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叶慧 《今日浙江》2014,(10):22-25
正秀美浙江,山水塑形,绿韵作裳,一片花柳繁华。多年来,浙江坚持"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把发展生态经济和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作为重大任务,将生态文明建设理念一以贯之,一贯到底。"绿色浙江"、"生态浙江"、"美丽浙江"的建设,始终顺应着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千万工程"、"美丽乡村"、三轮"811"专项行动、"循环经济991行动计  相似文献   

2.
浙江是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大省。浙江民营经济的发展史,是一部以老百姓为主角的创业富民史,是一部逐步完善市场经济的改革创新史,是邓小平理论等在浙江的生动实践。邓小平理论与浙江民营经济发展的关系十分密切。一是邓小平的"猫"论、"摸"论、"先富"论使浙江的民营经济突破束缚、先行发展;二是邓小平的"不争"论、"三个有利于"论使浙江民营经济快速发展;三是浙江民营经济的发展印证了邓小平理论在实践中的巨大生命力,实现了邓小平"先富带后富"的愿望;四是民营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必须继续坚持和发展邓小平理论。  相似文献   

3.
从浙江实际出发,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最重要的就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和制度,深入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浙江的具体实践.新一届中共浙江省委根据党的十八大精神,紧密结合浙江实际,进一步确立了加快建设物质富裕精神富有现代化浙江的发展目标,明确了分两阶段推进和"抓好一三五、不断上台阶"的发展途径,提出了从八个方面系统推进现代化的发展任务,构筑了"目标值、路线图、任务表"相互关联、互为支撑、三位一体的长远发展格局. 牢牢把握建设"两富"现代化浙江的发展目标 省委提出建设"两富"现代化浙江的奋斗目标,完全符合十八大精神,是结合浙江实际全面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的具体体现.  相似文献   

4.
弘扬人文精神 打造人文浙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谋划"十二五"规划及更长远的发展,必须弘扬人文精神,打造人文浙江,实现我省经济社会发展与人的发展的有机统一。打造"人文浙江",核心在于立"人",必须始终坚持以人为本、以文化人"人文浙江"的核心精神就是以人为本。  相似文献   

5.
浙江"忠实践行‘八八战略’,奋力打造‘重要窗口’"这个中心议题,需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即振奋精神,捕捉用好创新发展先机,更好推进浙江"重要窗口"建设;创新思维,"两破除两树立",作为推进浙江"重要窗口"建设重要切入点;全员全民创新,推动浙江经济再腾飞,为"重要窗口"建设奠定坚实基础。继续发扬浙江人民不屈不挠、坚韧不拔、艰苦创业、勇于创新的时代精神,实现浙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6.
《创造》2007,(7)
浙江经济发展的成就,近年来越来越引人瞩目,吸引了人们对"浙江现象"和"浙江发展模式"的探讨. 浙江模式成为一种浙江经济发展中的制度资源,作为浙江经济发展的信誉资产,对于其他地方具有极大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最近,国务院正式批复《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规划》,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把"浙江海洋经济"和"浙江舟山群岛新区"纳入国家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与此同时,国家发改委批复了《浙江海洋经济发展试点工作方案》。  相似文献   

8.
今哲 《今日浙江》2021,(12):28-45
2003年7月,习近平同志在深入调查研究、深刻洞悉发展大势、深邃思考浙江经济社会发展战略问题的基础上,亲自谋篇布局、开篇破题,作出了"八八战略"重大决策部署,为浙江赢得战略主动、抢占发展机遇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18年来,"八八战略"指引浙江改革发展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实现了从经济大省向经济强省、从对内对外开放向深度融入全球、从总体小康向高水平全面小康的跃变.民营经济,数字经济,高水平均衡协调发展,整体智治,跳出浙江发展浙江,文化高地,平安浙江、法治浙江,诗画浙江,守正创新的干部队伍这9张金名片,是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时点题开篇、历届省委传承创新的工作成果,也是浙江忠实践行"八八战略"、奋力打造"重要窗口"积累的宝贵思想财富、精神财富、物质财富.  相似文献   

9.
蒋中崎 《今日浙江》2012,(20):54-55
浙江历史悠久,文化源远流长。从新近发现"上山文化遗址"至今,浙江先民创造了一段段辉煌历史。同时,作为吴越文化的重要发祥地,浙江还有着十分丰富和特色鲜明的传统文化,从而赢得了"旅游胜地"、"文化之邦"等美誉。从浙江文化的生成结构与生成状态看,浙江地理条件、地域环境与社会历史发展的差异,是影响浙江文化,特别是影响浙江文化特色形成的最大因素。  相似文献   

10.
袁卫 《今日浙江》2014,(9):19-20
正浙商是浙江发展最宝贵的财富,也是浙江经济的比较优势所在。面对浙江经济的"爬坡过坎",广大浙商用加快投资、加快转型、加速发展的实际行动,倾力打造浙江经济升级版。"没有什么能够阻止我们前进。"肺腑之言,铿锵有力;内外兼修,行之恒远。  相似文献   

11.
赵洪祝 《政策瞭望》2011,(12):12-13
改革开放以来,浙江人民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引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开拓进取,创业创新,探索走出了一条具有浙江特色的发展路子。30多年间,浙江由一个陆域资源小省发展成为经济大省。浙江市场取向的改革和市场经济的发展是从民营经济起步的。民营经济为浙江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  相似文献   

12.
徐震 《今日浙江》2013,(8):50-51
新世纪以来,我省以生态省建设为龙头,在践行科学发展观、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进程中,相继提出了"绿色浙江"、"生态浙江"、"美丽浙江"等一系列战略目标,这三者一脉相承、互为一体,是我省环境保护实践和认识的重要结晶,昭示着我省生态文明建设的脉络和方向。"绿色浙江"代表了绿色发展的路径选择,"生态浙江"是生态立省方略的目标归宿,"美丽浙江"则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外在表现。厘清这三者的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13.
浙江经济发展的成就,近年来越来越引人瞩目,吸引了人们对"浙江现象"和"浙江发展模式"的探讨。浙江模式成为一种浙江经济发展中的制度资源,作为浙江经济发展的信誉资产,对于其他地方具有极大的借鉴意义。浙江模式,是浙江精神在改革开放后经济发展中的表现,是文化观念、组织结构和人际关系的自由和开放精神的产物。从浙江经济发展的形式来看,体现  相似文献   

14.
建设"法治浙江"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在浙江的具体实践,"法治浙江"逻辑地是法治中国的有机组成部分。"法治浙江"由于所针对问题具有先发性、建设实践具有先行性、经验做法具有可复制性,因而之于法治中国具有多方面的先行示范意义。今后的"法治浙江"建设,必须以归零的心态,找准补齐短板,通过深化改革,继续发挥好先行示范作用。  相似文献   

15.
汤涛 《政策》2003,(6):25-26
改革开放以来,浙江经济飞速发展,成为我国经济发展当之无愧的"领航船"和人们解剖改革开放成功经验的"活样本"。今年3月26日至4月1日,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共湖北省委书记俞正声的团长、省委副书记邓道坤为副团长的湖北赴浙江学习考察团,学习考察浙江经济发展经验。为了认真学习浙江经验,本刊特开辟"向浙江学什么"专栏,以期推进湖北经济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6.
张延 《政策瞭望》2011,(4):35-37
最近,国务院作出把浙江建设成海洋经济示范区的决策,为浙江发展海洋经济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而"十二五"时期把宁波港打造成国际强港,则是宁波乃至浙江发展海洋经济的一项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17.
沈祖伦 《今日浙江》2007,(15):10-11
建国以来,浙江干部中有一种"注重民生、崇尚实际"的很好风气.这逐步地发展成浙江的一种文化传统.它对于浙江的工作,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乃至今后经济社会的发展,有很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正>钱江潮涌,数不尽风流。去过浙江的人,都会感叹浙江发生的变化;了解浙江发展历程的人,都会惊叹浙江人抓机遇的本领。浙江,这块"插根筷子也能发芽"的神奇土地,不断地在创造"奇  相似文献   

19.
《今日浙江》2013,(23):2-4
今年以来,国网浙江省电力公司围绕省委、省政府"干好一三五"、实现"四翻番"的战略部署,在国家电网公司的统一指导下,加快推进坚强智能电网建设,积极助推新能源发展,全力开展新农村电气化建设,当好"美丽浙江"建设先行官,各项工作取得积极进展。助力经济转型浙江煤炭、石油、天然气等能源绝大部分来自省外,尤其电煤主要依靠外运,已经成为浙江发展的一大心病。据预测,"十二五"期间浙江最高负荷年均增长10.4%。到2015年,浙江最高用电负荷将达到7472万千瓦,届时需  相似文献   

20.
《小康》2021,(28)
正随着《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实施方案(2021—2025)》的发布,浙江构建起共同富裕的"四梁八柱"。如何让这间"样板房"更实用?在不断"做大蛋糕"的同时,浙江将主攻方向瞄准缩小地区差距、城乡差距、收入差距。何为共同富裕?为何选中浙江?如何进行示范?《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意见》发布以来,这样的话题一直在网上热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