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保证是当事人订立经济合同常用的一种担保方式。在订有保证合同(条款)的经济合同中,被保证的当事人不履行经济合同时,保证人应依约代为履行或者承招连带责任。一、经济保证合同的法律特征所谓无效经济保证合同,是指  相似文献   

2.
<正> 本文所称的经济保证合同,不是指有保证人的经济合同,而是指为经济合同提供担保的保证合同。我国经济合同法律制度,为经济合同的履行,主要设定了四种担保方式,即定金、保证、抵押叔、留置权。除此之外,作为当事人承担违约责任方式之一的违约金,也可起到担保经济合同顺利履行的作用。保证因其本身的特点,无疑是其中主要的担保形式。近年在推行经济合同制中,保证确实为不少合同的履行起到了应有的担保作用,但由于保证的无  相似文献   

3.
为了巩固合同纪律,提高合同履约率,从而保证国民经济计划的实现,我国在经济合同法等经济法规中规定了经济合同的担保制度。经济合同的担保,是指按照国家法律规定或者当事人的协议,以确保经济合同切实履行为目的的保证行为。  相似文献   

4.
论利用经济合同诈骗与经济合同纠纷的界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李卫红  王广兴 《中外法学》1994,(2):39-42,46
<正> 一、经济合同纠纷 “经济合同是法人之间为实现一定经济目的,明确相互之间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这是我国经济合同法的规定。我们在理论上给经济合同一个比较切合实际的定义:经济合同是具有生产经营能力的民事主体之间,在生产流通领域内为实现一定经济目的而明确相互之间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 经济合同规定的权利义务如同无形的锁链,把合同双方当事人联系在一起。除非经过当事人之间协议解除合同,或经合同管理机关或人民法院宣告合同无效,经济合同对双方都具有法律约束力,双方当事人  相似文献   

5.
经济合同担保运行中值得注意的法律问题邹杰华市场经济中,经济合同的订立、履行越来越多,为了减少和避免经济合同纠纷的发生,合同当事人采用了经济合同的担保措施以监督、保证经济合同的全面履行。关于经济合同依法担保的问题,我国《经济合同法》、《民法通则》以及《...  相似文献   

6.
经济合同法第十五条规定:“经济合同当事人一方要求保证的,可由保证单位担保。保证单位是保证当事人一方履行合同的关系人。被保证的当事人不履行合同的时候,由保证单位连带承担赔偿损失的责任。”可见,保证合同是经济合同当事人以外的第三人向经济合同的债权人担保债务人履行合同义务的协议。它的成立是以保证人明确承担保证责任的意思表示为必要条件的。但在经济活动中,由于一些人不了  相似文献   

7.
在我国法学界和司法界,关于经济合同的法效律力,似乎有种固有的观点:尽管各种经济合同在种类和形式上多种多样,但在法律效力上不外乎两种,一种是无效合同,一种是有效合同。好象除此之外再无别的什么合同。这种观点还可以从我国《经济合同法》中找到法律依据。把经济合同在法律效力上分为无效合同和有效合同无疑是十分正确和必要的。但我觉得仅这样划分似乎还不够。在实际社会生活中,除无效合同和有效合同之外,还有一些经济合同。人们往往把这些合同混同于无效合同或有效合同,因而给正确处理这些合同纠纷带来一定的困难。为了准确叙述和说明无效合同和有效合同之外的经济合同的存在及对此类合同作进一步的探讨,在这里有必要重温一下无效合同和有效合同的定义、概念。  相似文献   

8.
契约——作为经济主体联系的纽带,将贯穿于经济活动的各个领域。经济合同的重要性及其作用就更显而易见了。因此,对如何使签订的经济合同更为科学和公平合理,以及如何保证合同履约率问题的研究和探讨亦更为紧迫和必要,本文试就合同违约责任问题略陈管见,希望对健全经济合同法律制度有所裨益。一、我国现行法律规定的违约责任制度的弊端违约责任制度是经济合同法律制度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经济合同制度的核心问题,它对于保护合同的履行,制裁违约行为保护当事人的  相似文献   

9.
经济合同、保证合同当事人之间恶意串通的特征、类别及后果 经济合同、保证合同当事人恶意串通,是指经济合同、保证合同三方当事人之中任意两方当事人故意合谋、弄虚作假、进行损害相对人利益或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及他人合法民事权益的行为。它具有如下特征:一、恶意串通的行为必须是双方当事人共谋作出的。如果仅有一方有损害他人利益的意思或行为,而没有同另一方合谋,则不能认为其是恶意串通。二、恶意串通  相似文献   

10.
保证这一古老而常新的债权担保法律制度,在我国的经济生活里得到广泛应用,尤其是在借款合同、投资合同、企业债券发行合同等经济合同中几乎成为必需的条款,保障了交易的安全,促进了经济流通。但同时在实践中出现了政府对保证人作出保证行为的干预——政府出于对地方企业或地方经济发展的考虑,而指令其职能部门或其他企业向债权人提供保证,其职能部门或其他企业慑于“行政权威”,不得已作出保证行为,而一旦成立,保证人一肚子委曲,叫苦不迭,而法庭上其反复强调的、唯一的抗辩承担保证责任的理  相似文献   

11.
经济合同鉴证是合同管理机关对经济合同进行管理的一种法律监督手段。我国《经济合同法》对此无具体规定,各地的实际做法也不相同。笔者就此提出几点探讨看法。一、合同鉴证与公证的范围顾明同志在《关于经济合同法草案的说明》中指出:“经济合同当事人一方要求对经济合同进行鉴证或公证的,也可以进行鉴证或公证”。在实践中常常出现这样的情况:公证机关和合同管理机关为了履行各自的职责,主动开展工作,争揽办理,造成了力量内耗;这样做不仅不利于对经济合同的监督管理,也使合同当事人不知应该公证还是鉴证。有的经过鉴证后又公证,或者公证后又办理鉴证,在经济上增添了不必要的负担。我认为,应对合同鉴证与公证的范围作明确  相似文献   

12.
所谓“能力咨询”是指在经济合同订立前,当事人双方通过某种组织相互了解对方的经营性质、经营范围、资产登记、生产规模、生产能力、经营能力等履约能力而为经济合同的最后签订做准备所进行的一种活动。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步步深入,经济合同越来越被广泛地运用。但是,现在人们对经济合同制度还没有足够的认识,不重视经济合同法规。这就难于严格依法签订经济合同,从而导致经济合同纠纷的发生。造成这种后果的原因,除了当事人不懂法以外,还在于当事人对经济合同的签订既未受到经济合同管理机关的检查和监督,又未对对方当事人的履约能力进行调查和了解,以致于盲目、草率地签订“拍脑袋”合同、“义气”合同。造成经济合同不能履行或上当受骗,给国家、集体或个人造成不应有的经济损失。 为了保证经济合同的全面履行,杜绝一切犯罪分子利用经济合同形式进行犯罪活动,切实保障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顺利进行,必须加强对经济合同的管理工作。《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合同法》第五十一条和五十二条明确规定了各级业务主管部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和国家金融机关(人民银行、专业银行、信用合作社)是经济合同的管理机关。一九八二年《国务院批转国家经委、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国务院经济法规研究中心关于对执行  相似文献   

13.
对政府干预下的保证行为的法理分析戴磊保证这一古老而常新的债权担保法律制度,在我国的经济生活里得到广泛应用,尤其是在借款合同、投资合同、企业债券发行合同等经济合同中几乎成为必需的条款,保障了交易的安全,促进了经济流通。但同时在实践中出现了政府对保证人作...  相似文献   

14.
一、什么是违反经济合同的责任经济合同纠纷的责任,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违反有效合同的责任;二是违反无效合同的责任。违反经济合同的责任是指违反有效合同所应承担的责任。根据经济合同法第三十二条和第三十三条的规定,违反经济合同的责任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违约责任;二是个人责任。违约责任是指经济合同的当事人(或其上  相似文献   

15.
在我国,以经济合同受计划预先决定的程度为标准,可把经济合同分为计划合同与非汁划合同两种。计划合同是指依据当事人双方或多方的指令性计划订立的合同,它是指令性计划实现的手段和保证。根据计划合同的特点和它在实现国民经济有计划、按比例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笔者认为,随着改革的深入,应当用专门的立法来调整计划合同关系。  相似文献   

16.
论企业的经营范围与经济合同的法律效力蔡晖确认经济合同的法律效力,是经济审判中一个不可或缺的内容。企业法人所签订的经济合同是否具有法律效力,是合同目的能否实现的关键。在影响经济合同效力的诸多因素中,合同主体是否按照登记的经营范围签订合同,历来是一个重要...  相似文献   

17.
经济合同的价款或酬金,是指在合同中一方为了得到另一方的产品、完成工程劳务或智力成果所支付的代价。它是合同中心,体现了合同各方的利益所在,也是签订有效经济合同的必要条件。在国际商业合同或涉外经济合同中,合同的价款一般由合同当事人之间协商议定。这种协商议定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双方当事人在合同谈判中讨价还价的过程。经过这个过程而达成的条款就是合同的价格条款。  相似文献   

18.
一、实践中的困惑在经济合同法贯彻执行过程中,出现了经济合同效力制度违背逻辑规律的现象:有的经济合同说它是有效合同,它又不具备经济合同的有效条件;说它是无效合同,又不能在规定无效合同种类的所有法律条款中找到法律依据.这样的经济合同既不有效,又不无效,无法确定其效力性质.因而出现了经济合同效力的“真空地带”.这里将选择一个来自实践的具体经济合同纠纷案例来加以说明这种现象的客观存在.  相似文献   

19.
近几年来,随着改革的深化,市场经济的发展,各企业更加注重效益的提高和资金的流向及保障,企业之间签订经济合同时设置担保尤其是保证的较多,但经济合同法对保证的问题规定得较为原则,《浅谈保证责任的承担》一文就被担保的合同和担保合同均有效时及被保证的经济合同无效时保证人、担保人应承担的责任问题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20.
西方有句谚语:财富的一半来自合同。由此可见,合同在社会经济的发展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在经济全球化、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今天,经济合同管理是世界上许多国家共同面对的问题。在我国,企业经济合同管理存在诸多问题,因为经济合同管理是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所以这些问题处理的好与坏直接影响着企业的经济效益,长远意义上看,甚至会影响我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的良好接轨。故我们必须正视经济合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采取有效措施予以彻底解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