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莎士比亚的《奥赛罗》是诗化的。其艺术魅力之所以经久不衰,不仅在于它成功地描写了一出极具震撼力的浪漫爱情悲剧,更在于它运用了独特丰富的意象。这些意象反复出现,成为该剧艺术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这些意象的抒情功能、视觉功能和象征功能, 使读者感悟剧中的美感效应  相似文献   

2.
药在《水浒传》一书中曾多次被提及,是书中的一个重要物态因子,也是贯穿始终的一个重要意象,书中出现的有疗伤药、蒙汗药、毒药、保健药等几类,这些意象在人物形象的塑造和故事情节的推动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洪昇的<长生殿>以历史上唐玄宗与杨玉环的故事为题材演绎出一段至情至性的爱情悲剧.在<长生殿>中,作者一改历史上对唐玄宗和杨玉环的传统定位,把他们塑造成为具有常人之人情人性的帝王夫妇,突出渲染了他们之间的情爱缠绵,尤其塑造了具有平等意识的杨玉环形象,反映出作者对真挚情爱和女性形象的深层思考,具有强烈的人文精神.  相似文献   

4.
托尼·莫里森的《宠儿》讲述了女黑奴塞丝因杀死自己的女婴而遭其冤魂终日纠缠的故事。《宠儿》是一部阴森忧郁的小说,其中遍布令人压抑的意象,以至于有人认为它"就是一系列构成情节的象征"。这些意象有的是明显的象征,有的则是微妙的比喻和暗示:塞丝被掠夺的乳汁揭露着奴隶制度的灭绝人性;塞丝背上的树形伤疤暗示着奴隶制度对塞丝情感的摧残;贝比对色彩的浓厚兴趣说明她的身心完全解放;而塞丝对色彩的麻木是因为她还没能摆脱过去的阴霾;宠儿的怨毒时刻提醒着塞丝的罪过;甚至像124和28这样具有象征意义的数字也能激发读者的深思。就是这些意象使《宠儿》成为不朽巨著。  相似文献   

5.
小说《孽子》是白先勇唯一的一部长篇小说,它代袁了台湾同性恋小说的最高成就。目前的研究对白先勇小说中月亮和冬日等意象群落有所研究,但是作为“家”的意象提到不多,而且“家”与“父亲”形象的异形同源未曾有人提到。在《孽子》中,“家”和“父亲”的形象合二为一,且“父亲”形象在超越道德感后带来了人性回归。  相似文献   

6.
莫言的长篇小说《丰乳肥臀》问世之初以“艳名”惊动文坛。小说主人公背后 ,还有一个缤纷多彩、生机盎然的动物世界。莫言怀着对这些动物的喜爱和感激之情进行塑造和描摩 ,使之透射出素朴自然的审美风韵 ,又包孕着深广厚实的生活信息和社会信息。  相似文献   

7.
文学源头《诗经》婚恋诗歌“水”意象大量存在,并与女性、婚姻紧密的联系在一起。婚恋诗以其特有的魅力表现出了不同凡响的生命力,它开创了诗歌歌颂情爱的先河。今天对水意象参与情爱诗的表现类型、生成原由及水意象的原型意蕴等方面进行探讨是很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8.
月是唐诗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意象之一,特别是其中的“水月”意象——由于其中“水”、“月”相得彰益的视觉特点迎合了我国古代文学推崇的阴柔、含蓄的审美观,形成了“水月”意象的基础原因。因此,在唐诗中诗人常常借助“水月”这一复合意象抒发复杂的情感。  相似文献   

9.
《长恨歌》以浓郁的抒情性改变了全诗的叙事风貌 ,由于强烈的感情加入 ,叙述者身份与男女主人公身份发生了潜在的变化 ,导致作者情感评价的前后矛盾 ,从而产生主旨的前后矛盾 ;情的抒写还使全诗形成了张驰起伏的叙事节奏。  相似文献   

10.
孔子一去两千五百多年,然而他的"为政之道"即"德政"思想深远影响了历史政治的发展,不管是名义上,还是实践上,"为政以德"成为几千年来中国传统政治的重要特征。孔子"为国以礼,为政以德"的思想是尽人皆知的。孔子"德政"思想重要集中在《论语》中。孔子从政的时间并不长,但是他的一生却总是孜孜不倦地追求恢复"周礼"。他认为以道德和礼教来治理这个国家才是最高尚的治国之道。我们今天也把这种治国方略称为"德政"或者"礼治"。在社会矛盾日益突出、贫富差距不断扩大的今天,"德政"思想对于社会矛盾的缓和,社会管理的有序,和谐社会的构建是有着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的。  相似文献   

11.
秋瑾是中国近代文学史上杰出的女才子,其诗词中的花月意象既有女子的“柔婉细腻”,又有男儿的“豪迈劲爽”,刚柔相济,阴阳相和,体现了一种“中和之美”和独具魅力的“女性情怀”。  相似文献   

12.
从<楚辞>尤其是<离骚>篇的中心思想和写作艺术的探讨中不难发现,<楚辞>的一个重要写作特点就是"发愤抒情".我们通过考察先秦时期<楚辞>中的中心思想和写作艺术,着重透视其"发愤抒情"的文学特色.  相似文献   

13.
萧统《文选》诗歌在抒情方式上有一定特色,本文结合《文选》中的一些诗歌作品对此作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4.
本文探讨并阐述的是菲茨杰拉德的代表作《了不起的盖茨比》中的圣经文化原型。在《了不起的盖茨比》中作者运用圣经故事作铺垫,隐含着圣经中的人物和经历。根据诺斯洛普.弗莱对原型的定义,我们可以认为这些材料在菲茨杰拉德笔下是作为原型出现的。作者运用原型作为某些意象、人物形象、叙述模式的象征,用圣经文化的方式描绘出一个关于美国文化的寓言故事。  相似文献   

15.
中篇小说《迟桂花》是郁达夫晚期小说创作的代表作,作品以浪漫主义的基调和清新明丽的笔式描写了旧中国青年男女的爱情心态,发掘出人性中至洁至纯的美好情感,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  相似文献   

16.
《九歌》中的“香草”意象,通常是以喻美人,表示美人的芬芳与高洁的形象,后来也用来指代君子有高品质.“香草”意象的称谓,或者说“香草”的类别是由不同的植物而形成的,它的植物形式不止一种,均为香草的一类指代.在《九歌》中,“香草”的指示对象却并非只是对美人的称赞,它指代不同的称谓,指代指示的作用也就不一样.意象,一直是诗歌中的重要角色,诗人们借以不同的意象来明志,以达到创作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左传》中,“刑”字主要在广义的“刑罚”意义上使用,“法”字主要在“法度”的意义上使用,二者无直接联系,“法”即“刑”之说不能成立。“法”与“刑”相通的基础是都与“法度”、“礼则”之意相关。《左传》中“法”字和“刑”字的使用情况反映出:“法”不是“刑”,至少在战国初期以前,“法”是内含“正”义的,这种“正”指的是合于先王之道。  相似文献   

18.
《死者》是现代小说大师詹姆斯·乔伊斯早期的短篇小说集《都柏林人》中的经典压轴之作,也是占篇幅最长的一篇,更是这部小说集中的巅峰之作。作者通过一群普通爱尔兰人圣诞之夜的活动和内心展示,表达了自己的生死观.即从瘫痪、麻木、死亡到顿悟、复生的生死循环。  相似文献   

19.
《论语》中的“是”字句出现多次,通过分析其具体用法可以看出,“是”做为系词在先秦就已经存在了。  相似文献   

20.
<离骚>是一首充满激情的政治抒情诗,是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结合的艺术杰作.它运用奇幻诡异的手法,通过丰富的想象来抒发情感,并含蓄而概括地反映了诗人的半生经历,反映了当时楚国社会政治的基本色调.全诗从内部结构来说,写了两个世界,现实世界和由天界、神界、往古人物及人格化了的日、月、风、雷、鸾凤鸟雀所组成的超现实世界.全诗贯穿着两条线索,情感的发展线索和或隐或现的叙事线索.写法上虚实相间,首尾照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