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台声》2007,(12):39-40
一审被判“选举无效”、高雄市长位子摇摇欲坠的陈菊借助二审实现了大翻盘,这种同样一个法律条款,一审认可、二审推翻的奇异景象,令许多人看傻了眼。结果一出,舆论普遍惊呼“难以置信”,而国民党在抨击民进党干预司法的同时,也不由得担心,马英九“特别费案”二审会不会也出现“惊天大翻转”?  相似文献   

2.
微言     
《民主与法制》2013,(34):43-43
“李某某一审说睡着了,二审说接电话去了。”——19日,李某某等五人涉强奸案二审。李某某一直坚持只是嫖娼不是强奸,且自己压根儿没参与,一审时他称自己喝醉了、睡着了。二审他又称一进房间就接到妈妈电话,  相似文献   

3.
《台声》2007,(1):64-64
“国务机要费案”侦结起诉之初。陈水扁声称一审判决他的妻子吴淑珍有罪.他就下台。这话说得多漂亮!然而“机要费”案件开庭后.陈水扁以各种动作阻碍司法审判。使出“拖”、“遮”、“抹”三字秘决。  相似文献   

4.
从某市近三年上诉案件的情况看,"上诉审"存在许多问题:以量刑不当理由改判的比率过高,以立功、自首"改判的比率较高,"民事赔偿和解"反复减刑,履行法院一审判决法定义务的行为被作为上诉改判的因素。在上诉案件的办理中,二审法院审判理念存在问题,缺乏维护一审判决权威的意识;"应改不改,不应改乱改"的现象突出,量刑严重不规范;改判随意性较大,损害司法公信力。检察机关应加强对上诉审改判案件的法律监督。  相似文献   

5.
台岛聚焦     
《台声》2009,(10):31-31
扁案二审台“高院”判继续羁押陈水扁 综合台湾媒体报道,扁案一审宣判后,陈水扁等被告上诉,台北地方法院将所有卷证于9月24日上午移审台湾“高等法院“,陈水扁案由此进入二审。  相似文献   

6.
历来,经过了一审法院、二审法院判决之后的民商案件,总有当事人认为法院判决不公,自己的合法权益没有得到保护。这样,当事人不是认为法院判决认定事实错误,就是适用法律错误,或者运用证据错误,或者程序错误等。于是,这些当事人便通过申请再审的程序,或者申诉的途径,启动法院对案件的重新审理,以期获得对自己有利的判决结果。  相似文献   

7.
时间回溯到1999年9月16日,洛阳市人大常委会召开的洛阳市检查评议人民法院经济审判工作评议大会。市人大代表康庄说:“洛阳市玻璃纤维厂与何遂旺买卖房产纠纷一案,由于中院二审错误地改变了一审判决,且将一审卷宗丢失,至今再审立案已经两年,责任人仍不以为然……希望对丢卷责任人作出严肃处理,并抓紧再审,杜绝此类事情再次发生。”  相似文献   

8.
陈水扁8月3日发表海峡两岸“一边一国”论,在海峡两岸引起轩然大波。首先由民进党秘书长张俊雄出面降温,声明民进党的两岸政策没有任何改变。新华社、人民日报于8月6日发表评论员文章:《危险的挑衅——评陈水扁的分裂言论》,首次点名批判陈水扁,警告其在“台独”路上立即悬崖勒马。同日,陈水扁以民进党  相似文献   

9.
《台声》2006,(12):25-25
11月13日上午.民进党两名重量级“立委”李文忠和林浊水.因不满党内“不得参加‘三次罢扁案’的规定,愤而请辞“立委”职务。在记者会上,他们说,陈水扁已不符合社会期待.自己不能参加“罢扁”.不能对选民负责.所以请辞。但他们声明不会退出民进党。李、林宣布请辞后.据报道.陈水扁办公室态度低调.没有评论。  相似文献   

10.
《时事资料手册》2009,(5):101-101
9月11日.台北地方法院就陈水扁所涉“机要费”贪腐案等多起弊案作出一审判决:裁定陈水扁贪污、洗钱、受贿、伪造公文罪名成立,数罪并罚判处其无期徒刑.褫夺政治权利终身,并科罚金新台币2亿元。  相似文献   

11.
《台声》2007,(Z1)
“国务机要费案”侦结起诉之初,陈水扁声称一审判决他的妻子吴淑珍有罪,他就下台。这话说得多漂亮!然而“机要费”案件开庭后,陈水扁以各种动作阻碍司法审判,使出“拖”、“遮”、“抹”三字秘决。“拖”:第一次开庭,陈妻吴淑珍当场“昏迷”,审理被迫中断。之后的开庭中,陈家御用律师团采用干扰法庭战术,居然声称没有看到过检方的起诉书,要求暂停审理。随后的数次开庭,吴淑珍也数次请假。“遮”:陈水扁在“立法院”内的铁卫军抛出一份“释宪”申请书,要求“程序上暂时豁免”、“实体上永久豁免”陈水扁所犯罪行,理由是凡“涉及军事、‘外交…  相似文献   

12.
女儿下班途中被火车撞死,古稀老母为其申请工伤死亡。由于劳保部门和法院均认为火车不是机动车,导致两次行政认定,法院一审、二审、再审四次判决,均全部驳回工伤认定申请。“火车不是机动车,难道是人拉、牛拉、马拉的吗?”古稀之年的老母亲用5年多的时间才艰难讨回公道。  相似文献   

13.
《台声》2009,(10):29-30
9月11日,台北地方法院就陈水扁所涉“机要费”贪腐案等多起弊案作出一审判决,裁定陈水扁贪污、洗钱、受贿、伪造公文罪名成立,判处陈水扁无期徒刑。其妻吴淑珍被判无期徒刑,其子获刑2年半。 2008年11月12日,陈水扁因涉嫌多起弊案被台湾检方收押,2009年1月19日,台北地方法院开始审理陈水扁所涉弊案。陈水扁被收押后,多次要求解除羁押,但法院以其涉犯重罪、有逃亡及灭证串供之虞,多次裁定延押。  相似文献   

14.
人民法院的审判活动,审是判的前提,判是审的归宿,两者不可分割。我国刑事诉讼法规定刑事案件实行开庭审理,由合议庭进行评议或者审判委员会讨论决定后作出判决。但是,现在有的法院对重大案件和疑难案件,为了稳妥起见,往往先请示上级法院,待上级法院正式批复或有一个倾向性意见以后,再按上级法院的意图审判。这种"先定后审"或"上定下判"的做法是错误的。1.违反了刑事诉讼法规定的审级原则。刑事诉讼法第7条规定:"人民法院审判案件,实行两审终审制。"无论是公诉案件还是自诉案件,都是从第一审开始的,它是一个独立的审判阶段,由人民法院进行实体上的审理,依法作出一审判决。如果被告人在法定期限内不提出上诉,该判决即可生效。不论哪一级法院,只要是作为第一审对案件进行审判的,就必须严格遵守第一审程序。第二审程序是对未生效的一审判决、裁定进行再审的程序,在刑事诉讼中是又一个独立的诉讼阶段。它不能提前介入一审,更不能包办一审程序的审判活动。当前司法实践中存在的"先定后审"和"上定下判"实际上是二审法院超越法律规定权限提前介入了一审,在二审审判活动尚未开始的情况下干涉和影响了一审的实体判决。  相似文献   

15.
刘红 《台声》2006,(2):22-23
陈水扁发表的以“拼政治、拼台独”为基调的元旦讲话,无疑是告诉人们,对于台湾社会急需解决的问题,他没有政策:对于“求和平求安定求发展”的台湾民意,他熟视无睹。陈水扁当局逆势操作,违反民意,执政效果几乎全部走向民进党自己主张的反面,可以说在“三台一选举”中遭到重创的民进党日子不好过。  相似文献   

16.
李金龙 《当代广西》2010,(24):53-53
案情:因避让高速公路行车道内的障碍物而发生交通事故,周某状告广西某高速公路管理公司赔偿各项损失共计44227元。案件经法院一审判决、二审调解,这起高速公路上因遗弃物酿成事故造成损害的赔偿案终于尘埃落定。  相似文献   

17.
浅析民事二审程序的审查范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我国现行民事诉讼法第151条明确规定:“第二审人民法院应当对上诉请求的有关事实和适用法律进行审查。”这一规定明确了二审法院审理上诉案件的权限范围。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经济审判方式改革若干问题》第35条又规定:“第二审案件的审理应当围绕当事人上诉请求的范围进行,当事人没有提出请求的,不予审查。”再次明确二审法院的审查范围以“当事人上诉请求”为限,充分体现了民事诉讼“不告不理”和当事人处分的原则。据此,二审程序审查一审裁判的范围通过立法和司法解释似乎已明确肯定。但笔者以为,下述问题仍值得探究。  相似文献   

18.
陈星 《台声》2008,(10):13-15
陈水扁“海外密帐案”的渐次曝光,使民进党遭受了自创党以来最沉重的打击。陈水扁以党内“政治领袖”的身份卷入贪渎和洗钱弊案,不仅全面颠覆了民进党一贯鼓吹的“创党价值”,同时也引发了党内各个势力的冲突与矛盾。可以说,陈水扁用短短8年时间,透支了民进党自党外运动以来几十年积累下来的政治资产,给民进党的未来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危机。但是,在未来一段时间里,民进党依然很难与扁进行有效切割,当然也很难给扁带来的危害划下休止符。  相似文献   

19.
一2000年陈水扁上台后,不仅全盘接受了李登辉本土化的政治遗产,而且进一步打着“民主、人权”的旗号继续走“台独”路线,他完全违背“四不一没有”的承诺,大搞“宪改”,向“法理台独”迈出危险的一步。“住民自决”、“公民投票”是陈水扁和民进党一贯奉行的政治理念,既是其谋求“台湾独立”的重要手段,又是对抗“泛蓝”阵营与反制中国的工具,工具性和目的性兼而有之。而台湾部分人的非理性政治心态,恰是陈水扁和民进党推行“公投”的社会基础。陈水扁和民进党为了实现其政治理念,利用执政优势精心设计议题来挑动选民最敏感神经,借机煽动民…  相似文献   

20.
《台声》2007,(8):59-59
马英九“特别费案”即将一审判决,谢长廷多项弊案进入调查阶段,就在外界普遍揣测司法结果“可能改写台湾政治”之际.陈水扁又向台司法机构“开炮”.直指台湾司法人员介入“总统”选举.让充满争议的台湾司法界再次成为舆论的焦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