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朝鲜战争爆发后不久,魏玉琢、赵彩霞夫妇双双从重庆入朝。魏玉琢是1940年参加革命的老同志。抗日战争时期,他担负着保护电台任务,在一场战役中腿被打伤.日本兵发现后.刺刀从其后背捅向前胸。魏玉琢昏死了一天一夜,后被战友救起。伤愈后参加了解放北京、南京、重庆的战斗。在南京.由组织牵线,他与小自己8岁的赵彩霞喜结连理。  相似文献   

2.
“不戴眼镜看不清字,戴上眼镜又难受。直到有一天学校请来了董文亮爷爷教我们做‘明眼操’,眼睛才舒服了。”这是红旗小学的一名学生做“明眼操”后的心得感受。今年70岁的党员董文亮义务传授自己发明的“明眼操”20多年,使许多学生的近视眼得到治愈和改善,学生、家长亲切地称他为“明眼大使”。  相似文献   

3.
孙洪江 《党史文汇》2000,(12):29-32
频频出击 屡屡获胜 10月末,魏拯民率部到达长白县与金日成领导的第6师会师,战友重逢,抗联将士深受感动。金日成知道魏拯民患有严重的胃病,特意让后勤部专修了密营,并多次派人送药和食品。魏拯民对金日成也非常关心,他得知金日成的脚冻伤时,也多次探望。1937年2月10日,他们在长白宿营欢度了具有特殊意义的春节。第2方面军军长王德泰牺牲后,魏拯民的担子更重了。他率领第2、第4、第6师部队转战于东、南满各县,出没在长白林海,攻据点,打伏击,取得了多次胜利。 1937年3月29日,魏拯民在抚松县杨木顶子密营主…  相似文献   

4.
徐静  朱萍 《奋斗》2006,(6):64-64
1932年的初冬.白色恐怖和严寒同时笼罩着哈尔滨,在日本侵略者铁蹄的践踏下.水灾肆虐后的哈尔滨更是满目疮痍,一片凄凉。就是在这个时候.组织上决定由23岁的魏拯民接替张贯一(杨靖宇)担任哈尔滨临时市委书记。为了保证他的安全.组织上为他找了一个“家”,一对年轻的反日会员夫妇成了他的表哥、表嫂。表哥叫刘寿山,28岁,是一位憨厚正直的铁路工人,表嫂叫董秀珍,26岁,他们有一个3岁的女儿叫小红。  相似文献   

5.
留得墨迹在人间———追记将军书法家魏传统吴化金魏传统将军不仅工诗词,而且善书法,精通书法艺术,是誉满全国的将军书法家。他的字遒劲有力,自成一体,深受广大书法爱好者和人民群众青睐。“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魏传统的书法能达到挥洒自如的地步,是经过他数十...  相似文献   

6.
《支部生活》2015,(3):2
2015年2月3日,中国人寿云南省分公司在昆明举行媒体开放日活动。聂文亮总经理指出,将继续全面推进"两个满意、两个符合"的总体履职目标和工作宗旨,全面实施"六大工程"。聂文亮政协云南省第十一届委员会委员云南省保险协会会长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云南省分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荣获云南金融2014年度价值榜年度贡献人物  相似文献   

7.
1952年。陈万福开始从事农村教育,54年来。在农村教育这个平凡的岗位上,他不计个人蒙辱得失,不怕吃苦受累.以“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精神,谱写了一曲壮丽的教师之歌。他曾多次荣获省优秀党员、国家级优秀教师、国家级劳动模范等称号。  相似文献   

8.
1984年,我经人介绍,与爱人相识。那时他在南京高级陆军学院读书,家在农村,生活很困难。我不顾家人的劝阻,和他确立了恋爱关系.  相似文献   

9.
孟红 《党史纵览》2010,(2):19-23
徐大刚.1926年11月出生,他原来并不是搞摄影的专职摄影师,而是文字记者。1945年,19岁的他参加了新四军。抗战胜利后,他进入山东大学新闻系学习。毕业后先后在大众日报、农村大众报、沪郊农民报等报社从事新闻工作。新中国成立后.因为他以前当记者时曾搞过摄影,  相似文献   

10.
一个资产上亿元的企业老板选择到偏僻、贫困的农村当“村官”.用企业的经营理念在农村主事。他不是农民,经营的企业与“三农”也不沾边,有人说他是“钱多了没处花”.也有人说他是“跟自己过不去”——刘树生担任村党委书记半年多来.个人垫资300多万元,改善当地基础设施和群众生活条件。他带去资金、市场等资源,还带去新的观念和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11.
中关村每到盛夏,82号楼门口总有个大号的西瓜摊,摊主是个歪脖子大兴人,姓魏,挑西瓜不用敲,用耳朵贴上听,十拿九稳。大概是1987年或1988年,我父亲让我去买西瓜,我骑上车,直奔“魏歪脖”的瓜棚子——毕竟他的瓜好。一看买的人不少,正要往里挤,忽然看到有两位熟悉的人物,也在挑西瓜,是数学家王元先生和他的太太,两位一边挑一边算价钱呢。  相似文献   

12.
《世纪桥》1994,(1)
魏拯民(1909—I94I)原名关有维。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2年起,曾任中共哈尔滨市委书记、东满特委书记、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二军政委。1935年去莫斯科出席第三国际第七次代表大会,年底回国。历任中共东满省委书记。南满省委书记,东北抗日联军第二军政委和第一路军副总司令、政委兼政治部主任。魏拯民是东北抗日联军中的』杰出领导者之一。是杨靖宇的亲密战友和得力助手,是东南满及第一路军中最优秀的政治工作者。东北抗联长期艰苦的斗争生活严重损害了魏拯民的身体。他患有严重的胄病和心脏病,但他仍以惊人的毅力和百折不挠的精神…  相似文献   

13.
《学习月刊》2013,(21):53-54
陈仁铭是襄阳日报社副总编辑.湖北文理学院客座教授.老理论宣讲员.从事理论下作近20年,近5年来,他在机关、学校、企业、农村、社区宣讲350多场次.受众达6万多人.深受群众欢迎。他善于总结宦讲经验,在长期的宣讲中.他广泛采用心理学、传播学、社会学、教育学等学科的理论和知识.总结了一套“十大宣讲法”。实践中效果很好,可以为广大宣讲员借鉴。  相似文献   

14.
治命与乱命     
魏犨又称魏武子,是春秋时一位声名显赫的人物。他曾跟随重耳在国外流亡19年,后来成为晋国重臣。魏犨有个宠爱的小妾,很年轻。年迈的魏犨生病时,对儿子魏颗交代后事:"我死后让她再嫁!"但后来病危时又嘱咐魏颗:"我死后必须让她殉葬!"魏犨死了,魏颗没有把年轻的庶母活埋掉,  相似文献   

15.
彭斐 《党员文摘》2008,(12):26-27
在《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中有这样一段话:“农村改革初期,安徽出了个‘傻子瓜子’。当时许多人不舒服.说他赚了100万元,主张动他,我说不能动.一动人们就会说政策变了。得不偿失。”这是1992年,邓小平在南方谈话时说的。至今.这段话在“傻子瓜子”的包装和创立者年广九的名片上仍然保留着。  相似文献   

16.
孙权论才     
海面 《求贤》2011,(4):54-54
赤壁之战后,魏、蜀、吴三足鼎立。一次.孙权与大将陆逊谈到鲁肃的为人。孙权说道:“当初是周公瑾把鲁肃推荐给我,见到子敬的第一天,我和他饮酒纵论天下大事、帝王之业,契合融洽,真乃我平生一大快事。  相似文献   

17.
兴隆矿为何兴隆──访兴隆庄煤矿矿长魏恒泰当前,在许多国有企业,特别是一些国有人中型煤炭企业效益低下、亏损的形势下,兖州矿务局兴隆庄煤矿却独树一帜,红杏出墙,连创佳绩:1993年上缴利税2.182亿元,其中利润1.98亿元,比1992年增加了2.66倍...  相似文献   

18.
发展农村集体经济是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出发点与归宿魏植余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与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必须把发展农村集体经济作为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出发点和归宿,这是我们的结论。为此,我们在建设农村基层党组织的过程中必须把握以下几点。1、...  相似文献   

19.
赵赓 《党史文苑》2007,(7):46-46
1933年春天,赵树理从农村回到北方局调查研究室.交给杨献珍一篇他写的通俗小说稿《小二黑结婚》。  相似文献   

20.
走进乐山市沙湾区嘉农镇魏坝村,映入眼帘的是笔直宽阔的村道,整洁的环境卫生,来往货运年穿梭不断.一派繁荣景象。去年以来.魏坝村以城乡环境综合治理为契机,投入200多万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