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老乡·陷阱·网○村姑有一首歌这样唱道:“老乡,这是故土给我们开出的一张介绍信;老乡,这是老祖宗在我们身上留下的共同印戳……”是的———老乡,这个名词如地窖的老酒,尤其是异地他乡,经人提起,便觉醇香甘冽。纵然初次见面,亦如倾心多年。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人...  相似文献   

2.
他乡遇老乡     
去年年底,我参加福建省作家协会组织的“锦绣海西·福建作家漳州汕头采风行”活动。在广东汕头市,我遇到一个来自故乡的创业者——余德金,他是福建泰宁人,听了他颇有戏剧性的故事,令我敬佩。因为,他确是一个敢冒风险,爱拼才会赢的闽商。  相似文献   

3.
案发省银行 1998年9月11日上午9时,江南三大“火炉”之一的南昌仍然是热浪灼人。在中国银行江西省分行的办公大楼里也是人声喧闹,只见一位年近花甲的老军人正在一声高一声地向年过不惑之年的行长“叫板”。一个说:“你收了我的重礼不办  相似文献   

4.
考察广州,印象最深的是人多人气旺,市场活跃生意旺,而且白天黑夜都旺。与一些地方夜间早早关门的习惯不同,珠江三角洲的生意人做的是“全天候”生意。 我们住的广州大厦离北京路商业步行街只一步之遥。用人山人海形容步行街的人群一点也不过份。因为人多,步行街“双休日”禁止机动车辆通过。步行街上人头攒动,白天人挤人,夜间人碰人,即使是深夜两三点钟,也是灯火通明,不少店铺仍开门做生意,喝晚茶、谈生意的人川流不息。在这里,很少因店铺“下班”而下“逐客令”。陪同我们的广州市政府办公厅的同志对我们说。丰富的夜生活,多…  相似文献   

5.
楼天茂 《今日浙江》2011,(16):33-34
“我是东阳横店人,从小听着东阳木雕故事长大。多年来,早有回乡投资的想法。但近乡情怯,怕做不好,对不住乡亲。选择东阳木雕这一投资项目,就是为了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  相似文献   

6.
一首歌这样唱道:“老乡,这是故土给我开出的介绍信,老乡,这是老祖宗在我们身上留下的共同印记……”是的,老乡,这个名词如地窖的老酒,尤其是异地他乡经人提起,便觉得醇香甘洌。纵然初次见面,亦如倾心多年,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人与人之间的防范,因一声“老乡”霎时消逝。然而,在是是非非的今天,“老乡”仅仅只是故土乡音的一种表述,它并非诚信、忠实、友善的代名词。黄富光、何洁亮团伙就是瞄准老乡,“专政”老乡。38岁的广西司机陈聪驾车奔走了一天,累得要命,走到内乡境内的312国道时,几家广西的饭店吸引了他。一位漂亮迷人的小姐迎了上来,笑…  相似文献   

7.
“温州经济与治安”报道之一温州人的生意本刊记者岑生挺,朱思恩什么生意都敢做说起“温州”这个地方.就算是从未去过温州的人多半也不会陌生。温州人太会做生意了!我去温州专程采访前,有很多人都这么说。眼下有个谚语似乎挺能说明问题:广东人什么都敢吃,北京人什么...  相似文献   

8.
带枪的老乡     
带枪的老乡陈静居家过日子,亲朋好友间总要来来往往的,才显出生气。偏偏因为我和丈夫生性一致的散淡,又清心寡欲,疏于人际间的交往,渐渐把日子过得越来越单纯。当然,甘于寂寞有时候仅仅是一种愿望,你的门总会被饱满的乡情敲响。洛宁老家的客人不期而至。丈夫于是放...  相似文献   

9.
正一看到"生意",会让人想到做买卖、搞经营。不过,在传统文化中这个词另有深义,指的是天地万物生生不息的本性,是"仁"。唐张九龄诗云:"兰叶春葳蕤,桂华秋皎洁。欣欣此生意,自尔为佳节。谁知林栖者,闻风坐相悦。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诗中有两个词很重要,一是"生意",一是"本心";其实"生意"也就是草木的"本心",表现为草木欣欣向荣的景象。这是中国文化中"生意"的本义。"生意"也是"仁"。"玉米仁""花生仁"  相似文献   

10.
老乡的期盼     
正新的一年,总是如此让人期盼。而让我们翘首以盼的并非只是又一年的花开,更多的是新的一年里人们对更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憧憬。特别是在“十三五”开局之年,我们仍然清晰地记得总书记“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的叮咛和嘱托。于是,这一年春节,我们更关心那些在贫困线上徘徊的个体和群体,更关注群众脱贫走向富裕的精彩故事。用心讲好八桂扶贫故事,成为《当代广西》编辑、记者今年新春走基层的主题;返乡聆听老乡们的声音,则成为全区党员干部心底的一份牵挂。  相似文献   

11.
做什么生意才能赚钱,可以说是不少生意人绞尽脑汁的一个难题。多数人都认为赚“想赚钱的人”的钱,简直就是天方夜谭。实际上,想赚钱的人一方面是经营者,另一方面也是消费者。不少想赚钱的人的生意,依赖于另一些人的生意,只要能满足想赚钱的人的经营或消费的需求,就完全可以赚想赚钱的人的钱。  相似文献   

12.
情结     
都说人是在挫折中不断成长进步的,回想在北京五年间的保安生活,我走过了一段曾经迷失最终醒悟的心路历程。93年当我投资的生意再也坚持不下去的时候,我整个人也到了崩溃的边缘。我从城市租住的房子里搬回了乡下父亲的身边,我整日的无精打彩,也不走出家门一步。父亲...  相似文献   

13.
张学英,女,42岁,北京东郊大奇理发城经理,黑龙江省鸡西市人。 我老家大企业倒闭的多,下岗人也多,加上位置偏僻,交通不便,曾经红火了一阵子的边贸也半死不拉活的。市民收入都不多,日常生活自然也很紧巴,实在没办法,我只好到北京闯荡,寻找挣钱的机会。 刚到北京时比较难,先租了房安身,贩菜,卖服装,经营小百货,什么生意都做,几年下来,也有了些积蓄。后来,我看到搞美容美发,生意红火,投资也小,就让家乡来的一个亲戚学了美容美发,又聘了两个人,在朝阳区酒仙桥地区租了一间10平方米左右的小门脸,干起了美容美发行业…  相似文献   

14.
唐某是重庆市梁平县虎城镇人,今年45岁,在福建打工的他一直未婚。2013年5月,他突然接到梁平老乡齐某的电话,说想给他介绍个女朋友。在电话中,齐某说她的这个朋友名叫“小英”。今年43岁,老公出车祸去世了,“小英”自己带着一个孩子过。相貌不错。而且勤劳贤惠,很适合过日子。唐某一听,高兴地满口答应了。  相似文献   

15.
一阵秋风,丹桂拱奋, 一次欢聚,笑声飞扬。 今天, 我们在美丽的神江之滨. 欢迎来自海峡彼岸的书画周行。 来访的备宾都有川、康、渝情结, 那祝让我亲昵地称呼一声“我们 的老乡!” 亲爱的老乡呵,我想. 在你们城旅台岛的岁月里, 不知首多少次登上阿里山仰天长 望, 眼前一定闪斗心土— 跑马山的白云, 呀云山的雾霭, 峨眉山金顶的佛光。 当你们在日月潭边漫步, 一定想起过.百花潭水碧波荡漾。 同时也会忆起: 推安的细雨, 平海的月亮, 杨柳依依的草堂, 奔腾翻滚的峨江。 不知有多少个无眠的夜晚, 你们泪沮枕边反复吟诵李白的诗 勺…  相似文献   

16.
修鞋的老乡     
老乡年纪不大,30多岁40不到的样子,可在海南修鞋却有10多年的历史了,如果这行业也能评定技术等级的话,他应该是技师了。这位老乡的  相似文献   

17.
都说有些上海人看不起外地来沪者,常称之为“阿乡”——其实上海人也有被他人瞧不起的时候。回忆起七八十年代,“精明的上海人”这一雅号曾风靡一时,背后的潜台词是:上海人“脑子活络门槛精;谈起生意太精明;斤斤计较讨人厌;因小失大不高明”。周边城市尤其是杭州人,遇见上海人往往会露出不屑一顾的鄙视目光,弦外之音——“上海人太精乖”。为此上海市有关领导曾指示,就“精明的上海人”这一话题在《解放日报》上组织一次大讨论,提倡要做大气、高明的上海人。  相似文献   

18.
今年24岁的王飞,是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人。2011年夏天,在一位朋友的指点下,开始涉足新建小区房屋装修必备的水泥、黄沙生意,  相似文献   

19.
江苏省金湖县人虞大宏,是正正经经的生意人。他经营了一家规模不大的土菜馆,因为特色不明显。生意一直不火,来吃饭的多为附近的回头客,万某等人就是来得最多的一帮客人。  相似文献   

20.
“东镇民工”系列调查之四:老乡见老乡项飚民工的交际网络可分两个方向:一是在工作中形成的纵向的正式关系。二是横向的由日常生活演绎而成的三个交往圈。分别是:老乡,同班组或同宿舍的工友,新交的“朋友”。三个圈层对民工生活的影响度是逐级淡化的。真正体现民工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