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韩家戚 《群众》2023,(22):50-51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农业强国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根基,推进农业现代化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要求江苏在“推进农业现代化上走在前”。这为江苏高水平建设农业强省提供了根本遵循、注入了强大动力。江苏“三农”发展水平整体较高,农业现代化具有良好的基础,但也存在一些短板弱项,需要强化目标导向、问题导向、效果导向,高质量推进农业现代化,积极以效率变革、动力变革促进质量变革,为农业农村发展增动力、添活力,为高质量发展拓空间、赋动能。  相似文献   

2.
陈发棣 《群众》2023,(6):6-7
<正>农业现代化,关键是农业科技现代化。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指出:“强化农业科技和装备支撑。”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农业强国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根基,推进农业现代化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我们必须深刻认识到,加强农业科技创新是江苏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省的关键支撑和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3.
法国农村改革对我国新农村建设的启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周建华  贺正楚 《求索》2007,(3):17-19
法国既是工业强国,又是农业富国。发端于20世纪50年代的“农村改革”,以工补农,帮助法国实现了农业现代化。其政策主张,发展一体化农业极富法国特色,领土整治加快了农村落后地区发展。今天的中国正面临着农村经济发展缓慢,工农、城乡差别明显,地区发展不平衡等问题。归纳总结法国“农村改革”的成功经验与做法,对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实际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白军飞  谭向勇 《前进》2023,(4):52-56
<正>党的二十大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强国必先强农,农强方能国强。今后一个时期,必须举全党全社会之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农业强国。山西作为我国中西部地区的重要省份,必须抓住这一战略机遇期,立足省情农情,紧扣山西特色,下好农业特色转型和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这盘棋,走出一条“特”“优”的山西农业现代化之路。一、科学把握乡村振兴、农业现代化与农业强国的关系与内涵  相似文献   

5.
高强 《群众》2023,(15):12-13
<正>在参加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习近平总书记要求江苏“在推进农业现代化上走在前”,建设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新时代鱼米之乡。推进农业现代化走在前,江苏既有基础条件和特色优势,又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整体看,江苏自然条件优越,物种丰富,经济基础好,粮食和重要农产品保障有力,乡村产业类型齐全,科技创新驱动力全面提升,农村发展活力明显增强,但在农业比较效益、科技装备配套、品牌竞争优势等方面还存在短板弱项。  相似文献   

6.
吴权  何巨 《群众》2011,(10):45-46
农业现代化是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实现经济社会整体现代化最重要的基础。按照胡锦涛总书记对江苏工作“六个注重”的新要求,结合省情实际,省委十一届十次全会作出贯彻“六个注重”、实施“八项工程”,又好又快推进“两个率先”的决策部署,把农业现代化工程作为第三大工程,进一步加大农业现代化的推进力度,力争到2020年全省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努力走出具有“中国特色、江苏特点”的农业现代化道路,此举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7.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2022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指出,农业强国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根基,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夯实国家安全基础,都离不开农业发展。他强调,要依靠科技和改革双轮驱动加快建设农业强国;要紧盯世界农业科技前沿,大力提升我国农业科技水平,加快实现高水平农业科技自立自强。  相似文献   

8.
唐娟 《前沿》2024,(1):94-103
农业强国是中国式现代化强国的根基,建设农业强国体现了历史逻辑、现实逻辑和战略逻辑的辩证统一。基于一定指标筛选出的世界农业强国,既体现出共通的发展要求,反映出某些类似的实现路径,又有基于各国国情、农情的特有实现方式。我国建设农业强国,既要遵循农业现代化的一般规律,体现世界农业强国的共同特征,更要基于我国国情、农情体现中国特色。因此,我国建设农业强国,一方面,要对标世界农业强国的主要指标,找到我国与世界农业强国的主要差距,吸收借鉴其建设经验;另一方面,梳理我国农村土地经营制度、人多地少的资源现实、农耕文明的历史底蕴、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时代要求等国情、农情,将世界农业强国的一般方法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探索中国特色农业强国的建设路径。  相似文献   

9.
建设农业强国,基本要求是实现农业现代化。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要建设的农业强国、实现的农业现代化,既有国外一般现代化农业强国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农业强国基于国情的中国特色有哪些丰富内涵、如何在中国式现代化大棋局中科学谋划推进农业强国建设,从农业大国到农业强国如何突破,怎样依靠自己力量端牢饭碗,  相似文献   

10.
周立 《求索》2023,(1):105-112
中国实现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目标,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让农业强起来,既要确保国家农业与食物安全,更要牢牢把握国家农业发展的战略主动权。推动中国从农业大国迈向农业强国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题中之义。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的要求,为研究什么是农业强国、如何建成农业强国指明了方向。通过对农业强国评价指标和主要类型的详细分析,可以明晰农业强国的内涵,并结合总体国家安全观和全人类共同价值提炼“大农业”“大安全”“大食政”理念,为建成农业强国找到中国路径。  相似文献   

11.
<正>强国必先强农,农强方能国强。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和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对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作出重要战略部署,明确了“三农”工作的目标任务、战略重点和主攻方向。推进农业强国建设,河南有责任、有基础、有能力,更要有担当、有行动、有作为!省委以高度的政治自觉和责任担当,发出了加快建设农业强省的动员令。省政协将“农业强省建设”专题研究作为“一号协商议题”强力推进,搭建平台、汇聚智慧、形成合力。  相似文献   

12.
黄祖辉  傅琳琳 《求索》2023,(1):132-141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是党中央着眼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作出的战略部署。强国必先强农,农强方能国强。中国作为拥有14亿多人口的世界大国,建设农业强国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也是实现高质量发展、夯实国家安全基础的重要举措。强国农业的基本内涵与特征是具有国际竞争能力,能自主掌控农业关键技术,既能守住国家农业安全底线、实现可持续发展,又能满足广大人民群众食物高水平、高质量的消费需求。建设农业强国必须实现农业的现代化,一方面,要从大国小农、人多地少、不同区域农业资源禀赋悬殊和集体公有制度的基本国情农情出发,走出一条既符合中国国情、又体现强国农业普遍特征的农业现代化之路;另一方面,必须把握好发展与安全、小农与现代农业、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建设农业强国须遵循的有效路径包括:建立现代农业三大体系和双层经营体系;推进农业现代化与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协调发展;建构政府、市场、行业组织“三位一体”农业统一大市场;发展强村富民强农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实施科教兴国带动农业强国战略。  相似文献   

13.
郭倩倩 《群众》2023,(7):65-66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这是党中央对乡村建设作出的新部署、提出的新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局的高度,着眼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再次强调要把握农业强国这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根基,推进农业现代化这个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加快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相似文献   

14.
黎辉 《群众》2022,(12):11-12
<正>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中国成立以来,几代人逢山开路、遇水架桥,建成了交通大国,正在加快建设交通强国。”多年来,我们坚持创新引领,交通成为中国现代化的开路先锋,我国正步入加快建设交通强国的新征程。贯彻落实《交通强国建设纲要》《交通强国江苏方案》,南京市委、市政府始终坚持交通是城市发展的命脉和先导,适应服务人口、经济体量和城市首位度对交通发展新的更高要求,把握机遇、乘势而上,以重大交通项目为载体,加密过江通道布局,加快轨道交通发展,完善快速路网体系,实现区域快联快通,努力建设更高水平的“畅达都市”。  相似文献   

15.
李如海 《群众》2023,(6):47-48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深刻阐述了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和本质要求,并提出要“构建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和国土空间体系”;在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江苏在全国发展大局中占据重要地位,在现代化建设新征程上,已进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国土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空间载体,我们需立足省情客观实际,充分认识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挑战,在国土空间规划中深化落实“1+3”重点功能区战略,  相似文献   

16.
魏红军 《群众》2022,(24):26-27
<正>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2022年11月颁布的《江苏省乡村振兴促进条例》明确提出:“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农业强省建设,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新时代鱼米之乡。”作为“国家队、示范区、排头兵”,江苏农垦有义务也有能力走在前列,发挥引领、示范和标杆作用,在农业强省建设中挑大梁担重任。  相似文献   

17.
杨根平 《群众》2015,(2):11-13
<正>习近平总书记去年12月视察江苏,殷切希望建设经济强、百姓富、环境美、社会文明程度高的新江苏,并明确要求我省推动现代农业建设迈上新台阶,力争在全国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带好头、领好向。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为做好新时期"三农"工作提供了行动指南、基本遵循和强大动力,我们要认真学习贯彻,从建设新江苏的全局出发,扎实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一、在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上拓展新思路。农业农村工作基础较好,是江苏的一大特色和优势。经过各级各方面的共同努力,江苏已  相似文献   

18.
一、联系实际的热点1.关于社会主义建设发展战略的理论。《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学习纲要》第五部分:分“三步走”基本实现现代化。文中指出;“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对于中国这样一个绝大部分人口在农村的大国,必须真正把加强农业放在经济工作的首位,这是实现国民经济健康发展和社会安定的基础。没有农村的现代化,就没有中国的现代化。”2.《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的建议》第11条,把加强农业放在发展国民经济的首位;第18条,切实加强农业,全面发展和繁荣农村…  相似文献   

19.
<正>党的十九大要求:"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加快推进体育强国建设。"体育强省是体育强国的重要支撑。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江苏体育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落实江苏高质量发展要求,探索符合省情实际的体育发展路径,努力建设具有时代特征、江苏特色的新时代体育强省。  相似文献   

20.
王峰 《群众》2022,(4):33-34
<正>省第十四次党代会报告指出,要坚持把创新作为江苏发展的第一动力,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打造全国重要的创新高地、人才高地、产业高地”,“努力建设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新时代鱼米之乡”,“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这为农业科技创新工作划出了重点、指明了方向。宿迁坚持把科技创新作为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关键抓手,以国家级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建设为契机,不断提升农业园区化、融合化、数字化等发展水平,全方位引领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