是我多年多次采访过的老劳模。2020年6月28日她走了,我很想念她。我最早认识老申是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那时她常到大寨参观访问,与陈永贵、宋立英、郭凤莲是老朋友。我在与他们座谈交流时,听到过大寨、西沟艰苦创业的许多动人故事。  相似文献   

16.
正秦兰是二师三十三团乌鲁克学校的小学语文教师。从教19年来,她像蜡烛一样燃烧自己,照亮了学生的求学路,把无私的爱倾注给了她教过的每一名学生。谁让咱选择了教师这一职业从执教的那天起,秦兰就担任了班主任工作。既要抓教学,又要抓班级管理,这无疑是对一个教师的挑战。面对这个挑战,她投入的是更多的精力和心血,尝尽了酸、甜、苦、辣,但她却无怨无悔。  相似文献   

17.
黄卫东 《党史纵横》2005,(10):58-58
董边是毛泽东秘书田家英同志的夫人。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后,当时在太原女中念书的董边毅然决然地选择了革命道路,还参加过“一二·九”运动太原的游行。后来,在山西临汾参加了八路军被编入学兵队。三个月学兵队的训练结束后随队奔赴延安。从1938年至1945年在延安整整生活了8年。期间先后在陕北工学院、中央党校、女子大学(简称称“女大”)、马列学院、中央政治研究室等学习和工作过。董边是个要强的女性,在女大学习时曾被评为学习模范。并一直担任班里的党支部书记。女大解散后,校方推荐她到马列学院(那时已改名中央研究院)。后被抽调到新成…  相似文献   

18.
1994年7月,省电教馆内,来自全省各地的数十名教育精英参加省“园丁杯”演讲比赛,经过紧张的角逐后,一位身材瘦小、戴着近视眼镜的女教师走向领奖台,全场响起了长时间的掌声。同年10月,在四川丰都中学(今重庆市丰都中学),还是这名貌不出众的女教师参加全省语文竞教活动,当竞教活动负责人在主席台上把获奖证书送到她面前时,她流泪了,继而伤心地哭了起来……她,就是四川省阆中市保宁中学年仅24的语文教师秦庆。直到7年后的2001年6月底,秦庆当时悲恸哭声的谜底才彻底揭开。从她为纪念建党80周年所写的演讲稿中,我们才读到秦庆曾遭受过许多磨难和一名普通共产党员博大无私的爱心……面对挚爱她的男友和贫瘠的土地,她矢志不渝地选择了爱与奉  相似文献   

19.
正她是一位留美归国的女博士。为了支援西部大开发,她来到了祖国西北部边陲城市银川。她就是自治区人民医院引进的"海归"人才——2012年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自治区人民医院临床医学检验诊断中心主任朴文花。豪情满怀,投身宁夏医学事业2004年7月,朴文花从延边大学医学院和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感染疾病科博士研究生毕业。毕业不久,她又到日  相似文献   

20.
胡朋是一位杰出的电影、话剧两栖艺术演员。她因在银幕上擅长扮演正直、善良、坚强的农村妇女和革命母亲形象而闻名,被中国的电影界誉为“八路奶奶”。只身奔赴延安胡朋,原名初媪诚,1916年出生在山东蓬莱一个旧知识分子家庭。父亲是个落魄的清末举人,教过书。胡朋年幼时,随父亲寓居在北平,过着困窘的生活。1930年,胡朋就读于北平师范大学附中(现在的北京师大附中)。在此期间,她受到五四新文化运动余波的影响,接触了我国早期话剧和电影艺术,对之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