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奶牛子宫疾病对奶牛繁殖和奶产量影响巨大,造成的经济损失严重。美国因奶牛不孕症每年损失高达2.5亿美元;苏联奶牛不孕症占适龄母牛的16%;英国报道子宫内膜炎造成奶牛不孕约占95%。国内奶牛子宫疾病也是严重的。东北地区奶牛场慢性子宫内膜炎占奶牛病的20~30%;1983~1985年我们对北京、上海、南宁、兰州等16个城市41个奶牛场作了调查,适龄奶牛9754头,因生殖系统疾病引起不孕牛为2464头,占25.26%,其中子宫内膜炎为1684头,占不孕牛的68.34%,子宫内膜炎中又以隐性、卡他性,卡他性脓性和脓性子宫  相似文献   

2.
选用产后7~10d的急性脓性子宫内膜炎病牛和健康中国荷斯坦奶牛各20头,通过支原体分离培养、DNA荧光染色法及套式PCR方法,检测了子宫病料中支原体的感染情况,并确定了支原体种类,以探讨支原体感染在奶牛子宫内膜炎中的作用.结果显示,子宫内膜炎病牛子宫的支原体检出率为60%,其中45%发生子宫黏膜细胞感染;而健康组奶牛的...  相似文献   

3.
乳牛慢性子宫内膜炎的治疗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慢性子宫内膜炎,是母牛不孕的主要疾病,影响乳牛业的发展。近几年来,我场对粘液性或粘液脓性子宫内膜炎进行了治疗试验,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一)诊断要点 不同类型慢性子宫内膜炎的诊断要点见下表:  相似文献   

4.
华南农业大学药理研究室和有机化学教研组根据我国化工原料的实际情况,以混合甲酚为原料合成了宫炎清。经初步药理、毒理、化学分析测定后,于1986年中至1988年初由各协作单位分别在广 州、陕西、江苏、河南、浙江等地的奶牛场,对113头患急性、慢性化脓性子宫内膜炎病牛进行了治疗试验,通过与对照组17头牛比较,初步认为宫炎清疗效较好,值得进一步扩大试验,推广应用。(一)材料和方法1.病例选择:(1)急性子宫内膜炎病例:分娩或流产后10天以内,表现拱背、努责,从阴门流出炎性分泌物的  相似文献   

5.
奶牛子宫内膜炎是影响奶牛繁殖和牛奶产量主要的疾病之一。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兽医研究所通过对16个城市41个奶牛场9754头适龄母牛的调查,因子宫内膜炎引起的不孕症占生殖系统疾病的68.34%。表明奶牛不孕以奶牛子宫内膜炎性不孕比较多见,且造成的经济损失严重。目前国内对奶牛急性卡他性子宫内膜、炎隐性子宫内膜炎、非化脓性子宫内膜炎的诊断尚无准确可靠方法,国外虽有子宫内膜炎组织活检方面的报道,但方法不详难于引用。为此,我们借鉴国外及国内医疗单位组织活检方法,研制了适用于奶牛的子宫内膜活检器。通过百余例淘汰奶牛子宫内膜活检,证实器械安全可靠;通过病理解剖学,病理组织学对比观察,证明子宫内膜  相似文献   

6.
笔者于1985~1986年,调查研究了南京的卫岗、仙林及徐州、无锡等地奶牛场奶牛子宫内膜炎的发生情况。统计表明:分娩母牛共1812头,其中发生子宫内膜炎的有586头,占32.3%。认为本病的发生与胎衣滞留、季节、脂次、饲养管理及不孕症有关. 病因分析 ①与胎衣滞留的关系:胎衣滞留是引起子宫内膜炎的主要原因之一,胎衣滞留的母牛中有65.1%发生子宫内膜炎。②与季节的关系:南京、徐州等奶牛场908头分娩母牛,发生子宫内膜炎的419头,占46.1%。以夏季的6、7月份子宫内膜炎发生率最高,为60.2%(21/34)。夏季3、4月份子宫内膜炎  相似文献   

7.
宫得康治疗黄牛子宫内膜炎子宫内膜炎是母牛分娩或产后因病原微生物感染引起的一种常见病。按炎症性质可分为粘液脓性子宫内膜炎和纤维蛋白性子宫内膜炎两种。前者只限于子宫内膜的浅表,后者可使较深层子宫环肌层和环肌层中的血管受损,致使纤维蛋白元大量渗出,引起粘膜...  相似文献   

8.
明确母猪子宫内膜炎的病原菌,评价清宫促孕灌注液防治母猪子宫内膜炎的药效,为其在临床上推广应用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常规方法对母猪子宫内膜炎进行细菌学检查;以液体培养基对倍稀释法测定清宫促孕灌注液及相关单味药对母猪子宫内膜炎主要病原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和最低杀菌浓度(MBC),并以1.0 g/L高锰酸钾溶液和缩宫素合用作对照,观察清宫促孕灌注液对母猪子宫内膜炎的临床疗效.结果21例患脓性子宫内膜炎母猪子宫中共分离到35株细菌,其中大肠埃希氏菌、葡萄球菌和链球菌分别占31.4%、31.4%和20.0%;其他菌的比例较低.清宫促孕灌注液及相关单味药对母猪子宫内膜炎的主要病原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或杀灭作用,其中清宫促孕灌注液和冰片的作用较强,与对照药物桉叶油作用相仿.清宫促孕灌注液对母猪脓性子宫内膜炎的治愈率为96.15%,疗效优于对照药物(P<0.01).  相似文献   

9.
根据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兽医研究所1983~1985年,对我国北京、上海等16个城市41个奶牛场9754头适龄母牛调查统计,因生殖系统疾病引起不孕的奶牛为2464头,占25.26%,其中子宫内膜炎1684头,占不孕牛的68.3%。据有关资料报道,在牛子宫内膜炎中尚有半数以上为隐性子宫内膜炎,而且目前尚缺少有效的诊断方法,给治疗带来一定困难,为了寻找一种简便、快速、可靠的早期诊断方法,我们于1984~1986年,对发情期的牛和临床型子宫内膜炎的牛的宫颈口粘液中白细胞进行了实验观察。  相似文献   

10.
根据中国农科院中兽医研究所于1983年~1985年对北京、上海、南宁、兰州等地41个奶牛场9754头适龄奶牛的调查,奶牛因生殖系统疾病引起不孕的为2464头,占总头数的25.26%,其中患子宫内膜炎的有1684头,占不孕牛的68.34%。1978年对重庆、昆明、贵阳、武汉等市30个奶牛场10495头适龄奶牛的调查,产后患子宫内膜炎的奶牛有2107头,发病率达20.08%。从国内外研究资料表明,奶牛子宫内膜炎是当前影响奶业生产、降低奶牛繁殖和奶产量的主要疾病之一。为探索其病理发生,我们进行了奶牛子宫内膜炎病理学研究,现将其超微结构变化观察报道于后。  相似文献   

11.
病理性不孕症,主要指子宫内膜炎和卵巢机能障碍。苏联、美国、日本、瑞士及捷克等 国均有本病发生,其发病率均在15%以上。我国该病发病率较高,据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兽医研究所1983~1985年调查9754头适龄母牛,生殖系统疾病引起不孕症牛2464头,占25.26%。其中子宫内膜炎1684头,占不孕牛的68.34%(卡他性924头,占37.5%,化脓性566头,占  相似文献   

12.
据青岛畜牧公司乳牛一场统计,1983年可繁殖奶牛610头,患子宫内膜炎的256头,发病率占42%。济南第二奶牛场统计,1982年可繁殖奶牛430头,患子宫内膜炎的81头,发病率占18.83%。山东垦利县永安公社配种站统计,1983年4月~8月份来站配种的163头母牛,发生子宫内膜炎的31头,发病率占19%。因此,母牛子宫内膜炎给养牛业,特别是奶牛业带来很大危害。关于子宫内膜炎的治疗,作者根据近代微生物生态学的观点,提出用健康母牛阴道中的正常菌来抑制引起母牛子宫内膜炎的致病菌。为此,在健康母牛阴道中分离并筛选  相似文献   

13.
国内外研究资料表明,奶牛不孕以子宫内膜炎性不孕比较多见。子宫内膜炎发病率高,经济损失大,危害严重。针对奶牛业存在的这一突出问题,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兽医研究所研制的清宫液经30多个奶牛场1414头奶牛的临床验证,对化脓性子宫内膜炎疗效显著,治愈率高。为探讨清宫液治疗奶牛子宫内膜炎的作用机理,我们于治疗前后,进行子宫内膜组织活检,观察其病理组织学变化特征。  相似文献   

14.
奶牛子宫内膜炎性不孕症是影响奶牛业发展的一个严重问题。据1983~1985年我所对北京、上海、南京、兰州等16个城市的41个奶牛场的9754头适龄奶牛进行调查,患子宫内膜炎的竟有1684头,占17.26%。为了解决生产上的问题,我们采用中西药物分组治疗子宫内膜炎患牛173例,其中8412液治疗组61例,治愈58例,治愈率为95.08%,受胎52例,受胎率为85.25%。  相似文献   

15.
防治乳牛子宫内膜炎是提高产后受孕率的关键措施。治疗乳牛子宫内膜炎通常是在乳牛产后 14~ 15d第一次向子宫内投药 ,以后根据阴道内流出的炎性分泌物的性质继续治疗 ,直至治愈。为了进一步探讨乳牛子宫内膜炎的防治效果 ,笔者在乳牛产后早期应用不同药物进行了比对试验。试验方法  1996年 7~ 10月 ,将某奶牛场分娩的母牛随机分为 4个组 ,每组 3 0头 ,其中产后胎衣不下施手术剥离的乳牛 ,随机均分搭配于各组。第 1组牛用 5g/L黄色素 40mL(用原料药自配 ) ;第 2组牛用宫洁 (兽用子宫注入剂 ,北京市奶牛研究所研制 ,每支 2 5 g装 ) ;…  相似文献   

16.
1987年5月,用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兽医研究所提供的500ml瓶装清宫液,对产犊后1~3月没有卵巢疾病,而分别患有卡他性子宫内膜炎和化脓性子宫内膜炎、并有分娩时胎膜滞留及难产史的黑白花母牛39头进行治疗,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药物剂量及用法 用消毒后的注射器吸取接近体温的清宫液100ml,末端接有已消毒的乳胶管输精器,插入子宫内注入药液100ml,隔日1次,3次为1疗程。停药10天后检查,对未痊愈的牛只,可注入150~200ml药液,再治疗1个疗程。一般2个疗程后即可痊愈。  相似文献   

17.
自1983~1986年,笔者试用乌鸡白凤丸(北京同仁堂制药厂生产,批号-5-3-820724)治疗家畜卡他性子宫内膜炎引起的不孕症35例,其中黄牛28头,马2头,驴5头。除2头牛无效外,其余全部治愈,治愈率94.28%。 乌鸡白凤丸是由乌鸡、牡蛎、鳖甲、人参、鹿角胶、黄芪、白芍、当归、香附、甘草等组成,每丸重  相似文献   

18.
在灵长类动物中,国外相继报道过狒狒、食蟹猴和恒河猴等的自发性子宫内膜异位症。且在恒河猴上建立了实验性模型。但在国内有关资料极少。笔者将本实验室积累的6例猕猴自发性子宫内膜异位症病例资料分析如下: (一)病例资料 6例雌性猕猴(Macsca mulatta)来自我国西南地区,年龄7~25岁,平均17.58岁。体重2.5~4kg。从野外捕获,在本饲养场喂养1~10年不等。 例1:M-39号猴,23.5岁。尸检见结肠、直肠猴结节线虫寄生,肠粘膜面充血,散在出血点和溃疡、假膜形成。子宫黄红色,切面见肌层出血,腔内含少量红白色液体。宫颈处肌层见一不规则小结节。镜检见子宫内膜和肌层坏死,大量嗜中性白细胞浸润,腔内积脓。宫颈结节状物为子宫内膜腺体和细胞间质。诊断:痢疾、子宫内膜炎、猴结节线虫寄生、子宫内膜异位症。  相似文献   

19.
血浆纤维蛋白连结素(Plasma Fibronectin,PFn)是一簇存在于血液及各型细胞表面,为一组多功能的非免疫性高分子糖蛋白,由多种细胞合成与分泌,具有诱导细胞分泌,连结细胞和间质,参与血液凝固和机体防御等功能,PFn含量的改变与多种疾病有关。本文旨在通过牛酮血病的PFn检测,探讨对该病的价值。 (一)材料与方法 1.病例选择:10例病牛经临床和乳酮体检测确定酮血病,为北京奶牛场提供。 2.对照牛:北京奶牛场健康奶牛10头。  相似文献   

20.
采用透射电镜和扫描电镜技术对产后6~10d的健康及患急性子宫内膜炎的西门塔尔牛进行子宫内膜的超微结构观察,探讨了奶牛患子宫内膜炎时子宫内膜超微结构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子宫内膜炎病牛的子宫内膜局部严重脱落,甚至可见子宫肌层,表面附着组织碎片,可见较多球菌、杆菌附着;子宫内膜基质细胞破损、细胞器外溢,腺细胞线粒体肿胀,肥大细胞颗粒数量减少、有空泡形成,淋巴细胞粗面内质网扩张,巨噬细胞核空化、胞质内有较多吞噬体;对照组子宫内膜表面轻度破损,但整体内膜结构相对完整,MC颗粒较多、分布均匀。证实,牛患子宫内膜炎时子宫内膜的细胞呈现缺血、缺氧性变化,说明子宫局部血液循环障碍,氧及营养物质供应不足,子宫内膜的屏障作用降低,病原菌大量增殖导致子宫内膜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