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澳门国际私法中的国籍、住所和惯常居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澳门法律属于大陆法系,其国际私法也追随大陆法系传统,以自然人的国籍国法为属人法,又以惯常居所地法和住所地法为适当变通和补充。国籍、住所和惯常居所在澳门私法中占有重要地位。关于澳门居所的国籍情况,中葡双方关于澳门居民国籍问题的《备忘录》,以及澳门在《民法典》里关于住所、惯常居所等问题,本文都有较详细的介绍和论述。  相似文献   

2.
本文详细阐述了物之所在地法适用范围从传统到新近的一系列变化,通过介绍并改良屈服条款,分情形总结出有形财产关系法律适用中物之所在地法应有的适用范围,即主张能屈能伸。即在某些特定法律关系的法律适用中,属地法占有主导地位,属人法相对屈服,而在另一些特定法律关系的法律适用中,属地法相对屈服,属人法代之占领主导地位。同时,本文还定义出有形财产关系法律适用的"大统一主义"这一全新概念。  相似文献   

3.
自然人属人法法律关系是解决涉外民商事法律关系当事人身份和能力的法律适用规范,国际私法学者提出了自然人国籍国法和住所地国法的观点。本文主要分析了我国现行的自然人属人法制度存在的缺陷,并提出了相关的立法建议。  相似文献   

4.
朱聪  陈伯安 《法制与社会》2014,(10):245-246,250
自然人民事权利能力法律适用之规定主要适用属人法,但大陆法系国家主张适用本国法;普通法系国家主张适用住所地法;同时不少国家新近的国际私法立法实践主张适用有关法律关系准据法;还有些国家主张适用法院地法。可见,自然人民事权利能力法律适用准据法的多样化已成为重要发展趋势。因此,对我国自然人民事权利能力法律适用之规定增加连结点是完全必要的。  相似文献   

5.
国际私法中的属人法及其发展趋势肖永平自然人的属人法(PersonalLaw,Statutpersonal),源于巴托鲁斯的“人法”(Statutapersonalia)。它原指人的住地所属的法律体系具有属人的性质,即随人所至而适用之,哪怕他超越国界。...  相似文献   

6.
国籍和住所是国际私法上最重要的两个连结点,构成传统国际私法中的属人法,确定自然人的国籍和住所尤为重要。当前国际私法立法草案关于国籍、住所的确定和在住所冲突时住所地法的确定都做出了规定,本文围绕立法草案所设计的法律制度进行探讨,指出其所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宋晓 《法学研究》2013,(3):189-208
本国法主义与住所地法主义的道路殊别,成为两大法系国际私法最主要的区分标志。我国属人法方法从本国法主义向经常居所原则的根本转变,只有放在两大法系属人法之争的背景中,才能明晰其意义和未来演变方向。本国法主义与住所地法主义都坚持属人法的统一性。前者以国家主义和民族主义为思想基础,后者以个人主义和自由主义为价值追求。本国法主义的历史形成具有单边色彩,它倾向于扩大法院地国属人法的支配范围,伴有对相关法律的道德性的比较判断,借此保障海外国民的基本民事权利。住所地法主义促使不同国籍当事人的民事身份与地位趋于平等一致,客观上促进了一国的族群融合,其体系性功能稍优于本国法主义。惯常居所原则主要是国际公约的妥协产物,其弊端是割裂了个人与特定国家间的精神联系,销蚀了属人法的精神属性。经常居所是惯常居所的中国表达,但最新司法解释赋予了经常居所一定的特殊含义。经常居所未来应进一步“住所化”,顾及我国国民跨国流动的现实,实现住所地法主义的价值追求。  相似文献   

8.
自然人草案关于自然人的规定,首先提出一般原则,即属人法问题适用住所地法,并且住所地法院对这类问题享有管辖权。草案仿效瑞士民法第十一条的实体规则,规定所有的人享有权利能力,即能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并且说明一个人的权利能力的开始和终止,是由适用于所需能力发生了争议的那个法律关系的法律决定的。  相似文献   

9.
澳门回归后的冲突法借鉴了现代西方国家的一些新的立法思想 ,同时又考虑到澳门作为一个特别行政区的地位以及解决中国区际法律冲突的实际状况 ,对有关内容作了较大的改变 ,主要体现在 :有关规定体现回归后的现实状况、属人法改为住所地法原则、解决多法域之间法律冲突的制度更符合国际上的通常做法、更为广泛地应用最密切联系原则等。  相似文献   

10.
属人法事关自然人身份、能力、婚姻家庭以及继承领域涉外民事法律关系的处理,不仅涉及在外国的中国人的利益,也涉及在中国的外国人的权利。基于经常居所相比住所和国籍所具有的比较优势,并经过利益的权衡,《中华人民共和国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选择经常居所作为属人法的主要连结点。事实上,选择经常居所作为属人法的主要连结点,也是晚近属人法国际和国内立法的趋势。然而需要注意的是,经常居所是一个相当模糊的概念,其界定也因确定经常居所的评估期间和当事人定居意图这两个方面的问题而变得不确定,可能影响到当事人的合法利益。在经常居所的界定上,我国现有的规则和司法实践仅仅关注当事人1年的居住期限而不关注当事人的居住意图,这是不合理的。我国法院应该结合具体案情,综合考虑居住期限、居住的连续性,以及与自然人及其居所有关的人身和职业联系,灵活界定经常居所,进而确定属人法领域的法律适用。  相似文献   

11.
《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第1条规定,中外合营企业是不允许自然人作为合营中方的。该法的制定虽然有其特殊的体制背景,但上述规定显然存在着它的现实的不合理性。本文侧重从法学理论、立法实践及我国《公司法》的最新修改中阐述,应当确认中方自然人在中外合营企业中的地位。  相似文献   

12.
外贸法修改之管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外贸法的修改应首先明确外贸法的地位与性质、外贸法修改的指导思想、外贸法修改的目的、外贸法的范围、外贸法与海关法的关系的确定;此外,对于外贸法与其实施条例、对外贸易管理机构、针对不同类型国家的贸易安排、服务贸易的新问题以及四地关税制度一体化等问题也应做出具体的规定。  相似文献   

13.
论卢旺达国际刑事法庭的管辖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卢旺达国际刑事法庭的管辖权包括五类:其属地管辖权涵盖卢旺达及其邻国;其属人管辖权限于自然人;其属事管辖权包含种族灭绝罪、反人道罪和战争罪;其属时管辖权仅限于1994年度发生的犯罪,遭到卢旺达政府的批评;其并行管辖权和优先管辖权则与前南斯拉夫国际刑事法庭规定的同名管辖权有着质的区别。  相似文献   

14.
澳门回归后,将享有独立的司法权。现行中国内地和澳门刑法典,在刑事管辖权问题上,都有超出其地域和实际管辖区域的域外效力,这样必然会出现刑事管辖权冲突现象。本文认为,解决内地与澳门间的区际刑事管辖权冲突,应该坚持以属地主义为主,以限定的属人主义为补充的原则。  相似文献   

15.
杜焕芳 《法学家》2015,(3):152-163,180
《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将自然人属人法主要定位于经常居所地法,局部兼顾本国法,但缺乏对经常居所连结点的界定。自然人经常居所的判定准据涉及连结点的解释和法律适用,主要有等同方法、客观方法、目的方法和综合方法四种判定方法。《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司法解释(一)》第15条的规定体现中国式选择,即自然人经常居所的判定准据从法院地法到冲突法,自然人经常居所的判定方法从单一标准到叠加标准。在涉外民商事司法实践和法律适用中,应当按照冲突法的语境来理解经常居所,综合考虑经常居所判定标准的叠加适用,解决经常居所的可能冲突和连结点的时际变更,慎重考量经常居所的例外情形和公共政策。  相似文献   

16.
谢云 《法制与社会》2014,(16):82-83
近年来,随着内地经济的迅猛发展,大批内地父母选择到澳门产婴。那么,作为非永久性澳门居民的产妇,其在澳门生产是否违反了我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的相关规定呢?本文拟从对内地《人口与计划生育法》与《澳门基本法》两地法律中关于公民生育自由权的法律内容的分析入手,通过对比不同法律的法律位阶、以及对公共秩序保留制度对澳门基本法的影响等方面,对上述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7.
赵矿 《人民司法》2023,(7):96-99
为正确理解和执行澳门基本法关于行政法规的规定,需深入研究澳门行政法规的基本问题,包括如何定义行政法规及其性质,明确其在澳门特区法律体系中的效力地位,根据相应的标准对行政法规作出基本分类,以及按照法治原则界定其范围等问题。结论是:澳门行政法规在制定主体、法律依据、适用范围和形式要件等方面是有其特点的规范性文件,其效力低于法律而高于其他规范性文件,可按照其制定依据分为执行性和自主性两大类,其适用范围主要涉及公共行政管理领域。  相似文献   

18.
信息广角     
司法部举行首次委托公证人(澳门)证书颁发仪式2月8日,司法部在人民大会堂举行隆重仪式,为澳门委托公证人制度建立后首次荣获委托的5名澳门律师颁发委托公证人证书。司法部吴爱英部长出席颁证仪式并向5名委托公证人颁发证书。澳门委托公证人制度的建立是落实《内地与澳门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中有关“内地认可的公证人”规定的重要举措。《安排》及其附件明确规定,澳门服务提供者为享受《安排》待遇需提供的相关“声明、自然人身份证明的复印件、以及经济局认为需要作出核实证明的文件资料,应经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公证部门或内地认…  相似文献   

19.
中国的涉外收养在国内与国际大背景中获得了空前的发展,但中国涉外收养立法仍存在空白点,特别是对涉外收养效力及其准据法选择缺乏明确具体的规定。当今国际社会的通行做法,有的主张涉外收养适用收养人属人法或被收养人属人法,抑或重叠适用收养人与被收养人属人法的,有的坚持适用法院地法或收养发生地法的,还有采取折衷主义或倡导适用与被收养儿童福利相关的最密切联系原则的。在我国制订民法典以及倡导国际私法法典化的过程中,应考虑世界贸易组织框架下国际人员流动的新特点,着重分析研究中国涉外收养法律适用的立法取向,尽可能维护涉外收养效力的国际性或趋同化,努力减少或消除“跛足收养”。  相似文献   

20.
澳门从1976年开始具有立法权。1976年《澳门组织章程》颁布后,澳门的司法机关依然从属于葡萄牙司法系统,是葡萄牙司法组织的一个组成部分。一、《澳门司法组织纲要法》1989年7月8日,葡萄牙第二次修改宪法,在第293条“澳门之章程”中规定澳门地区享有自治且适应澳门特殊情况的本身司法组织,以适应《中葡联合声明》签订生效后澳门过渡期新形势的需要。次年修订《澳门组织章程》时,将此规定纳入新章程“司法行政”章节中,并列明“澳门司法制度的纲要由共和国议会订定”(第51条)。1990年8月,葡萄牙政府部长会议向国会提出《澳门司法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