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退休年龄是退休制度中最敏感的变量,规定退休年龄必须综合考虑退休年龄的社会基础,退休年龄的社会基础是规定退休年龄的现实前提。退休年龄的社会基础包括人口健康水平、人口文化素质、人口老龄化程度、社会福利制度、财税状况、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养老金收支状况等多方面的因素。通过退休年龄社会基础的国际比较认为,我国与主要发达国家退休年龄的社会基础完全不同,不能盲目效仿主要发达国家延迟退休年龄,我国退休制度改革的重点是完善退休制度,为今后延迟退休年龄应对人口老龄化奠定政策基础。  相似文献   

2.
我国当前是否应当延迟退休年龄成为理论和实务界争论较为激烈的话题。本文通过对延迟退休年龄的目的、延迟退休年龄可能产生的现实问题、延迟退休年龄对社会保障制度公平性的影响等问题进行分析,认为延迟退休年龄并非现阶段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首要任务,在社会保障顶层制度的公平建构完成前,延迟退休年龄的本质仍然是为了维护既得利益群体所取得的不公平的社会保障利益。在此基础上,文章提出了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建议,期待对正在进行的社会保障制度改革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3.
在人口老龄化与社会养老压力日益加重的今天,延迟退休成为屡次被提及的话题。本文从退休引起的代际公平问题出发,对现行的退休政策进行分析,汲取发达国家调整退休年龄的举措与启示,并结合中国政府弹性退休制度的探索,考虑到该制度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提出了退休年龄调整制度的构想。  相似文献   

4.
随着人口老龄化时代逐渐来临,延迟退休年龄已成为世界上大多数国家普遍采取的应对策略,西方国家延迟退休年龄初衷是为了增加劳动参与率,而人口老龄化对养老保险制度财务状况的可持续性挑战才是我国延迟退休年龄政策的主要动因。延迟退休政策的制定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缓解养老保险财务状况的初衷不应覆盖延迟退休对国民经济带来的其他负面影响,制度的实施也不是一蹴而就的,否则,对整个宏观经济的影响将直接导致这项政策的实施不仅起不到预期的作用,反而将从负面影响养老保险事业的发展。文中就延迟退休政策制定之前对其可能对国民就业产生的影响进行简单分析,供有关部门制定政策时参考。  相似文献   

5.
延长退休年龄是中国发展的必然趋势。人均寿命提高了,中国人口结构发生变化,人口老龄化不容乐观,延长退休年龄可以减轻养老保险基金的支付压力,减轻家庭养老负担和社会养老压力。建议大力发展经济,提供更多就业机会,从强制退休逐渐向自主选择转变,实行弹性退休制度,国家应根据不同的行业,甚至不同的区域来制定弹性的退休政策,提高养老保险的参与率。  相似文献   

6.
人口老龄化是国际性难题,其引发的经济和社会问题引起国际社会的普遍关注。为实现养老保险制度的可持续发展,主要国家纷纷把提高退休年龄作为缓解养老保险制度支付危机的措施之一。文中详细阐述了美国、德国、英国和日本延迟退休年龄的背景、方案及特点,在此基础上梳理了可供我国借鉴的经验,即留一定的缓冲期、做好立法保障、分步延退、做好相关的配套工作,保障老年人权益等。  相似文献   

7.
我国社会老龄化程度加深、人口红利逐渐消失、养老金支付压力剧增已经是不争的事实,种种不利因素都指向了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延迟退休年龄成为政府、社会和民众讨论的焦点.通过经验数据测算,研究发现延迟城镇职工退休年龄对个人和社会都具有积极意义.因此,需要进一步明确退休年龄延迟的时点、最优退休年龄、延迟速度等关键点,构建符合我国实际的退休年龄延迟整体方案.  相似文献   

8.
随着我国人均预期寿命的不断提高,以及人口出生率的不断下降,加之人口计生政策的实施,我国在经济发展程度偏低的状况下,就于21世纪前后整体跨进了老龄化社会。基于我国国情,有声音呼吁延迟退休年龄以缓解我国社会养老保障金的支出压力,同时指明延迟退休年龄的国际趋势,一些发达国家早已实施了延迟退休的规定。  相似文献   

9.
在公共管理视阈层面来看,对于人口老龄化带来的社会压力,延迟退休可以有效缓解此问题。实施延迟退休政策造成的影响是使不同人群的收入差异化。退休人口数量的增多和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强给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带来更大的支付压力,也给我国社会保障机制带来更大的挑战。  相似文献   

10.
我国在人口老龄化和养老金支付面临危机的大背景下提出要"研究制定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政策",这符合我国的基本国情。渐进式延迟退休政策带来的效应是双面的,利与弊的界限没有楚河汉界那么分明。在实施该项政策的过程中,如果能有所侧重、循序渐进,制定配套的政策法规,公平对待各方利益,并做好相应的保障工作,定可以将其向更加光明的方向推进。  相似文献   

11.
近十年来,关于女性法定退休年龄的调整问题,已成为政界、学术界热烈讨论的一个话题。目前学术界的主流观点是我国应该延长女性退休年龄,但是女性推延退休也面临很多矛盾,所以也有部分学者主张暂不调整。本文对学术界正反方的观点分别进行归纳梳理,并介绍相关调整女性退休年龄的方案。  相似文献   

12.
随着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加深,延迟退休似乎已经成为必然趋势,对于是否应该延迟退休,何时进行延迟退休以及如何推行延迟退休,学者们都各执一词,争议不断。本文通过对2003年到2013年的关于延迟退休年龄的学术型文献进行分析,并利用SPSS分析进行定量分析,深入了解我国延迟退休问题的研究现状,为今后的政策研究提供依据和参考,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深及养老金缺口问题的出现,社会各界对延长退休年龄的呼声越来越高。延迟退休将对经济社会、劳动者及社会保险制度产生重要影响。国内外关于延迟退休的研究较为丰富,对相关研究现状进行总结和概括,以把握关于该问题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4.
目前,全国妇联、人社部等部门正在调研弹性退休制。北京市人大代表、全国妇联妇女研究所所长谭琳表示.相比“女性延迟退休”,弹性退休制将对退休年龄设置上下限,男女均享有选择何时退休的权利。  相似文献   

15.
我国人口平均预期寿命近年来不断增长,与人口老龄化相伴而生的是人口高龄化,高龄老人的养老与护理问题是我国面临的一个社会问题。随着家庭的少子化、退休年龄的延迟等,高龄老人的养老和护理需要家庭和社会共同解决,高龄老人的养老和护理将出现资金困难的情况,需要多渠道筹集养老资金,通过国家税收和农村土地转让金的一部分转入社会保障资金、社会捐赠和个人养老保险与护理保险等筹集资金,以法律规范确保养老资金的筹集。  相似文献   

16.
加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人口预期寿命延长以及经济增长速度的放慢,养老和就业问题面临更加严峻的形势。在权衡养老和就业问题之间,调整退休年龄的话题成为社会各界争论的焦点。由于退休年龄提前以及退休年龄延后所产生的结果,远无法达到人们预期所想要的效果,甚至还出现了反效应。借鉴西方国家的弹性退休政策,提出柔性退休年龄,并论证其重要性和可行性,阐述逐步实行柔性退休年龄政策才是解决中国当前面临问题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会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研究制定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政策”,是全会的一大亮点,也是近年来首次明确表示要研究制定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政策。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是关系到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重要问题,根据相关的调查显示,绝大多数民众对于这一政策持反对态度,反对和质疑的声音不仅十分强烈而且伴随始终。  相似文献   

18.
2009年9月《关于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的指导意见》出台,将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中农民退休年龄设定为男女皆60周岁,部分省市规定缴费不满15年的可延长缴费期,这意味着农民退休年龄整体上调。调整退休年龄后,在退休金一定的情况下,农民缴费压力明显减轻,同时有三类群体显示出其不适性:"40、50"农民、经济贫困农民、健康状况不佳的农民。这三类群体需要更细致的制度安排——弹性退休制度及特殊的财政扶持政策等。  相似文献   

19.
国外公务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原因主要包括人口老龄化压力、政府人力资源建设和劳动力市场建设需要。改革的方式主要包括参量式改革与结构式改革。改革的具体措施主要包括引入积累制因素、从给付确定制走向缴费确定制、改革养老金的计发办法、延长退休年龄、完善多层次的养老保险制度等。国外公务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为我国公务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提供了启示。  相似文献   

20.
<正>社会保险事业关系着千家万户的和谐生活,关系着每一个人的切身利益。目前,社会公众对社会保险的高度关注,从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空账、养老保险基金出现收支缺口、延迟退休年龄、"双轨制"、以房养老等等引发的不安与焦虑,已经表明公众对社会保险制度出现了信任危机。如何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